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使血液中尿酸增多而引起的一种表现为关节炎反复急性发作的代谢性疾病.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生化基础所在,人体内的尿酸是由食物中的嘌呤(蛋白质的中间代谢产物)代谢和体内自身代谢产生.由于尿酸能沉积于关节、结缔组织和肾脏,故久病可有痛风石沉积,导致关节畸形和尿路结石,甚至出现肾功能损害及心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丁世幸 《光明中医》2006,21(2):25-26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主要机理是体内嘌呤合成过多,尿酸代谢失常,引起高尿酸血症.主要诊断依据有:突然反复发作(二次以上)的足跖、跗跖、踝等单关节红肿、疼痛,间歇期无症状,伴有高尿酸血症及秋水仙碱治疗有特效或滑液中查见尿酸盐结晶.  相似文献   

3.
正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临床以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结节沉积、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肾实质性病变和尿酸结石形成为特点。临床上多采用抗炎、排尿酸、抑制尿酸合成等药物治疗,但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性,降低疗效,且不良反应大。笔者采用何氏药物铺灸疗法治疗痛风,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
痛风为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患,人体嘌呤基来源有饮食和体内合成两个方面,嘌呤基代谢产物尿酸自肾脏排出体外。当体内嘌呤基产生过多,超过肾脏排泄能力时,尿酸就会在血液及组织内积聚,并可沉积于关节,结缔组织及肾脏,形成特征性痛风结石或尿路结石。  相似文献   

5.
痛风是一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代谢性疾病。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吃吃喝喝是平常事,也不知道吃下了多少与痛风发病有关的食品,使得痛风发作的病例日渐增加。以往患痛风的主要是40岁以上的男性,而以50~60岁居多,现在20—30岁的男性出现痛风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痛风患者绝大多数都是平时饭局多、运动少,而且多伴有肥胖。由于体内尿酸过高引起痛风发作,尿酸是嘌呤的代谢产物,主要来自自身机体代谢和外界事物。  相似文献   

6.
王燕 《内蒙古中医药》2014,(34):174-174
<正>痛风是一组由于慢性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导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代谢性疾病,也是核蛋白代谢失调,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种异质性疾病[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不合理,近年来痛风已经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对住院病人入院评估时发现,病人饮食治疗的知识知之甚少,而痛风与饮食关系极为密切,痛风病人饮食的合理调配对痛风预防和痛风治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食物含嘌呤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痛风为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特征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尿酸结石形成[1]。老年人痛风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8.
曾伟刚 《中医杂志》2007,48(1):58-59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临床特点是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引起血中尿酸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以及反复发作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亦发生巨大变化,高  相似文献   

9.
痛风是人体内尿酸浓度长期升高引起的疾病。尿酸由嘌呤合成,正常人从饮食中摄取的嘌呤仅占20%,其余的嘌呤是在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从食物摄取的嘌呤虽少,但极少被机体利用,即几乎全部转化为尿酸,所以从饮食中获取的嘌呤对尿酸水平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10.
痛风为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淀,特征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尿酸结石形成。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1.
痛风患者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志滨  刘阳 《河北中医》2009,31(10):1571-1572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发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如痛风石沉积、关节强直或畸形、肾实质损害及尿酸肾结石形成.据血中尿酸增高的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相似文献   

12.
痛风的发生机理及中西医治疗近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痛风 (Gout)是一种嘌呤代谢障碍所致的疑难病 ,过去在我国属罕见病种 ,但近年来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动物性食物摄入增加 ,本病的发病率已显著提高。本文就痛风的发生机理及中西医治疗近况作一综述。1 痛风的发生机理  现代医学认为痛风以嘌呤代谢紊乱 ,血 (尿 )中嘌呤代谢最终产物—尿酸持续增高为基本病因。彭氏[1 ] 等按照引起血尿酸增高的原因不同 ,将痛风分为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两类。原发性痛风常见病因是某些酶活力的改变或有缺陷 ,继发性痛风常由其他疾病或因用药不当而致大量核酸分解 ,或影响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而…  相似文献   

13.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一组慢性疾病,其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1].现将痛风的预防及生活方式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痛风是由于长期体内嘌呤代谢和(或)尿酸排泄异常引起的一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明显提高。经方治疗痛风在缓解疼痛和降尿酸方面疗效显著,经查阅文献,各医家使用经方的思路可分为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寒热辨证三类,现将其总结如下,以期为临床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胡荫奇辨治痛风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痛风是指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单一关节炎、尿酸钠盐形成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若未经适当治疗,  相似文献   

16.
朱良春治疗痛风的经验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本病以往少见,近年逐渐增  相似文献   

17.
痛风的发病原因是长期持续性的高尿酸血症所引起的嘌呤代谢紊乱。因此,含嘌呤较高的饮食虽然不是痛风发病的原发病因,但长期摄入高嘌呤饮食,会导致血液尿酸浓度的增加,最后可引发长期嘌呤代谢形成的尿酸钠结晶,从而导致关节、肾脏出现合并症。  相似文献   

18.
古青 《北京中医》2006,25(7):426-427
痛风属中医“痹证”范畴,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以血清尿酸增高、关节红肿热痛反复发作、关节畸形、痛风石逐渐形成为主要临床特征,常可累及肾脏,引起尿酸肾结石和痛风性肾病。临床治疗本病有些体会,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9.
曹克光慢性痛风石病变期治疗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痛风是一种尿酸盐结晶(MSU)在关节或其他结缔组织中沉积所导致的疾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痛风的自然病程可分为急性发作期、间歇发作期、慢性痛风石病变期[1]。其慢性痛风石病变期可发生骨关节痛风结石,最终引起病变部位皮肤的感染、经久不愈的破溃,还可能引发腕管综合征和肌腱自发断裂、骨髓炎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曹克光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  相似文献   

20.
痛风证治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属代谢性疾病,系嘌呤长期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减少,从而引起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增高,使身体发生变化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古代把痛风视为"帝王病"、"奢侈病",台州地处东南沿海地带,经济较为发达,百姓常食海鲜、肉类、动物内脏等,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痛风病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余经过20年临床反复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