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纯大剂量新型重组肿瘤坏死因子对骨肉瘤的抗肿瘤效果,以及其对人体的毒副作用.方法:5例经过病理确诊的下肢骨肉瘤患者, 采用股动静脉插管,体外循环隔离加温灌注,从氧合器加入新型重组肿瘤坏死因子500万单位至700万单位,灌注区肿瘤组织内温度保持在41~42℃之间,持续60 min.灌注后2~3周行肿瘤段骨切除,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结果:新型肿瘤坏死因子灌注后,5 例患者疼痛明显减轻,肿瘤缩小 3.5~5.0 cm灌注区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灌注区域的炎症样红肿 ,1例出现寒战,2例发生低血压,无肾衰.组织学发现肿瘤坏死率达88%~96%.随访3个月至20个月,平均6个月.4例存活,1例术后3个月肺转移死亡,无1例发生局部复发.结论:单纯大剂量新型重组肿瘤坏死因子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及明显的镇痛作用.有一定毒性.  相似文献   

2.
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人际间传播.对于传染病而言,及时发现患者和隔离密切接触者对控制疫情的蔓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吉林省延吉市于2009年7月出现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为此延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疫情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祛腐化瘀补虚生肌外治法治疗慢性下肢溃疡,开展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的前瞻性研究,科学客观地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全国七个分中心的200例慢性下肢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与西医组,分别采用祛腐化瘀补虚生肌外治法及西医常规(中性油纱布及贝复济)外治疗法,疗程为8周,以创面愈合率作为主要疗效指标,以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速度、中医症候量化指标作为次要疗效指标,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汞、尿汞含量作为安全性指标,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该研究项目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进行中英文注册(注册号:CHICTR-TRC-11001365)。该项目由负责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的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伦理委员会批件文号:2011LCSY001)。结果 (1)疾病疗效,中、西医组均可促进慢性下肢溃疡愈合,两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83. 11±32. 98)%与(81. 98±33. 0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中医组总有效率93. 10%,痊愈率67. 82%,创面愈合时间(29. 31±14. 38) d,创面愈合速度(0. 09±0. 16)cm2/d;西医组总有效率88. 30%,痊愈率69. 15%,创面愈合时间(27. 74±14. 59) d,创面愈合速度(0. 06±0. 09)cm2/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中医症候疗效方面,中医组总有效率96. 55%,西医组总有效率86. 02%,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 0. 05);中医组在改善症候方面(下肢水肿、疼痛、创周肤温、皮肤创周活力、创面脓、创面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明显优于西医组(P 0. 05)。(3)安全性方面,祛腐化瘀补虚生肌外治法治疗慢性下肢溃疡是安全的。结论 祛腐化瘀补虚生肌外治法与西医常规疗法均可有效治疗慢性下肢溃疡;在改善中医症候疗效及部分中医证候方面,祛腐化瘀补虚生肌外治法明显优于西医组,并且是安全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1病历报告 患者,男,31岁,身高172cm,体重120kg,体重指数40.56。主因5d前突然畏寒、高热39℃,干咳、肌肉酸痛、乏力,当地诊所“先锋V号、地塞米松”输液2d,症状无好转,咳嗽、发热加重,用退热药体温下降后又复升至39℃,2d前咳粉红色血痰,每日约20ml,当地医院胸部CT示双肺感染,又以“先锋霉素、激素”治疗2d,体温无明显下降,并出现呼吸困难、血痰增多。于2009年12月24日入住我院感染科。既往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无其他病史。无发热及甲型H1N1流感接触史。  相似文献   

5.
1+1〈2     
两个水性不佳的年轻人在河边练习游泳,突然,他们同时听到河中心有孩子落水呼救。其中一个毫不犹豫地朝河心游去,另一个大喊“我帮你”!紧随其后奋臂追赶。  相似文献   

6.
一旦新型病毒兼具H5N1流感病毒的毒性和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性.将会导致更具致死率的新的全球性流感大流行。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50 d,因咳嗽3 d,呼吸困难、反应差、发热9 h,于2010年1月15日由外院转入.患儿系第3胎第3产,家中顺产,人工喂养,既往体健.病前3 d患儿母亲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否认甲型H1N1确诊病例接触史.入院时体格检查:体温37.7℃,呼吸40次/min,心率150次/min,血压11.57/6.52 kPa,急性病容,烦躁不安,哭声低弱,呼吸急促,前囟平,仅肺呼吸音粗,心律齐,心音低钝,腹平软,肝肋下3 cm,质软,四肢凉,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4 s.四肢肌张力稍高,颈无抵抗,巴氏征对称阳性.  相似文献   

8.
“1+1+1”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近年来,我院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院校合作,在护理专业传统“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大胆尝试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形成“1+1+1”(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护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10.
张仲景与H1N1     
当H1N1猖獗流行时,我们自然而然地会想起以治疗流感起家的名医张仲景。 东汉末年,战乱频仍,疫疾流行,民不聊生。尤以伤寒这种现在称为流行性感冒的疾病,传染性最强、涉及面最广、病死率最高。时任长沙太守的张仲景,面对他的家族200多口人,不到10年时间就因病死亡了三分之二,而伤寒就占了十分之七的惨状,“感惜往日之沦丧,伤横要之莫救”,心急如焚,不得不弃政从医,重操旧业,治病救人。  相似文献   

11.
Wiwanitkit V  Tutuncu EE 《Saudi medical journal》2010,31(12):1380; author reply 1380
  相似文献   

12.
1     
目的 研究鼻咽癌中浸润的淋巴类细胞与癌细胞凋亡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中山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印度人群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SOD2)基因TaqI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 在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2例健康人群中观察了SOD2基因多态性的分布。  相似文献   

14.
临床输液反应诸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莲英 《华夏医学》1999,12(5):2mmol-53cm
输液反应是临床护士在治疗操作中常遇到的问题,我院内科病区在1998年共发生输液反应17例。现将引起输液反应的一些因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内科病区1998年共发生输液反应17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8例。给药途径:12例经手背、足背静脉用一次性头皮针...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1     
该文试图阐述衔接手段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分析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利用衔接手段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该文分三部分来进行讨论,首先讨论阅读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然后提出衔接手段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如何利用衔接手段来指导学生进行外语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