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氟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氟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氟西汀和阿米替林对6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为期6周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氟西汀组与阿米替林组间HAMD,CGI-S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西汀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阿米替林组(P〈0.01)。结论: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同阿米替林相当,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度洛西汀和氟西汀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度洛西汀组显效率为66.7%,有效率为86.7%;氟西汀组分别为63.3%和8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周末时,度洛西汀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氟西汀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度洛西汀和氟西汀抗抑郁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盐酸氟西汀与西酞普兰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所致抑郁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盐酸氟西汀和西酞普兰治疗,疗程为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6、8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两药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在用药2周后,西酞普兰组HAMD得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在治疗4周后盐酸氟西汀组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两组在用药8周后,疗效相当(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西酞普兰组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38.1%)低于盐酸氟西汀组(60.5%)(P〈0.05)。结论: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所致抑郁症方面,西酞普兰起效较快,且较盐酸氟西汀安全性好。两组长期使用疗效相当。西酞普兰适合阿尔茨海默病所致抑郁患者服用。  相似文献   

4.
王金环 《中国民康医学》2012,(21):2612-2613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研究盐酸舍曲林分散片治疗卒中后血管性抑郁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70例卒中后血管性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盐酸舍曲林分散片组35例,氟西汀组35例治疗6周,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盐酸舍曲林分散片与氟西汀总体疗效相似,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盐酸舍曲林分散片组治疗第1周末抑郁症状即有显著改善,而对照组在治疗第2周末抑郁症状改善明显。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HAMD量表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盐酸舍曲林分散片组发生不良反应15例,氟西汀组发生不良反应22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盐酸舍曲林分散片与氟西汀治疗卒中后血管性抑郁均有效,但盐酸舍曲林分散片其安全性及依从性均优于氟西汀,更适合应用于卒中后血管性抑郁的中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5.
丁凌琳  梁兆辉 《中外医疗》2011,30(35):96-96
目的评价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对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对照组用盐酸氟西汀。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和副反应量表(TESS)为评定工具评价盐酸度洛西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盐酸度洛西汀组的HAMD、MADR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显效率为77.5%,与氟西汀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李卫华  尹雪峰  潘君姬  黄志  曾龙安 《中外医疗》2012,31(31):91+93-91,93
目的讨论米氮平与氟西汀联合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将82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米氮平与氟西汀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氟西汀单独治疗。对治疗前后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结果治疗6周时,米氮平与氟西汀联用组显效率65.9%,有效率80.5%;氟西汀单用组显效率36.6%,有效率53.7%。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氮平与氟西汀联合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好,起效快,不良反应轻微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邱堂威  陈宇  雷志豪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3):3005-3005,3041
目的:比较盐酸舍曲林与多塞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2例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硪组,分别给予盐酸舍曲林和多塞平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周末分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临床疗效总体评定量表及不良反应量表评定。结果:盐酸舍曲林与多塞平总体疗效相似,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盐酸舍曲林组治疗第2周就起效,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HAMD量表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之间比较无恩著性差异(P〉0.05),盐酸舍曲林组的不良反应少于多塞平组。结论:盐酸舍曲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一代抗抑郁药物,适合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患者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与多塞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应用帕罗西汀和多塞平治疗抑郁症患者各30例,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米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HAMA分值均显著下降,两组间减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罗西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多塞平(P<0.01)。结论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与多塞平相当,但不良反应轻于多塞平,是抗抑郁症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
钱建军  何炳福  石永扬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0):1084-1084,1094
目的观察小剂量利培酮合并氟西汀对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5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分为研究组(予利培酮+氟西汀治疗)53例、对照组(予氟西汀治疗)52例,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后每2周测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疗效评价以HAMD减分率为标准,不良反应以TESS评分为标准。结果两组HAMD、HAMA评分组间比较从第2周末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各时期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小剂量利培酮合并氟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帕罗西汀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国产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国产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用氟西汀治疗,疗程8周。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治疗组第1周末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国产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近期效果和不良反应与氟西汀相仿,但起效时间快。  相似文献   

11.
姜小琴  杨开仁  郑利锋  周波  杨志  王梅  郑芳 《浙江医学》2014,(14):1245-1247
目的 了解舍曲林合并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对83例符合老年抑郁症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研究组给予舍曲林合并MECT治疗,对照组单用舍曲林治疗,观察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2、4和8周末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疗效,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研究组治疗前后采用临床记忆量表甲套评定认知功能.结果 研究组脱落7例,对照组脱落5例.研究组治疗后第1、2、4、8周末时的HAMD17总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第2、4、8周末HAMD17总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间治疗后第2周末时HAMD17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第1个24h临床记忆量表甲套中指向记忆、图像自由回忆项目分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治疗第2周末联想学习、无意义图形再认项目分及记忆商值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治疗第8周末除图像自由回忆项目外,其他项目分及记忆商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或0.01).研究组HAMD减分率(76.23&#177;21.41)%,临床总有效率85.29%,临床痊愈率47.06%;对照组HAMD减分率(51.26&#177;18.13)%,临床总有效率64.86%,临床痊愈率21.62%,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舍曲林合并MECT治疗能提高老年抑郁症的疗效,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刺五加联合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临床收治的13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刺五加注射液滴注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黛力新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汉密斯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经6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5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的82.35%,两组间差异显著(X2;6.0694。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HAMD评分值在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同一时间对照组与治疗组的HAMD评分值亦均具有显著差异,治疗6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问差异极显著(t=17.1049,Pd0.01)。结论刺五加联合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且副作用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穴位刺激渊控法联合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3年5~10月在浙江省建德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的抑郁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病例均给予舍曲林片,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穴位刺激调控治疗,治疗6周。采用HAMD量表行疗效评价,同时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并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基线HAMD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治疗后2周开始,两组总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两组减分率比较,第1、2、4、6周末结果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3%、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7,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20.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20.22,P〈0.01)。治疗6周,研究组与对照组TESS评分分别为(1.20±0.28)、(3.40±1.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43,P〈0.05)。结论 穴位刺激调控法联合舍曲林治疗抑郁症起效快,副作用少,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联合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条件的68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阿立哌唑联合西酞普兰治疗和单用西酞普兰治疗,疗程8周,采用HAMD评定疗效和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2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试验组治疗效果好(P<0.01)且起效快(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但不良反应较轻,患者可以耐受,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的疗效优于单用西酞普兰且起效快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瑞波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口服瑞波西汀,对照组口服帕罗西汀,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2、4、6、8周末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研究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83.33%。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各时段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1周、2周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其他时段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多出现在治疗初期。研究组发生率为23.33%,对照组发生率为2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波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并且瑞波西汀起效较帕罗西汀迅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缓释片对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文拉法辛缓释片和马普替林治疗,疗程4周。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两药对抑郁症均有良好疗效,疗效近似(P〈0.05);但文拉法辛缓释片不良反应小,程度轻(P〈0.05或P〈0.01)。结论文拉法辛缓释片对抑郁症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周国庆 《中外医疗》2014,(32):18-19
目的探讨丁苯酞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短期疗效临床观察。方法 8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实验组)40例和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对照组)40例,疗程1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12周以后HAMD评分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周以后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及HAMD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丁苯酞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治疗卒中后抑郁比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临床疗效更加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两酞普兰合并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件。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用组(阿酞普兰组)和合并组(西酞普兰合并舒肝解郁胶囊组),各40例,共治疗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馈表(HAMD)、副反应最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治疗后第1、2、4、8周末,合并组的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单用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合并组显效率最著高于单用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少而轻,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西酞普兰合并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抑郁症,具有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黛力新联合奥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方法将8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黛力新合并小剂量奥氮平组(40例)和黛力新组(40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并观察两组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8周末,黛力新联合奥氮平组与黛力新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与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1、2、4周末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黛力新联合奥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确定,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