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慈溪市儿童健康保健认知现状和需求。方法:随机抽取慈溪市2450名0~36个月儿童,对符合条件的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目前儿童健康保健认知现状及需求。结果:82.41%的儿童家长接受过健康保健教育,家长接受的健康保健教育专业性不强,家长接受的健康教育知识多是健康生活习惯、营养保健等,医学专业知识较少,儿童家长希望通过多途径、经专业人员获得更多更全面的健康保健知识,儿童家长的健康保健知识知晓率偏低。结论:对儿童健康保健认知的现状进行分析,根据对儿童保健知识的需求,为儿童家长提供全面专业的健康保健知识,提高家长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儿童及家长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集体儿童口腔卫生保健的对策。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义乌市幼儿园集体儿童和家长进行口腔卫生知识及行为的调查。结果 儿童乳牙患龋率 4 4 .5 % ,幼儿及家长口腔卫生知识偏少 ,幼儿的口腔卫生行为与意识和家长的口腔卫生知识水平及行为有关。结论 应开设幼儿及家长口腔卫生课堂 ,老师及家长共同指导监督幼儿口腔卫生行为 ,建立幼儿口腔健康档案 ,定期检查 ,实施氟保护 ,及时治疗龋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家庭口腔健康行为对儿童患龋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检查基本方法》第四版中龋病诊断标准对城区内865名小学儿童进行口腔龋患情况的检查,并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儿童甜食摄入习惯、口腔卫生保健习惯、父母的口腔卫生行为和学历水平等。结果:小学生的忠龋率为55.8%,受检者龋均为1.87。每日摄入甜食的频率、睡前是否进食、刷牙的频率、家长对孩子口腔健康的评价与儿童患龋相关联。结论:预防儿童龋病应该加强对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改善家长对口腔健康的态度,以帮助儿童建立健康的口腔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视力保健行为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6月90例学龄前儿童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遵循常规护理,试验组落实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学龄前儿童视力水平;家长对视力保健的认知、视力保健行为评分、每次连续读写的时间、连续看荧光屏的时间;视力降低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学龄前儿童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家长对视力保健的认知、视力保健行为评分、每次连续读写的时间、连续看荧光屏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视力降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护理中的干预效果确切,可提高家长的保健意识和儿童的保健行为,缩短连续看书和荧光屏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减少视力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父母对儿童口腔健康行为的影响,为更好地开展儿童口腔疾病防治工作和口腔健康教育工作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江油市某小学264名在校二年级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对儿童刷牙行为的影响。结果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会影响儿童的刷牙行为(P0.05),家长对待儿童口腔保健的态度影响儿童开始刷牙的年龄和是否使用含氟牙膏刷牙的选择(P0.05)。结论儿童刷牙行为受家长影响较大,应加强对家长进行口腔健康教育,改善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帮助和督促儿童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刷牙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了解山西省阳泉市城区5岁以下儿童家长对儿童科学喂养知识掌握情况,为制定我院儿童保健健康工作策略提供参考资料。方法:2008年4—6月,根据随机抽样原则,分别对阳泉市城区10个社区5岁以下儿童家长375人进行科学喂养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家长对母乳喂养知识和对儿童营养性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低。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对儿童家长科学喂养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调查社区居民口腔保健行为,以期针对性提出提高社区居民口腔保健水平的建议。方法:本次研究于2017年1月,通过社区宣传招募方法,选择500名调查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口腔保健行为,并针对性的组织多项口腔健康教育活动。2017年6月进行复查,分析比较两次调查结果。结果:干预后社区志愿调查者口腔保健行为掌握度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社区志愿调查者口腔保健行为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P0.05);干预后社区志愿调查者使用牙线及吸烟行为与干预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社区居民口腔保健意识普遍不高,口腔保健行为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居民口腔保健行为知识储备,改善居民口腔保健行为,帮助居民形成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珲春市各社区的家长对儿童营养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方法:2010年5—7月在我市妇幼保健所儿童保健门诊健康检查的婴幼儿家长中随机发放调查表2000份,有效问卷1983份。结果:0—6个月母乳喂养率88.73%,4—6个月辅食添加率75.35%,儿童营养性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较低,获得儿童营养知识信息来源主要是儿童保健医生。结论:应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家长的保健知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社区儿童保健工作中,实施家庭喂养指导以及营养认知干预,并分析其对预防营养不良的效果。方法:研究病例选取的起始时间为2016年1月,终止时间为2021年3月,选取200例社区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100)通过健康教育来进行干预,观察组(n=30)则实施家庭喂养指导以及营养认知干预。由此对比两组儿童的营养状况、饮食行为、营养不良发生情况、家长营养知识知晓情况。结果:通过在社区儿童中实施不同的保健措施后,观察两组儿童以及家长的相关指标,并将其进行对比,从结果来看,观察组儿童的营养状况好于对照组儿童,日常饮食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儿童,且家长对营养知识的掌握度较好(P<0.05)。结论:针对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展开,将家庭喂养指导以及营养认知干预进行联合干预,有助于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降低儿童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促进身体健康,有着较高的实施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低年级小学生家长文化程度和眼保健知识行为的现状。方法选取在该院开展健康检查的儿童50名,对儿童及其家长开展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调查结果展开统计、分析。结果低年级小学生家长对眼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随文化程度的提升而逐渐呈现升高趋势;家长对用眼卫生情况的重视程度及了解程度同样随文化程度的提升而逐渐呈现升高趋势;家长对眼保健相关知识的了解途径为多种媒体,低年级小学生对眼保健相关知识的了解途径以家长的健康教育为主。结论低年级小学生眼保健相关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同时家长在儿童眼保健行为中具有重要影响及作用,在对低年级小学生开展眼保健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家长的重要作用,并对家长开展眼保健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其对眼保健相关工作的重视程度及了解程度,确保儿童视力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龋病发病情况。方法按龋病调查标准对480名学龄前儿童分别从影响龋病发生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本地区学龄前儿童患龋率为70.4%,治疗率仅为32.2%,患龋率随儿童年龄增大而增高,口腔保健意识差,不刷牙儿童呈普遍现象,主要是大部分家长普遍对乳牙龋病的危害缺乏认识,医疗保健机构对口腔保健重视程度和管理力度不够。结论本地区学龄前儿童患龋率高,治疗率低,增强人群保保健意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可从根本上改善本地区学龄前儿童龋病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父母对儿童肥胖知识的认知现状,为针对性对其进行儿童肥胖防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上海市青浦区夏阳街道和盈浦街道各选取1所幼儿园,以2所幼儿园的3~5岁儿童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所幼儿园中546名儿童家长进行儿童肥胖症的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上海郊区学龄前儿童家长对儿童肥胖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低,其中肥胖症判断标准的知晓率为父亲36.12%、母亲30.52%,肥胖危害的知晓率为父亲41.86%、母亲47.37%,肥胖需要从小控制的知晓率为父亲26.52%、母亲22.68%。结论应对上海郊区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儿童肥胖知识教育、提高营养知识水平、纠正不正确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社区6岁以下儿童保健状况与医疗服务需求。方法:选取社区医院儿童保健医生填写的6岁以下儿童体格检查报表,各年龄段随机抽取500例,并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生长迟缓、肥胖是社区6岁以下儿童保健监测的主要疾病,从数据分析来看,1岁以下儿童各种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应给予充分重视,尤其是母乳喂养和儿童营养。社区管理的6岁以下儿童共3000例,家长对于儿童保健的需求分为预防接种、智力检测、儿童营养、生长发育、眼、口腔保健、母乳喂养。其中,以预防接种需求最高,占69.13%,其次是智力检测,占48.57%。结论:社区儿童保健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断探索的艰巨任务,需要儿童保健工作人员和家长共同努力,以促进儿童保健水平的不断增高,及我国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长期牙齿保健教育对口腔卫生习惯的相关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该科收治的3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长期牙齿保健教育,评价健康教育前后的口腔卫生行为及口腔相关疾病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后,入组儿童的每天刷牙2次以上、每次刷牙超过3 min、使用含氟牙膏、进食后漱口、用竖刷法刷牙等口腔健康行为得到有效规范,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儿童的患牙龈炎率、牙石检出率、患龋率等口腔疾病检出率显著少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牙齿保健教育能改善儿童的口腔卫生习惯,规范儿童的口腔健康行为,对预防龋齿及牙周疾病具有重要意义,适于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将不同健康教育方法应用于儿童对其眼保健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2月—2016年3月于该院眼科门诊接受健康体检的500名儿童分为对照组(普通健康教育)、观察组(强化健康教育),对2组儿童眼保健实施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2组进行1年的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家长儿童眼科保健相关知识合格率、定期接受眼科体检率、斜弱视患儿矫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多样化形式加强对儿童家长实施强化健康教育,可促进儿童眼保健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6.
浦玲芬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6):129-130
社区是口腔疾病预防保健工作开展的重点地区。然而,我国社区口腔卫生保健现状不容乐观,社区居民龋病、牙周病、牙缺失和口腔黏膜异常等疾病发病率较高,口腔专业人才缺乏,对口腔卫生保健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等。对此,社区卫生院必须积极开展口腔疾病的三级预防体系建设,加强口腔疾病的卫生保健知识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社区保健教育对社区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进而为后期的社区老年人健康保健提供相关的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2017年10—12月期间抽取对作者工作社区中102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相应的系统的保健教育。分析保健教育前后社区老年人对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结果保健教育后,在健康保健知识知晓率方面,除了对烟酒危害、运动作用两项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健康行为形成率方面,除能坚持服药戒烟方面外,其余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人进行必要的保健教育,可以提高老年人对健康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的形成率,这对于改善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保健科接收的儿童260例,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儿童给予保健科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儿童在保健康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儿童护理效果,记录两组儿童家长健康教育知识普及程度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在护理效果方面,对照组儿童缺钙、缺锌、厌食、体重等症状改善有效率为28.6%,观察组儿童缺钙、缺锌、厌食、体重等症状改善有效率91.5%,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健康知识掌握率和护理满意度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儿童家长健康知识掌握率分别为20.8%、96.2%,护理满意度分别为50.8%、99.2%,观察组儿童家长健康知识掌握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保健门诊中应用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儿童身体健康,提高儿童家长健康知识掌握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疳积患儿营养状况,分析疳积患儿发病的风险因素,并探讨疳积的保健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期间来佛山市禅城区朝阳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2000例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检查2000例儿童的营养状况,筛查疳积患儿,将疳积患儿设为观察组,另选取300例健康学龄前儿童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儿童的详细资料,分别对疳积患儿发病的风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疳积患儿的保健方法。结果:2000例体检儿童中,共检出疳积患儿292例(14.6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母亲文化程度、饮食习惯、卫生习惯、子女数量、家庭经济收入、家长是否接受健康教育均为观察组患儿发病的风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母亲文化程度、饮食习惯、居住环境、家庭经济收入是导致观察组患儿发病的独立性风险因素(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疳积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存在密切关系,临床应积极分析导致学龄前儿童发生疳积的风险因素,及时制定预防及保健措施,以确保学龄前儿童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路北区儿童家长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利用儿童普服糖丸的机会对420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路北区儿童家长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及不同经济状况、年龄、文化程度、户籍、职业等之间的差异。结果:儿童家长对结核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67.8%)。结核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知晓率最高(95.5%),结核病归口管理含义的知晓率最低(34.6%),家长对结核病知晓率按年龄、文化程度、户籍、职业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经济状况的儿童家长对结核病的知晓率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北区儿童家长结核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还较低,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刻不容缓,应重点做好工人、外来人口及低文化程度儿童家长结核病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