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望诊信息客观化是中医诊断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舌诊仪、面部色诊仪是实现中医望诊客观化的重要工具,结合颜色空间提取、分析舌面部颜色参数,可为中医望诊提供客观化指标,该方法被广泛运用于中医健康管理、辨证论治及中西医结合研究等方面。本文对目前颜色空间在中医望诊中的应用、望诊客观化仪器的发展进行概述,以期为中医诊断客观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舌色面色诊断客观化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采用不同颜色模型进行中医舌色、面色望诊的客观化研究报道,在众多颜色模型如RGB模式、YUV模式、HLS模式、Lab模式等中,究竟哪一种模式更适用于中医舌色、面色望诊的客观化研究、更能准确的描述中医的望诊五色的各种参数特征,是中医舌色、面色望诊客观化研究的关键难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面诊是中医望诊的重要部分。近几年运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技术进行舌、脉诊客观化研究一直是研究热点,而面诊的观化研究却较少。本文从人脸图像采集、面部检测定位、面部脏腑反射区域定位、面色提取识别以及其他面部特征的识别、面诊辨证推演等方面,系统地总结了目前中医面诊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700名健康学龄期儿童红外热像谱特征及中医望诊关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索中医望诊的客观化、定量化、建立中医儿科望诊的基础资料库,选用红外热像仪对700名学龄期健康儿童面部红外热像望诊,以观测儿童面部和各部位的平均温度及衙部位间的温度差;同时对红外热像图像进行直观分析,并对影响面部热像显示的部分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探究与中医五色望诊的关联。结果表明正常学龄期儿童在男女性别之间面部温度均值比较无显著差异,在面部和舌部的红外热像谱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健康面色以淡黄淡白透红为主,色泽润泽,额部色泽偏黄。  相似文献   

5.
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琦 《中医杂志》2000,41(4):242-245
中医四诊客观化是中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中医辨证规范化、病证诊断标准化、微观辨证化及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对四诊客观化的研究日益深入,取得不少进展,但研究中亦遇到诸多困难与困惑,需要作出新的思考。1 四诊客观化研究概况1.1 望诊:为克服中医师视觉差异及临床经验不同造成视觉的误差,采用色差仪对面色做光电比色,将光电信号转换输入计算机,进行系统回归分析处理,而取得病人望诊的客观定量结果,比人目观察的精确率提高10倍以上。有关色差计测试说明,气血虚组病人面部红光低于正常人,而气虚、血虚二者间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6.
舌诊是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医舌诊的现代化发展,舌诊仪作为中医舌诊客观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在临床研究中被大量应用。文章对舌诊仪的发展,及近5年来,舌诊仪在中西医病证结合、中医药疗效评价、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等领域的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历代医家均认为清晨是诊法最适宜的时间,而中医望诊具体的光照环境客观化数据未见报道.该研究是中医舌面一体检测系统研发的一部分.结果显示,晴天上午10时左右室内、光照充足自然光线下,距窗口2~3m处光线最佳,光线充足柔和,肉眼观察人脸及舌象效果较好,是理想的中医望诊环境;在室内同一地点,相同的光照环境下,色温和照度相对稳定,色温平均值为(5127.88±564.2)K,照度平均值为(2655±689.1)Lx.该测量结果可作为人造光源环境设计及中医诊室设计的参考标准,也可作为中医望诊光源环境设计的参考标准.同时也验证了传统中医对望诊环境的要求,与现代对颜色判读客观化要求接近,进一步验证了中医理论有其科学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舌诊是中医望诊的主要内容之一,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但传统的中医舌诊缺乏客观化标准.随着生物工程、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发展和成熟,中医舌诊的客观化发展经历了许多技术革新的历程之后,呈现出当前多领域、多学科、多技术交叉的特点.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舌诊客观化的研究作以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9.
舌形望诊为中医舌诊的一部分,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舌形客观化研究有助于准确还原并记录舌体形态,为观察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舌形的动态变化、观测疾病的演变规律提供了数据支持;同时也可以及时、直观、准确地反馈疗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中医治疗的有效率,为中医提供标准化、客观化的诊疗依据。本文通过总结概括近年来舌图像的分割方法、不同舌形特征的提取与分析技术、常见舌形特征参数的临床意义和舌形特征客观化在中医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以期为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舌诊作为中医诊病的一种独特方法,是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近代,开展了大量舌诊客观化、现代化的研究。其中,对镜面舌从体内显微观察、生理、生化、病理检查等方面展开了较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通过查阅文献和对临床经验及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病历的总结,归纳中医心理学望诊的内容。望诊是中医心理学具有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中医心理学望诊主要包括面部望诊(望神、望目、望表情和望色)和姿势形态的望诊,是疾病诊断过程中必用的方法,可把握患者最真实的精神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2.
舌诊是中医四诊中望诊的重要内容,舌诊客观化研究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图像采集分析技术是舌诊客观化研究的重要手段。在舌象图像研究中,舌体的提取、舌质与舌苔的分离的舌象分割成为图像分析的重要前提,多学科专家利用多种技术方法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文章主要论述舌体的提取及舌质与舌苔的分割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3.
中医望诊作为四诊之首,是以五行学说、整体观及藏象学说为理论基础的重要诊断方法。《黄帝内经》对望诊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其中心病的望诊以面部望诊为要,又可分为望神、望色、望特殊部位即望下极。根据内经的相关理论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心病面部望诊的要点,对预测及诊断冠心病,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心肌梗塞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诊断病证的主要方法。由于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光、电和电子计算技术的发展,使四诊的客观化有了可能。本文拟对目前望诊客观化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加以阐述。望诊包括望神、色、形态、舌象等几个方面,目前对望诊客观化的研究有以下几种方法。(一)用光电比色法测定皮肤颜色人眼比色能力因人而异,并受多种因素影响,故不准确,为此宜采用光电比色。光电比色是使用色差计。人体皮肤反射的光,经过色差计积分球多次反射集光后,被滤成红、绿、蓝三种分量光加于光电池上,转换成电流,经过  相似文献   

15.
舌诊作为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够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中医舌诊通过对人的舌体、舌质、舌苔、舌形和舌态进行辨识,来指导临床对疾病状态进行诊断.光谱技术的舌诊客观化研究,基于光谱技术,结合数据挖掘算法,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去探究舌体所携带的生理和病理信息,建立舌象特征的光学信息表达模式.为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提...  相似文献   

16.
概述近年中医望诊中舌诊及面色诊的客观化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探讨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镜面舌象实验与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群  余丽娟 《中医药学刊》2005,23(5):784-786
舌诊作为中医诊病的一种独特方法,是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近代,开展了大量舌诊客观化、现代化的研究。其中,对镜面舌从体内显微观察、生理、生化、病理检查等方面展开了较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中医面诊客观化研究进展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面诊客观化是推动中医面诊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对近年来中医面诊客观化研究的研究方法进行总结与分析,针对现有的研究探讨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要采用多信息融合技术,多维多角度探究面部特征信息,从而为中医临床面诊提供更多的客观信息,也为中医临床辨证施治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掌纹诊属于中医望诊的内容,也属于现代医学中“皮纹学”的范畴,近年来不断有关于对掌纹诊研究的报道。本研究对近年来的掌纹诊研究的相关报道进行总结,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纳入中医客观化研究范畴,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并可用以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20.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之一。介绍了望诊在"治未病"思想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通过对患者面部、口腔、神情、毛发等情况进行详细的望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现患者的潜在疾病,提前加以干预,收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效果。同时指出,在临床中适当结合现代诊疗手段,有利于望诊的客观化和统一化,使其在疾病诊治中更具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