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率,为临床合理使用和管理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别统计2013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和临床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采用SPSS 13.0软件对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和主要病原菌耐药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013年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最频繁,其中头孢硫脒DDDs排第一,其次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临床主要分离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分离率最高的细菌是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类药物的耐药率相对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结论抗菌药物DDDs与细菌耐药率有一定相关性。医院应加强细菌监测,提高病原送检率,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潜艇水下长航前期和后期主要微生物分布及抗菌药物敏感性,为潜艇官兵卫勤保障提供依据.方法 用无菌拭子采集海军某部潜艇水下长航前期和后期官兵人体表面、衣物表面和舱室表面的标本进行常规细菌、真菌培养,并对分离菌进行鉴定和体外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 共分离出常见条件致病菌34种277株:不动杆菌属细菌110株(39.7%),假单胞菌属细菌64株(23.1%),肠杆菌科细菌45株(16.2%),葡萄球菌属细菌58株(21.0%).对每个菌属主要细菌的分布和抗菌药物敏感性进行比较分析,其中水下长航前期鲍曼不动杆菌23株,荧光假单胞菌9株,阴沟肠杆菌8株,表皮葡萄球菌1株;水下长航后期鲍曼不动杆菌46株,荧光假单胞菌8株,阴沟肠杆菌4株,表皮葡萄球菌16株.潜艇水下航行前、后不同时期,上述4种菌分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3.975,P<0.05).长航前期荧光假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所占的构成比较长航后期高,长航后期鲍曼不动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所占的构成比较长航前期高.主要细菌药敏结果显示,潜艇水下长航前期和后期4种菌抗菌药物敏感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项调查建立了潜艇密闭环境下主要细菌菌谱及抗菌药物敏感性的本底数据库,通过分析潜艇水下长航前期和后期主要细菌分布及抗菌药物敏感性,掌握潜艇密闭环境下主要细菌的耐药特点,可有针对性地选择抗感染药物,为潜艇官兵卫勤保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重型颅脑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金波  周宁  梁芸 《武警医学》2008,19(7):591-594
 目的 探讨我院重型颅脑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方法,对159例重型颅脑伤患者下呼吸道标本进行了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结果 159例重型颅脑伤患者检测出258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228株(88.4%),其中铜绿假单胞菌(23.6%)、鲍曼不动杆菌(18.6%)、肺炎克雷伯菌(11.2%)、大肠埃希菌(9.7%)、阴沟肠杆菌(7.0%).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仅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70.8%)较高,对MRSA菌可将万古霉素、利福平和加替沙星作为首选.结论 重型颅脑伤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各种病原菌的感染率及耐药性明显偏高,以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率最高.各级医院应重视细菌检测及药敏结果,及时进行耐药系统监测,以缓解细菌耐药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1368份血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平  胡娟  李立 《西南国防医药》2006,16(5):488-490
目的:分析我院近6年来血培养中病原菌的阳性率、种类及常见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依据。方法:采用BacT/ALERTR○120血培养仪培养,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血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从1368份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141株,总阳性率为10.3%,其中革兰阴性细菌83株,占58.9%;革兰阳性细菌46株,占32.6%;真菌12株,占8.5%。革兰阴性细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2.7%和92.3%,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超广谱β-内酰氨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克雷伯菌菌株分离率分别为24.4%和23.1%。革兰阳性细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达100%,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呈高度耐药,未发现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但有9.1%的肠球菌对万古霉素中度耐药。结论:目前我院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分布较广,肠杆菌科细菌、葡萄球菌是我院菌血症和(或)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药敏结果提示病原菌耐药性严重且广谱耐药,及时准确的血培养结果能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梅  邹艳  陈丽龙 《武警医学》2016,27(11):1085-1089
 目的 调查我院2013-2015年临床分离细菌的菌群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3-2015年临床分离细菌,将所有细菌分离鉴定到种并进行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我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分离率和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类的检出率均呈下降趋势。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和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耐药率较高(>75%),对碳青霉烯类和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药复合物耐药率较低。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低(<40 %)。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很低(<30%)。鲍曼不动杆菌对除复方新诺明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外的药物耐药率均较高(>75%)。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性较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高。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的肠球菌检出率低。结论 我院2013-2015年主要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为主。我院的细菌检出及耐药情况与全国细菌耐药检测网报道有差异。开展耐药监测并及时统计分析本医院的数据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静  刘红  韩忠学  巩静  于兰  刘媛媛 《武警医学》2010,21(10):856-858
 目的 分析我院烧伤患者血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分布情况及主要病原菌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细菌、真菌常规生化编码方法进行细菌、真菌鉴定,用K-B纸片法监测其耐药率.结果 送检的968例血培养标本中,检出病原菌149株,阳性率为15.39 %.其中,革兰阳性球菌83株,占55.70%,革兰阴性杆菌60株,占40.27%,真菌6株,占4.03%;分离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57株,占93.44%;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11株,占84.62%.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复方磺胺甲唑及头孢类都有很高的耐用性;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对万古霉素、阿米卡星有较好的敏感性.分离出的8株肠球菌中HLAR占87.50%,有很高的耐药性.非发酵菌对头孢菌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复方磺胺甲唑都有很高的耐药性.结论 烧伤患者血培养病原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且以耐药株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烧伤病房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总结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5例烧伤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分析其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检出的920株病原菌中,革兰氏阳性球菌441株(47.9%),主要包括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7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06株,肠球菌87株;革兰氏阴性杆菌472株(51.3%),主要包括鲍曼不动杆菌122株,铜绿假单胞菌78株,肺炎克雷伯菌73株,大肠埃希菌72株,变形杆菌属68株;真菌7株(0.8%)。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发生率为34.3%;非发酵菌耐药现象严重,对大多数药物的耐药率大于40.0%;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现象也较为严重,对三代、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均大于40.0%,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大于60.0%。结论烧伤病房病原菌耐药问题严重,应不断进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临床阴沟肠杆菌感染分布及其体外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阴沟肠杆菌医院感染的分布和对常用抗生素的体外药敏情况.方法:对2005年6月~2007年6月本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阴沟肠杆菌用K - B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两年内临床送检3524份标本共分离出阴沟肠杆菌87株(2.5%),其中54株(62.1%)来源于呼吸道;19株(22.0%)来源于分泌物.药敏结果显示,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最低,耐药率分别为5.7%和2.3%.结论:阴沟肠杆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其主要以呼吸道和伤口感染为主,并对多种抗生素出现较严重的耐药现象.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阴沟肠杆菌耐药率最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我院3年来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趋势,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年11月—2007年9月全院门诊住院患者各类标本中分离出来的病原菌及药敏分析,采用黑马生物鉴定系统进行。结果共分离病原菌1 630株,革兰阳性球菌515株(31.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65.1%和79.3%,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革兰阴性杆菌1 106株,以大肠埃希菌(27.8%),铜绿假单胞菌(19.1%),肺炎克雷伯菌(10.3%),溶血不动杆菌(9.1%)为主。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最低,其次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莫西林-棒酸,呋喃妥因,阿米卡星,头孢吡肟,但对部分抗菌药物产生多重耐药。结论医院内病原菌的分布有扩展的趋势且耐药率有上升的趋势,要加强对医务人员合理化使用抗菌药物的培训,加强细菌耐药的监测,加强对临床用药的督导,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监测我院2004年临床可疑细菌感染标本的分离培养及细菌耐药状况。方法对我院从2004年1月19日—2004年12月31日分离的235株细菌,按常规操作规程进行,必要时应用BD公司的BBLCRASTAL鉴定系统。药敏试验采用WHO推荐的K-B纸片扩散法测定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培养率最高的细菌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等。碳青霉烯类是革兰阴性杆菌(除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抗菌作用最强的抗生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对革兰阴性杆菌也有很好的抗菌活性。但仍有40%~55%的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对非发酵阴性杆菌的抗菌谱较广,抗菌作用也较好,另外一些耐药菌株的出现应引起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11.
刘静  于兰  巩静  刘媛媛 《武警医学》2008,19(11):975-977
 目的 调查我院烧伤患者静脉导管感染状况并对其感染菌耐药性进行体外药敏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及指导.方法 采用细菌、真菌常规生化编码方法进行细菌、真菌鉴定,用K-B纸片法监测其耐药率.结果 从138例静脉导管中分离出83株病原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0株,占36.15%,居第一位,铜绿假单胞菌21株,占25.31%,居第二位,不动杆菌10株,占12.06%,居第三位.这三种病原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均有很高的耐药率.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是烧伤患者静脉导管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且以耐药株为主.  相似文献   

12.
刘静  韩忠学  王俭  巩静  于兰 《武警医学》2013,24(10):892-894
 目的 研究烧伤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及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某院烧伤病区1165例烧伤患者的创面分泌物、静脉导管、血液、脓汁、痰液等标本分离出的菌株,回顾性分析所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情况。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96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18株,占 53.9%,革兰阳性球菌382株,占39.7%,真菌62 株,占6.4%;2009年病原菌检出率由高至低前4位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阴沟杆菌;2010-2012年病原菌检出率由高至低前4位是: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阴沟杆菌;可见某院烧伤病区感染病原菌结构发生了变化,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逐年上升,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问题非常突出,呈现出多重耐药性。结论 病区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优势菌是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病原菌耐药问题非常严重,警示应不断监测该病区菌种变化及耐药情况,以便有效控制医院耐药菌株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左氧氟沙星与头孢硫脒联合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的体外联合抗菌作用。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MIC值,计算FIC指数。结果左旋氧氟沙星与头孢硫脒联合应用后,左旋氧氟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MRSA、MRSE的MIC50均有明显降低。同样,头孢硫脒对金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MRSA、MRSE的MIC50亦显著下降,FIC指数范围主要在0—1。结论左氧氟沙星与头孢硫脒药物联合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的体外联合抗菌作用以协同和相加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常见致病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现状,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调取2008—2011年我院微生物耐药数据和医院药库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对医院及呼吸专科常见致病菌耐药情况、医院及呼吸专科抗菌药物使用频度(DDDs)进行分析。结果 (1)我院分离大肠埃希菌普遍高于mohnarin公布福建省四家省级医院耐药率;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普遍低于mohnarin公布福建省四家省级医院耐药率;(2)2008—2010年我院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逐年增高,耐药率变化不大,2011年耐药率明显降低;(3)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阿莫西林-棒酸和左氧氟沙星是我院尤其是呼吸专科使用频度最高,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均高于50%。结论 (1)我院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10种药物耐药率高于70%,不适于经验用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无明显变化,耐药率下降,对复方磺胺甲恶唑和青霉素耐药-率均高于50%,不适于经验用药;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明显增高,耐药率变化不大。(2)阿莫西林、阿莫西林-棒酸和左氧氟沙星在我院耐药率高于50%,可暂停使用,或实施循环用药策略。(3)微生物实验室使用自动化仪器进行检测,可为抗生素使用管理提供更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不同地区部队医院患者血液、尿液等标本中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12家部队医院2006年1-12月临床分离的1099株不重复细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MIC50、MIC90,并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07年标准判断敏感率(S%)、中介率(I%)、耐药率(R%),利用WHONET5.4软件进行分析。纸片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3-氨基苯酚硼酸(APB)纸片增强法检测AmpC酶。结果共获得革兰阳性菌436株(39.7%),革兰阴性菌663株(60.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检出率分别为62%和92%,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E.coli)、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比率分别为51.1%和45.1%,二者产AmpC酶的比率分别为11.3%和16.2%。血液中E.coli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头孢西丁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普遍低于尿液中的相应细菌,而血液中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多黏菌素、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尿液中的相应细菌。结论MRSA、MRSCN以及产ESBLs、AmpC酶的耐药细菌在部队医院的发生率较高;自血液和尿液分离的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08—2011年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使用量与常见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调查2008—2011年该院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常见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率,并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该院使用强度最高的3类抗菌药物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其中氨苄西林舒巴坦为使用强度最高的抗菌药物,该院分离的最常见肠杆菌科细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2011年的耐药率明显下降;头孢他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喹诺酮类用量成正相关(r=0.986,P=0.014;r=0.982,P=0.018;r=0.968,P=0.032;r=0.993,P=0.007),头孢吡肟对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与氨苄西林/舒巴坦、β-内酰胺/酶抑制剂、第三代头孢菌素用量成正相关(r=0.996,P=0.004;r=0.965,P=0.035;r=0.983,p=0.017)。结论抗菌药物使用量和细菌耐药性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应适度调整β-内酰胺/酶抑制剂、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尽可能根据药敏试验选用与该细菌耐药性呈负相关或不相关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2006年度临床常见细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2006年度本院细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耐药性分析采用WHONET 5.4软件。结果2006年度我院共收集患者首次分离株细菌1 497株,革兰阴性菌878株,革兰阳性菌400株,真菌219株。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是最常见菌,检出率分别为17.0%、13.2%、8.9%、7.0%、6.9%、4.7%、3.7%、3.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比例分别为63.9%、82.1%,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葡萄球菌。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1.0%,对替考拉宁耐药率为3.8%。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西拉司丁钠的敏感性最好,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26.1%和34.2%。在痰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为22.2%,对亚胺培南-西拉司丁钠和头孢他啶敏感性最好;在血标本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共9株,占血标本阳性率的18.4%,对万古霉素敏感性最好,耐药率为0。结论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以推动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全军细菌耐药监测计划(MARS)西安地区临床分离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常规方法培养分离医院内感染病原菌,并应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或ATB系统鉴定到种,药敏试验方法按CLSI规定的标准进行。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两年中体液标本中共分离病原菌493株,排名前5位的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屎肠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40.74%、75.00%;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ESBL的产生率分别为63.33%、65.91%;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及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粘菌素B全部敏感,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21.70%-92.00%之间。结论大肠埃希菌是体液标本中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碳青酶烯类药物、哌拉西彬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对其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鲍曼不动杆菌、屎肠球菌耐药现象严重,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院获得性肺炎致病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有利于早期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方法分析2004年1月~2006年4月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114例,自患者痰液分离致病菌,并分析药敏试验结果。结果痰培养分离出致病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率小的抗生素依次为亚胺培南(32.8%)、阿米卡星(32.8%)、氨曲南(53.3%);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抗菌耐药率小的抗生素依次为万古霉素(15.4%)、四环素(54.1%)、亚胺培南(58.9%)。结论万古霉素、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是治疗耐药菌感染的强效药物。  相似文献   

20.
东南沿海海域细菌分布及抗菌药物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我国东南沿海海域细菌的种类、分布情况,以及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无菌采集海水,经增菌培养、细菌分离,进行细菌学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102份海水分离出细菌34种203株;其中弧菌科细菌159株(78.33%),肠杆菌科细菌24株(11.82%),非发酵菌15株(7.39%),革兰阳性球菌3株(1.47%),厌氧菌2株(0.99%).药敏结果显示,157株致病性弧菌对亚胺培南、奈替米星、左氟氧沙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为100%,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唑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敏感率为90.45%~97.45%,对头孢唑林和氨苄西林的敏感率分别为25.48%和27.39%.结论 东南沿海海域细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此项研究为该海域海水细菌感染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