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其目的在于采用不同的微创入路结合特殊设计的手术器械与置入物,在取得优于或不低于传统开放腰椎椎间融合术效果的同时减少手术创伤,促使患者早日康复。近年来我国微创腰椎榷间融合技术已得到迅速发展,并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微创技术只是传统脊柱手术积极和有意义的补充,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和潜在风险,因此应避免工作中的盲动与冲动,扬长避短,以使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技术健康顺利发展。为此,本期特邀国内相关脊柱外科专家就微创腰椎椎间融合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供同道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椎间融合是脊柱外科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1911年Hibbs和Albee首次介绍脊柱融合术的稳定性,Mercer于1936年提出脊柱融合理论,该观点逐渐被广大的脊柱外科医师所接受.腰椎椎间融合术主要应用于治疗腰椎退变性不稳、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脊柱侧弯及椎间盘源性疼痛等疾病.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不同术式,手术由原来大切口开放性手术转化为小切口或经皮借助于特殊工作通道的微创手术,本文就不同的腰椎椎间融合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椎间融合由于具有稳定脊柱前中柱的生物力学优势而成为腰椎融合的主要术式.根据手术入路不同,腰椎椎间融合可以分为前路腰椎椎间融合术(ALIF)、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和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等3种方法.TLIF是近十年来发展的新的椎间融合技术,与PLIF相比,可减少医源性神经损伤、获得环行融合和避免传统脊柱前方显露的相关并发症.然而,采用传统开放性TLIF常会造成肌肉广泛损伤,从而导致患者术后出现腰部不适或其他并发症,影响手术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腰椎椎间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退变性不稳、滑脱及椎间盘源性疼痛的经典手术方法。传统腰椎椎间融合手术需要广泛剥离及长时间牵拉肌肉,容易引起软组织损伤。椎旁肌肉的病理改变是腰椎融合术后腰部力量减弱及慢性腰痛发生的主要原因[1]。近年来,随着脊柱外科微创技术的迅猛发展,用于腰椎椎间融合的微创技术应运而生,使脊柱融合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对传统的融合观念提出了新的挑战。微创腰椎融合技术是在取得优于或不低于开放腰椎融合术效果的同时,减少对椎旁软组织的损伤,同时患者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微创腰椎椎间融合可分为前路腰椎椎间融合(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ALIF)、后路腰椎椎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经腰椎椎间孔椎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经皮经骶前轴向腰椎椎间融合(axi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AxiaLIF)和极外侧入路椎间融合(extrem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 XLIF)等。现就上述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方法及其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侧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LLIF)是一种较新的腰椎椎间融合技术.该技术已应用于多种脊柱疾病患者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LLIF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可以显著减少医源性损伤、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由于LLIF具有一定改善脊柱力线的能力,近期研究试图将其应用于成人脊柱畸形(ASD)的治疗.虽然这一尝试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6.
目前脊柱微创手术已成为治疗腰椎疾病的主要趋势, 传统的椎间融合器难以满足微创手术的需要, 因此可撑开型椎间融合器被研发应用于临床。该类融合器利用铰接结构原理, 以收缩状态植入椎间隙, 于原位撑开, 可增加与终板接触面积, 并能够恢复前凸曲度, 具有较强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适用于各种需要椎间融合的腰椎退行性疾病, 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本文对近年来研发的可撑开型融合器的类型、设计特点、临床应用、优势、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综述, 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腰椎椎体间融合作为治疗需要稳定的腰椎疾病的方法。已经被广泛用于腰椎体创伤、椎间盘退变、腰椎滑脱及腰椎间隙感染等。传统的腰椎椎体间融合手术需要广泛的肌肉剥离及长时间的牵引。易致软组织损伤。椎旁肌肉的病理改变是腰椎手术后腰部力量减弱及慢性腰痛发生的原因。微创下的腰椎椎间融合手术可避免椎旁软组织的损伤,术中出血少,可减少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易于被患者接受。目前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无论从观念还是技术上均有了很大的发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融合是目前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腰椎不稳及椎间盘源性等疾病的主要手段.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的腰椎融合术,而随着微创脊柱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spinal surgery,MISS)的进步,微创TLIF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相对传统开放TLIF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优势.作者就微创TLIF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手术方式,发展与优势及微创手术辅助器械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术)式治疗双节段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疗效。方法 采用TLIF后路减压、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双节段腰椎滑脱11例,按Lenke标准评价脊柱融合情况,按Henderson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较大程度的复位,术后随访1~2年,根据Lenke标准评价脊柱植骨融合:A级10例,B级1例;根据Henderson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9例,良1例,可1例。结论〓TLIF术式治疗双节段腰椎滑脱症,其脊柱融合满意,疗效显著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腰椎微创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从2020年5月—2021年5月梅州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展开分组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C组。A组60例接受传统经腰椎后路开放手术;B组60例接受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腰椎微创手术;C组60例接受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腰椎微创手术。比较三组之间手术时间、手术疗效。结果 C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和B组(P<0.05);B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C组手术时间短于A组、B组(P<0.05);B组手术时间短于A组(P<0.05)。结论 采用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腰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比实施传统经腰椎后路开放手术、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腰椎微创手术的手术时间更短,临床治疗效果更高。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We have evaluated the TEG® thromboelastograph and the ROTEM® thromboelastometer, two point-of-care devices that measure blood coagulation. During a one-week period, seven consultant anaesthetists, one consultant haematologist, one associate specialist anaesthetist and two senior trainee anaesthetists were trained by the manufacturers and set up, calibrated and used both systems, after which their views were obtained and specific technical/support information was sought from the manufacturers using a questionnaire. Although the devices shared common features, they differed in complexity and aspects of ease of use, and in their purchase and running costs.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