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目的比较延边地区高血压危险因素在朝鲜族和汉族中的分布特点。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30~70岁朝鲜族和汉族常住居民,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测量体格指标,检测空腹血清生化指标。结果①高血压患病粗率朝鲜族男女分别为53.5%和41.6%,而汉族男女则分别为40.1%和30.6%;其年龄调整标化患病率朝鲜族男女分别为45.9%和31.3%,而汉族则分别为37.7%和28.6%。无论男女朝鲜族人群的高血压患病水平显著高于汉族人群。该地区不同民族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呈升高趋势。②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朝鲜族人群的高血压与年龄、周围型肥胖、腹型肥胖、吸烟、饮酒和血脂异常密切相关;汉族人群的高血压与性别、年龄、周围型肥胖、腹型肥胖、吸烟和血脂异常密切相关;不同民族人群的高血压病与高血糖无相关。结论朝鲜族和汉族人群的高血压病与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分布特征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朝鲜族和汉族人群不同类型糖代谢异常的分布特点.[方法]2005年8月至2006年8月间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采用简单随机抽取的方法抽取30岁以上的朝鲜族和汉族常住居民3 156名进行调查.在现场抽取全部受检者清晨空腹12 h以上静脉血,使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测定血糖(FBG).[结果]汉族人群的轻度空腹血糖受损(IFG_1,FBG值在5.6~6.0 mmol/L)年龄调整标准化患病率高于朝鲜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朝鲜族人群的中度空腹血糖受损(IFG_2,FBG值在6.1~6.9 mmol/L)年龄调整标准化患病率高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朝鲜族男性糖尿病(FBG≥7.0 mmol/L)年龄调整标准化患病率明显高于汉族男性.朝鲜族及汉族男女的IFG_1,IFG_2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朝鲜族及汉族男性和朝鲜族女性的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并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本地区一般人群的糖代谢异常的患病水平较高,患病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相似文献   

3.
测量了延边地区200名健康朝鲜族(男100名,女100名)和168名健康汉族(男100名,女68名)的正常头部CT片,测量项目为7项,计算4项指数,做了U检验.结果表明,汉族男性和朝鲜族男性的测量项目和脑室指数的差别无显著性(P>0.05),朝鲜族女性的头颅最大内横径和两顶间距离大于汉族女性(P<0.01).  相似文献   

4.
朝鲜族和汉族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水平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朝鲜族和汉族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水平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 ,对 2 35名朝鲜族及汉族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现况调查 .[结果 ]在 2 0项艾滋病基础知识问卷中的第 14~ 17项上 ,朝鲜族学生的平均得分与汉族学生相比较 ,两者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在 2 4项艾滋病相关传播途径问卷中的多项问题上 ,朝鲜族学生平均得分与汉族学生相比较 ,两者间也具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应尽快制定针对延边地区大学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计划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延边地区朝鲜族及汉族男性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及其与酒精性肝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PLP)方法测定延边地区朝鲜族及汉族男性健康对照组(朝鲜族为30名,汉族为20名),酒精依赖组(朝鲜族为30名,汉族为15名)和酒精性肝病组(朝鲜族为30名,汉族为15名)中ALDH2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计算和比较各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ALDH2*1/1基因型频率在朝鲜族及汉族男性酒精依赖组(83.3%,86.7%)和酒精性肝病组(90.0%,88.9%)中分别明显高于朝鲜族及汉族男性健康对照组(36.7%,40.0%)(P<0.05,P<0.01);ALDH2*1等位基因频率在朝鲜族及汉族男性酒精依赖组(91.6%,93.3%)和酒精性肝病组(95.0%,94.4%)中分别显著高于朝鲜族及汉族男性健康对照组(63.4%,65.0%)(P<0.05,P<0.01);在各组中朝鲜族和汉族男性的ALDH2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DH2基因多态性在朝鲜族及汉族男性中的分布无差异,而ALDH2*1基因型可能是延边地区朝鲜族及汉族男性酒精依赖与酒精性肝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温晓竞  张玉芬 《医学理论与实践》1998,11(10):436-437,439
本文用无创性心功能检测方法测定108例健康儿童和126例健康成年人的心脏功能,并对各项心功能指标逐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提示:SV、CO、PEP、LVET等九项指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且三组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CI、HI、C—dZ/dt、O—dZ/dt、Q—Z间期等五项指标在两儿童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儿童与成人组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EF、PEPI、LVETI、PEP/LVET、O/C等五项指标在三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以看出:学龄前儿童的心功能指标有些与成年人差异很大,所以需要一套特殊指标作为参考,而不宜采用已有的成人标准值来判定儿童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朝鲜族与汉族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阳性者白细胞介素(IL)28BSNP rs12979860的表型分布,探讨延边朝鲜族易感HCV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HCV-RNA阳性的朝鲜族98例、汉族92例及检查证实为肝炎病毒指标阴性的健康朝鲜族53例与汉族50例列入研究对象.应用焦磷酸测序法对IL-28B基因多态性SNP rs12979860位点进行检测,分析朝鲜族与汉族HCV-RNA阳性者及健康人群的C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比例,并对基因型与HCV亚型、HCV-RNA定量、肝功能及血象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朝鲜族HCV-RNA阳性者中CC型89例、TC+TT型9例,汉族HCV-RNA阳性者中CC型83例、TC+TT型9例;健康人群中CC型92例、TC型11例;朝鲜族与汉族HCV-RNA阳性者及健康组基因频率间无明显差异,基因型与HCV亚型、HCV-RNA定量、肝脏生物化学指标间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边地区朝鲜族与汉族IL-28BSNP rs12979860位点主要表现为CC型,提示IL-28BSNP rs12979860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为优势基因表型,但它不能解释朝鲜族易感HCV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汉族与朝鲜族女性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对2007年8月—2009年8月间收集的2 775名汉族及朝鲜族女性血样本进行血尿酸水平及代谢相关指标检测.[结果]汉族及朝鲜族女性高尿酸血症粗患病率分别为12.0%,8.6%,标准化患病率分别为10.8%,9.6%,无论粗患病率还是标准化患病率汉族女性的均明显高于朝鲜族女性(P<0.01).汉族女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升高趋势(P<0.01).不同血尿酸水平组间比较见,汉族女性体质指数(BMI)、腰围身高比值(WHtR)、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及三酰甘油(TG)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朝鲜族女性BMI,WHtR,收缩压(SBP),DBP,TG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论汉族和朝鲜族女性,随着异常代谢综合征组分数目的增加,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明显升高(P<0.01).本地区女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与低HDL-C、整体型肥胖、高TC、高TG、高血压和腹型肥胖呈正相关.[结论]汉族女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明显高于朝鲜族女性;不同血尿酸水平组的代谢指标的分布存在差异;随着代谢综合征组分数的增加,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升高;本地区低HDL-C、整体型肥胖、高TC、高TG、高血压和腹型肥胖与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8,(3):176-178
[目的]分析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小学生不同代谢指标与一氧化氮合酶3(NOS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3年8月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3所小学校的1 206名小学生(朝鲜族706名,汉族500名)作为调查对象,测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值;检测空腹血清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FBG)、胰岛素(FIns)值和NOS3基因rs3918227位点的基因型.[结果]朝鲜族小学生NOS3基因SNP rs3918227位点CC,CA及AA型的频率分别为93.5%,6.2%和0.3%,汉族小学生分别为84.4%,15.6%和0.0%,朝鲜族和汉族小学生的基因型分布频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朝鲜族小学生C,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6.6%和3.4%,汉族小学生分别为84.4%和15.6%,朝鲜族和汉族小学生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OS3基因SNP rs3918227位点不同基因型朝鲜族小学生WC,SBP,DBP和HOMA-IR分布特征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汉族小学生BMI和FBG分布特征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小学生NOS3基因rs3918227位点具有SNPs,且2个民族频率分布间存在差异;朝鲜族和汉族小学生多种代谢指标与NOS3基因rs3918227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关联程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延吉市5112名少年儿童的血压调查结果。朝鲜族、汉族儿童各年龄的基础血压无明显的差异,血压随着年龄、身长、体重的增加而增加,但是上升的幅度均低于国内报道。朝鲜族儿童高血压率为2.85%,汉族为2.30%,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其发生率均高于国内外的报道。  相似文献   

11.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9,(2):114-117
[目的]分析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小学生不同代谢指标与脂联素(ADIPOQ)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相关性.[方法]自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间随机抽取延边地区3所小学校的1 206名小学生(朝鲜族706名,汉族500名)作为研究对象,测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值;检测空腹12 h血清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FBG)及胰岛素(FIns)水平;提取DNA并检测ADIPOQ基因SNP rs17846872位点的基因型.[结果]朝鲜族小学生ADIPOQ基因SNP rs17846872位点GG,GT,TT型频率分别为90.1%,9.3%,0.6%,汉族小学生分别为86.0%,14.0%,0.0%,朝鲜族和汉族小学生基因型分布频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朝鲜族小学生G和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4.8%和5.2%,汉族小学生分别为86.0%和14.0%,朝鲜族和汉族小学生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IPOQ基因SNP rs17846872位点不同基因型朝鲜族小学生WC,DBP和TG分布特征间存在差异(P<0.05),而汉族小学生TG和HOMA-IR分布特征间存在差异(P<0.05);ADIPOQ基因SNP rs17846872位点不同等位基因朝鲜族小学生WC分布特征间存在差异(P<0.05),而汉族小学生BMI,TG和HOMA-IR分布特征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小学生ADIPOQ基因rs17846872位点具有SNPs,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特征间存在民族差异;不同代谢指标与ADIPOQ基因SNPs的相关性有所不同,亦存在民族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小学生不同代谢指标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1(PCK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相关性.[方法]于2011年8月—2013年8月间在延边地区选择3所小学校,随机抽取1 206名小学生(朝鲜族706名,汉族500名)作为研究对象,测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检测空腹12 h血清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FBG)和胰岛素(FIns)值;提取DNA并检测PCK1基因SNPs rs1042531位点的基因型.[结果]朝鲜族小学生PCK1基因SNP rs1042531位点TT,TG及GG型的频率分别为59.5%,36.0%和4.5%,汉族小学生分别为61.6%,33.2%和5.2%,朝鲜族和汉族小学生基因型分布频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7);朝鲜族小学生T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7.5%和22.5%,汉族小学生分别为61.6%和38.4%,朝鲜族和汉族小学生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K1基因SNP rs1042531位点不同基因型朝鲜族小学生HDL-C平均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小学生BMI,WC,SBP,DBP,FBG平均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朝鲜族小学生PCK1基因SNP rs1042531位点不同等位基因HDL-C平均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汉族小学生BMI,WC,SBP,DBP,FBG平均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小学生PCK1基因rs1042531位点具有SNPs,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特征存在民族差异;不同代谢指标与PCK1基因SNPs的相关性有所不同,且存在民族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延边农村地区女性的血脂异常分布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在延边农村地区随机抽取30~70岁朝鲜族和汉族女性1 859人,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及血压等指标,并取清晨空腹(禁食12h)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血糖等生物化学指标.[结果]朝鲜族和汉族女性的血清TC和TG的平均水平差异不明显,而汉族女性的HDL-C平均水平显著高于朝鲜族(P<0.001);朝鲜族女性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高于汉族(P<0.001).延边地区女性的血脂异常与民族、年龄、腹型肥胖、高血糖及高血压患病呈正相关.[结论]延边农村地区朝鲜族和汉族女性的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患病率存在明显差异;朝鲜族、人群中年龄大、腹部肥胖者、高血糖患者和高血压患者的血脂异常患病危险性较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ACE I/D基因多态性在延边地区汉族与朝鲜族群体中的分布特征及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IMT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正常对照组(汉族、朝鲜族);2型糖尿病组:①汉族2型糖尿痛颈动脉硬化阳性组及阴性组;②朝鲜族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阳性组及阴性组.采用PCR一RFLP方法.结果 ①汉族ACEI/D多态性分布特征为Ⅱ36.9%、ID34.0%、DD29.1%;朝鲜族分布特征为Ⅱ31.5%、ID39.1%、DD29.3%.②AcE基因多态性在汉族与朝鲜族2型糖尿病及其动脉硬化阳性组与阴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ACEI/D基因多态性在延边地区汉族和朝鲜族群体中的分布无种族差异;且与延边地区汉族和朝鲜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硬化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延吉市朝鲜族和汉族老年人的膳食模式及食物摄入量 .[方法 ]随机选择 10 0 0名6 0岁以上的朝鲜族和汉族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 ,从中又随机选择 2 0 0名老年人 ,用 2 4h回忆法进行膳食调查 .[结果 ]朝鲜族和汉族老年人 1日 3餐均以大米为主食 ,汉族老年人面食类摄入频率高于朝鲜族 ;在肉类的摄入方面 ,朝鲜族老年人以食入牛肉为主 ,汉族老年人以猪肉为主 ;汉族老年人植物油类的摄入量明显多于朝鲜族 ,且符合膳食指南要求 ,朝鲜族老年人植物油类的摄入量低于推荐量 ;朝鲜族和汉族老年人蔬菜摄入量明显低于推荐量 .[结论 ]延吉市朝鲜族和汉族老年人应在膳食中增加新鲜蔬菜的摄入量 ,此外朝鲜族老年人应同时增加脂肪的摄入量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分析朝鲜族和汉族人群的不同类型肥胖分布特征,并探讨相关因素.[方法]于2004年8月—2005年8月间在延边地区图们市和安图县4个镇内采取单纯随机原则抽取30岁以上的朝鲜族和汉族人群1 786名,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及臀围等体格指标,检测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糖等生物化学指标.[结果]汉族男女整体型肥胖标准化患病率显著高于朝鲜族;朝鲜族女性以WHR,WHtR为诊断指标的向心型肥胖的粗患病率高于汉族女性,而朝鲜族男女向心型肥胖标准化患病率均显著高于汉族.分别以整体型肥胖及向心性肥胖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BMI为因变量时,最终被选入方程的因素有民族、性别、年龄,TC,HDL,TG,FBG,SBP,DBP;以WHR为因变量时,因素为性别、年龄,HDL,TG,FBG,DBP;以WHtR为因变量时,因素为民族、性别、年龄,TC,HDL,TG,FBG,DBP.[结论]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人群不同类型肥胖分布特征间存在差异,而不同类型肥胖的影响因素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延边地区朝鲜族及汉族高血压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关系.[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延边地区30~70岁朝鲜族和汉族常住居民3011人,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血压,并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血糖值.[结果]朝鲜族和汉族居民血压及其相关因素的分布特征间存在差异,朝鲜族男女高血压粗患病率分别为53.5%,41.6%,年龄调整后标准化患病率分别为45.9%,31.3%,汉族男女高血压粗患病率分别为40.1%,30.6%,年龄调整后标准化患病率分别为37.7%,28.6%,无论男女朝鲜族的高血压患病水平均显著高于汉族,本地区朝鲜族及汉族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与民族、性别、年龄、周围型肥胖、腹型肥胖、吸烟和血脂异常密切相关.[结论]朝鲜族和汉族高血压及其相关因素的分布特征间存在差异,而高血压与民族、性别、年龄、周围型肥胖、腹型肥胖、吸烟和血脂异常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延边农村地区朝鲜族和汉族居民代谢异常患病水平.[方法]于2004年8月-2004年9月间,在延边地区图们市选择2个镇,随机抽取30岁以上的朝鲜族和汉族常驻农民.采用面对面询问法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测量体格指标,并测定生物化学指标.[结果]完整地完成调查(问卷、体格及生物化学检查)者共有1 120名;朝鲜族男女的HDL-C平均值均显著低于汉族,而朝鲜族男女的SBP,DBP及空腹血糖平均值却显著高于汉族,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朝鲜族男女的血压、血糖及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均显著高于汉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边农村地区朝鲜族和汉族居民的代谢异常患病水平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居民脂肪分布特征.[方法]于2006年8月8日—17日间在延边地区安图县九龙和翁声社区随机选择40~60岁朝鲜族和汉族常住居民2378名,进行内脏脂肪率、体脂肪率、血压、血脂及血糖等指标的检测.[结果]汉族男性的内脏脂肪率和体脂肪率均值分别为10.51%±3.66%,22.70%±4.85%,朝鲜族男性分别为9.16%±3.81%,20.28%±5.02%,汉族男性均显著高于朝鲜族男性;汉族女性的内脏脂肪率和体脂肪率分别为6.22%±2.27%,35.31%±5.65%,朝鲜族女性分别为5.88%±2.19%,34.00%±5.72%,汉族女性均显著高于朝鲜族女性.汉族男性的内脏脂肪超标率和体脂肪超标率分别为12.1%,45.8%,朝鲜族男性分别为7.8%,28.6%,汉族男性均显著高于朝鲜族男性;汉族女性的内脏脂肪超标率和体脂肪超标率分别为6.7%,47.9%,朝鲜族女性分别为3.8%,37.3%,汉族女性均显著高于朝鲜族女性.[结论]延边地区不同民族内脏脂肪率和体脂肪率平均水平及其超标率间均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居民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状况 .[方法 ]随机抽取社区内常驻人群 4 4 7人 ,年龄在 5 0~ 6 0岁之间 ,采用面对面询问的方法收集了有关的研究变量资料 .[结果 ]无论男女朝鲜族居民的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及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均显著高于汉族 ;女性组汉族居民中肥胖者显著多于朝鲜族 .[结论 ]朝鲜族与汉族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