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TCMSP)数据库,以口服利用度(OB),类药性(DL)筛选复方丹参滴丸中的活性成分。依据反向药效团匹配(PharmMapper)方法预测复方丹参滴丸活性成分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中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靶基因对比筛选,通过STRING数据库结合Cytoscape软件绘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然后借助生物信息学数据库(Metascape)及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GO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细胞组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Cytoscape3.7.2软件构建并分析复方丹参滴丸"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结果发现复方丹参滴丸共有50个活性成分和429个靶点,DR共有821个已知的治疗靶点,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映射后共获得98个共有靶点。PPI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发现ALB、AKT1、MMP9、MAPK1等可能是复方丹参滴丸治疗DR的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确定了60个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确定了108条相关信号通路,主要有PI3K-Akt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以及HIF-1信号通路等。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治疗DR具有多途径、多靶点作用的特点。其可能是通过影响细胞代谢、抗炎、免疫调节、促进血管新生、改善无氧代谢等途径发挥治疗作用,为进一步阐释复方丹参滴丸治疗DR的药理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马进财  赵陇和  李睿  石玉琪  王欣  杨兰 《中成药》2023,(4):1352-1358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天参胶囊可能发挥抗炎作用的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 基于TCMSP等数据库查找筛选天参胶囊的活性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点。使用PPI、GO、KEGG分析天参胶囊的“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Discovery Studio对关键化合物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通过细胞实验验证关键靶点。结果 天参胶囊有效成分共147种,对应560个靶点。PPI分析显示,天参胶囊主要作用于STAT3、TP53、JUN、Akt1、SRC、MAKP1等靶点。GO分析显示,它们主要作用于DNA结合转录因子、RNA聚合酶Ⅱ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等。KEGG分析表明,它们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oll受体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等起到抗炎作用。分子对接显示,4种关键成分与核心蛋白均有很好的结合力。体外细胞实验证明,天参胶囊水提物可降低NO、TNF-α、IL-6水平,并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结论 天参胶囊可能通过调控JAK2/STAT3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肖瑶  李俊  魏军平 《北京中医药》2021,40(6):655-659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四逆散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柴胡、白芍、枳实、甘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取桥本甲状腺炎的相关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利用Metascape平台进行KEGG信号通路和GO生物富集分析,并运用Cytoscape3.6.1软件构建"方药-成分-疾病-靶点-通路"网络;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四逆散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核心活性成分包括槲皮苷、山奈酚和异鼠李素等;核心靶点包括STAT3、TNF、AKT1、TP53、JUN、IL-6、MAPK1、EGFR、MAPK14、VEGFA等;核心通路包括TNF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及Th17细胞分化通路等;四逆散中槲皮苷成分与STAT3、TNF、AKT1、MAPK14靶点经分子对接验证后结合活性较好.结论 四逆散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药理学作用机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穿山龙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理机制。方法:通过阅读已发表的文献报道并检索TCMSID、TCMSID等数据库搜集中药穿山龙的化学组成成分,根据ADME筛选中药活性成分,通过Swiss Target预测活性成分相关靶点;通过Genecards、MOIM、TTD、DRUGBANK数据库获取糖尿病足相关靶点,利用Mtacape平台对获得的潜在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注释,利用String平台对相关靶点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构建PPI网络图,而后采用Cytoscape 3.8.1软件构建“穿山龙-糖尿病足-通路”网络图。结果:中药穿山龙可以通过调节PIK3CA、SRC、SHC1、STAT3、HRAS、CDK1、ESR1等靶点,干预Rap1signaling pathway、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Endocrine resistance、AGE-RAGE signaling pathway in diabetic complications等相关信号通路,从而通过参与调节免疫、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调节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等治疗糖尿病足。结论:该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方式预测了穿山龙治疗糖尿病足的主要活性成分、靶点和相关通路,可为进一步研究其相关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参地补肾胶囊抗肾间质纤维化(RIF)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借助TCMSP等数据库检索参地补肾胶囊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ne Cards,OMIN生物数据库筛选出RIF的疾病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关系,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进行基因本体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获得参地补肾胶囊286个有效化学成分和抗RIF潜在作用靶点121个,网络分析结果表明参地补肾胶囊主要通过STAT3、TP53、JUN、AKT1、TNF、SRC、MAPK1、MAPK8、IL-6、MAPK14、RELA、VEGFA、EGFR、FOS、ESR1等关键靶点,以及调控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途径发挥抗RIF的作用;尤其HIF-1信号通路、TNF通路、JAK/STAT通路和ErbB信号通路的蛋白和下游蛋白表达常常是其他通路参与RIF的启动因子或其他通路中的关键因子。结论:参地补肾胶囊通过多条通路、多个靶点的综合调控达到抗RIF,治疗CRF的作用;其中HIF-1信号通路、TNF通路、JAK/STAT通路和ErbB信号通路是关键通络。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桃红四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筛选桃红四物汤药物活性成分和靶点。根据Gene Cards、OMIM数据库筛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靶点基因,构建韦恩图,得到桃红四物汤治疗DPN的作用靶点,应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应用R软件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东京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桃红四物汤43种有效成分,212个作用靶点,4662个DPN相关靶点,桃红四物汤干预DPN主要涉及150个靶点基因。富集出生物过程155条、信号通路166条。结论:桃红四物汤可能通过调节AKT1、JUN、MAPK1等靶点,调控AGE-RAGE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IL-17信号通路等多种途径治疗DPN。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酸枣仁汤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酸枣仁汤的活性成分及相应靶点,在GeneCards、OMIM及DRUGBANK数据库获取抑郁症相关的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对交集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使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酸枣仁汤-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结果 从酸枣仁汤中筛选出15个核心活性成分,涉及槲皮素、山柰酚、柚皮素等;32个核心靶点,涉及STAT3、JUN、AKT1、MAPK1等;GO富集得到的条目共276个[伪发现率(FDR)<0.01],KEGG富集得到114个信号通路(FDR<0.01),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等。结论 此研究初步探讨了酸枣仁汤抗抑郁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作用机制,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靶点进行预测,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当归四逆汤有效成分和相关靶点蛋白,通过Drugbank、TTD、Dis GeNET数据库检索并筛选DPN疾病相关靶点,整合筛选出当归四逆汤有效成分与DPN交集靶点,运用Cytoscape3.2.1软件构建当归四逆汤成分-靶点-疾病网络,通过在线分析工具Enrichr对当归四逆汤治疗DPN作用靶点进行GO生物过程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当归四逆汤中28个活性成分对应作用于152个靶点蛋白,其中32个靶点与DPN相关。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该方可能通过作用MAPK级联正向调节等生物过程和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等信号通路发挥作用。结论当归四逆汤治疗DPN具有多靶点、多途径、整体调节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9.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三七对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脑病和糖尿病心肌病"异病同治"的关键靶标与通路等分子作用机制。通过TCMSP数据库及文献挖掘搜集得到三七化学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三七潜在靶标,通过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脑病和糖尿病心肌病靶点,将三七成分靶标分别与疾病靶点取交集,使用Cytoscape构建三七"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并通过Cytoscape中的ClueGo插件分别对交集靶点进行富集分析,同时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Cytoscape进行拓扑参数学分析得到三七治疗3个疾病的共同关键靶点。筛选出三七化学成分166个,成分靶标835个,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脑病、糖尿病心肌病相关的疾病靶点分别为216,194,230个,得到成分靶标与疾病靶点的交集分别为54,45,57个。通过对交集靶点富集分析发现,三七对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脑病、糖尿病心肌病"异病同治"的共同关键通路为AGE-RAGE信号通路和FoxO信号通路,共同核心靶标为TNF,STAT3,IL6,VEGFA,MAPK8,CASP3,SIRT1等7个靶点,通过文献查阅的方式对筛选出的核心靶点进行验证,发现分析出的共同核心靶点中TNF,IL6,VEGFA,CASP3,SIRT1已有相关文献报道。此外,共有核心靶点STAT3对应最多的化合物,表明三七中有较多的化合物能对STAT3发挥调节作用。该研究表明三七可能通过调控AGE-RAGE信号通路和FoxO信号通路,作用于TNF,STAT3,IL6,VEGFA,MAPK8,CASP3,SIRT1等靶点,发挥抗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脑病和糖尿病心肌病的作用,该研究为三七"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黄芪-山药药对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黄芪-山药药对活性成分,通过Uniprot数据库获得活性成分可能作用靶点,利用CTD数据库获得2型糖尿病作用靶点,通过基因注释工具Matescape分析黄芪-山药药对治疗2型糖尿病的分子机制。结果筛选出黄芪-山药药对活性成分26个,预测获得与2型糖尿病相关靶点223个,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出关键靶点41个。黄芪-山药药对治疗2型糖尿病的关键靶点MAPK1、PTGS2、NCOA2、PTGS1主要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炎症等生物学过程有关,可以作用于糖尿病并发症中AGE-RAGE信号通路、内分泌耐药性、IL-17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中的关键靶点。结论黄芪-山药药对通过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炎症机制对2型糖尿病起到直接或间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俞婷  刘新娟  刘力  高崎 《中成药》2020,(2):456-461
目的通过构建荆银颗粒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网络、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研究荆银颗粒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TCMSP、BATMAN⁃TCM数据库筛选荆银颗粒9味药的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应用Drugbank、DisGeNET数据库获取流感病毒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网络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进行生物功能和通路分析。结果荆银颗粒9味药160个活性成分,涉及73个抗病毒关键靶点,可能通过JAK⁃STAT级联反应等过程参与IL⁃17信号通路、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抗病毒。结论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阐明荆银颗粒抗病毒尤其是冠状病毒的药理机制,为进一步探究荆银颗粒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葶苈大枣泻肺汤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治疗心力衰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SP数据库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得葶苈大枣泻肺汤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进行标准化,通过GeneCard、OMIM数据库获得心力衰竭的疾病靶点。将药物的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进行交集,获得药物-疾病共同靶点。应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PPI),并应用R语言对核心靶点进行筛选。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绘制出药物活性成分-心力衰竭靶点网络。最后运用R语言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过程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本研究共预测到葶苈大枣泻肺汤共39个活性成分,122个与心力衰竭共同的靶点。PPI网络中核心靶点为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蛋白激酶(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GO生物过程结果显示与细胞间信号传导、分子与蛋白结合过程及体内酶活性调节等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主要涉及AGE-RAGE信号通路(AGE-RAGE signaling pathway in diabetic complications)、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Fluid shear stress and atherosclerosis)及MAPK信号通路等方面。结论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心力衰竭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该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研究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湿疹(eczema)的作用机制。首先利用TCMSP数据库挖掘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中各个药物的活性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点,借用Uniprot数据库将靶点蛋白名称标准化。然后通过GeneCards,OMIM,PharmGkb,DrugBank等数据库获得湿疹的疾病靶点。取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共同作用的潜在靶点制作韦恩图,运用Cytoscape 3.6.1软件筛选并构建"活性成分-核心靶点"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利用R语言对核心作用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最后通过AutoDock软件对药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及核心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研究结果显示,筛选得到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湿疹的活性成分74个及靶点103个,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木犀草素、汉黄芩素、山柰酚等,主要靶点为PTGS1,ESR1,PPARG,MAPK3等,PPI网络主要计算出MAPK8,MAPK3,JUN,MAPK14,TP53,MAPK1,ESR1,RELA等8个关键靶点。GO富集分析共涉及到生物过程2 024个,细胞组分81个,分子功能140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158条与湿疹相关通路,主要作用于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病毒相关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主要活性化合物能够分别与代表性的靶点结合并展现出较好的亲和力。该研究表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湿疹涉及多条信号通路及生物学过程,其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木犀草素、汉黄芩素、山柰酚与关键靶点MAPK8,MAPK3,JUN,MAPK14,TP53,MAPK1,ESR1,RELA结合可能是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中成药》2019,(10)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芒果苷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反向药效团匹配法预测芒果苷及其苷元的作用靶点,采用DDT和Drugbank数据库筛选溃疡性结肠炎相关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靶点-疾病靶点等网络,并通过MCODE插件进行聚类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采用Autodock Vina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芒果苷对COX2的结合作用,再通过测定小鼠结肠组织COX2和STAT3的表达验证芒果苷的作用靶点。结果预测得到芒果苷和苷元的作用靶点135个,其中SRC、CASP3、MAPK8、JAK2等31个关键靶点作用于包括TNF-α、IL-6、IL-1、COX2在内的15个溃疡性结肠炎疾病靶点,这31个关键靶点调控JAK/STAT、NF-κB信号通路,参与细胞生长、凋亡、增生、侵袭等生物过程。芒果苷与COX2活性位点的Ki预测值为238.38μmol/L。芒果苷具有预防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可下调结肠组织COX2和STAT3的表达。结论芒果苷可能通过直接作用于SRC、CASP3、MAPK8、JAK2等靶点,该靶点干预JAK/STAT、NF-κB等炎症通路,从而调节COX2和STAT3的表达,最终间接起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探讨驻景丸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 Genecards、OMIM 数据库与AMD 相关的作用靶点,使用Jvenn 在线工具获取驻景丸活性成分与AMD 的交集靶 点,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以及蛋白互作(PPI)网络。采用DAVID 数据库对交集靶点的GO 功能和 KEGG 通路富集分析,将网络中度值较高的成分与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通过体外MTT 实验和Western Blot 实 验,使用驻景丸有效成分干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进行核心靶点和通路的初步验证。结果网 络药理学结果显示,共筛选出驻景丸中38 个活性成分、150 个交集靶点。蛋白互作网络显示关键靶点有 MAPK1、Akt1、VEGFA 等。GO 富集分析涉及到247 个生物过程、36 个细胞组分和64 个分子功能。KEGG 通 路分析得到HIF-1 信号通路、PI3K-Akt 信号通路、前列腺癌等85 条相关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驻景丸治疗 AMD 的主要活性成分可以与MAPK1、Akt1、STAT3 和MAPK3 有较稳定的结合,其中Akt1 与异鼠李素结合性 最强。MTT 结果显示驻景丸活性成分异鼠李素、槲皮素和山柰酚均可以促进碘酸钠损伤的ARPE19 细胞增 殖(P < 0.05,P < 0.01,P < 0.001)。Western Blot 结果证实碘酸钠通过激活STAT3 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凋亡相关 蛋白Caspase-3、PARP、BAD 表达(P < 0.01,P < 0.001),异鼠李素、槲皮素和山柰酚则可以通过抑制STAT3 信号通路进而抑制Caspase-3、PARP、BAD 凋亡蛋白表达(P < 0.05,P < 0.01,P < 0.001)。结论本研 究从网络药理学角度预测了驻景丸治疗AMD 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分子机制,并通过体外实验进行核心靶点和通 路的初步验证,为驻景丸等中药复方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实脾散治疗肾源性水肿(Renal edema)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 数据库检索实脾散的中药活性化合物,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 数据库查询其活性化合物对应的作用靶点, 并以TCMSP 数据库中相应化合物的靶点作为补充。通过GeneCards 数据库获取肾源性水肿的相关疾病基因, 并与实脾散活性化合物靶点取交集作为潜在作用靶点。将潜在作用靶点提交至STRING 平台,获取蛋白互 作(PPI)关系并分析筛选得到关键靶点。利用Cytoscape 软件构建关键靶点PPI 网络及中药-活性成分-关键靶点 网络。通过DAVID 平台对关键靶点进行GO 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 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得到实脾散活 性化合物164 个,对应靶点共1 157 个,筛选出关键靶点73 个,主要涉及PIK3CA、STAT3、MAPK1、SRC、 MAPK3 等。GO 功能富集分析结果共得到679 个GO 条目,显示实脾散对细胞表面信号转导、分子功能、刺激 蛋白酶的活性和转录等生物学过程具有调节作用。KEGG 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得到116 条相关通路,主要涉及 PI3K-Akt 信号通路、Ras 信号通路、Rap1 信号通路、MAPK 信号通路等。结论实脾散可能主要通过发挥抗 炎、改善血液循环、抗氧化、保护足细胞损伤、抗肾脏纤维化及利尿等药理作用,从而起到治疗肾源性水肿的 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清瘟败毒饮干预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 storm)的作用机制。利用TCMSP以及TCMIP V2.0服务器预测清瘟败毒饮所有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Enrichr数据库预测清瘟败毒饮治疗的疾病,应用STRING 11.0构建化合物靶点相互作用(PPI)网络图,通过OmicShare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及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采用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清瘟败毒饮"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经数据库分析,筛选清瘟败毒饮得到267个化合物,涉及1 450个靶点,在此基础上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预测了219个核心靶点蛋白,如NFKB1,STAT1,RAF1,IL2,JAK1,IL6,TNF,BCL2等重要靶点,预测核心靶点通路221条,得到癌症通路、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趋化因子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EB病毒感染、病毒致癌和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与细胞因子风暴相关通路,GO注释分析清瘟败毒饮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蛋白质磷酸化、细胞对细胞因子刺激反应、细胞增殖调控、炎症反应、跨膜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及细胞因子介导信号通路等发挥具体疗效。该研究初步揭示了清瘟败毒饮干预细胞因子风暴的潜在活性成分及其可能作用机制,为该方剂的临床应用和深入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本研究主要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技术和方法,探讨益肾养髓方治疗脊髓损伤的关键靶点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中药综合数据库搜集益肾养髓方中所有药物的化学成分,筛选其有效活性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提取脊髓损伤疾病相关基因。随后获取药物与疾病的共同作用靶点,并将其上传至在线STRING11.0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并对关键蛋白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共获得益肾养髓方化学成分1071个,有效活性成分139个,药物靶点217个,脊髓损伤疾病相关靶点1524个,药物与疾病共同靶点118个。根据PPI蛋白互作网络的结果得出,益肾养髓方治疗SCI疾病的关键靶点为STAT3、AKT1、JUN、MAPK1、IL6、RELA等。GO功能富集分析主要提示与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细胞因子活性、转录因子活性等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包括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结论 本研究从整体层面初步预测了益肾养髓方治疗脊髓损伤相关疾病的作用靶点与信号通路,为更深层次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中药复方益糖康中黄芪-丹参药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应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来检索黄芪、丹参两味药物的化学成分和作用的靶点。并在TTD、OMIM、Drugbank、Digsee等多种数据库查询与糖尿病肾病相关的基因。同时基于UniProt数据库分析出靶点多对应的基因,并通过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出黄芪-丹参的化合物-靶点网络、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最后使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出其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结果预测得到黄芪-丹参治疗DN的化合物-靶点网络中有效成分为85个,有效靶点861个,并因此得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机制、胰岛素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有关,并且STAT3、AKT1、PIK3CA、PIK3R1、JAK1、JUN等靶点基因可能起着重要作用。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了中药复方益糖康中黄芪-丹参药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特点,为进一步揭示中药复方益糖康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机制的科研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党参药对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DisGeNET数据库检索胃癌的相关靶点。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黄芪、党参的潜在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借助PubChem数据库,预测黄芪-党参药对活性成分的所有潜在靶点,并将活性成分预测的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获取黄芪-党参药对治疗胃癌的靶点集。使用Auto Dockt Vina对筛选所得的主要活性成分及主要相关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通过DAVID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 3.7.1构建"药物-化合物-靶点-通路-疾病"网络及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研究其作用机制。结果"药物-化合物-靶点-通路-疾病"网络包括52个活性化合物、62个作用靶点以及34条通路,关键化合物为3-β-Hydroxymethyllenetanshiquinone、黄芪皂苷Ⅰ、咖啡酸、异阿魏酸等,关键靶点涉及MAPK、PI3Ks、EGFR、NF-κB1等;PPI网络关键靶点主要为STAT3、PIK3CA、MAPK1、HRAS等。GO富集分析共涉及264个生物过程(BP),38个细胞组分(CC)以及57个分子功能(MF);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34条与胃癌相关的通路,主要为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结论黄芪-党参药对可能是通过介导PI3K-Akt等信号通路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失巢凋亡及血管生成等生物过程进而达到治疗胃癌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