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葛根素联合替米沙坦对肥胖性高血压患者脂肪因子、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诊治的肥胖性高血压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治疗,疗程1个月。比较2组体重指数( BMI)、腰臀比( W/H)、脂肪因子(脂联素、瘦素、抵抗素)、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Lns)、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BMI、W/H、瘦素、抵抗素、PRA、AngⅡ、FBG、FLns、HOMA-IR显著降低,脂联素、ISI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圹.05)。结论葛根素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肥胖性高血压能够有效减轻腹型肥胖,调控脂肪因子分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过度激活及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合理运动、心理调节和饮食习惯健康教育等常规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观察指标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治疗前两组DBP、SBP、TC、LDL-C相似,治疗后观察组DBP、SBP、TC、LDL-C水平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给予合理运动、心理调节和饮食习惯健康教育等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改善血脂水平,逆转高血压所致左心室肥厚,安全性较高,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夏枯草联合卡托普利、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炎性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夏枯草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2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SBP、DBP、FBG、HbA1c、TG、LDL-C、ET-1、IMT较治疗前显著降低,HDL-C、NO、FMD、NMD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P <0.05),但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治疗前后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复方夏枯草联合卡托普利、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能够在降低患者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基础上有效抑制炎性反应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阿乐)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0月内江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7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根据临床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片联合血脂康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BP、DBP、TC、TG、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BP、DBP、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乐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治疗非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来院门诊就诊的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治疗,以治疗12周为观察节点。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体胰岛素敏感指数(WBISI)、三酰甘油(TG)、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臀围(HC)及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情况,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FBG、2hPG、HbA1c、FINS、HOMA-IR、WBISI、TC、TG、HDL-C、LDL-C、BMI、WC、HC、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B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INS、HOMA-IR、WBISI、BMI、WC、HC、TC、TG、HDL-C、LDL-C、SBP、DBP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为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低血糖事件5例。观察组有4例患者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结论利拉鲁肽治疗经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不但能良好的控制血糖水平,同时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并且可以减轻体质量,降低血压和调节血脂水平,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对部分中老年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中老年高血压病80例(年龄≥60岁),口服替米沙坦治疗8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替米沙坦治疗后,患者的BMI、SBP、DBP、FPG、2hPG、TG、TC、LDL-C、FINS、HOMA-IR均显著下降(P<0.05),HDL-C显著提高(P<0.05).结论 替米沙坦除了有较好的降压效果,还可以改善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异常,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临床指标,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180例体检患者按有无NAFLD分为正常对照组(86例)和NAFLD组(94例),对两组各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AFLD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空腹血糖(FBG)、尿酸、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显著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腰围、TG可较好地预测NAFLD,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NAFLD患者具有中心性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高TC、高TG、低HDL-C)、高尿酸的特征,且肝酶升高。BMI、腰围、TG是发生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观察艾托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50)和试验组(n=150)。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1.0~2.0 g,po(随餐),qd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艾托格列净5 mg,po(早餐前15min),q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的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体重指数(BMI)等指标变化情况,观察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2hPBG、HbA1c、BMI、SB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HDL-C和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托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控制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药实践》2013,(11):823-825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T2DM)并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择T2DM患者150例,其中单纯T2DM 60例(T2DM组),T2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90例(T2DM+HP组);选择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记录三组患者的病程、血压、身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和T2DM+HP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BMI,HbA1C,FINS,HOMA-IR,TC,LDL-C,TG均升高,HDL-C下降(P<0.05);与T2DM组比较,T2DM+HP组糖尿病病程、BMI,TC和L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时SBP,DBP,BMI,HbA1C,FINS,HOMA-IR,TC,LDL-C,TG均升高,HDL-C下降;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时,BMI,TC和LDL-C进一步升高。  相似文献   

10.
李运夏  贾兴泽 《河北医药》2012,34(20):3082-3084
目的探讨成年人脂肪肝的临床特征,并分析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80例成年人脂肪肝患者(治疗组),随机选取180例同期体检并与之相匹配的非脂肪肝观察对象作为对照组,测定2组体重指数(BMI)、舒张压(DBP)、收缩压(SBP)、三酰甘油(TG)、总胆同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LDL-C)、空腹血糖(FBG)水平、腰围、臀围、腰臀比(WHR)、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统计分析2组中合并肥胖症、糖尿病、嗜酒、高脂血症的比例。结果治疗组BMI、TG、FBG、TC、LDL-C、腰臀比、ALT指标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HDL-C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嗜酒者所占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合并超重肥胖症、糖耐量异常、糖尿病、血酯异常、高血压病的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或〈0.01)。结论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嗜酒是成年人发生脂肪肝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SBP、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BP(133.16±5.08)mm Hg(1 mm Hg=0.133 kPa)、DBP(72.35±2.19)mm Hg均低于对照组的(141.95±6.19)、(80.95±3.86)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8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5.26%与对照组的7.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可进一步提升疗效,有效控制血压及血脂水平,其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T2DM患者483例,根据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A组,248例,ACR<30mg/g)和MAU组(B组,235例,ACR 30-300mg/g)。检测两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空腹胰岛素(FIns)。结果与A组比较,B组TG、TC、LDL-C、FBG、PBG、FIns均明显增加(P<0.05);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升高(P<0.05)。体重指数、收缩压、TC、FBG是发生MAU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2DM患者MAU易合并超重、高血压、糖脂代谢紊乱,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3.
刘翔宇 《药品评价》2021,(5):301-304
目的:探究高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并动脉粥样硬化(A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焦作市人民医院EH并AS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高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血脂指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颈动脉斑块分级、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清道夫受体-B(CD36)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DBP、SBP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TC、LDL-C、TG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动脉斑块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MCP-1、CD3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EH并AS患者,可降低血清MCP-1、CD36水平,有效控制血压,改善血脂代谢,延缓AS进展,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2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69例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4),两组分别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DBP、SBP、HDL-C、LDL-C、TG、TC、NO、hs-CRP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6周后DBP和SBP改善幅度较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6周HDL-C、NO较高,LDL-C、TG、TC、hs-CRP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2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可改善患者血压水平、炎症状态及血脂代谢情况,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病的相关因素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75例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血压,三酰甘油、TC、HDL-C、LDL-C、Hb A1C、SCr、UA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压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DL-C,HDL-C,三酰甘油,总胆固醇、MAU,血尿酸,Hb A1C,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等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检测及治疗,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的测定及其意义。方法:选取100例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ADMA水平、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水平;观察不同分级的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血清ADMA水平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血清ADMA水平与血清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 LDL-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ADMA和NO水平分别为(3.8±0.8)μmol/L、(33.1±8.9)μmol/L;对照组血清ADMA和NO水平分别为(2.3±0.7)μmol/L、(54.4±10.2)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高血压分级的增高,患者血清ADMA水平明显增加,血清NO水平明显降低,I级、II级、III级患者间血清ADMA及NO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清ADMA水平与SBP、DBP、LDL-C、HDL-C、TC、TG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ADMA水平与盐敏感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于病情判定和治疗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血清vaspin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及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收集肥胖儿童34例(肥胖组),男22例,女12例.并随机抽取同年龄健康查体的儿童30例为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测定所有受试者体格参数、血清vaspin、血脂、空腹血糖(FPG)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体脂百分比(BF%)、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比较2组儿童的上述指标,并对肥胖儿童血清vaspin水平与体格参数及糖脂代谢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肥胖组儿童vaspin、腰围(WC)、BMI、BF%、收缩压(SBP)、舒张压(DBP)、FPG、FINS、HOMA-I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C-HDL-C)/H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ISI低于对照组.vaspin与BMI、WC、WHR、BF%、TG、FINS、HOMA-IR、(TC-HDL-C)/HDL-C呈正相关,与ISI、HDL-C呈负相关,与年龄、DBP、SBP、FPG、LDL-C、LDL-C/HDL-C、TC无明显相关性.结论:vaspin水平升高可能是胰岛素抵抗的代偿性反应;在肥胖儿童早期,其水平测定可用于评价肥胖程度及胰岛素抵抗程度,并评估成年后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