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 观察寿胎丸对去势大鼠血清雌激素水平和骨形态计量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8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5组建立去势模型(均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寿胎丸高、中、低剂量组每天灌胃剂量分别为26.8,13.4,6.7 g·kg-1的药液,阳性对照药戊酸雌二醇组灌胃剂量为0.104 mg·kg-1的药液,假手术组与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于术后12周处死动物,取静脉血检测血清雌二醇(E2)水平;获取右侧胫骨标本测定骨形态计量学参数。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E2水平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模型组比较,寿胎丸高、中、低剂量组及戊酸雌二醇组血清E2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 <0.05);寿胎丸高、中剂量组及戊酸雌二醇组血清E2水平与寿胎丸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在骨矿化沉积率无明显变化(P \> 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密度、骨表面骨形成率、骨体积骨形成率升高,骨小梁分离度及破骨细胞数则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E2水平与骨形态计量学中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密度骨小梁分离度、骨表面骨形成率、骨体积骨形成率、破骨细胞数明显相关(P <0.05)。结论 雌激素水平与绝经后骨质疏松骨组织的微观结构改变密切相关。寿胎丸中、高剂量可提高血清E2水平,改善骨组织微观结构、抑制骨结构退化、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地黄饮子汤剂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微结构和Wnt、Wnt1、β-catenin、LRP5等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骨质疏松形成的机制。方法:采用双侧手术切除卵巢的方法建立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戊酸雌二醇组,地黄饮子汤剂高、中、低剂量组,另设假手术组,每组10只。戊酸雌二醇组大鼠给予戊酸雌二醇(剂量为0.09μg/g)灌胃,地黄饮子汤剂治疗组大鼠给予地黄饮子汤剂(剂量为32,16,8g/kg)灌胃,模型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干预4周后,计算各组大鼠的子宫指数,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骨组织病理形态的改变,Western-Blot法检测骨组织Wnt、Wnt1、β-catenin、LRP5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对比,模型对照组大鼠子宫指数明显降低,股骨Wnt、Wnt1、β-catenin、LRP5等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模型对照组大鼠骨小梁结构紊乱、出现丢失和断裂。与模型对照组对比,地黄饮子汤剂中、高剂量组大鼠子宫指数明显升高(P0.05),骨小梁结构紊乱较模型对照组有所恢复;地黄饮子汤剂各剂量组大鼠股骨Wnt、Wnt1、β-catenin、LRP5等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地黄饮子可能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重要分子Wnt、Wnt1、β-catenin、LRP5的蛋白表达来改善骨质疏松模型鼠的骨组织形态,进而发挥对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骨脂素对去势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影响。方法:将雌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阳性对照组、壮骨止痛胶囊组、补骨脂素高剂量组、补骨脂素低剂量组,每组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制备去卵巢骨质疏松症病理模型,术后5d拆线后连续给药13周,每10d称体质量1次,根据体质量调整用药剂量。给药结束后处死大鼠,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雌二醇(E2)、TGF-β含量,提取股骨组织mRNA样本进行PCR反应,检测TGF-β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E2水平明显降低(P0.01),表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假手术组、戊酸雌二醇阳性对照组、壮骨止痛胶囊组、补骨脂素高剂量组血清TGF-β水平及股骨组织TGF-β基因表达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补骨脂素可能通过提高血清TGF-β水平、骨组织TGF-β基因表达发挥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肾化痰方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BMP2/Smad/RUNX2信号通路及钙沉积的影响。方法:6月龄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肾组和补肾化痰方组,每组10只。补肾组予补肾方灌胃,0.51 g/mL;补肾化痰组予补肾化痰方灌胃,0.94 g/mL,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 mL/100 g,持续灌胃8周。采用micro CT检测大鼠的骨密度(BMD),采用ELISA检测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胎球蛋白(Fetuin-A)、基质gla蛋白(MGP)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骨组织BMP2、RUNX2、Fetuin-A、MGP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补肾组、补肾化痰方组大鼠骨密度、血清及骨组织BMP2、RUNX2、Fetuin-A的含量、血清MGP水平均低于假手术组,骨组织MGP水平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组和补肾化痰方组大鼠骨密度、血清及骨组织BMP2、RUNX2、Fetuin-A含量、血清MGP水平均高于模型组,骨组织MGP水平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化痰方组血清BMP2、RUNX2、Fetuin-A、MGP高于补肾组(P0.05);补肾组骨组织BMP2、RUNX2高于补肾化痰方组(P0.05);补肾组和补肾化痰方组骨密度、骨组织Fetuin-A、MG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化痰方能够提高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及血清Fetuin-A的含量,影响BMP2/Smad/RUNX2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加味身痛逐瘀汤防治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OP)的疗效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体重(245±25)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加味身痛逐瘀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利用双侧卵巢切除法制备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手术模型制备成功后,戊酸雌二醇组大鼠给予戊酸雌二醇(剂量为 0.09 μg/g)灌胃; 加味身痛逐瘀汤治疗组大鼠给予加味身痛逐瘀汤(剂量为 32、16、8 g/kg)灌胃; 假手术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灌胃给药2个月。利用双能 X 线骨密度检测仪、HE染色法及Western blot分别测定骨密度,观察骨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分析大鼠股骨组织中Wnt、Wnt1、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骨密度明显降低(P<0.05),骨微结构遭到严重破坏,股骨组织中Wnt、Wnt1、β-catenin、cyclin D1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戊酸雌二醇组、加味身痛逐瘀汤高、中、低剂量组骨密度显著升高(P<0.05),骨微结构明显改善,股骨组织中Wnt、Wnt1、β-catenin、cyclin D1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且加味身痛逐瘀汤高剂量组和戊酸雌二醇组对骨密度及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加味身痛逐瘀汤可能通过调节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提高骨质疏松症大鼠的骨密度以及改善骨组织形态,从而发挥抗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虎潜丸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和转化生长因子-B2(TGF-β2)的影响,探讨“肾主骨”理论与去卵巢大鼠模型骨密度和TGF-β2的相关性。方法:将40只SD大鼠按随机原则分为虎潜丸组、雌激素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10只。对除假手术组外的其余3组大鼠行卵巢摘除手术,术后7d各组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干预12周后,观察比较各组大鼠离体第5腰椎骨骨密度和大鼠腰椎松质骨、肾组织中TGF-β2的表达强度。结果:虎潜丸组和雌激素组大鼠骨密度、腰椎骨及肾组织中TGF-β2表达水平均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虎潜丸能提高去卵巢大鼠模型腰椎骨骨密度,并上调腰椎松质骨、肾组织中TGF-β2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SD大鼠和Wistar大鼠同种异体卵巢皮下游离移植模型,并以Wistar大鼠自体卵巢皮下游离移植模型作为对照组,以补肾安胎中药复方寿胎丸进行干预,观察移植模型体质量及雌二醇(E2)的水平,探讨寿胎丸抗卵巢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机制.方法:将21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自体移植模型组、自体移植+寿胎丸组、异体移植模型组、异体移植+寿胎丸组、异体移植+ CsA组、异体移植+CsA+寿胎丸组和正常对照组7组.移植术前1日及移植术后第7,14,21,28,35天时测量各组大鼠的体质量.移植术前1天眼眶后静脉丛取血测血清E2,移植术后取3次血(第6 ~15天、第16~25天以及第26~35天),根据阴道涂片,选动情第1天取血测血清E2.结果:在移植后第14天,自体移植模型组大鼠体质量与异体移植模型组、异体移植+寿胎丸组、正常对照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在各时点对比,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术后异体移植模型组各时点的E2水平均较自体移植模型组低(P<0.05);自体移植模型组和自体移植+寿胎丸组各时点的E2水平对比,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体移植+ CsA组、异体移植+CsA+寿胎丸组的E2水平分别高于异体移植模型组、异体移植+寿胎丸组(P<0.05).结论:寿胎丸不能提高自体移植卵巢成活率;寿胎丸有抗异体卵巢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但单用寿胎丸,抗排斥效果并不理想;在提高内分泌激素E2水平方面,寿胎丸与CsA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二仙汤对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menopausal syndrome,MPS)模型大鼠卵巢凋亡蛋白Bcl-2、Bax的作用,探讨二仙汤治疗MPS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和二仙汤组,并建立MPS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给予对于药物。观察大鼠自主活动时间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测定血清E2、FSH、LH表达水平;采用ELISA检测大鼠下丘脑β-EP、5-HT表达水平;采用HE染色观察卵巢病理形态变化。比色法检测血清SOD、MDA、GSH-Px表达水平;Real time-PCR和免疫组化检测大鼠卵巢Bcl-2、Bax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活动时间和活动路程明显减少(P0.01),而静止时间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戊酸雌二醇组和二仙汤组大鼠活动时间和活动路程增加(P0.01,P0.05),而静止时间减少(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E_2、SOD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FSH、LH、MDA、GSH-Px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戊酸雌二醇组和二仙汤组大鼠血清E2、SOD表达水平升高(P0.01,P0.05),而FSH、LH、MDA、GSH-Px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β-EP、5-HT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戊酸雌二醇组和二仙汤组大鼠下丘脑β-EP、5-HT表达水平升高(P0.01,P0.05)。假手术组大鼠卵巢成熟卵泡、黄体数量较多,血管丰富,颗粒细胞层次多。模型组大鼠卵巢萎缩、血管减少、颗粒细胞层次较少,同时成熟卵泡数、黄体数也较少。戊酸雌二醇组和二仙汤组大鼠卵巢萎缩减轻,颗粒细胞、成熟卵泡数和黄体数减少好转。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卵巢中Bcl-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而Bax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戊酸雌二醇组和二仙汤组大鼠卵巢Bcl-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P0.05),而Bax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P0.05)。结论二仙汤可以改善MPS模型大鼠的症状,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卵巢中凋亡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灸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和环节。方法:骨组织TGF-β_1 mRNA、VEGF mRNA采用原位杂交,凋亡基因Fas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模型组TGF-β_1、VEGF光度低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艾灸组、雌二醇组TGF-β_1、VEGF光度高于模型组(P<0.05);骨组织FAS蛋白光度,模型组高于假手术组(P<0.01),针刺组、艾灸组和雌二醇组低于模型组(P<0.05~0.01);成骨细胞内FAS蛋白阳性表达率模型组高于假手术组(P<0.01),雌二醇组低于模型组(P<0.01);破骨细胞内FAS蛋白阳性表达率针刺组、艾灸组和雌二醇组高于假手术组(P<0.05~0.01)。结论:针灸能有效调节破骨细胞内Fas基因的表达;能激活TGF-β_1、VEGF活性,使TGF-β_1 mRNA、VEGF mRNA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壮骨止痛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血清TGF-β和AKP3的影响,探讨其抗骨质疏松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抽出假手术组12只,造模组60只,造模组采用双侧去卵巢法造模,假手术组只切除卵巢周围相应质量的脂肪。造模成功后,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壮骨止痛方高剂量组(13.2 g/kg)、壮骨止痛方中剂量组(6.6 g/kg)、壮骨止痛方低剂量组(3.3 g/kg)和戊酸雌二醇组,每组12只。术后第5天开始药物干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相应体积的纯净水,持续13周。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骨密度、血清TGF-β和AKP3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KP3显著高于假手术组,骨密度低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壮骨止痛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AKP3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骨密度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壮骨止痛方可调节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TGF-β和AKP3,可能是其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通阳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及TGF-β1/Smad7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建立UUO模型。西药组予依那普利溶液0.18mg/mL灌胃,中药组予益气通阳方浓缩液1.188g/mL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14d后心脏取血检测大鼠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处死大鼠取其肾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检测Smad7蛋白和m RNA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Cr、BUN明显升高(P0.01),病理改变明显,TGF-β1、F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Smad7蛋白和m 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血清SCr、BUN明显降低(P0.05),病理改变减轻,TGF-β1、F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Smad7蛋白和m 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益气通阳方可能通过上调Smad7表达,抑制UUO大鼠肾组织TGF-β1的高表达,进而延缓肾间质纤维化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保元排毒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TGF-β1、Smad3、Smad7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组,厄贝沙坦组,保元排毒丸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和UUO组大鼠灌胃生理盐水,其他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14 d。末次灌胃24 h后,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RTPCR分别检测TGF-β1、Smad3、Smad7蛋白、mRNA表达。结果与UUO组比较,保元排毒丸各剂量组和厄贝沙坦组肾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P0.01),TGF-β1、Smad3表达明显降低(P0.05),Smad7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保元排毒丸可通过下调TGF-β1、Smad3表达,上调Smad7表达来延缓UUO大鼠肾纤维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SD大鼠和Wistar大鼠同种异体卵巢皮下游离移植模型,并以Wistar大鼠自体卵巢皮下游离移植模型作为对照组,以补肾安胎中药复方“寿胎丸”进行干预,观察移植模型卵巢凋亡指数的变化,探讨“寿胎丸”抗卵巢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机理.方法:21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自体移植模型组、自体移植+寿胎丸组、异体移植模型组、异体移植+寿胎丸组、异体移植+CsA组、异体移植+CsA+寿胎丸组和正常对照组.各组于移植术后第7、14、21、28、35天分批处死大鼠各6只.取左侧卵巢,用多聚甲醛保存,石蜡包埋切片,TUNEL法检测移植卵巢内的细胞凋亡数.结果:异体移植模型组的凋亡细胞数多于自体移植模型组(P<0.05);异体移植+寿胎丸组、异体移植+CsA组、异体移植+CsA+寿胎丸组的凋亡细胞均少于异体移植模型组(P<0.05).结论:细胞凋亡与排斥反应相关,寿胎丸与CsA均能抑制急性排斥反应中卵巢细胞的凋亡,但CsA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右归丸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钙磷代谢和骨代谢的影响,探讨其干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右归丸低、中、高剂量组,戊酸雌二醇组6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去卵巢法制备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切除卵巢周围脂肪。造模成功后12周,戊酸雌二醇组给予雌激素戊酸雌二醇片(0.09μg/g)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右归丸干预组按高、中、低剂量依次给予右归丸5,10,20g/kg灌胃,1 d 1次,连续4周。末次给药结束,检测股骨组织中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股动脉采血检测血清的钙(calcium,Ca)、磷(phosphorus,P)含量,骨钙素(osteocalcin,BGP)含量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 ACP)含量;处死大鼠,取材计算胸腺、脾脏及肾脏指数,检测生物力学指标断裂载荷和定伸长-位移。结果:与模型对照组对比,假手术组大鼠股骨BMD水平、血清BGP、Ca和P含量升高,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肾指数升高,股骨断裂载荷、定伸长-位移也升高,而血清tr ACP含量降低,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对比,右归丸3个剂量组大鼠股骨BMD水平,血清Ca、P和BGP含量、股骨定伸长-位移升高,中、高剂量组胸、脾指数和断裂载荷升高,高剂量组肾指数亦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r ACP的含量则较模型对照组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归丸通过提高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和改善骨代谢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虎潜丸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的保护作用,以及通过调控碱性磷酸酶(ALP)、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清骨保护素(OPG)的表达而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研究。方法:采用卵巢切除法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虎潜丸组、雌二醇组,同时设置假手术组作为对照,各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灌胃12周后取血处死,称量各组大鼠的体质量、子宫重量;取大鼠左侧股骨、胫骨进行骨密度检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血糖、血脂、钙磷的变化;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6、ALP、OPG的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密度显著下降(P<0.05),骨微结构破坏明显;与模型组比较,虎潜丸组大鼠骨密度增加,骨小梁的完整性升高,骨微结构得到改善,体质量增长明显下降,血脂血糖水平降低,IL-6、ALP含量均有所降低,OPG含量升高,血钙含量有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虎潜丸能够提高去卵巢大鼠的骨量,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ALP、IL-6,提高OPG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骨疏颗粒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90只,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15只,手术造模组75只。造模组切除卵巢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骨疏颗粒高、中、低剂量组5组,每组12只。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10ml/(kg.d)灌胃;戊酸雌二醇组给予戊酸雌二醇片0.09mg/(kg.d)灌胃;骨疏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照高剂量5.4 g/(kg.d),中剂量2.7 g/(kg.d),低剂量1.35 g/(kg.d)灌胃。连续灌胃12周。收集各组大鼠尿液、股动脉血。检测血Ca、血P、尿Ca、尿Cr、OC、ALP、TRAP、DPD及尿Ca/Cr。结果骨疏颗粒高剂量组血Ca浓度与戊酸雌二醇组无差异(P0.05);骨疏颗粒高中低剂量组OC均高于戊酸雌二醇组(P0.05);骨疏颗粒高剂量组ALP及TRACP与戊酸雌二醇组比较无差异(P0.05);骨疏颗粒高中低剂量组DPD均低于戊酸雌二醇组(P0.05),骨疏颗粒高剂量组与戊酸雌二醇组Ca/Cr无差异(P0.05)。结论骨疏颗粒与戊酸雌二醇均能降低骨吸收标志物,增加骨形成标志物,改善绝经后大鼠骨质疏松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玫参颗粒对去卵巢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70只Wistar大鼠中60只行切除双侧卵巢手术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片组(雌激素组)、坤宝丸阳性对照组,玫参颗粒高、中、低剂量组。除了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手术后5 d进行阴道涂片,连续5 d,观察到无规律的动情周期则为成模大鼠,每组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4周,给药同时每周称量体质量1次。末次灌胃后,麻醉后进行腹主动脉采血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其余各组大鼠体质量均有增加(P0.05或P0.01);玫参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和雌激素组都可以降低因去卵巢而升高的血清TC(P0.05或P0.01);模型组大鼠HDL-C含量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玫参颗粒中、高剂量组,雌激素组能明显升高降低的HDL-C含量(P0.05或P0.01)。模型组大鼠LDL-C含量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玫参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雌激素组能明显降低升高的LDL-C含量(P0.05或P0.01)。结论玫参颗粒可以纠正因去除卵巢导致的血脂代谢异常,为临床上应用于治疗围绝经后雌激素缺乏相关疾病尤其是脂代谢相关疾病和新药的开发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荣华  杨丽  朱晓峰  蔡宇  黄丰 《中药材》2005,28(4):312-315
目的:观察益骨胶囊预防和治疗用药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TGF-β1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在分子水平上阐明益骨胶囊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从72只10月龄SD雌性大鼠中随机抽取24只为假手术A和B组,余48只待手术造模后随机分为4组:模型A组、模型B组、预防组、治疗组,每组12只;以双侧卵巢切除法复制骨质疏松模型;预防各组均在手术后3天即开始灌胃,假A组、模A组灌胃NS 3 ml、预防组灌胃益骨胶囊水溶液3 ml,每天1次,共24周;治疗各组均在手术后第13周即开始灌胃,假B组、模B组灌胃NS 3 ml、治疗组灌胃益骨胶囊水溶液3 ml,每天1次,共12周.FQ-PCR方法检测骨组织TGF-β1mRNA基因表达.结果:大鼠造模24周时,益骨胶囊预防组和治疗组骨组织TGF-β1mRNA基因表达均明显高于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近.结论:益骨胶囊能促进骨组织TGF-β1mRNA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排毒保肾丸对5/6肾切除大鼠肾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排毒保肾丸组、尿毒清颗粒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5/6肾切除方法建立肾纤维化模型。排毒保肾丸组和尿毒清颗粒组分别予排毒保肾丸1.0 g/(kg·d)和尿毒清颗粒3.33 g/(kg·d)灌胃,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予2 ml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各组均灌胃4周后处死大鼠,取残肾组织行HE、PAS、PASM、Masson染色病理观察,检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2、Smad7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缺血性皱缩,较多炎性细胞浸润伴轻至中度纤维化;与模型组比较,排毒保肾丸组残肾组织病变程度减轻。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GF-β1蛋白及其mRNA、Smad2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Smad7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排毒保肾丸组和尿毒清颗粒组TGF-β1蛋白及其mRNA、Smad2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而Smad7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排毒保肾丸有抗肾纤维化的作用,下调肾组织TGF-β1、Smad2的表达和上调Smad7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骨疏颗粒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骨疏颗粒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3月龄SD雌性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及骨疏颗粒组。空白组只行假手术,其余3组用去大鼠双侧卵巢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模型。术后3天分别给戊酸雌二醇及骨疏颗粒灌胃,12周后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及左股骨骨密度。结果(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骨密度显著下降,血清IL-1β及IL-6显著增加(P0.01),TNF-α增加(P0.05);(2)与模型组比较,戊酸雌二醇组骨密度显著增加(P0.01),血清IL-1β显著降低(P0.01),IL-6及TNF-α均降低(P0.05);骨疏颗粒组骨密度增加(P0.05),血清IL-1β、IL-6及TNF-α均降低(P0.05)。结论骨疏颗粒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中IL-1β、IL-6及TNF-α细胞因子水平,从而抑制骨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