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中根据连续多普勒三尖瓣反流压差估测肺动脉收缩压的价值。方法对60例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同时有三尖瓣反流的患者,于术前用上述方法估测肺动脉压/体循环压的比值,与术中所测得肺动脉压/体循环压的比值比较。结果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用上述方法估测肺动脉压/体循环压的比值,与术中所测得肺动脉压/体循环压的比值高度相关(r=0.82,P〈0.01)。结论结果表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压法可提供可靠的最大三尖瓣跨瓣压,可为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及病情分析提供宝贵的血流动力学资料,可用于肺动脉高压的定性和定量诊断,本方法可为外科提供手术时机,并对手术的可行性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2.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由Dresdale等于1951年首先正式提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规定PAH的血流动力学标准是: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平均压〉25mmHg(1mmHg=O.133Kpa),运动状态下肺动脉平均压〉30mmHg,而肺毛细血管压或左房压〈15mmHg。自21世纪以来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研究在发病机制、分类、药物治疗以及外科技术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将这些最新进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3.
陈香兰  郭玉琴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3):3222-3223
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80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妊娠行单纯性剖宫产术的产妇8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产后出血情况、产褥感染率、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问(59.9±22.3)rain,明显长于对照组的(42.7±t8.5)min(t=4.028,P〈0.0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子宫肌瘤直径≥5em者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95.2±93.5)ml,合并子宫肌瘤直径〈5cm者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42.0±82.4)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8,P〈0.01);观察组术中缩宫素用量(30.5±2.3)U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6±2.5)U(t=3.821,P〈0.05)。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恶露持续时问、子宫复旧速度、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剖官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伞可行的.不增加术后出血及并发痒发肆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双目盲选法,选取在某院就诊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均接受手术或介入治疗,在其围术期,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肺动脉压改善情况,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FVC、FEV_1、FEV_1/FVC等肺功能指标及6MWD、LVEF、RVEF、CI等心功能指标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SPAP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治疗效果理想,可显著降低患儿的肺动脉压,改善患儿的心肺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素E1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观察了前列腺素E1(PGE1)对术后有肺动脉高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探讨该药的剂量与效应的关系,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术前通过右心导管,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诊断为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俣并中度以上的肺动脉高压的患者,于术中放置Swan-Ganz漂浮导管及桡动脉测压管,术后观察心率,桡动脉压,肺动脉压,右房压,肺毛压及血气。用热稀释法测定心输出量,计算心脏指数,心搏容  相似文献   

6.
杨清  白晶  刘杉珊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4):3728-3729
目的:观察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和可溶性IL-6受体(sIL-6R)的变化。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IL-SA)检测慢性肝炎患者86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8例和2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L-6和sIL-6R水平。结果:慢性肝炎患者血清IL-6和sIL-6R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其中肝炎后肝硬化组上述2参数高于慢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中的上述2参数显示为:重度〉中度〉轻度.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慢性肝病组血清IL-6和sIL-6R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481,P〈0.05),IL-6和sIL-6R水平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间亦呈正相关(r=-0.417,0.418,P〈0.01),与ALT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173,0.182,P〉0.05)。结论:血清IL-6和sIL-6R与慢性肝病的病情演变有关.对其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枸橼酸西地那非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给予20例经右心导管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口服西地那非,20mg,3次/d。3个月后复查右心导管,对比用药前后患者平均肺动脉压、肺血管阻力、动脉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血压。结果用药3个月后,患者平均肺动脉压、肺血管阻力明显下降,血氧饱和度明显改善,平均动脉血压无明显变化。结论枸橼酸西地那非是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降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压力的药物,且口服应用方便,可作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治疗PAH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6月于本院确诊并接受诊断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60例,将2011年5月~2012年6月进行治疗的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将2012年7月~2013年6月进行治疗的患儿作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观察期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出现肺动脉高压的患儿比例明显小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常规护理中.可以有效降低患儿的肺动脉收缩压与血压收缩比,抑制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围术期的护理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唇腭裂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先天性唇腭裂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将36例先天性唇腭裂婴幼儿(观察组)与36例随机抽取的非先天性唇腭裂、非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两组年龄、性别、喂养方式、生活环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两组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观察时间为一年。结果观察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为55.6%,对照组发病率为3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唇腭裂婴幼儿由于颌面部畸形或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等原因,比正常婴幼儿更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因此抚养先天性唇腭裂患儿要注意喂养方式,合理、适时添加辅食,并在适当条件下尽快进行唇腭裂修补术及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电图QT离散度对一氧化碳中毒(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简称CMP)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常规描记12导联同步心电图,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30例(观察组)入院首次心电图及治疗2周复查心电图的QT离散度。观察组分为两组,Ⅰ组为室性心律失常(n=20),Ⅱ组为室上性心律失常(n=20),设健康患者为对照组(n=20)。结果Ⅰ组、Ⅱ组QT离散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QT离散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T离散度是一个能较好反映心肌复极状态的指标,可作为一氧化碳中毒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王影  都鹏飞 《安徽医药》2018,39(9):1075-1078
目的 探讨介入封堵术对儿童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CHD)心脏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介入封堵术治疗的75例CHD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房间隔缺损(ASD)患儿24例、室间隔缺损(VSD)患儿24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儿27例,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测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患儿心脏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介入封堵术后,VSD患儿的右心室内径(RV)、左心房内径(LA)、左心室内径(LV)、肺动脉压(PAP)、肺动脉瓣口血流速度(PV)、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MVE)、二尖瓣口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MVA)较术前减小,ASD患儿的RV、PAP、三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TVE)、三尖瓣口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TVA)、PV及PDA患儿的LA、LV、MVE、MVA、AV、PAP均较术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患儿的TVE、TVA、AV,ASD患儿的LA、LV、MVE、MVA、AV及PDA患儿的TVE、TVA、PV均较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封堵术可以显著改善儿童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脏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脉冲多普勒Tei指数在小儿重症肺炎心功能中的状态,为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60例健康体检小儿(正常组)及33例重症肺炎的患儿(肺炎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M型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通过脉冲多普勒测量左右心室等容收缩期时间、等容舒张期时间及射血时间及Tei指数的测定,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肺炎组左右心室Tei指数均高于正常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炎组右心室Tei指数高于左心室Tei指数,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炎组与正常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脉冲多普勒检测Tei指数是评价小儿重症肺炎心功能的一种新的较可靠方法,肺炎组左右心室Tei指数均高于正常组,在临床治疗及护理时应注意对肺炎患儿心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成人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治疗前后右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5月行介入封堵治疗的成人ASD 6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正常者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术前、术后及对照组在观察组术前同期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记录不同时间超声监测指标及右心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除右心室射血分数外,其余超声监测指标及右心功能指标均较术前降低(P<0.05).结论 介入封堵治疗后ASD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均会发生改变,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较好的评估其右心功能改善程度.  相似文献   

14.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室间隔缺损封堵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室间隔缺损封堵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对2例室间隔缺损患者用Amplatzer封堵器或类似Amplatzer国产双盘式伞状封堵器进行封堵介入治疗.结果2例室间隔缺损封堵完全成功,定期随访一年,均见封堵器位置正常,未见残余分流等并发症.结论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室间隔缺损封堵介入治疗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右室流入道间隔部(RVIS)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神经内分泌激素和心功能的变化。方法 106例行DDD起搏器治疗的患者:男86例,女20例,年龄45~86岁,平均76岁,随机分为:右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组(RVIS起搏组)56例,右室心尖部起搏组(RVA起搏组)50例。2组心房电极均植入右心耳梳状肌内,RVIS起搏组心室电极植入右室流入道间隔部、RVA起搏组心室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分别观察2组在起搏器植入时、起搏3个月和6个月不同时期,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心钠肽(BNP)和去甲肾上腺素(NE)等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含量;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心排血量(CO)、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和左室短轴缩短分数(FS)。结果 RVA起搏组治疗后其神经内分泌激素和心功能,较起搏治疗前恶化,且随着起搏时间的延长趋于明显,而RVIS起搏组,其神经内分泌激素和心功能改变,较起搏治疗前明显改善,且随着起搏时间的延长改善的越明显,与RVA起搏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VIS起搏优于RVA起搏,可明显改善心功能,纠正神经内分泌激素失调,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组织多普勒Tei指数评价不同程度单纯三尖瓣返流胎儿的右室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经胎儿超声心动图筛查为单纯三尖瓣返流的中晚孕胎儿60例(除外心内及其他部位结构性畸形),其中轻度返流36例,中度返流24例,另选取其他30例相同孕周不合并三尖瓣返流胎儿为对照,采用组织多普勒技术分别测定各胎儿的右室Tel指数,比较各组间胎儿右室Tei指数的变化情况,并观察其转归。结果轻度三尖瓣返流组右室Tei指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6周复查4例仍存在三尖瓣轻度返流,肺动脉收缩压19—27mmHg。中度三尖瓣返流组右室Tei指数与正常组及轻度返流组相比均升高(P均〈0.05),其中1例因孕晚期出现胸腹腔积液引产,余出生后6周复查7例合并中度三尖瓣返流,肺动脉收缩压30—45mmHg,12例合并轻度三尖瓣返流肺动脉收缩压27—36mmHg。结论轻度三尖瓣返流不影响胎儿右室功能,出生后转归良好;中度三尖瓣返流胎儿右室Tei指数升高,右室功能下降,部分转归较差,组织多普勒Tel指数能简便、快捷的评价合并三尖瓣返流胎儿右室整体功能的变化,为临床干预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行常规超声检查的孕妇2568例,通过超声心动图进行产前筛查,观察胎儿四腔心切面、左右室流出道切面、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三血管气管断面观察、主动脉弓及动脉道弓切面,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追踪和随访,以便进行验证。结果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的14例患者均确诊,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3例、室间隔缺损5例、房间隔缺损1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部分合并心外畸形2例、单心室1例、左右心发育不良2例。漏诊病例为室间隔缺损1例。结论应用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筛查是准确可行的,对围生期临床正确处理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报告了儿童室间隔缺损合并有其他畸形的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常规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处理合并畸形时注意先后顺序。术后重视肺高压的处理。结果:343例手术中有3例死亡,均为肺高压。结论:肺高压和手术时机是与手术死亡率密切相关的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介入治疗的术前评估、术中监测以及术后疗效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心脏彩超检查筛选52例先心病患者,在心脏彩超配合X线监测下行介入封堵术,其中房间隔缺损(ASD)21例;室间隔缺损(VSD)18例;动脉导管未闭(PDA)13例。结果 51例患者成功置入封堵器,术后6个月复查无残余分流。1例ASD因术前评估测量有误,封堵失败。1例VSD术后出现三尖瓣中至大量反流。结论心脏彩超对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监测评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肺动脉高压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16例原发肺动脉高压的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6例患者超声多普勒心动图检查均显示肺动脉压力负荷过重所致一系列改变:肺动脉扩张高压,右室游离壁增厚,右心扩大,室间隔形态异常,肺动脉血流频谱异常,肺动脉瓣及三尖瓣不同程度反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原发肺动脉高压诊断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