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7 毫秒
1.
仰卧位的头颈面部手术体位以往是在肩下置于一肩枕,头部垫头圈,再用两个沙袋固定于颈部左右两侧,为此常在骨科颈前人手术使用C-臂X光机侧位透视时X线透不过.头颈面部手术行颈仰伸位时,颈部常悬空.其次术后常见沙袋有血迹污染,不便处理,再加上沙袋制作麻烦.鉴此,我科应用手术须用器械包的包布替代了沙袋固定头颈部,操作方法简单,手术体位固定牢固,效果好,医生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胆囊次全切除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2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普外科1997-03~2006-08采用胆囊次全切除的方法治疗老年人急性胆囊炎22例,占同期胆囊切除术的0.6%,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球囊在胸腰椎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对58例共64个椎体骨折患者,应用球囊扩张系统进行经皮穿刺、塌陷椎体扩张后注入骨水泥.随访观察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64个椎体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穿刺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120 min,骨水泥注入量每个椎体3.0~7.0 mL,骨水泥返流入椎旁静脉3个椎体,无椎管内漏及椎间隙漏等并发症,均无临床症状.随访5~21个月.所有患者疼痛缓解,VAS术前平均为(7.5±0.7)分,术后d1为(3.6±0.4)分,d7为(2.7±0.5)分,术后1个月为(2.5±0.5)分.手术前后VAS差异显著( P <0.05).[结论]球囊扩张应用于胸腰椎压缩骨折(PKP)能达到消除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的目的,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踝关节骨折脱位是临床比较多见的关节内骨折,由于踝关节承受全身重量,需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处理不当易出现踝关节不稳及创伤性关节炎而致踝关节功能受损。2004-01—2004—12我院收治了42例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疗效满意。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十多年来 ,随着气管、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治疗肺癌的普遍开展及疗效的提高 ,使之成为肺癌手术治疗的标准术式之一 ;同时也使得全肺切除的比率已明显下降[1] 。本院自 1987年 7月至 1999年 7月 ,采用这一方法成功地治疗中心型肺癌 11例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1例 ,男 8例 ,女 3例。平均年龄 5 2 .4 (40~ 6 2 )岁。从发病至入院时间 1~ 8个月 ,多数在 3个月内入院并手术治疗。病变部位全在上肺叶 ;左侧 5例 ,右侧 6例。按TNM分期 :Ⅰ期 1例(T2 N0 M0 ) ,Ⅲa期 9例 (T3 N2 M0 4例、T2 N2 M0 2例、T3…  相似文献   

6.
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笔自1995年以来利用额肌的解剖特点分别采用额肌、眼轮匝肌及皱眉肌的复合肌瓣(简称额肌复合肌瓣)、单纯额肌腱膜瓣、额肌腱膜及额肌复合肌瓣作为额肌动力治疗上睑下垂,0取得一定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对阑尾及盲肠多发性黏液囊肿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22岁.因反复右下腹疼痛不适2个月余于2011-12-05入院.查体:腹软,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可以触及约3 cm×2 cm大小肿物,质地中等,边界清楚,活动度好,无明显压痛,移动性浊音(一),肠鸣音正常.腹部超声示:右下腹混合回声团,性质待定.腹部CT检查示:回盲部所见考虑阑尾黏液囊肿可能,致阑尾炎表现.  相似文献   

8.
膀胱癌行膀胱全切除后需做尿流改道 ,以肠道代膀胱 ,目前其方法较多 ,作者根据Rouland设计的可控性回结肠膀胱并略加改进 ,于 2 0 0 0年为 5例膀胱癌患者施行手术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例膀胱癌均为男性 ,年龄 38~ 6 2岁 ,3例为膀胱三角区癌 ,2例为多发性膀胱癌 ,5例均符合膀胱全切除的手术指征。1.2 手术方法 全膀胱切除后 ,切除阑尾 ,游离升结肠旁沟至肝曲处切断结肠 ,注意保护右结肠动脉及回结肠动脉 ,距回盲部约 2 5cm处切断回肠 ,回结肠端端吻合 ,恢复肠道的连续性 ,游离的回结肠袢用0 .5 %…  相似文献   

9.
膀胱癌行膀胱全切除后需做尿流改道,以肠道代膀胱,目前其方法较多,作者根据Rouland设计的可控性回结肠膀胱并略加改进,于2000年为5例膀胱癌患者施行手术,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颈胸段脊柱病变的疗效。[方法]1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36例颈胸段脊柱病变患者,采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肿瘤13例,结核20例,椎间盘病变3例。术前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8例,C级15例,D级3例,E级8例。[结果]随访3~47个月,术后3~8个月所有患者植骨部位均达到骨性愈合。术后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2例,D级15例,E级16例,平均改善1.1级。2例肿瘤转移的患者分别于术后11个月、17个月死亡。[结论]颈胸交界区域脊柱解剖结构复杂,应根据病变的性质、位置、范围、影像学改变等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对我院1991-07~2005-07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73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42例,女31例,年龄4~22(平均12)岁,>14岁6例.  相似文献   

12.
1996-01~2005-01在我院产科分娩14032例,其中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患者91例,发病率为6.5‰,现结合文献复习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经验。方法对2008-01-2010-06平顶山市中平能化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46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采用Lauge-Hansen分类方法,行内固定结合下胫腓螺钉治疗。结果46例获得随访,时间6~24(平均15)个月。根据Mazur评分系统评估,优35例,良9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6%。无骨折不愈合,下胫腓螺钉无断钉和再分离现象。结论内固定结合下胫腓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开放性踝关节骨折并脱位 ,常合并有韧带及软组织挫裂伤。软组织的修复和骨折端的高度稳定 ,在治疗中尤为重要 ,而要获得关节骨折并脱位的解剖对位 ,常需要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本院 1988~ 2 0 0 0年共收治此类患者 52例 ,其中行一期骨折内固定 4 1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2例中男 34例 ,女 18例 ,年龄12~ 6 5岁。伤后至就诊时间 :4h以内者 35例 ,4~ 8h者 8例 ,8~ 2 4h者 7例 ,2 4h以上者 2例。按软组织损伤程度[1] :属Ⅰ度开放性骨折 5例 ,Ⅱ度 2 5例 ,Ⅲ度2 2例。合并局部皮肤大片撕脱伤 16例。踝部骨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前外侧入路和后侧入路的手术方式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144例患者随机分组两组各72例,分别采用前外侧入路和后侧入路进行手术,随访0.5a,评价疗效.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前路组长于后路组(P=0.000);出血量后路组少于前路手术组(P=0.000).前路组Frankel分级改善好于后路组(P=0.000).而Cobb角治疗后矫正度丢失前路组也要少于后路组(P=0.000).结论 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虽然后侧入路简单、创伤小,但前路手术功能恢复更为良好.  相似文献   

16.
孙铁生  陈恰宜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1):2043-2045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02年1月至2007年4月遵循TME原则行根治性切除术的76例直肠癌患者和之前行传统术式的90例患者的疗效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6例在根治性切除术中应用TME,随访12~60个月,随访期间5例局部复发,4例出现吻合口漏,3例死亡.与传统术式比较TME的局部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TME是降低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气管隆突重建、支气管成形肺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自1995年5月到2006年12月共手术治疗原发性肺癌520例,其中气管隆突切除6例、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26例,合计为32例。[结果]术后发生肺不张3例,心律失常1例,无手术死亡,术后1年生存率78.1%(25/32),3年生存率56.3%(18/32),5年生存率37.5%(12/32)。[结论]支气管成形术治疗肺癌是一成熟的术式,疗效取决于疾病的分期和正确的适应证选择,术中的根治切除和术后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保留腮腺主导管的腮腺部分切除术在治疗肿瘤直径小于3.0cm的腮腺多形性腺瘤(PAG)的可行性。[方法]36例PAG随机分为三组,其中16例采用腮腺部分切除术(A组),12例行腮腺浅叶切除术(B组),8例行腮腺全切除术(C组),随访时间3-5年。【结果】A组术后瘢痕和面部凹陷畸形、味觉出汗综合征(Frey综合征)、暂时性面瘫发生及腮腺功能等方面均优于B、C组,肿瘤的复发无明显差异。【结论】腮腺部分切除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还可以保存腮腺一定的功能,是PAG临床治疗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随访结膜切除联合巩膜固定术治疗结膜松弛症的手术效果,探讨手术治疗结膜松弛症的新方法。【方法】结膜切除联合巩膜固定术治疗有异物感、泪溢症状的中、重度结膜松弛症26例48眼,术后进行症状评估、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球结膜变化。【结果】术后系统随访8周,异物感48眼中44眼(91.66%)、泪溢32眼中29眼(90.62%)明显改善;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松弛结膜完全消失45眼(93.75%)。【结论】结膜切除联合巩膜固定这一新的手术方式对治疗中、重度结膜松弛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堵晓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5):6165-6165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阴式子宫全切术在临床逐渐开展,但因手术视野狭窄,暴露困难,技术操作难度大而未广泛应用。但近年来,经阴道手术因符合微创原则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逐步呈现出取代部分经典腹式子宫切除术和部分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趋势,成为现代手术方式的一种补充和创新,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能够顺利完成TVH将成为一名妇科医生乒术技能的基本要求。现对经阴道子宫手术技巧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