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异丙酚不同剂量及血药浓度对癫痫病人术中ECOG的影响。方法:20例癫痫手术病人先用静吸复合麻醉,开颅后排出原吸的麻醉药,当异氟醚呼出浓度降至0.2%时,描记ECOG记录癫波,微量泵先后静注异丙酚3mg.kg^-1.h^-1.5mg.kg^-1.h^-1、7mg.kg^-1.h^-1,,同时观察ECOG变化,测定不同剂量异丙酚血药浓度,结果:异丙酚静注3mg.kg^-1、h^-1、5mg.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异丙酚最适给药方法,在42例硬外麻醉下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研究了三种给药法的血浆浓度和临床效应。方法:组1异丙酚负荷量1.5mg/kg,3min后开始维持量3.75mg.kg^-1.h^-1,组2负荷量0.75mg/kg,随之接与组1相同的维持量,组3以0.15mg.kg^-1.min^-1,6min为负荷1min内注入异丙酚15mg并将维持量增加0.75mg.kg^-1.h^-1。结果.  相似文献   

3.
异丙酚对学龄前儿童静脉滴注氯胺酮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学龄对儿童静脉滴注氯胺酮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6例3.5-6岁行择期手术的学龄前儿童随机分为两组:I组为氯胺酮组:Ⅱ组为氯胺酮+异丙酚组。I组采用异氟醚吸入诱导,II组采用异丙酚诱导,气管插管后两组为静脉滴注氯胺酮3mg.kg^-1.h^-1(0.05%)同时吸入异氟醚行麻醉维持,应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胺酮血药浓度,采用中国药理学会编辑的3P9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4.
安氟醚,七氟醚和异丙酚对胸肺静态顺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4例ASAⅠ ̄Ⅱ级在全麻下行乳癌根治术的患,分为三组:安氟醚组(E)、七氟醚组(S)和异丙酚组(Pro)。E、S组分别以1.0MAC的安氟醚和七氟醚维持麻醉。Pro组静点异丙酚4 ̄6mg·kg^-1·h^-1维持麻醉。采用吸气末气道阻断法测定胸肺静顺应性(Crs)。用药30分钟后Crs明显降低(P〈0.01);Pro组的Crs下降上于E和S组(P〈0.05)。表明:麻醉药是影响Crs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新型吸入药地氟醚对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方法 20例ASAⅠ-Ⅱ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两组均采用表麻下慢诱导插管,吸入50%氧化亚氮及静注芬太尼,羟丁酸钠维持麻醉,对照组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mg.kg^-1;地氟醚组在吸入3%地氟醚30分钟后,静脉注射胃库溴铵0.6mg.kg^-1。  相似文献   

6.
异丙酚在成人体外循环中抗氧化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 探讨异丙酚在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中的抗氧化效能。方法 选择在CPB下行心脏直视手术的成年病人30 。主动脉阻断后,A组和B组病人分别给予异丙酚0.1mg.kg^-1.min^-1和芬太尼5ug.kg^-1.min^-1维持麻醉。两组病人分别于麻醉前、CPB前、CPB30min、CPB结束时、CPB后1h、手术结束时、以及术后12和24h取动脉血测定红细胞中-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  相似文献   

7.
地氟醚与其他吸入麻醉药在平衡麻醉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地氟醚、七氟醚、异氟醚及安氟醚在平衡麻醉中的心血管反应及地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妇科择期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地氟醚(D)组、七氟醚(S)组、异氟醚(I)组及安氟醚(E)组。在平衡麻醉下进行手术,术中维持吸入麻醉药的肺泡浓度在1MAC,即D组3%,S组0.7%,I组0.5%,E组0.6%和1:2的O2:N2O。同时经静脉连续输入芬太尼2μg.kg^-1.h^-1,半小时的速度减半。手术  相似文献   

8.
安氟醚,七氟醚对维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1.0MAC的安氟醚或七氟醚对0.05mg·kg-1的维库溴铵临床药效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异丙酚组以异丙酚6~8mg·kg-1·h-1及间断追加芬太尼维持麻醉,安氟醚组和七氟醚组分别吸入1.0MAC的安氟醚和七氟醚维持麻醉。监测起效时间、最大抑制程度、维持时间、维持剂量。结果:安氟醚组、七氟醚组与对照组在起效时间、最大抑制程度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而在维持时间、维持剂量上的差异则有显著性,分别是对照组的1.9倍、1.8倍和46.2%、48.7%。结论:安氟醚和七氟醚能明显延长维库溴铵的维持时间并减少其维持剂量,但对起效时间和最大抑制程度则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异丙酚用于病人自控镇静术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异丙酚病人自控镇静术和医生控制镇静术在硬膜我麻醉中的实用性及优缺点。方法:40例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PCS组病人应用Graseby PCA注射泵自我控制用药,PCS单次用药量为异丙酚20mg加芬太尼10μg;DCS组病人微量泵连续静注异丙酚3.6mg.kg^-1.h^-1和芬太尼1.8μg.kg^-1,h^-1。  相似文献   

10.
不同吸入麻醉药对维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拟观察0.5MAC的地氟醚、异氟醚、安氟醚对维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资料与方法选择ASAⅠ~Ⅱ级五官科手术病人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14~65岁,体重40~90kg。术前肝、肾功能正常,无神经肌肉传递功能障碍性疾病,血电解质水平正常,近期内未用过影响神经肌肉功能的药物。四组病人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5mg,静滴安定0.1~0.2mg·kg-1,哌替啶1~2mg·kg-1,氟哌利多0.05~0.1mg·kg-1,用1%丁卡因对咽喉、气管粘膜表面麻醉,在镇痛健忘下经鼻或口腔行气管…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