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为解决仁栝楼种苗的大量需求及繁育繁琐问题。方法:利用仁栝楼的腋芽作为外植体,进行一步成苗离体培养。结果:筛选出最佳一步成苗培养基为MS+0.1 mg·L-16-BA+0.2 mg·L-1NAA,植株再生频率达5.4。壮苗后的仁栝楼组织培养苗可直接移栽到育苗基质中,成活率可达77.1%。结论:仁栝楼一步成苗离体培养技术大大缩短了育苗周期。  相似文献   

2.
张楠  张晓丽  曹香林  李萍  李明军 《中草药》2009,40(8):1311-1313
目的 对怀地黄脱毒后品质进行评价.方法 以怀地黄"85-5"脱毒试管苗和未脱毒试管苗的块茎为材料,对其梓醇及营养成分的量进行分析.结果 脱毒试管苗块茎的梓醇量高于未脱毒试管苗块茎,但不同的脱毒株系间梓醇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梓醇量最高的株系可达6.43%,较对照增加33.13%;脱毒试管苗块茎中,粗脂肪,粗蛋白质的量均得到提高.结论 怀地黄脱毒后品质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不同生长时期的环草石斛试管苗进行生长动态及分级标准的研究,为试管苗各生长发育时期合理调控技术措施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不同生长时期试管苗的生长指标、多糖及蛋白质的量,确定试管苗出瓶时间及分级标准.结果 播种生长12个月的时间内,5~8个月是环草石斛试管苗苗高和茎粗增长最快的时期;7~8个月时的试管苗生物量积累速率最高.环草石斛试管苗根与茎叶之比(R/T)相对较小,比值小于1.生长8个月时的试管苗多糖的量和可溶性蛋白质的量较高,7~8个月时的试管苗生长代谢旺盛.从干物质积累动态、多糖及蛋白质的量变化、试管苗活力和生产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环草石斛生长8~10个月的试管苗出瓶移栽较为合适.试管苗出瓶后分级再利用能够切实保证移栽成活率.以苗高、茎粗和根数作为分级指标,环草石斛试管苗可以分为3个等级.结论 环草石斛的种子质量对试管苗的生长影响较大,生长8~10个月的环草石斛试管苗出瓶移栽较为合适,以苗高、茎粗和根数作为分级指标,试管苗可以分为3个等级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4.
贾书华  王娣  高橼  蔡永萍  林毅 《中草药》2007,38(8):1239-1242
目的研究继代周期对霍山石斛试管苗长势及培养基成分的影响,确定最佳的继代周期时间。方法测定不同继代周期试管苗的株高、分蘖数、鲜质量、叶绿素量及培养基pH、含水量、含糖量的变化,并计算石斛试管苗生长所需的培养基和其他的成本。结果继代周期为40d,试管苗的株高比继代前增加了282.86%,分蘖数比继代前增加了3.5倍,试管苗的鲜质量最大,叶绿素的量趋于最大值;培养基的含水量、可溶性糖的量最低;pH<4.75,已不适合石斛试管苗的生长,石斛苗生长所需成本较低。结论40d为霍山石斛试管苗生长的最佳继代周期。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5,(2)
目的:建立地黄脱毒试管苗适时直接移栽入大田的技术体系,提高脱毒地黄规模化生产的效率。方法:将长有5~6片叶的地黄生根试管苗采用不同浇水方式、不同时间段和不同遮阳处理进行移栽,对移栽的试管苗及时搭建塑料薄膜小拱棚进行保湿,10 d左右进行逐渐打孔透气适应于大气环境条件。结果:大气温度19~24℃,地温17~23℃,移栽前浇水(土壤含水量为13%~14%),地黄脱毒试管苗不经过炼苗,直接移入防虫网棚苗圃地栽培,移栽成活率达92%以上,25 d平均叶片增量1.85片/株;30~34℃高温条件造成拱棚膜下环境高温高湿,采用50%的遮阳处理,移栽成活率77.78%~89.72%,试管苗生长健壮,25 d平均叶片增量1.65~1.75片/株。结论:建立了高效的地黄脱毒试管苗大田直接移栽技术体系,适用于大批量和工厂化地黄组培快繁苗移栽。  相似文献   

6.
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铁皮石斛种子无菌萌发的最佳条件、原球茎诱导试管苗的最佳配方、不同器官诱导芽分化的最佳条件、试管苗生根的最佳配方。方法:收集、整理、归纳近20年来国内外有关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的文献资料。结果:将文献中铁皮石斛种子无菌萌发的情况、原球茎诱导试管苗的情况、不同器官诱导芽分化的情况及试管苗生根的情况分别列表进行对照比较。结论:各种外植体都可诱导不定芽的分化,以MS培养基使用量为普遍,试管苗生杭率达到96.67%。  相似文献   

7.
黄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的优化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高山林  陈柏君 《中草药》2004,35(3):312-315
目的 建立和优化黄芩组织培养克隆化快速繁殖技术,为保护黄芩的野生资源,发展人工资源和探讨育种新途径奠定基础。方法 在组织培养条件下进行黄芩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试管苗复壮和生根等一系列技术优化试验。结果黄芩试管苗的节、节间都很容易诱导出愈伤组织,诱导率均达100%,而叶片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低,PP333对黄芩试管苗的生长有着显著的矮壮作用。结论 黄芩试管苗的节是诱导愈伤组织的理想外植体,在培养基中适当添加PP333能显著改善试管苗的素质;PP333与激素的配合使用,能十分有效地调控黄芩愈伤组织的分化、试管苗的生长与生根,并能显著提高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2020,(1)
目的:建立快速繁殖脱毒地黄苗的方法。方法: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分别探讨了温度、光照和光照时间3种因素对地黄试管苗成活率的影响,以及湿度、膜下光照和扦插密度3种因素对地黄试管苗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结果:地黄试管苗成活率试验的9个组合处理中,地黄试管苗成活率最高为96.07%;3种因素对地黄试管苗成活率均有影响,其中温度影响显著(P0.01);试管苗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2~25℃,光照强度为2 000~2 500 Lx,光照时间为12 h/d。地黄试管苗扦插成活率试验的9个组合处理中,地黄试管苗扦插成活率最高为98.01%;3种因素对地黄试管苗扦插成活率均有影响,其中湿度影响显著(P0.05);脱毒地黄试管苗大田微扦插的最佳条件为:育苗湿度为90%~95%,膜下光照强度为1 500~2 000 Lx,扦插密度为1 400~2 000株/m~2。结论:该方法能简便易行的获得大量高质量的脱毒地黄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内生菌对霍山铁皮石斛试管苗生长的影响。方法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无菌试管苗加内生菌感染60 d后测定霍山铁皮石斛试管苗各项生长指标。结果内生菌处理试管苗的各个测定指标与对照相比分别为其:植株净增重2.63倍,株高1.25倍,分株数1.14倍,根数1.27倍,新增叶数1.29倍,新芽数2.06倍;叶绿素a增加了38.28%,叶绿素b增加了43.93%,糖增加了45.93%。结论内生菌NL-215对霍山石斛试管苗的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2015,(11)
目的:对广丰药薯离体快繁技术进行研究,为广丰药薯试管苗的脱毒和种质保存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采用植物组织培养和单因子试验的方法,研究广丰药薯组织培养的基本程序,并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广丰药薯试管苗与盆栽苗的DNA含量。结果:广丰药薯带芽茎段消毒的较佳程序是70%酒精灭菌20~30 s后无菌水冲洗3次,再用0.1%氯化汞灭菌10~12 min后无菌水冲洗3次;广丰药薯消毒的较佳外植体是稍木质化较成熟的带芽茎段;广丰药薯带芽茎段芽增殖较佳的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1 mg/L;广丰药薯带芽茎段生根较佳的培养基为MS+NAA 0.5 mg/L;广丰药薯试管苗较佳的培养方式为液体培养;广丰药薯试管苗移栽的较佳基质为稻田粘土与细砂(1∶2)混匀物或珍珠岩与蛭石(1∶2)混匀物;广丰药薯试管苗的DNA含量与盆栽苗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该研究建立了广丰药薯带芽茎段的离体快繁技术体系,其试管苗的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也表明了广丰药薯试管苗的遗传稳定性,为广丰药薯试管苗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技术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了解藏药狭叶红景天的资源现状,分析野生狭叶红景天的适生生境,保护狭叶红景天的野生资源,促进狭叶红景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该文采取走访与野外样方相结合的调查方法以及蕴藏量估算法对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4个省16个县的狭叶红景天野生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4个省的野生狭叶红景天种群密集程度有很大的差别,很多地区野生资源蕴藏量逐渐下降。根据调查结果估算,4个省16个县当前狭叶红景天野生资源蕴藏量约1 100 t,目前四川省的野生狭叶红景天资源量最大。同时,狭叶红景天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调查中发现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建有防沙治沙狭叶红景天基地。通过调查,为狭叶红景天资源的开发及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长清产3个品系栝楼果皮进行红外光谱研究。 方法: 采用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法对长清产3个品系栝楼果皮粉末进行分析。 结果: 三者的一维谱图和和二阶导数红外光谱整体上比较相似,但部分吸收峰的峰形、峰位和峰强具有一定的差异,二维红外相关光谱中自动峰的峰数和峰位,峰强均有明显的区别。 结论: 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法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别3个品系栝楼果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不同居群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的瓜蒌子、瓜蒌皮、根(天花粉)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建立栝楼各药材质量评价新模式。方法采用AA3连续流动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硫酸-苯酚法对栝楼各药用部位蛋白、黄酮、多糖进行测定,HPLC法对瓜蒌子中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3,29-DR)及天花粉中葫芦素B进行测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栝楼各药用部位进行综合质量评价。结果瓜蒌子质量以河南安阳黎园栝楼最优,其3,29-DR和粗蛋白的量最高;山西绛县栝楼作药材瓜蒌皮质量较佳,其粗蛋白和多糖量较高;安徽岳西黑大片栝楼宜作为药材天花粉种植,其粗蛋白量较高、淀粉量较低、葫芦素B量适中。结论所采用的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是栝楼各药用部位质量评价的有效方法,所建立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式在栝楼各药材研究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栝楼的不同部位皆可入药,分别为瓜蒌(果实)、瓜蒌皮(果皮)、瓜蒌子(种子)和天花粉(根)。现代研究证实,栝楼皮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氨基酸等;栝楼籽主要含有萜类、甾醇类等成分;天花粉主要含蛋白质、萜类、多糖等成分。且各个药用部位的药理作用也存在差异。对栝楼的不同药用部位的传统功效、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总结,分析各部位化学成分与传统应用、现代药理作用之间的关系,并基于此对栝楼的质量标志物进行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5.
雌雄栝楼植株内含物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珊  程舟  李彦  刘晶  杨晓伶  朱云国 《中草药》2008,39(2):260-263
目的 分析雌雄栝楼植株内含物组成及量的差异,为早期性别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测定雌雄植株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采用HPLC法分析雌雄植株叶片化学成分差异.结果 雄株的光合色素,可溶性蛋白质的量,SOD、POD活性,DNA浓度高于雌株,其中光合色素的量、POD活性差异达显著性水平.雌株的MDA、可溶性糖、紫外吸收物的量高于雄株,其中紫外吸收物的量差异达显著性水平.HPLC分析结果显示雌雄植株叶片的出峰数目、时间、峰高等参数明显不同.结论 栝楼雌雄植株中内含物的组成及量存在一定差异,紫外吸收物及HPLC特征峰可望作为性别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孙兆祥 《中草药》1999,30(8):618-621
对太行铁线莲进行了原植物,药材性状,显微鉴定等生药学方面的初步研究,并与威灵仙作对比区别,以澄清混乱,挖掘中药资源。  相似文献   

17.
狭叶红景天预防高原对大鼠脏器损害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狭叶红景天能有效地预防平原大鼠进入海拔4475m高原后其心、肺、肾组织超微结构发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兼有中药生脉饮和丹参川芎合剂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曹亮  黄艳宁  谢进  彭斯文  徐瑞  朱校奇 《中草药》2017,48(20):4316-4322
目的分析不同来源籽用栝楼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应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并结合ITS序列分析对11份籽用栝楼资源30个样本进行遗传特征研究,并分别应用mega 5.0和NTSYS-pc 2.1软件对ITS序列及SRAP扩增条带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栝楼与双边栝楼ITS序列存在稳定的碱基差异;15对SRAP分子标记引物扩增得到清晰条带165条,其中多态条带136条,多态率为82.4%,聚类结果显示在相似度为0.18时栝楼与双边栝楼资源分为2大类群,双边栝楼来源的主栽品种遗传相似度较大,在相似度为0.90时分为3个分支。结论籽用瓜蒌来源品种多样,主要来源于双边栝楼,且各地栽培资源遗传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9.
藏药大株红景天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藏药大株红景天根中分得一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鉴定为岩白菜素。  相似文献   

20.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which is a type of Liana from cucurbitaceous family, possesses many bioactive constituents and therefore has multifarious pharmacological functions. TKP, which is a serine protease extracted from the fruit of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has been reported to possess potential anticancer activity. However, the effects of TKP on cancer cell migration and invasion are still unknown. Here, we reported that TKP could inhibit the migration and invasion abilities of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In addition, the mRNA,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and activities of migration and invasion‐related proteins MMP2 and MMP9 were decreased in TKP‐treated cells. Mechanistically, TKP treatment repressed Wnt/β‐catenin and Hedgehog/Gli1 signaling cascades. However, the addition of lithium chloride or the transfection of plasmid pcDNA3.1‐V5‐HisA‐Gli1 reversed the impacts of TKP on MMP2, MMP9, cell migration, and invasion.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KP suppressed the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through blocking Wnt/β‐catenin and Hedgehog/Gli1 pathways‐mediated MMP2 and MMP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