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显微手术的普及,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目前,除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该手术方法切口小、术后并发症少、散光小、切口愈合快、视力恢复好等优点,已被广大同道认可和采用.我院自2004年以来,对248例白内障患者进行了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是最有效的白内障复明方法.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因其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轻、术后散光少、视力恢复快等优点已渐被国内外专家所接受.然而该手术仪器昂贵,熟练掌握需要较长的过程,难以在贫困地区和多数基层医院中普及应用.传统的大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常造成较大的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影响复明效果.笔者采用日本百濑的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为82例85眼做了白内障手术,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病种,也是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白内障手术重在复明,自1949年第1例人工晶体植入术以来,白内障手术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Kelmen1967年将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引入临床后[1],不但使白内障手术简单化,而且病人痛苦小,术后脱残率明显提高.我科于1998-05~2002-02对1 010例各种类型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证实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生乳化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02例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手术1周后平均视力水平〉0.2。结论:小切口非超生乳化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安全、简便、经济,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内障两种手术方式在本地区施行的优缺点。方法: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囊外摘除组:视力在0.1~0.3的3例(8.8%),0.4~0.6的28例(82.4%),0.7的3例(8.8%);超声乳化组:视力在0.3~0.5的7例(10.8%),0.6~0.8的50例(76.9%),0.9~1.0的8例(12.3%)。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优于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开展眼科大规模白内障复明手术的临床特点.方法:全面分析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本院开展的眼科白内障复明手术128例.手术方式均为小切口的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行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首日的针孔视力≥0.05的有117例,≥0.3的有112例,≥0.6的有14例.脱盲率达90.2%,脱残率达88.7%.术中并发症有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导致未植入人工晶体等.术后并发症有前房积血、短暂性高眼压、视网膜脱离及眼内炎等.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技术上较为成熟,且疗效显著,适合应用于大规模防盲手术.  相似文献   

7.
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普及和日益完善,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视力获得极大改善,而人们对视觉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可以让大部分白内障患者恢复视功能,但部分患者由于出现并发症而影响视功能的恢  相似文献   

8.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不同联合手术方式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白内障合并青光眼分别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20例(120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照组实施白内障囊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比较2组疗效。结果 2组随访时间为6~18(9.6±4.5)个月,2组均具有良好的控制眼压和恢复视力的作用;但观察组角膜散光小、手术并发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青光眼小梁切除可安全有效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应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白内障患者200例(眼)。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护理干预在超声乳化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200例(眼)患者术后视力恢复良好,患者依从性明显提高,对医疗护理服务满意度达98.6%。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应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接受抗青光眼术治疗后出现白内障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84 例接受抗青光眼手术后出现白内障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 两组,平均每组42 例.A 组患者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B 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结果 B 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恢复效果明显优于A 组;治疗后视力的恢复速度明显快于A 组;围手术期内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住院接受治疗的总时间明显短于A 组.结论 应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接受抗青光眼术治疗后出现白内障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1.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工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病种 ,也是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白内障手术重在复明 ,自 1949年第 1例人工晶体植入术以来 ,白内障手术得到广泛关注 ,特别是 Kelmen196 7年将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引入临床后 [1 ] ,不但使白内障手术简单化 ,而且病人痛苦小 ,术后脱残率明显提高。我科于 1998- 0 5~ 2 0 0 2 - 0 2对 10 10例各种类型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 ,随访证实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病例资料本组 10 10例中 ,男 5 30例 ,女 5 80例 ,年龄最大者 98岁 ,最小者 4个月。术前视力为光感至 0 .2。术后第 1天视力≥ 0 .3者4…  相似文献   

12.
本人在2005~2006年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进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96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眼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30例白内障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患者治疗后视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夜视敏感度、眩光敏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视力改善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接受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有助于患者视力情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反眉弓型隧道小切口在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术中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对102例(110只眼)白内障患者行上方宽约6mm巩膜反眉弓型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对照组50例(56只眼)行上方约8mm角巩膜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3天出院时视力0.3以上者,观察组100只(99.9%),对照组45只眼(80.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O.01)。结论:反眉弓型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快,病人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我院169例220眼"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对并发症的治疗情况的观察.结果:接受手术169人220只眼,术中后囊破裂36例,玻璃体溢出20例经虹膜剪剪切处理均囊袋内或睫状沟内植入人工晶体,术后随访2周至半年不等,视力无明显进步者9眼 进步满意但低于0.2者29眼,视力改善≥0.3但低于0.6者135例,视力在0.6~1.0者47眼.结论:小切口无缝线非超乳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创伤小、术后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白内障复明手术.(尤其适合基层医院开展.但其术中并发症不可忽视,如果对其处理不当会影响治疗效果,我们应提高手术技巧,且对于易发因素充分了解,使手术更少盲目性和创伤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前白内障最理想的治疗是采取手术疗法,近年来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以其不良反应少、愈合快而迅速发展,但由于设备价值昂贵,操作难度大,费用高,在基层医院尚难以普及。而小切口白内障非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简便易行,经济有效,其效果可与超声乳化相媲美,是不少眼科医师乐于选择的术式。但此术式并发症较多,尤以角膜损伤多见。现将我院83例白内障小切口非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损伤角膜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对60例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结果术后患者视力、眼压及前房深度、房角分级均明显改善。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05例(352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视力为光感~0.2,出院视力为0.2~1.0。结论 细致的护理对于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成功进行和顺利恢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白内障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在局麻下行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护理要点和体会。方法对24例白内障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在局麻下行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白内障手术前后均给予相应护理。结果白内障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均顺利实施局麻下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是配合局麻下心力衰竭患者行白内障手术重要环节,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0.
自1967年Kelman发明超声乳化仪以来,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已成为当今白内障复明的主流术式,当今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在操作技巧、手术器械、超声乳化仪性能及人工晶体等方面得到了飞快发展.如何以更少的超声能量释放减轻术后超声损伤,提高手术安全性,仍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