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抗癌至可物组织损伤的分类 化疗药物导致组织的损伤因药而异,根据损伤程度的不同,将化疗药物分为非起泡型和起泡型。常用的非起泡型化疗药物包括莱霉素Bleomycin、顺铂Cisplatin(DDP)、氮烯昧胺Dacarbazine、足叶乙甙Etoposide(VP-16)、5-FU等,这些药物常可引起注射局部或静脉疼痛(可伴或不伴炎症),很少产生急性反应或组织坏死。起泡型药物包括:丝裂霉素Mitomycin、异长春花碱Navelbine、柔红霉素Daunorubicin、阿霉素Adriamycin、表阿霉素Epirubicin、长春新碱Yincristine Sulfate、氮芥Chlormethine、二氯甲基二乙胺、紫杉醇Paclitaxel等。  相似文献   

2.
1对化疗局部反应的治疗 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住院化疗、静脉注射的机会频繁,药物往往渗出血管外,有操作技术原因,也有血管自身因素,临床所见血管外渗比例可达5%~10%。常用的易引起组织坏死的化疗药物有:丝裂霉素、阿霉素、表阿霉素、阿克拉霉素、氮芥、更生霉素、长春新碱、长春花碱、异长春花碱等,这类药物外渗时首先发生局部肿胀、疼痛难忍,继而皮肤由苍白转暗红,疼痛转为麻木,形成溃疡或组织坏死。  相似文献   

3.
肺毒性是放化疗治疗肿瘤过程中的重要毒性之一,化疗诱导的肺疾病(CILD)是指某些化疗药物通过多种病理生理机制引起的肺部损伤。这些病理生理变化可引起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超敏综合征、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等,其他还有肺泡出血、细支气管闭塞性机化性肺炎(BOOP)、胸膜渗出、支气管痉挛、nSt'-腺病(肺门淋巴结肿大)、静脉闭塞等。常见致毒药物有博来霉索、阿霉素、环磷酰胺、更生霉素、丝裂霉素C、甲氨蝶呤、卡氮芥等。放射性肺损伤是指放射线对肺实质所造成的病理学改变,如肺毛细血管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手足综合征(HFS)是指某些化疗药物如5-氟尿嘧啶、卡培他滨、脂质体阿霉素等,在手足部毛细血管渗出引致周围组织损伤的不良反应。化疗相关性HFS是部分细胞毒性药物的较常见副反应,其发生往往影响疗效并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治疗化疗致HFS及减轻其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课题组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自拟方中草药熏洗治疗HFS3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一些化疗药物 (如阿霉素、表阿霉素、长春新碱、环磷酰胺、丝裂霉素等 )在临床治疗操作时不慎外渗 ,可造成局部红肿、灼热、疼痛 ,甚至发生溃破、坏死 ,此为化疗药物对组织细胞损伤的特殊性所致。我科于 1998年~ 2 0 0 1年期间 ,用黄连紫草油涂擦治疗化疗药物外渗损伤 2 0例 ,  相似文献   

6.
化学治疗是恶性肿瘤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大多数的化疗给药途径是静脉用药,在输注化疗药物的过程中,如不慎发生外渗或外漏可造成患者局部皮肤红肿、疼痛、溃疡,重者可造成组织坏死以及深部组织如肌腱和关节损伤,造成残废。故采取措施保护血管、防治静脉损伤是十分重要的。从2002年1月-2005年8月期间,笔者应用本院制剂双柏散外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性病变患者24例,并设对照组20例进行前瞻性观察研究,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44例发生轻、中度化疗药物外渗性病变的恶性肿瘤病人被纳入本临床研究中。发生外渗的药物有阿霉素、表…  相似文献   

7.
恶生肿瘤目前种类较多,最常见的是肝癌、胃癌、肠癌、乳腺癌、肺癌等,临床上我们常用的药物有5—Fu(5-氟尿嘧啶)、E—ADM(表阿霉素)、ADM(阿霉素)、MMC(丝裂霉素)、VCR(长春新碱)、VP-16(足叶乙甙)、Ara—O(阿糖胞苷)、DDP(顺珀)等。化疗除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免疫抑制作用外,作为护士应严把预防化疗药物外渗这一关,因为把好这一关,是关系到病人战胜病魔,增强治疗信心,达到化疗目的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把不好这一关,不仅给病人造成肉体上的痛苦,更重要的是造成他们的精神创伤,失去治疗信心。那么如…  相似文献   

8.
化疗药物外渗可导致局部皮肤及软组织非特异性炎症,会引起进行性的长期组织损伤和溃烂,局部红斑、疼痛、硬结、焦痂、坏死、溃疡等。可持续数周、数月,甚至病灶不断扩大。严重时可累及筋膜、肌肉、韧带、骨骼,导致功能丧失、挛缩、神经损伤、灼痛。腐蚀性化疗药物外渗可引起严重的组织损伤,可导致肢体功能障碍、疼痛,长期生存者因后遗症而生活质量下降。化疗药物外渗常采用透明质酸酶、酚妥拉明、地塞米松等生理盐水、普鲁卡因局部封闭,硫酸镁湿冷敷,如意金黄散外敷等治疗方法。2002-2004年笔者采用六神丸食醋调碾碎后外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8例,效果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IPN)是化疗药物损伤周围神经而产生副作用,造成神经功能障碍,四肢感觉弱化、缺失等。发病机制因化疗药物而异,化疗方案、疗程以及药物累积剂量决定了症状严重程度,其与患者生活质量呈负相关。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预防CIPN发生或缓解症状的确切手段,需要进一步研究并提出应对化疗后周围神经病变的诊疗策略,追求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CIPN的产生机制,总结了中西医应对CIPN的预防与治疗方法,为进一步探索CIPN发生机制以及临床预防诊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章杰 《光明中医》2011,26(3):530-530
阿霉素是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其心脏毒性成为限制阿霉素用量和使用的主要因素。本人于1998年1月-2003年2月应用生脉注射液保护阿霉素所致的心肌毒性(以化疗或化疗后出现心电图异常者为出现心胍毒性),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创伤膏"对化疗药物渗漏局部皮肤组织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检测肿胀消退指数、瘀斑发生率、瘢痕脱离率以及病理切片等,研究中药"创伤膏"对大鼠背部皮下注射盐酸阿霉素所造成的化疗药物渗漏局部皮肤组织损伤模型的治疗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中药"创伤膏"作用于化疗药物渗漏局部皮肤组织损伤模型后,大鼠背部皮损浅红、轻度水肿、溃疡较小,且肿胀消退时间较短,瘀斑发生率低而瘢痕脱落率较高,病理组织显示弥散性炎细胞浸润,表皮完好。结论:中药"创伤膏"对化疗药物渗漏局部皮肤组织损伤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化疗药物外漏所引起的皮肤损伤 ,其严重程度与化疗药物的种类、外漏药物的数量、浓度、个体对化疗药物的敏感度及干预措施等诸多因素有关 ,临床上易引起皮肤损伤的化疗药物有 :阿霉素、表阿霉素、氮芥、长春新碱、诺维本、更生霉素、秋水仙碱等。1 临床资料我科自 1990年 1月~ 1999年 12月 ,静脉化疗用药971例 ,渗漏皮肤损伤 83例 ,占全部用药例数的8.53% ,其中 期损伤病例 75例 ,占损伤数 90 .3% ; 期损伤病例 7例 ,占损伤例数的 8.4 3% ; 期损伤 1例 ,占损伤例数 1.2 7%。对全部病例运用中西医结合法进行干预处理 ,有效率 98.7% ,90 %…  相似文献   

13.
表阿霉素(又称表柔比星)属于发疱剂,对血管刺激性大,一旦外渗至皮下组织,轻则引起局部组织红肿,重则可引起蜂窝组织炎和组织坏死,造成器官功能障碍。乳腺癌患者术后需要多次化疗,并且有一侧上肢不能输液,许多患者因各方面原因未能采取中心静脉化疗,为此,表阿霉素治疗乳腺癌时的静脉护理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4.
参麦注射液在恶性肿瘤患者阿霉素化疗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杰 《江西中医药》2005,36(9):34-34
阿霉素是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其心脏毒性成为限制阿霉素用量和使用的主要因素.本人于1998年1月~2003年2月应用参麦注射液保护阿霉素所致的心肌毒性(以化疗或化疗后出现心电图异常者为出现心肌毒性),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汉防己甲素逆转肺癌化疗耐药和凋亡抗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徐萌  周蓓 《新中医》2006,38(6):90-91
目的:研究中药汉防己提取的生物碱汉防己甲素逆转肺癌化疗耐药产生与凋亡发生的机理。方法:实验分对照组(只加培养基)和阿霉素组(ADR组)、汉防己甲素合阿霉素组(Tet/ADR组),后2组采用不同浓度汉防己甲素和阿霉素作用于人肺癌敏感株GLC-82和阿霉素耐药株GLC-82/ADR细胞,通过MTT法检测抗肿瘤药物的细胞毒作用,流武细胞仪检测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表达,碘化丙啶(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GLC-82/ADR耐药肺癌细胞株耐药指数(RF)为5.43,说明耐药株肺癌细胞对阿霉素明显耐药;汉防己甲素作用耐药肺癌细胞后其RF降至1.89,说明汉防己甲素可毗逆转GLC-82/ADR耐药肺癌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化疗耐药肺癌细胞MRP蛋白表达在12h、24h、36h、48h,ADR组与Tet/ADR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汉防己甲素可以下调化疗耐药肺癌细胞MRP蛋白表达。化疗耐药肺癌细胞凋亡在6h、12h、18h、24h,Tet/ADR组与ADR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汉防己甲素协同阿霉素增强对化疗耐药肺癌细胞凋亡作用。结论:汉防己甲素可以逆转GLC-82/ADR耐药肺癌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下调化疗耐药肺癌细胞MRP蛋白表达,协同阿霉素增强对化疗耐药肺癌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紫草素对化疗药物渗漏局部皮肤组织损伤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皮下注射盐酸阿霉素造成化疗药物渗漏局部皮肤组织损伤模型,分为未处理组、喜辽妥阳性对照组、紫草素实验组,每组15只。造模30m in后进行相应干预,未处理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他组用相应药物在损伤处涂擦。外敷面积直径为15-20mm,均匀涂满为度。每日外敷2次,连续用药3周。观测大鼠局部损伤皮肤组织肿胀消退指数、瘀斑发生率、瘢痕脱离率;光镜观察并分析炎细胞浸润、水肿、坏死、出血、血栓以及纤维组织增生等病理表现。结果与未处理组及喜辽妥组比较,紫草素组大鼠背部皮损浅红、轻度水肿、溃疡较小,且水肿消退时间较短,肿胀消退指数升高,瘢痕发生率降低而其脱落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切片显示弥散性炎细胞浸润,表皮完好。结论紫草素对化疗药物渗漏局部皮肤组织损伤愈合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蒽环类药物包括阿霉素、柔红霉素、去甲氧柔红霉素和米托蒽醌等,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抗肿瘤药物,对于临床中发病率高但有望治愈的肿瘤,如急性白血病、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乳腺癌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然而,蒽环类化疗药物及其联合化疗方案的心脏毒性,从轻度心律失常至致死性心肌缺血或梗塞,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脏功能的改变[2].  相似文献   

18.
阿霉素(Adriamycin,ADm)为DRN(红化霉素)的高活力,低毒性的衍生物,抗瘤谱广,治疗指数高,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已广泛应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为此,总结1994年3~5月我科应用阿霉素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小儿难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9例护理体会。1临床资料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3岁~11岁,应用HA或DA方案2~3疗程未缓解后改为阿霉素。2治疗方案阿霉素30mg/(m2·d),用3天,联合阿糖胞苷100mg/(m2·d),用7天为一疗程。应用1~2疗程缓解后,巩固用药2~3疗程出院。3护理要点3.1预防感染的观察护理:阿霉素的副作用可引起…  相似文献   

19.
加味金黄散外敷治疗抗肿瘤化疗药外渗性损伤73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加味金黄散外敷治疗抗肿瘤化疗药外渗性损伤73例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312000)徐百春关键词:损伤,外渗性/外治法,敷贴疗法,@加味金黄散/治疗应用抗肿瘤化疗药物外渗性损害(以下简称外渗性损害)是指化疗药物静脉输注时渗出血管外所致以局部组织红肿的痛...  相似文献   

20.
研究显示,急性白血病(ALL)的发病率占儿童恶性肿瘤首位,联合化疗可使大部分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完全缓解,75%达5年以上生存。但化疗药物可造成心、肝、肾等脏器功能损伤,多数停药或经过治疗可恢复正常,少数可卅现不可逆性改变,或因功能障碍影响化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