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子宫海绵状血管瘤(CHU)的超声影像学表现,方法:对4例CHU做了经腹壁常规超声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结果:CHU表现为两型:弥漫型和局限型,均限于子宫肌壁内,特征性声像图表现为蜂窝状无回声暗区,CDFI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显示,边缘可见丰富的树枝状血流,结论:超声检查对CHU的诊断,鉴别论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甲状腺LCH患者甲状腺超声声像图表现,其中4例患者经病理学诊断,1例为临床诊断。结果甲状腺LCH超声声像图表现为:(1)甲状腺明显增大,弥漫回声减低,不均匀,边界清或不清,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内见丰富血流信号;(2)甲状腺内见大小不等的结节样、片状和条状低回声,与正常甲状腺组织边界清,CDFI:内未见血流信号。结论甲状腺LCH超声声像图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明显增大、弥漫回声减低且不均匀。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对诊断甲状腺LCH有帮助,但诊断率低。  相似文献   

3.
外周神经纤维瘤弥漫型的高频超声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周神经纤维瘤弥漫型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外周神经纤维瘤弥漫型患者7例,观察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回声特点、血流分布等.结果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边界不清的皮下软组织增厚(7/7),多数病变区呈弥漫性回声增强伴多发条带状或结节状低回声(6/7),多数病变区内见大量血流信号(6/7).结论神经纤维瘤弥漫型的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超声容易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二维超声检查是宫颈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基础,可以准确测定宫颈的横径和肿块的大小,并可对宫颈内的细微结构直视观察。本组99例宫颈占位性病变中,良性占位37例,超声诊断32例,诊断符合率为86.5%,声像图均表现为宫颈横径<4cm,内部回声呈无回声或低回声,宫颈管偏位,宫体大小正常。宫颈癌62例,超声诊断59例,诊断符合率95%,声像图表现为宫颈横径≥4cm,内部回声呈低回声或不均匀回声,其中58例见宫颈管消失,26例宫体不同程度增大伴宫腔积液。62例宫颈癌转移灶及组织脏器浸润的检出率为69.6%。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结节性筋膜炎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性表现,分析超声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筋膜炎患者术前超声声像图表现,总结其临床表现及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25例结节性筋膜炎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性表现为单发圆形、椭圆形及梭形,部分可见浅分叶,均无明显包膜,边界尚清,活动度较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21例病灶表现为低回声,部分内部可见中高回声,3例为中等回声,1例为高回声;19例病灶后方回声增强。CDFI:19例病灶内部及周边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4例病灶内部或周边探及点状血流信号;2例病灶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呈低速高阻型,并且病灶体积相对较大。25例病灶中,14例病灶发生在皮下脂肪层,8例累及皮下筋膜层,3例累及肌肉层。超声诊断皮下异常回声15例,超声误诊10例,其中5例为脂肪瘤、2例血管瘤、1例神经源性肿瘤,1例血肿,1例软组织肿瘤。结论:结节性筋膜炎高频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结节性筋膜炎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其中25例经静脉造影证实,其余10例经手术证实。结果本组3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急性栓塞7例,亚急性栓塞21例,慢性栓塞7例。急性栓塞超声声像图均表现为管腔内见较均匀实性低回声或极低回声,栓塞部位静脉管腔内径增宽,探头加压管腔不能闭合。CDFI检查栓塞部位无血流信号或探及少量血流信号;亚急性栓塞超声声像图均表现为管腔内为实性中等回声,血栓收缩溶解变小,管腔随之变小,探头加压管腔不能被完全压瘪,CDFI检查管腔边缘处可见较细的条状血流信号;慢性栓塞超声声像图均表现为栓塞部位静脉管径正常或变小,管壁呈部分或弥漫性增厚,回声增强,静脉瓣增厚、僵硬,管腔内呈条索状实性回声,或附壁实性回声,CDFI管腔边缘处可见点线状、轨道状血流,部分可见远段静脉侧支循环开放。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部位及栓塞程度的判断有独特的优越性,具有无创、实时、准确及可重复性强等优点,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检查方法,可早期发现、及时诊断急慢性下肢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蔓状血管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蔓状血管瘤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部分肿物进行三维重建及拓宽视野成像。结果:本组16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蔓状血管瘤后经手术病理及血管造影进一步证实。蔓状血管瘤声像图主要表现为:瘤体内部呈近似不均质无回声,无回声内可见不规则走行迂曲呈管状或呈条索状弱回声或高回声。CDFI血流丰富,呈五彩镶嵌状。三维成像及拓宽视野成像技术可以很好的反映出瘤体的立体形态、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蔓状血管瘤的诊断及治疗方式的选择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三维超声及拓宽视野成像技术是二维超声的很好补充。  相似文献   

8.
何琳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4):3088-3089
目的探讨外周神经纤维瘤弥漫型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外周神经纤维瘤弥漫型患者10例,观察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回声特点、血流分布等。结果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边界不清的皮下软组织增厚(10/10),多数病变区呈弥漫型回声增强伴多发条带状或结节状低回声(7/10),多数病变区内见大量血流信号(8/10)。有以下3种类型:(1)结节型多数为卵圆形、低回声、边界清晰、后方回声增强内部血供较丰富,4例生长在较大神经干的肿瘤可见瘤体与神经干相连;(2)蔓丛型表现为单发或多发低回声结节伴周围条带状低回声与之相连,结节内血供较丰富;(3)弥漫型均表现为皮下脂肪层增厚伴边界不清。结论蔓丛型及弥漫型神经纤维瘤的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超声容易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不典型肝脓肿6例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二维及CDFI对患者进行常规肝脏检查,回顾性分析6例不典型肝脓肿声像图特点,以提高肝脓肿诊断准确率。结果:6例肝脓肿病例,1例单发,5例多发;明确诊断1例,疑诊4例,误诊1例。声像图表现各不相同,可为低回声、等回声及偏强回声,内部回声强弱不等,极不均匀,CDFI无明显血流信号。结论:超声检查对诊断不典型肝脓肿有一定诊断价值,通过复诊能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腹股沟区包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或随访的53例腹股沟区包块的声像图资料,通过观察其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分析包块的声像图特点及鉴别要点。结果 53例患者中腹股沟疝18例,声像图表现为与腹腔相通的无~强回声;鞘膜积液14例,声像图表现为无回声;肿大的淋巴结6例,声像图表现为椭圆形或圆形低回声;隐睾4例,声像图表现为椭圆形低回声,患者同侧阴囊内睾丸缺如;实性肿瘤3例,声像图表现为扁圆形低或等回声;血肿2例,声像图表现为不均匀低回声;精索炎2例,声像图表现为较健侧精索明显增粗且血流丰富;精索静脉曲张2例,声像图表现为网状无回声;子宫圆韧带囊肿1例,声像图表现为椭圆形无回声;蔓状血管瘤1例,声像图表现为不规则无回声,探头适当加压内见丰富血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腹股沟区包块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应作为临床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高频超声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高频超声表现。方法分析17例PVNS的高频超声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7例PVNS中弥漫型10例,局限型7例。弥漫型PVNS超声表现为滑膜弥漫性增厚呈低回声;局部滑膜呈结节状增厚,内部回声呈多样性;均伴有关节积液,部分伴有其他关节内结构异常(4例半月板损伤,5例关节软骨受累)。局限型PVNS超声表现仅为低回声团块,无关节积液及关节结构异常。结论高频超声是术前常规筛选PVNS的有价值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提高超声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率.方法 回顾分析73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合临床症状、手术病理及活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将浆细胞性乳腺炎声像图分为导管扩张型、不均质低回声肿块型、囊肿型、局限囊实性包块型及弥漫性囊实性包块型.结果 73例患者声像图表现为导管扩张型52例,不均质低回声肿块型3例,囊肿型2例,局限囊实性包块型15例及弥漫性囊实性包块型1例.结论 超声检查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可提高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检出.  相似文献   

13.
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超声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再探讨超声对恶性腹膜间皮瘤的诊断要点。方法总结分析15例超声引导下介入活检病理诊断为恶性腹膜间皮瘤的超声资料。结果15例间皮瘤壁层腹膜厚薄不均,边界不整齐;腹膜线连续性中断,肿块部位回声低;网膜呈饼状不均性增厚,质硬感,边缘不整齐;超声引导下活检易取材,质硬,网膜不随针的提插而移动;CDFI:肿块内血流较丰富,11例RI〈0.60,4例RI〉0.60;病理:12例为上皮型,3例为腺管乳头型。结论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有一定的超声特点,结合超声引导下活检能基本做出对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小腿滑膜炎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小腿滑膜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滑膜炎的超声资料,根据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进行诊断,根据部位及有无交通性作出分型.17例患者经穿刺细胞学检查证实.结果4例B超表现为椭圆形无回声区,16例梭形无回声区,5例为低回声区,边界清楚,后方回声增强,1例患者半膜肌腱处可见鹅足样囊肿;其中4例为腘窝囊肿,21例为滑膜炎,1例合并髌上囊滑膜炎.结论B超能准确诊断滑膜病变,并进行定位诊断,对选择手术径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不同病理类型乳腺化生性癌(MCB)的超声及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单发MCB患者,均接受乳腺超声检查,9例接受乳腺MRI;观察不同病理类型MCB超声及MRI表现。结果 22例中,鳞状细胞癌7例(7/22,31.82%),伴间叶分化的化生性癌7例(7/22,31.82%),未分类癌4例(4/22,18.18%),梭形细胞癌2例(2/22,9.09%),低级别腺鳞癌及肌上皮癌各1例(1/22,4.55%)。超声见鳞状细胞癌多呈形状不规则(6/7,85.71%)、边缘不完整(4/7,57.14%)的低回声(5/7,71.43%),纵横比<1(6/7,85.71%);伴间叶分化的化生性癌多为不规则囊实混合回声团块(4/7,57.14%),边缘不完整(4/7,57.14%),后方回声增强(4/7,57.14%);梭形细胞癌、低级别腺鳞癌、肌上皮癌及未分类癌多为不规则形(6/8,75.00%)、边缘完整(7/8,87.50%)的低回声肿块,后方回声各异。2例鳞状细胞癌、3例伴间叶分化的化生性癌、2例未分类癌、肌上皮癌和低级别腺鳞癌各1例接受MR检查,病灶均呈长T1、长T2信号,弥散加权成像呈高信号,增强后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 不同病理类型MCB超声及MRI表现各有一定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子宫小叶样分割性平滑肌瘤(CDL)的超声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 方法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超声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CDL患者的超声影像学特征,总结CDL超声鉴别诊断要点。 结果6例CDL术前超声显示肿物局限于子宫肌层5例,表现为子宫肌层内边界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的实性肿物;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示肿物内部血流信号丰富;1例肿物突破子宫浆膜层,宫外部分表现为胎盘小叶样分格状的低回声肿物,彩色多普勒示肿物内部血流信号丰富。术前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3例,误诊为子宫平滑肌肉瘤1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例,子宫腺肌瘤1例。 结论因子宫CDL有分割性生长方式及宫外扩张性生长的特点,术前超声易误诊为子宫恶性肿瘤,需仔细辨识。术前超声正确诊断有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避免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交锁性膝关节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交锁性膝关节疾病,讨论其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并对误诊、漏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术前高频超声提示正确率为81.6%(31/38),其中包括半月板损伤18例、关节内游离体7例及滑膜病变6例.漏诊5例半月板撕裂,误诊1例滑膜软骨瘤病和1例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结论掌握不同交锁性膝关节疾病的高频超声特点对疾病的常规筛选和术前诊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超声表现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声像图特点。方法对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肉芽肿性乳腺炎声像图表现为病变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内部回声分布不均匀,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中等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PW)显示阻力指数(RI)较高。结论认识肉芽肿性乳腺炎声像图的特征,可提高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9.
陈敏  王芬  胡娜  常才 《上海医学影像》2010,19(3):171-174
目的分析甲状腺肿瘤的声像图特征,提高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我院行甲状腺手术的767例恶性病例,同期846例良性病例作为对照,所有病例均有病理结果。结果典型甲状腺癌表现为形态不规则低回声、边缘毛糙、伴微钙化。除此之外甲状腺癌另有其他几种表现:1.形态规则的低回声,内部结构疏松,伴细小钙化。2.等回声或高回声,形态多欠规则,边缘呈小分叶状,内部结构致密不均,呈结节状改变。3.囊实性回声,以实性低回声为主,常伴细小钙化,液性成分较少位于边缘;4.弥漫性病变,病变呈片,常累及一叶甚至全甲状腺,以弥漫性钙化点为其特征。本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0.57%(618/767);误诊率11.86%(91/767);漏诊率1.92(13/767)。结论超声为甲状腺疾病首选的辅助检查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病理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超声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 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3~70岁[平均(55.2±12.2)岁].4例肿块位于右侧乳房,1例位于左侧乳房,大小0.65~3.90 cm[平均(2.04±1.17)cm].5例肿块超声为不均匀低回声,4例形态不规则,1例为圆形;4例边界清晰,1例边界模糊;其中2例有钙化,超声表现为点状强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肿块3例血流丰富,1例未见明确血流.病理:大体形态学均表现为实性肿物、颜色灰白,边界尚清.结论 乳腺神经内分泌癌超声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声像图表现为不均质低回声实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晰,血流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