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HO)与细胞红蛋白(cytoglobin,CYGB)表达的关系,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将7日龄新生SD大鼠1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HIBD组、HIBD+Hemin组、HIBD+ZnPP组5组。其中HIBD组、HIBD+Hemin组及HIBD+ZnPP组在HIBD模型制备前12 h,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Hemin及ZnPP,然后制备HIBD模型。术后于0、24、48 h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分析HO -1及CYGB蛋白表达特点。 【结果】 缺氧后HO -1及CYGB表达随时间增长而递增,而且对于同一时间点HIBD+Hemin组HO -1及CYGB的表达均明显高于HIBD+ZnPP组,HIBD组居中,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组海马HO -1及CYGB表达均高度相关,0 h的r为0.687~0.916、24 h的r为0.473~0.903、48 h的r为0.659~0.962,皮质两者的表达亦有相同结果。 【结论】 Hemin诱导HO-1能使CYGB高表达,而ZnPP抑制HO-1则使CYGB表达减少;HO -1及CYGB的表达在HIBD时存在极明显的正相关性;实验证明脑缺氧缺血损伤时HO -1对CYGB的表达可能具有一定的正性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 HIBD)后脑灰质、室周白质的保护作用。 【方法】 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31 ℃、34 ℃亚低温全身干预3 h,观察缺氧缺血(hypoxic-ischemic, HI)后24 h、72 h、7 d脑皮质、海马、室周白质细胞凋亡、p16、bcl-2表达。 【结果】 1)p16灰度:模型组表达高于假手术组,HI后24 h达高峰,31 ℃组表达减少,34 ℃组总表达不减少,但在HI后24 h表达减少,高峰延迟;2)凋亡细胞灰度:与p16结果一致;3)bcl-2灰度:也与p16结果一致,34 ℃组术后24 h、HI后72 h表达均减少;4)相关关系:p16、凋亡细胞、bcl-2灰度在各脑区表达一致,两两比较,有相关关系(P<0.01)。 【结论】 新生大鼠HIBD后亚低温干预通过降低p16、bcl-2的表达、减少细胞凋亡或延缓其高峰对脑灰质、室周白质组织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hemic brain damage.HIBD)后海马CAI区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R)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及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其的影响。【方法】建市缺氧缺血脑损伤新生鼠模型及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模型。用SP免疫组化及原位切口末端标记(TUNEL)的方法检测缺氧缺血(HI)后rhEPO干预后不同时间点NMDA受体Ⅰ型亚单位(NR1)阳性细胞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①NR1蛋白在HIBD后2h表达增强,6h达高峰(F=189.772。P〈0.01),然后逐渐下降。24h表达明显低于假手术组(F=325.601。P〈0.01)。72h开始恢复。rhEPO治疗组与HIBD组相比CA1区的NR1蛋白表达在6h降低(t=-9.188.P〈0.01),而24h以后的NR1蛋白的表达却有所增加(t=2.522,P〈0.05)。②HIBD后6h右侧海马CA1区出现凋亡细胞,24h显著增高。48h达高峰后逐渐下降,但72h仍高于假手术对照组(F=71.587,P〈0.01)。rhEPO治疗组与HIBD组相比CA1区的凋亡细胞数在各时间点均明显减少.尤其在24h最明显(t=-9.251,P〈0.01)。 【结论】外源性rhE—PO可通过多种途径对HIBD后的脑组织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预处理对缺氧缺血新生鼠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excitatory amino acid,EAA)和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不同剂量DXM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a-ischemia braindamage,HIBD)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新生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HIBD组,小剂量DXM预处理组及大剂量DXM预处理组,每组15只。所有动物均于造模后2h断头处死,应用高效毛细管电泳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假手术组、HIBD组、小剂量DXM预处理组(0.5mg/kg)及大剂量DXM预处理组(10mg/kg)的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甘氨酸)含量及C-fo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IBD组的各种EAA含量及C-fos蛋白表达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小剂量DXM预处理组的各种EAA含量及C-fos蛋白表达较HIBD组无明显变化(P>0.05);大剂量DXM预处理组EAA含量较HIBD组明显减少(P<0.01),较小剂量DXM预处理组减少(P<0.05);大剂量DXM预处理组C-fos蛋白表达较HIBD组及小剂量DXM预处理组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缺氧缺血促进脑组织EAA的释放,诱导C-fos蛋白表达;大剂量DXM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EAA释放,降低C-fos蛋白表达而对HIBD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丙酸睾酮预处理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大脑皮质和海马区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新生3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24),HIBD组(n=24),T预处理组(n=24)。T预处理组大鼠于3日龄时给予T预处理。HIBD组和T预处理组大鼠于7日龄时进行HIBD模型制作。于HI后12、24、72h、7d观察各组脑组织病理形态及应用Nissl染色法测定神经元数目而间接检测神经细胞坏死和凋亡。并于HI后24、72h、7d制作石蜡切片,用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NGF在各组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HI后24、72h和7d,正常对照组和HIBD组大鼠脑皮质和海马区仅见极少量阳性细胞表达,而T预处理组大鼠于HI后24h和72h NGF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正常对照组和HIBD组大鼠海马区偶尔可见NGF免疫阳性细胞表达,T预处理组大鼠海马区于HI后72h出现NGF免疫阳性细胞表达轻微增多,与正常对照组和HIBD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丙酸睾酮预处理可明显见减轻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增加HIBD新生大鼠脑皮质和海马区NGF表达,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左甲状腺素(L-T4)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a-ischemia brain damage, 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 HIF-1α)的调节作用。方法 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氧缺血组(HI)、溶剂组及L-T4低、高剂量组。低、高剂量L-T4干预组及溶剂对照组分别于HIBD后当日起腹腔注射2 μg/100 g L-T4、3.5 μg/100 g L-T4及等体积溶剂, 每日1次, 共5 d。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鼠脑HIF-1α蛋白, RT-PCR法检测HIF-1αmRNA。结果 缺氧缺血组缺血侧大脑皮质HIF-1α蛋白(72.795±6.121)及HIF-1αmRNA(0.448±0.035)表达较假手术组(依次为38.581±2.846, 0.174±0.015)增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T4低、高剂量干预组缺血侧大脑皮质HIF-1α蛋白(依次为117.350±9.374, 142.842±8.948)及HIF-1αmRNA(依次为0.618±0.042, 0.711±0.049)表达较缺氧缺血组增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L-T4对HIF-1α的影响具有剂量依赖性, 即随剂量增加, HIF-1α蛋白及HIF-1αmRNA表达增加, 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大鼠HIBD时, L-T4可上调HIF-1α蛋白及其mRNA表达, 从而对HIBD起保护作用, 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激活素A(activin A,ACT A)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 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中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将80只新生7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0组(即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HIBD模型组-1、3、7、10、12、24、48、72 h),每组8只。应用HE染色及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新生大鼠HIBD后不同时间点ACT A的表达。【结果】缺氧缺血(hypoxia-ischemia,HI)1h,首先在左侧扣带皮质区出现ACT A的表达,分别与右侧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2.50±1.51)个/mm2vs(1.13±0.64)个/mm2,(2.50±1.51)个/mm2vs(1.00±0.76)个/mm2(P均<0.05);ACT A表达峰值出现在HI 10h,左侧额顶皮质、扣带皮质、纹状体、齿状回可见大量阳性细胞,与右侧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19.75±2.19)个/mm2vs(1.25±0.71)个/mm2,P<0.01],且与对照组同侧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19.75±2.19)个/mm2vs(1.00±0.76)个/mm2,P<0.01]。至HI 72 h左侧额顶皮质区仍可见阳性细胞,与右侧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12.75±3.62)个/mm2vs(1.38±0.74)个/mm2,(12.75±3.62)个/mm2vs(1.00±0.76)个/mm2,P均<0.05)。【结论】HIBD可强烈诱导ACT A的表达增加,提示激活素在新生大鼠HIBD的病理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L-18和caspase-1在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中蛋白质的表达变化,及其二者的关系,进一步揭示HIBD的发病机制,为围产期HIBD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方法]7d龄的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 3h、8h、24h、3d、6d、14d组,每组8只.缺氧缺血各组制备左脑HIBD模型,到相应时间点断头取脑采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测定IL-18和caspase-1蛋白的表达量,比较不同组间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假手术组、HIBD 3h、8h组IL-18蛋白呈低水平表达.在HIBD 24h组IL-18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增高,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IBD 14 dI L-18蛋白表达量达到高蜂(0.8273±0.0675),与其他各组相比P<0.01;caspase-1在假手术组、HIBD 3h、8h组表达量较低,HIBD 24h到6d其蛋白表达呈持续性增强,并于6d达到高蜂(0.2839±0.0212,与其他各组相比P<0.01),此后仍保持较高水平,但与HIBD 6d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BD后IL-18与Caspase-1蛋白的表达在时间上呈正相关(r=0.8548,P=0.0142).[结论]新生大鼠HIBD后IL-18、caspase-1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加,提示它们均参与HIBD的发病机制. ,与其他各组相比P<0.01;caspase-1在假手术组、HIBD 3h、8h组表达量较低,HIBD 24h到6d其蛋白表达呈持续性增强,并于6d达到高蜂(0.2839±0.0212,与其他各组相比P<0.01),此后仍保持较高水平,但与HIBD 6d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BD后IL-18与Caspase-1蛋白的表迭 时间上呈正相关(r=0.8548,P=0.0142).[结论]新生大鼠HIBD后IL-18、caspase-1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加,提示它们均参与HIBD的发病机制. ,与其他各组相比P<0.01;caspase-1在假手术组、HIBD 3h、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对细胞红蛋白(Cytoglobin, CYGB)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方法】 取新生大鼠海马做神经元原代培养,NeuN免疫荧光抗体鉴定神经元纯度后,通过阳离子脂质体转染试剂将体外化学合成的针对CYGB基因的siRNA转入细胞中,以未转入siRNA细胞及转入阴性siRNA细胞为对照,通过转染荧光对照siRNA检测转染效率,用RT-PCR方法检测siRNA对CYGB表达的抑制作用。 【结果】 成功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转染荧光对照siRNA结果示转染效率在70%左右,RT-PCR结果提示与阴性对照及空白对照相比,转染siRNA-78 后24 h(P<0.01),48 h(P<0.001)及60 h(P<0.001)CYGB mRNA的表达明显减弱,72 h后表达无明显减少。而转染siRNA-79,siRNA-80在各时间点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差别(P>0.05)。 【结论】 特异性针对CYGB的siRNA-78转染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24~60 h能显著下调CYGB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白藜芦醇甙对HIBD新生大鼠皮层BDNF表达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白藜芦醇甙(PD)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大脑皮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 52只新生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NS组)、阴性对照组(NG组)、缺氧缺血组(HI组)、白藜芦醇甙干预组(PD组);通过结扎左颈总动脉及通入8%的氧气2 h制备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各组按照造模后24 h、10 d分为2个亚组,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大鼠大脑皮层BDNF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24 h、10 d HI组大鼠皮层BDNF表达(0.144±0.011,0.105±0.011)较NS(0.069±0.005,0.068±0.005)和NG组(0.070±0.003,0.069±0.007)增高(P<0.01),10 d PD组皮层BDNF表达(0.131±0.009)较HI组(0.105±0.011)明显增加(P<0.01)。结论白藜芦醇甙能上调HIBD新生大鼠大脑皮层BDNF的表达,对缺氧缺血后的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宫内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yldiade-hyde,MDA)的影响及病理影响。 【方法】 按Bjelke法制作HIBD新生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HIBD组、HIBD+HBO组、对照鼠+HBO组和对照组4组,每组30只。HBO组大鼠于术后24 h开始给予2ATA的高压氧治疗,1 h/d,持续14 d。于出生后12 h、第15天各组大鼠随机取10只,分别处死取脑,制作脑组织匀浆,检测脑组织中SOD、MDA水平,并于第15天作HE和尼氏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变化。 【结果】 经HBO治疗后,HIBD+HBO组大鼠脑组织SOD升高[(90.43±10.83) U/mgprot]、MDA降低[(16.76±3.80) nmol/mgprot]、海马存活神经元数目增多[(122±10.52)个/0.2 mm2],与HIBD组[(74.18±8.52)U/mgprot、(28.05±4.28)nmol/mgprot、(92±6.51)个/0.2 mm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压氧可通过拮抗氧自由基、减轻脑水肿和减少神经细胞死亡,发挥对HIBD新生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SFI)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中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蛋白和mRNA的表达。方法:制备新生大鼠HIBD模型,将新生7日龄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生理盐水对照组(C)、参附组(SF),每组按术后观察时间点不同进一步分为3 h、12 h、24 h、6天、14天5个亚组,采用RT-PCR方法检测病变侧大脑皮层Caspase-1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行Caspase-1免疫阳性细胞计数。结果:C组和SF组Caspase-1 mRNA和Caspase-1免疫阳性细胞计数在24 h、6天、14天均较S组升高(P<0.01)。24 h开始增加,6天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但14天仍高于S组(P<0.01);SF组Caspase-1 mRNA和免疫阳性细胞计数在24 h、6天、14天较C组减少(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SFI)下调HIBD新生大鼠Caspase-1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SFI对新生大鼠HIBD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激诱导蛋白Sestrin2,对新生SD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神经细胞自噬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选择80只新生10日龄SD大鼠(受试鼠)为研究对象。对其中60只建立HIBD模型,并根据这60只受试鼠缺氧缺血(HI)后的处死时间点,将其分别纳入HI后4、8、12、24、72 h组(除HI后24 h组为20只受试鼠外,其余均为10只)。对剩余的20只受试鼠仅分离右颈总动脉,既不结扎右颈总动脉,亦不进行缺氧处理,处死时间对应于HI后24 h组,纳入假手术组(n=20)。①对HI后4、8、12、24、72 h组及假手术组(各组受试鼠均为10只),获取海马组织标本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estrin2、肝酶B1(LKB1)、磷酸化LKB1(p-LKB1)、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AMPK(p-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磷酸化mTOR(p-mTOR)、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LC)3及凋亡相关蛋白活化型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C)3在受试鼠海马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并采用方差分析及最小显著性差异(LSD)-t法,对上述指标进行6组之间,或HI后4、8、12、24、72 h组分别与假手术组的组间比较。②对于HI后24 h组与假手术组各组剩余的10只受试鼠,获取大脑标本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海马组织中p-AMPK、LC3及CC3表达水平,包括积分吸光度(IA)值测定及染色结果,并采用t检验,对这3项指标的IA值进行2组比较。本研究通过四川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SYXK(川)2013-185]。 结果①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HI后4、8 h组受试鼠海马组织中p-mTOR及CC3水平,均分别高于假手术组;HI后12、24 h组受试鼠海马组织中Sestrin2、p-LKB1、p-AMPK、p-mTOR、Beclin1、LC3及CC3水平,均分别高于假手术组;HI后72 h组受试鼠海马组织中Sestrin2及CC3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并且这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I后8 h组受试鼠海马组织中p-mTOR水平最高,HI后24 h组受试鼠海马组织中Sestrin2、p-LKB1、p-AMPK、Beclin1、LC3及CC3水平均最高。6组受试鼠海马组织中LKB1、AMPK及mTOR水平比较,以及HI后4、8、12、24、72 h组受试鼠海马组织中LKB1、AMPK及mTOR水平分别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免疫组织化学SP法IA值检测结果显示,HI后24 h组受试鼠海马组织中p-AMPK、LC3及CC3表达水平分别为(24 106±2 393)、(41 892±4 094)、(61 670±4 696),均高于假手术组的(15 593±1 575)、(18 941±2 131)、(20 279±1 912),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98、P=0.035,t=15.723、P<0.001,t=25.812、P<0.001)。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结果显示,HI后24 h组受试鼠海马组织中p-AMPK、LC3及CC3呈阳性细胞的表达水平较高。 结论10日龄新生SD大鼠发生HIBD时,其大脑海马组织中Sestrin2可能通过LKB1/AMPK/mTOR信号通路,参与调节神经细胞自噬及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幼鼠快速眼动(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剥夺及恢复过程中海马GAP-43表达水平,探讨睡眠影响学习记忆功能的突触前机制。 【方法】 将30只雄性Sprague-Dawle幼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环境对照组、48 h REM睡眠剥夺组、睡眠恢复24 h组、睡眠恢复48 h组;每组6只。采用多平台改良法建立幼鼠REM睡眠剥夺及睡眠恢复模型。应用RT-PCR技术和Western-blot技术分别检测GAP-43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并对幼鼠海马切片进行免疫荧光组化分析。 【结果】 48 h睡眠剥夺组Gap-43基因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该组GAP-43蛋白及其水解片断GAP-43-3在海马组织的表达量上升,但磷酸化程度下降;而睡眠恢复组的GAP-43蛋白及其水解片断GAP-43-3在海马组织的表达量下降,磷酸化程度有所上升; 同时,48 hREM睡眠剥夺组和恢复睡眠24 h组的幼鼠海马组织GAP-43分布范围扩大。 【结论】 REM睡眠于转录、翻译和翻译后修饰三个层次作用于GAP-43,影响其功能状态,从而实现对学习记忆功能的突触前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不同持续时间亚低温对缺血新生鼠脑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亚低温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形成后,其保护作用的干预最短有效持续时间。方法 建立HIBD新生大鼠模型,通过HE染色、电镜、原位末端标记手段对比观察HIBD新生大鼠亚低温干预后不同时间各脑区的凋亡细胞等。结果 常温组HIBD后24小时为凋亡细胞表达高峰,亚低温组HIBD后24小时凋亡细胞数目减少,凋亡高峰延迟出现,持续时间6、15小时比3小时保护作用明显,持续6小时与15小时脑保护作用相近。结论 HIBD后31℃亚低温干预可明显抑制凋亡的表达,保护脑神经,持续时间越长保护作用越明显,超过6小时之后延长干预时间无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hypoxicischemicbraindamage,HIBD)后脑细胞间粘附分子-1及细胞凋亡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为临床HIBD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7日龄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两组:正常对照组30只,HI组(hypoxic-ischemic,HI)30只:HIBD)造模。大鼠于处置后6、12、24、48h、7d: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Tunel法检测脑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l-1,ICAM-1)的表达和细胞凋亡数目。[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I组脑组织中ICAM-1的:表达和细胞凋亡数在术后12h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24h和48h达高峰。ICAM-1和细胞凋亡之间相关系数r=0.829,P<0.01。[结论]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后脑细胞ICAM-1的表达和细胞凋亡均增加,两者间呈高度线性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