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下丘脑孤啡肽参与电针对去卵巢大鼠LH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在去卵巢大鼠模型上,观察下丘脑孤啡肽及其受体是否参与电针对黄体生成素(LH)超常释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电针作用的神经内分泌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假手术加电针组、去卵巢组和去卵巢加电针组。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各组动物血清LH水平,免疫组化、Westernblot和RT-PCR观察电针对去卵巢大鼠下丘脑孤啡肽及其受体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大鼠去卵巢后,下丘脑孤啡肽及其受体的表达均明显降低。电针处理后,去卵巢大鼠LH超常分泌受到明显抑制;基底下丘脑的内侧视前区、腹内侧核的孤啡肽免疫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加,正中隆起孤啡肽免疫阳性纤维也明显增加;基底下丘脑的孤啡肽mRNA表达上调。结论:①下丘脑孤啡肽及其受体可能参与LH分泌的调节;②孤啡肽可能参与了电针调整去卵巢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异常功能的神经内分泌机制。  相似文献   

2.
电针对去卵巢大鼠下丘脑GnRH系统影响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索电针调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的中枢机制,观察切除卵巢后大鼠下丘脑GnRH及其受体改变,以及电针对它们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观察大鼠切除卵巢4星期后,下丘脑GnRH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和分型、GnRH免疫阳性纤维的变化以及GnRHmRNA和垂体GnRH受体mRNA的改变,及电针对它们的影响。结果:电针后,大鼠下丘脑GnRH神经元数目较去卵巢4星期时明显增多,棘型细胞比例增加,纤维膨体密度增加,下丘脑组织GnRHmRNA表达增高,垂体GnRH受体mRNA表达升高。结论:电针可在分子水平调整去卵巢大鼠中枢GnRH的合成与释放,以及垂体GnRH受体的表达,这可能是电针调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的中枢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累加电针治疗神经源性痛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慢性压迫性损伤(CCI)组,CCI+EA2(天)D组,CCI+EA2(周)W组,去卵巢(OVX)+CCI组,OVX+CCI+EA2D组,OVX+CCI+EA2W组。去卵巢大鼠在手术后每天颈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连续45天造成神经记忆损伤。结扎坐骨神经造成慢性神经疼痛模型,电针双侧"足三里"-"阳陵泉"穴1次/D,分别电针2D、2W。用RT-PCR的方法检测下丘脑前阿黑皮素(POMC)mRNA和海马、下丘脑孤啡肽前体(PPPNOC)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CCI组下丘脑POMC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海马及下丘脑PPNOC 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与CCI组比,CCI+EA2W组POMC mRNA表达水平进一步显著上调(P<0.05),而PPNOC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在OVX+CCI动物上,与OVX+CCI组比,OVX+CCI+EA2W组下丘脑POMC的表达量明显上调(P<0.05),而OVX+CCI+EA2D和OVX+CCI+EA2W海马PPPNOC mRNA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但后两组下丘脑PPPNOC mRNA的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电针对慢性神经痛大鼠的累积性镇痛效应与下丘脑POMC mRNA表达的上调和海马PONC mRNA表达的下调密切相关;记忆损伤可减弱电针上调下丘脑POMC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电针治疗大鼠神经痛后脑内孤啡肽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电针治疗大鼠神经痛前后脑内一些与痛觉相关的核团孤啡肽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为正常大鼠,神经痛组为大鼠坐骨神经慢性限制性损伤致神经痛模型,电针组为术后第7日给予神经痛大鼠电针治疗30min。各组动物处死后,取脑组织,冰冻切片,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电针后脑内与痛觉相关的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vIPAG)、中缝背核(DRN)、中缝大核(NRM)核团孤啡肽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大鼠坐骨神经结扎后出现痛敏,电针能明显抑制大鼠痛敏;神经痛大鼠给予电针后脑内vIPAG、DRN、NRM中孤啡肽受体mRNA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实验提示脑内孤啡肽受体可能参与电针镇痛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对肥胖大鼠下丘脑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促黑素皮质素(POMC)含量以及体质量、进食量、血糖、血脂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肥胖的中枢及外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假电针组,每组10只。予高脂饲料喂养复制肥胖大鼠模型。电针组取双侧"足三里""中脘""关元""丰隆"穴,假电针组取电针组所选穴位旁浅刺,隔日电针1次,每次20min,连续治疗8周。观察大鼠体质量、进食量、血糖、血脂变化,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下丘脑中SIRT1、POMC蛋白及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体质量、进食量、血脂、餐后血糖均明显升高(P0.05,P0.01),下丘脑SIRT1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假电针组比较,电针组的体质量、进食量、血脂、血糖显著降低(P0.01,P0.05),且下丘脑SIRT1、POMC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电针可以调控肥胖大鼠体质量、进食量、血脂、血糖及下丘脑SIRT1、POMC的表达,且SIRT1、POMC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电针调控下丘脑抑食欲肽从而改善肥胖大鼠体质量及代谢可能与下丘脑SIRT1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电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IR)大鼠生殖内分泌与代谢功能的同时调节,探讨其与影响下丘脑瘦素(LEP)/Kisspeptin(KP)信号传导的关联性。方法:3周龄SD雌性大鼠以硫酸普拉睾酮钠皮下注射联合高脂饲料喂养21 d建立PCOS合并IR模型,建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电针组,继续高脂饲料喂养。另设空白组,每组8只。电针组大鼠予三阴交、关元、中脘、足(后)三里穴位电针治疗,西药组大鼠予二甲双胍溶液灌胃,连续治疗28 d。检测血清T、LH、FSH、LEP、FINS和FPG水平变化,计算HOMA-IR;HE染色观察卵巢形态学变化;实时PCR法检测下丘脑LEP mRNA、Kiss-1 mRNA和GnRH 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下丘脑LEP和K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性激素紊乱、糖脂代谢异常(P<0.01),下丘脑LEP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且Kiss-1 mRNA、GnRH mRNA及KP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血清LH、LEP水平及HOMA-IR降低(P<0.01或P<0.05),下丘脑LEP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1或P<0.05),GnRH mRNA表达降低(P<0.05);西药组大鼠血清T、LH、LEP、FINS水平及HOMA-IR降低(P<0.05或P<0.01),下丘脑LEP mRNA表达升高(P<0.01)。西药组和电针组大鼠卵巢结构均较模型组改善,电针组大鼠血清T、LH、FSH、LEP、FINS、FPG水平,HOMA-IR,下丘脑LEP mRNA、Kiss-1 mRNA及GnRH mRNA表达,以及LEP及KP蛋白表达与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干预PCOS合并IR大鼠,可影响下丘脑LEP/KP信号传导,可能是电针同时调节糖脂代谢与生殖内分泌治疗PCOS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逆针灸"对去卵巢大鼠下丘脑功能的调节机制。方法:将3.5月龄SD雌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去卵巢模型组、逆针组、逆灸组。逆灸组与逆针组分别预先艾灸、针刺1个月后,与去卵巢模型组、假手术组同时造模。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观察各组大鼠下丘脑室旁核、视上核、弓状核雌激素受体-α(ER-α)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大鼠去卵巢后下丘脑室旁核ER-α及ER-αmRNA,视上核ER-α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视上核、弓状核ER-α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去卵巢模型组比较预先进行"逆针灸"处理后,大鼠下丘脑室旁核ER-α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ER-α无明显变化(P>0.05),视上核、弓状核ER-α表达明显升高(P<0.01,P<0.05),视上核ER-αmRNA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逆针灸""关元"穴能够影响去卵巢更年期大鼠下丘脑不同核团ER-α和ER-α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是其调节下丘脑功能活动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对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下丘脑和卵巢组织中性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产前注射双氢睾酮(DHT)诱导青春期PCOS大鼠模型。将青春期PCOS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电针组(EA组)和假针刺组(SA组)。选用年龄匹配的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组)。观察各组大鼠从出生后第4~7周的动情周期。出生后第36日,给予EA组电针治疗,给予SA组假电针治疗,均治疗25 min,连续治疗5 d后休息2 d,重复该治疗过程至大鼠出生后第49日。同期M组和N组仅给予布袋固定25 min。观察大鼠卵巢的形态学变化,以及下丘脑和卵巢中雄激素受体(AR)、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的蛋白表达。结果:电针可以明显改善青春期PCOS大鼠动情周期的紊乱和卵巢多囊形态。4组大鼠下丘脑和卵巢中AR、ER蛋白表达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下丘脑和卵巢中AR蛋白表达高于N组(P<0.05),ER蛋白表达低于N组(P<0.05);EA组下丘脑和卵巢中AR蛋白表达低于M组(P<0.05),ER蛋白表达高于M组(P<0.05);SA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印堂”“内关”“足三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的行为模式及下丘脑5-羟色胺3受体(5-HT3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采用多因素造模法复制FD模型。电针组电针“印堂”“内关”“足三里”,每次干预30 min,1次/d,连续2周。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前后的体重变化; 旷场实验检测电针对FD模型大鼠新环境的自主适应能力以及紧张度的影响; HE染色法观察大鼠胃窦形态的改变;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大鼠下丘脑5-HT3R、CRH mRNA的表达。结果:干预前,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体重、旷场自主运动距离以及运动速度均低于空白组(P<0.01)。干预后,电针组大鼠体重、旷场自主运动距离以及运动速度较干预前升高,均高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大鼠胃窦组织黏膜下层轻度水肿,黏膜层排列疏松,伴有少量的淋巴细胞存在; 空白组和电针组大鼠胃窦组织结构完整,黏膜层排列整齐,胃腺间质无异常增生,不存在明显病理改变。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下丘脑5-HT3R、CRH mRNA表达明显上升(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下丘脑5-HT3R、CRH mRNA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电针能改善FD大鼠消化不良症状,提高FD大鼠自主运动水平,减轻大鼠胃窦炎症细胞浸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下丘脑5-HT3R、CRH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电针及去卵巢术对大鼠脑内催乳素释放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晓  马淑兰  陈伯英 《针刺研究》2004,29(2):135-139
目的 :通过观察去卵巢术和电针对大鼠脑内催乳素释放肽 (prolactinreleasingpeptide,PrRP)的影响 ,以进一步探讨PrRP是否参与生殖内分泌功能调节及其在电针调整雌性生殖内分泌功能异常中的作用。方法 :动物分为假手术组 (Sham)、去卵巢组 (OVX)和去卵巢 +电针组 (OVX+EA)。用放射免疫法 (RIA)测定电针前后去卵巢大鼠血清中催乳素 (prolactin ,PRL)含量的变化 ;免疫组化和RT PCR观察电针及去卵巢对大鼠脑内PrRP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OVX大鼠与Sham组相比 ,血清PRL水平、孤束核PrRP免疫阳性细胞数、终纹床核PrRP阳性纤维相对光密度值及延髓PrRPmRNA都显著降低 (P <0 .0 1或 0 .0 5) ;OVX +EA大鼠与OVX组相比 ,以上指标均显著升高 (P <0 .0 5)。结论 :PrRP可能参与雌性大鼠下丘脑 垂体 卵巢轴 (HPOA)的调节 ;电针对HPOA异常功能的调整作用 ,可能部分是通过脑内PrRP系统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observe the alternation of central orphanin FQ (OFQ, also known as nociceptin) system while electroacupuncture (EA) combined with melatonin (MEL). Th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OFQ-like immunoreactivity and prepro-orphanin FQ (ppOFQ) mRNA in some certain nuclei of the rat brain. Using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 we found that the level of OFQ-like immunoreactivity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some pain-modulation-related nuclei, such as ventromedial hypothalamic nucleus, raphe magnus nucleus, dorsal raphe nucleus and periaqueductal gray (PAG) after intraperitoneal (i.p.) injection of MEL 60 mg/kg, and it was further enhanced while MEL combined with EA. By using in situ hybridization, we found that ppOFQ mRNA expression was decreased in the same nuclei 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MEL, and further decreased following the combination of EA and MEL.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attenuating the release and synthesis of OFQ in the brain is one of the mechanisms that melatonin promotes acupuncture analgesia.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对大鼠实验性关节炎痛阈和皮肤c-fos表达的作用及侧脑室注射孤啡肽(OFQ)对电针效应的影响。方法:将福氏完全佐剂(FCA)注入SD大鼠踝关节腔造成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模型。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A[模型+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NS)+电针,n=8],B(模型+侧脑室注射OFQ+电针,n=8),C(正常对照,n=8),D(模型,n=10)和E(模型+电针,n=10)组。大鼠麻醉(戊巴比妥钠30mg/kg,i.p)后,参照Noble方法定位,将OFQ(20μL,50μg/mL)或NS(20μL)注射侧脑室(30min内注完,保留1min)。右侧“太溪”和“足三里”针刺后连接WQ-10C多用途电子穴位测定治疗仪,用疏密波形,频率20/100Hz交替,电压2-4V,波宽0.2-0.6ms,持续20min,电针每天1次,连续5天。痛阈用气压弹簧棒测定后右掌心皮肤加压时动物的缩腿反应,每天1次,共测5天。取大鼠右后足垫部皮肤及皮下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测定RA模型建立后各组c-fos表达。结果与结论:①电针对实验性RA关节痛具有明显的镇痛效应;②电针明显提高实验性RA大鼠痛阈,具有明显的后效应,注射OFQ对抗电针提高实验性RA大鼠痛阈,而且对抗电针的后效应;③电针抑制实验性RA诱导的FOS表达,注射OFQ对抗电针抑制FOS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侧脑室注射孤啡肽对大鼠炎症痛反应及电针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在福尔马林致痛的大鼠模型上,观察了侧脑室注射孤啡肽对大鼠炎症痛反应及电针镇痛的影响。结果表明:0.1μg和0.5μg的孤啡肽对大鼠炎症痛反应没有影响,1μg的孤啡肽则能明显加强炎症痛反应。电针后侧脑室注射0.1μg和1μg的孤啡肽,都能明显抑制电针的镇痛作用,说明孤啡肽能拮抗电针镇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对雌性切除卵巢(去势)大鼠行为学、血浆雌二醇(E2)及下丘脑室旁核c-fos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的抗抑郁效应及其机制。方法:SPF级SD雌性成年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去势组、电针组及美雌醇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大鼠均行双侧卵巢切除术。2周后,给予双侧内关、三阴交穴位电针干预处理2周。强迫游泳实验(FST)观察行为学变化;免疫组化观察下丘脑室旁核c-fos表达;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浆E2、FSH及LH变化。结果:大鼠卵巢切除4周后,FST显示不动时间明显增加(P<0.01),挣扎时间减少(P<0.05);血浆中E2水平降低(P<0.05),FSH(P<0.01)和LH(P<0.05)水平明显升高。与去势组比,电针组及美雌醇组不动时间明显减少(P<0.01,P<0.05),挣扎时间增加(P<0.05,P<0.01),血浆E2水平明显升高(P<0.01),FSH(P<0.05,P<0.01)和LH(P<0.01,P<0.05)水平明显降低,室旁核c-fos阳性表达明显增强。结论:去卵巢后,可致大鼠行为学改变,表现为抑郁倾向;电针干预具有明显抗抑郁效应,调整下丘脑轴是其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5.
电针对大鼠脑内P物质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不同强度的电针对大鼠脑内P物质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电针大鼠下肢“足三里”穴位后 ,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了电针后 2 4hr大鼠尾壳核、杏仁核、下丘脑室旁核、下丘脑前区、导水管周围灰质P物质表达的变化。结果 :电针组较对照组上述部位P物质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增高。结论 :电针可引起脑内上述部位P物质表达增高 ,而P物质表达的增高可能在调节机体许多生理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侧脑室注射孤啡肽对电针抗脑缺血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本工作试图阐明孤啡肽 (OFQ)在脑缺血中的作用 ,并观察它对针刺抗脑缺血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 ,应用侧脑室注射方法以体感诱发电位 (SEP)和脑梗塞体积为指标观察了不同剂量的孤啡肽对脑缺血的作用 ,以及对针刺抗脑缺血的影响。结果 :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后SEP波幅降低 ,侧脑室注射 1 0 μg和 1 μg孤啡肽均进一步降低SEP的波幅 ,对照组在再灌后 1hrSEP基本恢复 ,而侧脑室注射孤啡肽 1 0 μg直到再灌后 3hr仍不恢复。注射剂量与SEP反应呈一定的量 效关系 ,即剂量越大 ,SEP抑制越显著。同时增大了脑梗塞灶的体积。而相同条件下侧脑室注射 0 .1 μg孤啡肽SEP的波幅和脑梗塞灶的体积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电针能减小脑梗塞体积 ,增大SEP的波幅。侧脑室注射 1 μg孤啡肽后针刺效应减弱 ,表现为SEP的波幅降低 ,脑梗塞灶的体积增大。结论 :侧脑室注射孤啡肽可加重脑缺血 ,且减弱了针刺抗脑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们以往的工作表明 ,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PAG)内微量注射孤啡肽 (OFQ)对抗针刺镇痛 ;并使脊髓背角谷氨酸 (Glu)释放增加 ,ν 氨基丁酸 (GABA)、5羟色胺 (5 HT)、去甲肾上腺素(NE)释放减少 ;脊髓背角广动力范围 (WDR)神经元的C 纤维反应和后放电增多。本研究的目的是采用核团内注射、微透析加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的方法 ,观察PAG内微量注射OFQ并同时电针 ,对大鼠脊髓背角单胺类和氨基酸类递质释放的影响。结果显示 ,PAG内微量注射OFQ并同时电针后 ,脊髓背角Glu含量与相应时间点的OFQ组相比 ,在 …  相似文献   

18.
景玉宏  王子仁 《针刺研究》2004,29(2):107-110
目的 :观察电针“百会”穴对正常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这一影响和fos蛋白在海马区的表达有无相关性。方法 :利用智能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利用免疫组化方法 ,结合病理图像分析仪检测fo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连续电针“百会”穴 3天后 ,实验组大鼠在智能Morris水迷宫内找到平台的时间和游泳的路程与对照组相比均缩短 (P <0 0 5) ,海马区fos蛋白大量表达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针刺“百会”可以提高大鼠记忆保持能力 ,其作用和海马区神经细胞原癌基因转录有关  相似文献   

19.
电针对创伤诱导免疫抑制的调节及脑内孤啡肽的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小定 《针刺研究》2001,26(3):219-220
本实验室多年来的研究表明 ,电针对手术创伤诱导的大鼠免疫抑制具有保护作用。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IL 2活性在手术创伤 1、3、5、7天后显著下降 ,第三天降到最低。而外周血中β 内啡肽和皮质酮水平增高。给予电针后上述这些内分泌及免疫指标均得到恢复。进一步研究显示 ,侧脑室注射纳络酮可拮抗手术创伤诱导的脾脏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抑制 ,而电针也能改善创伤诱导的免疫抑制 ,提示中枢阿片肽参与免疫抑制及电针的调节。而孤啡肽作为一种新发现的阿片肽 ,它在免疫抑制及针刺调节中的作用是值得探讨的新课题。侧脑室注射孤啡肽减轻创伤诱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