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我院共诊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08例,现将病因分析如下,并简述治疗体会.一、一般资料病例选择标准:①显性出血:鲜血、咖啡色呕吐物;②柏油样便或/和粪潜血阳性,经胃镜证实为上消化道出血性病变.  相似文献   

2.
尼美舒利片引起肝功能损害、上消化道出血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临床资料1.1病人主诉患者,女,59岁,半月前曾因左侧膝关节滑囊炎口服尼美舒利片,2次/d,50mg/次。半月后出现腹胀,间断性,餐后加重,继而连续两次出现黑便(稀便),并呕吐2次,为咖啡样内容物,两次总量为200mL,同时出现头晕症状,开始去地段医院就诊,测血压80/60mmHg,查大便隐血阳性,考虑为上消化道出血,给予补液、抑酸等处理后至今未再出现呕血、黑便症状。此次为进一步诊治肝功能异常而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多发性肝内胆道囊肿样扩张(以下称肝内胆道扩张)甚为少见,1958年首由Caroli报告。特点是肝内胆道多发性囊肿样扩张,而肝外胆道正常,常合并先天性肝纤维症,也称Caroli氏病。我院收治1例因多次上消化道大出血住院,后经手术和胆道造影确诊。病历摘要:患者男,16岁。自6岁起曾7次因上消化道大出血入院治疗,1978年12月23日因3天来柏油样便多次,头晕无力不能起床第8次入院。体温38℃,脉搏110/分,血压80/56mmHg,脾肋下3指,肝未触及腹水缸明显,双下肢凹陷性水  相似文献   

4.
1995年5月~1998年5月,应用思密达、泰胃美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3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l 临床资料 1.l 病例选择62例患儿临床症状为呕吐或胃管内抽出鲜红色或咖啡色样液体,大便暗红或黑色,胃液及大便潜血试验阳性。按同期随机抽样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男  相似文献   

5.
上消化道穿孔的病因较多,但天疱疮并发上消化道穿孔少见。作者遇到1例,经手术及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和激素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58岁,因上腹部突然刀割样剧痛1小时于1993年5月28日入院。病人当日午餐后无何诱因突然感到上腹部是刀割样剧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在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GC)的风湿患者中,根治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否减少该类患者引起上消化道损害的危险性.方法 对收治的200例患者分为3组:①HP阳性根治组78例;②HP阳性非根治组72例;⑤HP阴性组50例.连续服用糖皮质激素24周后复查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3组发生十二指肠溃疡分别为1例、3例,1例,胃溃疡1例、6例、0例,糜烂性胃炎分别为2例、5例、1例.结论 HP阳性根治组与HP阴性组上消化道损害的发生率相似,两组与HP阳性非根治组引起上消化道的损害均有显著性差异,需要长期服用GC的HP感染风湿患者在用药之前行根除HP治疗对减少上消化道损害的发生起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尼美舒利引起肝功能损害、上消化道出血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莉 《中国药物警戒》2006,3(5):297-297
病例:患者,女,59岁,半个月前因左侧膝关节滑囊炎,口服尼美舒利,2次/日,50mg/次。半个月后出现间断性腹胀,餐后加重,继而连续2次出现黑便(稀便),并呕吐2次(为咖啡样内容物,2次总量为200mL),同时出现头晕症状。入院就诊,测血压80/60mmHg(1mmHg=0.133kPa),查大便隐血阳性,考虑为上消化道出血,给予补液、抑酸等处理后未再出现呕血、黑便症状。经进一步诊治,以“肝功能异常”转入我院就诊。患者无消化性溃疡病史、无肝炎病史、无输血史。B超检查未提示肝脏硬化、门静脉高压。查体:体温36.3℃,脉搏9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0/80mmHg。入院时…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53岁。患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伴食管静脉曲张。1987年上半年3次上消化道大出血。6月25日第4次大出血,16小时内呕血及解柏油样便2000ml。急用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止血。胃气囊充气250ml(?)压力50mmHg,食管气囊充气90ml,压力44mmHg,牵引重量0.5kg。24小时气囊放气1次,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2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例1,男,69岁。因反复黑便3年伴头晕、心悸、乏力1年入院。1985年以来曾因上消化道出血多次住院治疗。间断输血1200ml,但贫血继续加重,Hb 最低30g/L。曾7次胃镜,1次肠镜及上消化道钡餐均未发现出血病灶,1次骨穿报告为轻度缺铁性贫血。实验室检查:Hb44g/L,大便隐血强阳性。入院后行棉线试验:见十二指肠第二段35~50cm 潜血“(?)”。内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降部内侧及后壁2~3处不规则椭圆形肿块,表面似有溃疡面,渗血较多,肿块最大3×2cm,钡餐检查发现十二指肠降部有钱  相似文献   

10.
<正> 奥美拉唑作为一种新型的胃酸泵抑制剂,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尚未见报道。现将我们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急性出血病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31例结果报告如下。 1.研究对象 3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均为我院1996.1~1999.1住院病人。其中男22例,女9例,年龄13~52岁,平均38岁。临床均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表现为呕血,咖啡色胃内容物或柏油样便,呕吐物及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血小板数目在20~72×10~9/L,平均32×10~9/L。所有患者均无消化道溃疡病史,DIC指标均为阴性。化疗方案AML采用HOAP,ALL采用DOCP,强的松用量为1~1.5mp/kg/d。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方法160例HP阳性冠心病患者(HP阳性组)和45例HP阴性患者(HP阴性组)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抗血小板治疗, HP阳性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增加使用抗HP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各组疗效。所有病例均随访1年,比较各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结果 HP阳性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6.88%,显著高于HP阴性组(P〈0.05);对照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2.5%,显著高于观察组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可增加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抗HP治疗可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上消化道出血是学龄前儿童常见的临床症状,其病因较为复杂。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或柏油样便及不同程度的贫血。我们于1993年~1995年经胃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18例,检查施术顺利,未发生1例并发症。现将胃镜检查结果与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8例中,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3~5岁4例,5~6岁4例,6~7岁10例。呕血(包括呕吐物中含有血丝或咖啡样物)15例,其中10例为首发症状;便血17例(柏油样便或潜血阳性);贫血12例(重度贫血2例、中度贫血9例、轻度贫血1例)。实验室检查:Hb<90g/L 1例,<120g/L 9例,<150g/L2例,血小板正常,大便潜血均呈阳性。 2 胃镜检查结果 本组18例受检儿童中,胃溃疡(包括应急性溃疡)9例(占50%),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例(占5.5%),糜烂性胃炎5例(占27.7%),粘膜血管瘤1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凝血酶与云南白药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住院患者上消化道出血120例,口服凝血酶2000U,4次/d;云南白药1g,4次/d;观察72h。结果凝血酶与云南白药合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效果稳定。结论云南白药合用于上消化道出血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我院 1998年 5月~ 2 0 0 0年 3月选择 3 0岁以下青年人消化道出血 96例 ,进行了纤维结肠镜 (纤结镜 )检查 ,并与同期老年人 ( >60岁 )下消化道出血 80例作为对照 ,探讨青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特点 ,总结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标准 ①显性出血 :鲜血、果酱色、咖啡样及脓血样大便。②柏油样大便或 /和粪潜血阳性 ,经胃镜检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病变。1 2 临床资料 本组男 68例 ,女 2 8例。年龄 16~ 3 0岁 ,平均 2 4岁。伴随症状有左下腹痛 3 9例 ( 40 6% ) ,腹泻 2 7例 ( 2 8 1% ) ,里急后重 13例 ( 13 5 % ) ,消瘦 10…  相似文献   

15.
因误咽混在食物中的竹签刺伤十二指肠、右肾静脉引起十二指肠右肾静脉瘘致上消化道出血十分罕见,诊断困难,本院收治1例报告于下。患者女性,20岁。以右上腹疼痛、呕血、吐蛔虫一天急诊入院。患者于入院前一天午餐后半小时突然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心窝部偶有钻顶样疼痛,餐后先后2次呕出咖啡样的血共约600ml,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上消化道症状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抽取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18年1月-2018年9月因不适进行胃镜检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RapidUreaseTest,RUT)的114例患者,其中上消化道症状阳性组57例,上消化道症状阴性组的患者57例,观察阳性患者与Hp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上消化道症状阳性组患者Hp检出率87.71%,高于阴性组24.56%,差异显著,P0.05。阳性患者与Hp感染呈正相关,r=0.456,P0.05。结论:上消化道症状与Hp感染之间存在明显关联,对于出现明显症状的患者,需要及时警惕出现是否出现Hp感染。  相似文献   

17.
李桂芹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6):2412-2413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7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组出血、腹痛、溃疡愈合及HP转阴的情况。结果:泮托拉唑治疗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疗效与对照组相似,P〉0.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H^+-K^+-ATP酶抑制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报告 例1 女,59岁,主因间断黑便、呕血11年,加重1天,于2000年7月24日以“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待查”收住院。11年间先后发生4次黑便及呕血,查胃镜均示:“胃底黏膜出血”,经对症治疗出血停止。此次又因黑便再次住院。体检:贫血貌,余无特殊阳性体征。患者糖尿病史11年,平素口服优降糖5mg日1次,血糖控制在9mmol/L以内。否认  相似文献   

19.
上消化道出血是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较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而早期鼻饲饮食能明显降低其发生率。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我科监护室收治重度颅脑损伤患者96例,为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笔者对50例患者进行早期胃肠道营养,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96例中男66例,女30例;年龄6~70岁,平均35·2岁。其中颅内多发血肿20例,硬膜下血肿3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8例,均合并有脑挫裂伤。入院时GCS评分均≤8分,手术80例。随机分为常规预防组(A组)46例,早期鼻饲饮食组(B组)5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常规放置硅胶胃管,小儿8~10号,成人18~20号。每天抽取胃液检查,每4 h以pH试纸测试胃液pH值。若胃管中抽出咖啡样或鲜红色胃液,患者有黑便或胃液、大便隐血检查连续3次阳性,排除颅底骨折或口鼻出血被吞咽,排除饮食、药物因素所致的假阳性,即可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1·2方法1·2·1常规预防方法A组患者入院后即给与雷尼替丁0·4~0·6 g静脉滴注,入院后或手术后12 h开始胃管内注入氢氧化铝凝胶10~30...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儿童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表现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中9例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存在上消化道出血反复的情况,其中4例患者为复合性溃疡,2例患者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例患者为胃窦溃疡.HpSA阳性35例.所有患者在疗程结束后出血停止,病情明显好转,住院时间7~12天,平均(9.12±1.31)天,患者在1年后复查结果均无复发.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诱因明显,以消化不良、出血前食用辛辣等刺激食物及服用解热镇痛剂为主要诱因,并以急性呕血、血便、柏油样便、腹痛等为首发症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局部或全身止血及输血等,避免患者出现出血性休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