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阎洪臣教授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五十余年,在多年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其独特的诊疗经验及辨证思路。本文通过整理阎洪臣教授医案,旨在从脾病及肾的中医理论探讨阎洪臣教授临证经验,为临床诊治疾病开拓思路,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2.
11月 2 4日 ,由美国癌症协会 (AmericanCancerSociety )主席RalphB .Vance带队的一行 6人应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名誉院长徐光炜教授的邀请 ,来到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访问。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徐光炜教授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院长游伟程教授 ,副院长顾晋教授、寿成超教授参加了会谈。副院长顾晋教授向来宾介绍了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的医疗工作及近年来的医院发展状况。双方就今后的广泛合作与交流进行了座谈并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双方表示今后将加强合作 ,共同发展美国癌症协会(ACS)代表团到北京大学临床肿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陈华德教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分析陈华德教授临床实践中对颈性眩晕辨证施治的要点和典型案例,阐述陈华德教授运用标本兼治及特色疗法治疗虚证颈性眩晕的临床经验。[结果]陈华德教授分别以疏经通络法、补肾益气法及特色疗法治疗虚证颈性眩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陈华德教授运用疏经通络法、补肾益气法及特色疗法治疗虚证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对针灸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第四届编委会会议于2011年11月12日在北京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吴建伟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庆国教授、副校长靳琦教授、副校长乔延江教授,全体《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第四届编委会全体委员,共有近百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乔延江副校长主持了上午召开的编委会全体委员会议。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吴建伟教授首先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首届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成长历程、学术成就及高尚品德。方法:从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首届国医大师,全国脾胃病大家,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徐景藩教授继承家学、临床经验、科研成就、临证心法等方面,讲述徐景藩教授成长之路,评述其学术思想、临证心法和科研成就。结果和结论:徐景藩教授在临床、教学、科研方面成就斐然,堪称中医临床大家,其治学精神和崇高医德应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报》2013,(10):1479-1480
目的:总结杨志旭教授的临证用药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结合临床分析杨志旭教授的临床用药经验。结果:杨志旭教授对清疏相结合,渗敛相结合,温通相结合及生黄芪的妙用,临床效果显著。结论:杨志旭教授对中药的运用独具匠心,可为同道知而能习。  相似文献   

7.
《继续医学教育》2005,19(8):58-60
【据《临床外科杂志》报道】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湖北省医学会、《临床外科杂志》联合主办的“中国临床普外科前沿与争论高峰论坛”会议于2004年11月26~28日在武汉举行。裘法祖院士、黄志强院士、黎介寿院士、著名外科专家吴蔚然教授、朱预教授、张圣道教授、香港地区的范上达教授、台湾地区的彭芳谷教授到会并分别作了精彩的主题演讲;[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刊》2002,37(7):3
纪念《中国临床医生》杂志创刊 30周年暨现代医学发展学术报告会于 2 0 0 2年 5月 2 5日、2 6日在北京军都旅游度假村召开。出席会议的人员有人民卫生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临床医生》杂志主编刘益清 ,人民卫生出版社书记兼副社长施妈麟 ,人民卫生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临床医生》杂志副主编夏泽民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主任尤红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名誉主任委员崔志澄教授 ,副主任委员王辰教授、周玉淑教授、李曰庆教授、薛元坤教授 ,到会的编委、各基层医院代表共 10 0余人。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期刊编辑部主任姚林琪主持开幕式 ,刘益…  相似文献   

9.
彭清华教授长期从事眼科临床工作,擅长运用逍遥散加减治疗眼科疾病。本文主要介绍了彭清华教授运用逍遥散加减治疗眶上神经痛、眼珠胀痛、干眼、开角型青光眼、球后视神经炎的临床案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归纳总结施维群教授运用膏方调理和治疗慢性肝病的经验。[方法】通过收集整理近3年来施维群教授的临床膏方,总结归纳施维群教授临证遣方的原则及经验,并举病案2例。[结果】膏方调治慢性肝病患者需辨体、辨证、辨病、辨时相结合,四诊合参,遣方用药,调整人体免疫平衡,方能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天人合一,养生保健之功效。【结论]施维群教授膏方调治慢性肝病在临床上行之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朴炳奎教授中医药辨证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对临床验案的治疗思路以及处方用药分析,阐述朴炳奎教授活法圆机,运用扶正培元、抗癌解毒中药调治鼻咽癌的经验。[结果]本案朴炳奎教授根据患者既往治疗,证情变化,运用中医药长期维持治疗,使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结论]朴炳奎教授对于鼻咽癌根据不同个体的不同病程时期进行辨证论治,扶正培本,解毒抗癌,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复发转移率,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慢性重度持续性哮喘在临床上有几种治疗方案可以选择,为了使临床医生能更好地掌慢性重度持续性哮喘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我们选择了1个案例,并邀请到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苏楠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科汤葳教授、温州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戴元荣教授和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呼吸科吴昌归教授,根据此患者特点,结合专家们的临床经验作一解析。  相似文献   

13.
孙桂芝教授从医60余年,在乳腺癌的中西医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卢雯平教授在20多年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基于孙桂芝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的核心思想,发展提出三辨论治思想,根据不同治疗阶段的病机特点,结合全方位、全周期综合管理治疗模式治疗乳腺癌,临床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4.
小儿发热是临床常见症状,多由各种外感及内伤原因引起,常克教授作为儿科名医,临床上常可见大量发热患儿,常克教授均能药到病除,故总结常克教授临床治疗法方案。  相似文献   

15.
王小云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医疗、教学和研究近30年,治学严谨,积累了丰富的中医临床辨治经验.笔者随师侍诊多年,现将其临床辨治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失眠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发病特征也各异。王平教授是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邱幸凡教授学术经验优秀继承人、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师承指导老师,长期从事失眠的临床和科研工作,经验丰富。基于收集王平教授2017年7月—2018年7月门诊失眠病例,对筛选出的589位患者、1267个处方进行挖掘整理,分析其用药经验。发现王平教授针对年龄和性别的差异,用药上既有相似又有不同,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武连仲教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医术精湛,精研医理。笔者有幸跟随武连仲教授学习,聆听言传身教,获益匪浅,现将武连仲教授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经验特色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当代医学》2013,(15):4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定价:人民币268元简介:《肝癌射频消融——基础与临床》一书是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陈敏华教授、美国哈佛大学S.NahumGoldberg教授主编,汤钊猷、刘玉清院士为顾问,联合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以及香港地区,国内十数名相关领域顶级专家权威,总结他们陈敏华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超声科首席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1990年由国家教委公派赴日本北海道大学留学。担任中  相似文献   

19.
慢性前列腺炎是临床常见男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张伯礼教授在辨治慢性前列腺炎方面富有特色、临床疗效显著,文章从辨证特色、病机认识、遣方用药、预防调护等方面总结了张伯礼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报》2013,(12):1813-1815
目的:总结刘如秀教授治疗外感热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整理刘如秀教授治疗外感热病的临床思路及治疗的有效方剂。结果:刘如秀教授主张提高外感热病疗效的关键是把好气分关,控制并消除气分高热表现,将病情完全中断于气分。同时,外感热病后期应频服养阴生津之剂。结论:刘如秀教授治疗外感热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