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很高,严格控制血压可以减少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强化降压可使此类患者获得较大的益处,降压目标值是小于130/80 mmHg;糖尿病患者控制血压常常需要2种或2种以上的药物联合治疗,首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与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其次为钙离子拮抗剂(CCB),联合治疗首选其次为利尿剂。  相似文献   

2.
本文比较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替米沙坦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卡托普利,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均为中老年人常见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病率为20%~40%[1],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我们观察了二氢吡啶类拮抗剂(CCB)拉西地平和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坎地沙坦酯片两药单独及联合应用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彩云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5):2003-200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s)、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CB)、噻嗪类利尿剂及β-受体阻滞剂均有利于降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和脑卒中的发生率,但也要建立在血压良好控制的基础之上。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最重要的是要达标,即<130/80mmHg,常需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物,而最常用的联合治疗方案是ACEI或ARBs加小剂量的利尿剂和(或)长效的CCB。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糖尿病肾病(DN)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水平的变化,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13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及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组与32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TGF-β1水平及放射免疫法测定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结果 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组血清TGF-β1、血管紧张素Ⅰ(Ang Ⅰ)和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2型糖尿病组及糖尿病肾病组,差异有显著性,TGF-β1与Ang Ⅰ、Ang Ⅱ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血清TGF-β1和RAAS含量在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时显著增高,二者可共同作用加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观察医院的517 例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物后,分析血压降至达标时的情况以及疗效.结果:联合用药达321 例(占总例数的62.09%),明显高于单一药物治疗的例数196 例(占总例数的37.91%); 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的例数200 例(占总例数的38.78%),明显高于三种药物联用的例数80 例(15.47%); 四种及五种药物联合应用的例数分别为36 例(6.96%) 和4例(0.774%),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物时,大多数需要联合用药;较好的联合用药方案是为钙通道阻滞剂(CCB)+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 或β-受体阻滞剂(β-RB),和CCB+ACEI 或ARB 或β-RB+ 利尿剂(DA).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安大略省汉密尔顿市McMaster大学的Arya M.Sharma博士及其同事报道说,血管紧张素Ⅱ亚型-1受体阻断剂(ARB)Irbesartan(IS,厄贝沙坦)可有效降低肥胖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此前的研究显示IS对高危的糖尿病、肾病和心脏肥大的轻度至中度高血压患者有效,但单纯的针对肥胖患  相似文献   

8.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2007年3月8日批准了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厄贝沙坦(商品名:安博维,赛诺菲-安万特公司生产)的新适应症:治疗合并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肾病。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唯一获得SFDA批准治疗合并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肾病的抗高血压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联合应用和单用ARB或ACEI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的分析比较。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6名糖尿病肾病(DN)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CEI组、ARB组和ACEI联合ARB组,经治疗4个月后观察三组患者的血压、血肌酐、电解质和24小时尿蛋白的变化。结果 ARB组、ACEI组和ACEI联合ARB组的血压和24小时尿蛋白均下降,其中ACEI联合ARB组疗效更显著。结论 ACEI联合ARB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显著降低血压和蛋白尿,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的选择进行分析发现,长效钙通道阻断剂(CCB)的优秀代表硝苯地平控释片的降压达标率最高,应作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首选药物,而且以CCB为主的联合用药明显优于以利尿剂为主的联合方案。另外,在关注药物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外,对患者的肾保护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下面我们将深入讨论长效CCB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糖尿病肾病合并顽固性高血压联合降压的优化方案。方法对36例糖尿病肾病合并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降压情况、副作用和实验证据变化。结果治疗组以卡托普利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螺内酯治疗4周,SBP和DBP以治疗前的162.0±15.2和92.1±8.6下降至128.8±6.8和81.2±5.9,略优于以倍他洛克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的对照组,而且副作用少,耐受性好。结论卡托普利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螺内酯治疗高血压病既可减少药量,减少副作用,又可增加降压效应,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韩荣旗  宋畅  李焕文 《医学综述》2014,(9):1621-1624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中晚期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晚期重要的微血管病变,高血压既是其重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肾功能进一步损害和心脑血管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该类患者临床降压药物合理选用有助于其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并可延缓肾病进程。该文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和血压目标水平进行了简要回顾,重点介绍了DN患者常用降压药物以及联合用药的选择,指导临床该类患者的血压控制。  相似文献   

13.
卿燕  陈良 《中外医疗》2011,30(23):101-101,103
目的观察盐酸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 3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对照组服用钙离子拮抗剂,观察患者血压、尿蛋白定量,观察期3个月。结果 2组治疗后血压均有下降,治疗组尿蛋白定量较对照组下降。结论盐酸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患者能显著降低蛋白尿排泄。  相似文献   

14.
龚旬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2):81-82,85
目的:评价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洛汀新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3月门诊治疗的80例患者在给予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同时,予以川芎嗪注射液及洛汀新治疗,4周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高血压、肾功能和蛋白尿情况,了解川芎嗪注射液对肾脏及洛汀新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结果:治疗后临床疗效、血压、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汀新联合川芎嗪注射液能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控制蛋白尿,为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药物之一,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不同降压药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臂踝脉搏波动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培哚普利(ACEI组)、替米沙坦(ARB组)和氨氯地平(CCB组)治疗,在治疗后第1、3个月分别测定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及臂踝脉搏波动传导速度(baPWV)。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SBP、DBP、PP、HR、baPWV无统计学差异(P>0.05);降压治疗后1个月3组患者SBP、DBP、PP、baPWV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3个月3组患者SBP、DBP、PP、baPWV均较治疗后1个月明显降低(P<0.01),3组患者治疗前后HR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3组baPWV变化(△baPWV)比较,ARB组>CCB组>ACEI组,3组数据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培哚普利、氨氯地平、替米沙坦均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其中替米沙坦改善动脉弹性功能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Kidney disease is a primary cause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diabetic patients. Factors that predetermine development of nephropathy remain unknown. Poor glycemic control, insulin requirement, duration of diabetes and family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appear to be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Arterial hypertension, which is twice as common in diabetic patients as in the normal population, accelerates the progression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The pathophysiologic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hypertension appear to be different in IDDM and NIDDM. In IDDM, hypertension occurs usually as a consequence of diabetic renal disease. Conversely, the pathogenesis in NIDDM appears to be multifactorial. In either condition, aggressive blood pressure control is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intervention proven to retard the progression of nephropathy. A stepped-care approach similar to that for essential hypertension with slight modifications is indicated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hypertensive diabetic patient with nephropathy. Nonpharmacological therapy, including dietary protein restriction, should be used as first step. Selection of the ideal antihypertensive must be based not only on efficacy but also on its side effect profile.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nd calcium antagonists have a low incidence of side effects and do not induce metabolic disturbances. Therefore, they are the agents of choice for patients who do not respond to nonpharmacological therapy alone. Thiazide diuretics and beta-blockers should be used as first line therapy only for specific indications.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 combined with good glycemic control and dietary protein restriction constitute the standard of care for diabetic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renal disease.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高血压的患病情况与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阅读2008年5月14~31日门诊药房处方共21943张,对其中的高血压病治疗处方进行了转录与分类统计及分析。结果:21943张门诊处方中抗高血压病处方323张,占1.47%,钙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型)阻滞药应用最多,中老年患者较多,同时趋于年轻化;农村患病人数呈上升趋势。结论:高血压患病情况因年龄、性别、城乡差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但这种差异在缩小。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IgA肾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DM)合并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总结分析13例DM合并IgA肾病的临床资料、病理改变及治疗反应。结果:DM可以合并IgA肾病,在我院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性肾损害(NDRD)中占46.3%。这些患者具有不同于糖尿病肾病的特点:①糖尿病病程一般短于5年;②都有不同程度的血尿;③高血压普遍存在;④组织学病变符合IgA肾病的病理改变,但血管病变较单纯IgA肾病患者严重。⑤表现肾病综合征但病理改变轻微的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可完全缓解。结论:DM合并肾脏损害不等于全部都是糖尿病肾病,DM合并NDRD病例中IgA肾病常见,肾脏损害以IgA肾病为主,肾血管病变严重。临床表现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在充分考虑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改变、严格控制血糖及血压的情况下,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联合细胞毒药物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张喜红  陈波  张莹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7):123-125,128
目的分析高血压疾病的发展趋势,评价我院抗高血压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通过His系统统计用药信息,采用Excel对各类抗高血压药物的销售金额、增幅、DDDs和DDC等数据进行统计。结果抗高血压药物增幅明显,2011年相对于2009年增幅达49.77%,以CCB、ARB和β受体阻滞剂为主。结论医院的用药趋于合理,但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明显增加,应警惕高血压疾病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螺内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把45例门诊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接受改善生活方式和包括利尿剂在内的抗高血压药物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螺内酯(醛固酮拮抗剂)20mg,每天一次,测量治疗前、治疗3周后所有患者血压及检测治疗组治疗前后血钾水平。结果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治疗3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钾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在定期检测血钾的情况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在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螺内酯可取得满意的降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