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闫文翠  于力 《贵州医药》2014,(9):794-795
目的:探讨中老年脑卒中患者应用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综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于2011年1-12月收治的35例脑卒中患者,设为对照组,开展常规综合疗法;选取2012年1-12月收治的37例脑卒中患者,设为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钠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全血还原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MDA值低于对照组(P<0.05),SOD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脑卒中患者应用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综合疗法,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修复改善预后,临床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辅治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采用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HDS-R)评定定向力,采用蒙特利尔量表(MoCA)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治疗组MMSE评分及HDS-R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2组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及HDS-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辅治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硫酸镁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及白介素-6(IL-6)水平影响。方法将17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5例。在常规治疗、护理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硫酸镁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NDS评分以及血清hs-CRP、IL-6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76%高于对照组的6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N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hs-CRP、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hs-CRP、IL-6水平均下降,且试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硫酸镁治疗脑梗死的效果优于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及IL-6的降低效果较阿司匹林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住院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254例,其中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45例患者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的209例患者为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2组患者ES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E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d和30d后2组患者Barthel指数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能够改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状况,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观察阿司匹林、灯盏花素分别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 A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6例A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给予灯盏花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2组于治疗2、4周后采用欧洲卒中量表( ESS)进行评定,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R)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第2、4周ESS评分均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治疗4周后E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2组治疗前ADL-R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4周后,2组ADL-R评分均低于入院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ACI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具有很高的临床疗效,提高了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陈宏宝 《河北医药》2016,(13):1998-200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对重症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微创血肿碎吸术后血肿引流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血清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子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82例重症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2组均治疗7天后统计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CSS ),血肿引流物SOD、MDA,血清IL-6、TNF-α,并发症发生率,脑组织氧分压、脑动静脉血氧分压及颅内压。结果2组治疗后C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 P <0.05);2组治疗后病灶周围脑水肿体积均较治疗前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治疗组缩小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治疗后血肿引流物SOD、MDA升高( P <0.05),且治疗组升高优于对照组( P <0.05)。2组治疗后IL-6、TNF-α均降低( P <0.05),且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 P <0.05)。2组治疗后脑组织氧分压、脑动静脉血氧分压及颅内压均改善( P <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可升高重症高血压性小脑出血微创血肿碎吸术后患者血肿引流物SOD、MDA,降低血清IL-6及TNF-α,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瑞舒法他汀钙片对阿尔茨海默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认知功能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AGEs)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阿尔茨海默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按1∶1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予以均予以常规指导,口服多奈哌齐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瑞舒法他汀钙片10 mg,1/d,口服,疗程为1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脂质代谢指标、MoCA评分及外周血AGEs水平的变化。结果(1)观察组TC、LDH-C、AGES均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观察组MoCA评分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瑞舒法他汀钙片可以改善阿尔茨海默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脂质代谢,减少AGEs的生成,提高其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8.
肖修兰 《安徽医药》2015,(2):406-408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对肝胆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行肝胆手术患者4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抑郁程度、焦虑程度、应对方式及心境状态。结果干预前,两组的抑郁及焦虑程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干预后抑郁程度及焦虑程度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虽然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积极及消极应对方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积极应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差(P<0.01);观察组干预后消极应对与积极应对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消极应对与积极应对虽有所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心境状态中的7个维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在疲劳与精力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5个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观察组在精力与疲劳上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5个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紧张上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6个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性沟通能有效缓解肝胆手术患者围术期焦虑及抑郁程度,改善其心理状态,优化其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9.
李敏雅 《海峡药学》2011,23(7):153-155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济民可信药业有限公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20mL,溶于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日1次。治疗14d。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RP、TNF-α和IL.6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以明显抑制患者的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对性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根据医嘱给予2组患者针对性脑卒中药物治疗,试验组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后观察和比较2组治疗前后HAMD、ADL评分。比较2组康复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HAMD和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AMD评分均降低,ADL评分均升高,且试验组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吞咽功能、肢体运动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心理护理可缓解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损害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80例脑小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依据患者血管病危险因素给予控制血压、血糖以及拜阿司匹林抗栓治疗,未给予他汀类降低血脂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用阿托伐他汀钙。3个月后,观察治疗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前后2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后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MMP-9、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减轻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管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不同临床分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血清及关节液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收集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OA诊断标准(ACR2007)的患者49例(观察组),临床分期为Ⅰ期者10例,Ⅱ期15例,Ⅲ期13例,Ⅳ期11例。以同时期健康体检志愿者16例(无OA病史、X线检查排除OA诊断)作为对照(对照组),2组均抽取空腹静脉血和膝关节液。 WST-1法测定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化学法测总抗氧化能力( T-AOC)、丙二醛( MDA)和谷胱甘肽( GSH)水平,统计并分析各指标的波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与关节液T-AOC,MDA均显著增高( P <0崓.01),SOD,GSH显著降低( P <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Ⅰ期OA患者血清及关节液T-AOC水平即显著升高,Ⅱ期两者均进一步升高,Ⅲ期与Ⅳ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均较Ⅱ期高。观察组血清MDA水平显著升高( P <0.01),各分期之间MD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而关节液中,Ⅱ期OA患者较I期MDA水平显著升高,Ⅲ、Ⅳ期MDA水平进一步升高,而2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OA患者血清SOD活力均明显降低( P <0.01),4期间SOD活力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而关节液中,Ⅰ~Ⅳ期SOD水平逐渐下降,Ⅰ期患者SOD水平较对照组即明显下降( P <0.01),Ⅱ期较Ⅰ期进一步下降,Ⅲ、Ⅳ期之间SO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均较Ⅱ期低( P <0.01)。对照组与观察组各分期血清GSH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而关节液中,观察组Ⅰ期OA患者GSH水平较对照组升高( P <0.05),至Ⅱ期GSH水平达到顶点( P <0.05),Ⅲ、Ⅳ期GSH水平下降,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不同临床分期OA患者血清及关节液氧化应激指标水平不同;关节液及血清氧化应激指标T-AOC、MDA、SOD和GSH可作为评估OA患者病情,判断预后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给予舒血宁治疗,其他治疗相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欧洲脑卒中量表(E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E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均P〈0.05),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DL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均P〈0.01),但治疗组上升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7例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给予察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察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疗程6周。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在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末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6周末,治疗组的痊愈率为62.5%(25/40)高于对照组的35.1%(1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BPRS的评分从第1周末起明显下降(P<0.05),且一直持续到治疗第6周末;而对照组的BPRS评分从第2周末才开始明显下降(P<0.01);治疗第1、2周末,治疗组的BPRS的评分比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但在第4、6周,2组BPRS的评分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合并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比单用帕利哌酮缓释片起效更快,但2周后BPRS减分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不必继续联合使用银杏叶提取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疏肝解郁胶囊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6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给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结果2组治疗后的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SDS评分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轻度抑郁及中度抑郁患者的有效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度抑郁患者,观察组的有效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后1、3、5周时的VAS评分均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解郁胶囊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均有较好的疗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的抑郁患者临床疗效与艾司西酞普兰相似且不良反应少;重度抑郁患者不建议单用疏肝解郁胶囊治疗。  相似文献   

16.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展航  覃士明  贾兰  季燕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2):2006-2007
目的 观察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给予香丹注射液治疗,其他内科常规治疗相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欧洲脑卒中量表(E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ESS评分均有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且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DL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1),但治疗组上升更明显,且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安丽  杨会义  邵娴  马琨 《河北医药》2016,(13):2035-2037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用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前镇静的效果。方法选择重度子痫前期孕妇102例,孕周≥34周,体重60~100 kg,年龄25~39岁,ASAⅡ或Ⅲ级,孕妇随机分为2组:右美托咪定组及安定组。右美托咪定组患者于术前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μg/kg,泵注10 min后改为0Ζ.25μg· kg-1· min-1持续泵注2 h,安定组于术前采用肌内注射安定10 mg镇静,2组均静脉输注硫酸镁。记录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30 min、2 h、麻醉前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胎心率监测,乌拉地尔用量,患者麻醉前Ramsay 镇静评分,检测患者麻醉前及手术开始时血清皮质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浓度,记录新生儿娩出1 min时的Apgar评分。结果2组治疗前、治疗后30 min、2 h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胎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治疗后收缩压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 P <0.05),安定组治疗后舒张压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 P <0.05),右美托咪定组治疗后30 min、2 h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 P <0.05),治疗后2 h舒张压低于治疗后30 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者术前乌拉地尔用量、麻醉前Ramsay 评分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手术开始时血清皮质醇、MDA水平高于麻醉前,SOD水平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右美托咪定组麻醉前、手术开始时皮质醇、MDA水平低于安定组,SOD水平高于安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安全用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术前镇静,减少术前乌拉地尔用量,且降低患者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知信行模式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康复训练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5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81例和对照组75例。2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知信行新模式护理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93.3%(P<0.05)。治疗前2组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D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康复训练期采用知信行护理模式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及改善了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量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14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各70例。镇痛组给予微量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麻醉,采用腰-硬膜外麻醉法镇痛,对照组不采用任何镇痛方式,按照常规产科检查处理。观察2组VAS评分、分娩方式、宫缩药物的使用率、产程时间、Apgar评分、出血量。结果镇痛前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镇痛组镇痛后及第二、三产程VAS评分均低于镇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镇痛前后和第二、三产程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的宫缩药物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的第一、二产程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盐酸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确切,可缩短产程,明显减轻产妇的疼痛,保证母婴平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创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50例和对照组36例。微创组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非手术疗法。比较2组患者预后、甘露醇用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微创组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内微创组甘露醇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5周后,2组N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微创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得到了提高,且微创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清除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较好,减少了脱水药物的用量,神经功能的恢复效果较好,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