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家兔全血细胞电阻抗频率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家兔全血细胞复阻抗谱的数据特征参数.方法:在0.01~100 MHz频率范围,利用4294A阻抗分析仪,测量了10只家兔30个血液样本的交流阻抗,通过Bode图、Nyquist图、Nichols图谱的数据分析,建立家兔血液细胞电生理的频率特性.结果:①家兔血液细胞阻抗幅模量和相位角具有频率依从性;②家兔血液细胞阻抗谱具有两个特征频率:第一特征频率fC1=2.58 MHz,第二特征频率fC2=5.21 MHz.结论:通过阻抗谱分析法可以确定血液细胞频率特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家兔全血细胞复阻抗谱的数据特征参数。方法:在0.01~100MHz频率范围,利用4294A阻抗分析仪,测量了10只家兔30个血液样本的交流阻抗,通过Bode图、Nyquist图、Nichols图谱的数据分析,建立家兔血液细胞电生理的频率特性。结果:①家兔血液细胞阻抗幅模量和相位角具有频率依从性;②家兔血液细胞阻抗谱具有两个特征频率:第一特征频率fc1=2.58MHz,第二特征频率fc2=5.21MHz。结论:通过阻抗谱分析法可以确定血液细胞频率特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正常人血液细胞介电性能的数据特征.方法 在射频段使用阻抗分析仪测量了30例正常人血液样本的交流阻抗,通过介电谱、复平面图、介电损耗因子、电导率虚部和损耗角正切的频谱分析,明确了正常人血液细胞介电性能的频率特性.结果 正常人血液细胞介电常数和电导率具有频率依从性;正常人血液细胞介电性能具有两个特征频率:第1特征频率f1=0.59MHz,第2特征频率f2=2.12MHz.结论 通过频域阻抗分析法可以确定血液细胞频率特性.  相似文献   

4.
交流阻抗法测量正常人血液细胞介电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正常人血液细胞介电性能的数据特征.方法 在射频段使用阻抗分析仪测量了30例正常人血液样本的交流阻抗,通过介电谱、复平面图、介电损耗因子、电导率虚部和损耗角正切的频谱分析,明确了正常人血液细胞介电性能的频率特性.结果 正常人血液细胞介电常数和电导率具有频率依从性;正常人血液细胞介电性能具有两个特征频率:第一特征频率f_1=0.59MHz,第二特征频率f_2=2.12MHz.结论 通过频域阻抗分析法可以确定血液细胞频率特性.
Abstract:
Objecllve To study the data characteristics of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normal blood cells.Methods The AC impedances of blood samples from the 30 healthy volunteers were measured with impedance analyzer at the radio frequency range,and its frequency properties were assess in view of the dielectric spectroscopy,complex plots,loss factor,imaginary part of conductivity and loss tangent.Results The permittivity and conductivity of healthy adult whole blood cells had a dependence of frequency.The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human blood cells had two characteristic frequencies at 0.59 MHz and 2.12 MHz.Conclusion The frequency properties of blood cells Call be obtained by impedance analysis within the frequency range.  相似文献   

5.
家兔腹内出血模型的多频电阻抗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家兔腹部出血模型的电阻抗频率特性,为研究腹部慢性出血的无创监测提供一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英国Solartron公司1255B型频响分析仪,四电极测量法,给家兔注入生理盐水或血液来模拟腹部出血.结果: 进行了0 Hz~1 MHz频率内各个阶段的组织复电阻抗频率特性进行在体测量,发现随着导电液体量的增加,阻抗值呈线性降低.结论: 为进一步研究EIT检测和量化腹部慢性出血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生物组织电阻抗由实部和虚部构成,且其实、虚部都随电流频率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建立了一种基于四电极法的离休生物组织复电阻抗测量系统,用以测量分析生物组织的复电阻抗频率特性,测量了犬和兔部分离体组织的复阻抗(实部、虚部)随驱动电流频率(从100Hz~10MHz)而变化的特性.对初步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并计算了相关复阻抗频率特性参数.  相似文献   

7.
付峰  董秀珍 《医学争鸣》1999,20(3):220-222
生物组织电阻抗由实部和虚部构成,且其实、虚部都随电流频率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建立了一种基于四电极法的离体生物组织复电阻抗测量系统,用以测量分析生物组织的复电阻抗频率特性,测量了犬和兔部分离体组织的复阻抗随驱动电流频率而变化的特性,对初步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并计算了相关复阻抗频率特性参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 依据Maxwell-Wagner理论和血液的电特性模型,导出计算红细胞聚集体半径R的公式,从而建立了一种评价红细胞聚集特性的新方法——阻抗谱分析法。新方法采用多频率技术测量血液阻抗谱,经拟合得到被测血液的阻抗一频率曲线并从中提取时间常数T,获得红细胞聚集体半径R,以红细胞聚集过程中R的变化实现对红细胞聚集特性的测量与评价。阻抗谱分析法可为研究红细胞聚集特性提供一种新的简便有效的血液学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心阻抗图测量中的非唯一性问题 ,2 0 0 1年作者提出了胸部电生物阻抗波形重建的设想[1] 。通过一年多的研究 ,我们对原设想的数学模型和测量方法进行了改进 ,研制出了一台阻抗重建实验装置 ,并对 6 0例健康男性做了检测 ,现将重建波的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附图是一例 2 2岁健康男性的胸部重建心阻抗波 ,其中第一道是心电图 (Ⅱ ) ,第 2 - 4道分别为主动脉 (AO)、左肺动脉 (PL)、右肺动脉 (PR)的阻抗变化 ,第 5道是心音图 ,第6道是心脏阻抗变化 (HV)。附图 胸部重建阻抗波  从附图的重建波可以看出 :1) 重建得到的心脏阻抗…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使用电桥测试仪、Agilent 4285A,测量从10头猪上抽取的正常状态下以及凝固状态下的血液样本,得出其电导率和相位差.同时测量正常细胞的红细胞比容(血液中血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在低于800kHz的情况下,正常血液和凝固血液的电导率之差保持在4.3mS/cm,在高于800kHz时呈递减趋势.电导率差与红细胞比容无关联(相关系数=0.04).在1MHz到2MHz的情况下,正常血液和凝固血液的相位差达到最大值.因此,在1MHz到2MHz的情况下的相位差就能分辨出血栓和气肿.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87例自体耳屏软骨膜修补鼓膜穿孔进行了远期随访,结果鼓膜穿孔愈合率为88.2%,听力提高15dB以上者占75%,达到应用水平者55.7%。从声阻抗测试看声顺值的大小和鼓室压曲线类型与听力改善关系不甚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心阻抗法对86例原发性高血压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了研究,并以49例正常人为对照.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TPR增高,SV、CO、CI降低,STI无明显改变.微分波形异常占58%,正常组仅14%.治疗结果表明,硝苯吡啶和双氢克尿塞之降压疗效与动力学改善优于巯甲丙脯酸和心得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交叉试验方法,用心脏微分阻抗图评价短期口服尼卡地平对照18例扩张型心肌病病人的左心功能效应。结果表明:尼卡地平可降低病人的外周血管阻力,改善左室收缩及泵血功能,对心率及左室舒张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智能式心功能监测仪采用单板计算机,成本降低,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克服了一般阻抗微分仪的缺点,可适用于平静和运动状态下的心功连续监测,结果快速可靠,操作简单方便,可无创伤性提供多项重要血流动力学指标(HR.SV.CO.LVET.PEP.PEP/LVET)为临床和研究心功能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仪器,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用电射精术收集和观察小动物精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雄性节育的研究中,观测精液中精子的浓度、存活精子的比率及精子的活动力是极为重要的。然而,在动物的实验研究中,在一定的时间间隔里收集动物精液标本会遇到某些困难。本文描述一种借助电射精术有规律地收集豚鼠和大鼠精液的实验装置和方法。预期到这种方法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6.
电阻抗图电流分布容积改变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初步导出了电阻抗图的电流分布容积改变理论,认为电阻抗变化不仅与血管容积变化成正比,而且还与电流密度,以及电流密度与血管轴线之间的夹角余弦成正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胸阻抗心动图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测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共120例血压(BP)控制未达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已经接受1到3种降压药物治疗)随机分为常规组(61例,接受常规降压治疗)和血液动力学组(59例,接受血液动力学治疗策略),每位患者均接受2周的洗脱期及随后3个月的降压治疗,均完成5次随访。结果试验结束时血液动力学组的基线收缩压下降幅度(19mmHg vs 11mmHg;P〈0.01)和洗脱期末收缩压(SBP)下降幅度(25mmHg vs 19mmHg,P〈0.05)均较常规组明显;基线舒张压下降幅度(12mmHg vs 5mmHg)和洗脱期末舒张压(DBP)下降幅度(17mmHg vs 10mmHg),在血流动力学组亦较常规组更明显(均P〈0.001)。血液动力学组的血压控制达标率(BP〈140/90mm Hg)较常规组提高(77%vs 57%,P〈0.01),血压积极控制达标率(BP〈130/85mmHg)在血液动力学组亦高(55%vs 27%,P〈0.0001)。结论对血压控制未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已经接受1到3种降压药物治疗)在阻抗心动图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测指导下的降压治疗较常规治疗更有效。  相似文献   

18.
秦孝智 《吉林医学》2010,31(11):1474-1476
目的:探讨朝鲜族健康成人心功能变化规律。方法:选择年龄在20~80岁朝鲜族健康成人276名,用NCCOM-3型无创血流动力心功能监测仪检测心脏功能,并与汉族312名健康成人心功能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朝鲜族与汉族L值不同;朝鲜族男女之间TFI、EVI有显著性差异;心功能指标SV、CO、EVI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VET延长。结论:朝鲜族与汉族心功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肺水指数、射血速率指数因性别不同存在显著性差异;心脏每搏量、心输出量、射血速率指数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左室射血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9.
心阻抗法对71例(152例次)早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三种早搏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早搏平均占窦性SV35%,偶发早搏可降低CO5%,频发早搏可降低CO10—19%.按早搏配对时间占窦性R—R间期的百分比,把≤40%、41~70%和≥71%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搏,如此分期或许更有利于症状的解释和血流动力学的预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早期及晚期的左心功能变化。方法:5 0例健康人(A组)泵功能和收缩功能参数分别与甲亢早期组(B组)、甲亢晚期组(C组)比较。结果:泵功能参数B组均高于A组,而C组则低于A组;收缩功能参数B组除L VET外,HI高于A组而其他参数均低于A组,而C组Q- Z及HI低于A组、其他参数高于A组;总外周阻力参数B组、C组均低于A组。结论:本组资料表明甲亢早期左心功能增强而晚期左心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