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3年来,我们用针刺治疗面瘫1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0例中,女2例,男8例;年龄15~20岁2例,20~30岁6例,30~40岁2例;病程最短25天,最长50天. 2 治疗方法 患者取坐位,以局部取穴为主,配以远端取穴.取攒竹、地仓、太阳、颊车、翳风、面神经1点(乳突前下方)、面神经2点(下关穴前5分)、太阳、四白、迎香.每次取4~6穴,交替使用穴位,随症用平补平泻或补法,留针20min,每日艾灸患侧面部,早晚各1次,7天为一疗程,每7日停刺1日,共治疗4个疗程.  相似文献   

2.
本院门诊收治的 10例面瘫患者 ,排除中枢性面瘫 ,以针刺为主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 ,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10例中男 7例 ,女 3例。年龄最大者 6 7岁 ,最小者4 2岁。病位在左侧者 6例 ,在右侧者 4例。病程最长 5天 ,最短 1天。2 治疗方法2 .1 取穴 :太冲、合谷、翳风、风池、地仓、颊车 ;配穴 :阳白、颧、太阳、牵正。除合谷、太冲取双侧外 ,余穴均取患侧。每次选取 3~ 5穴 ,主配穴交替使用。2 .2 操作方法 :病初浅刺 ,5天后上电针 10分钟。手法 :面部穴以平补平泻为主 ,远端穴以泻法为主 ,留针30分钟。每日 1次 ,10次为 1疗程。中药 :白…  相似文献   

3.
平衡针灸配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蓉晖 《光明中医》2008,23(3):303-304
目的:观察平衡针灸配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急性期(1—7天)健侧给予平衡针灸治疗,穴取腰痛穴、鼻炎穴、胃痛穴,7天后配合患侧分组常规取穴加电针;对照组急性期健侧常规取穴并开四关,恢复期患侧分组常规取穴加电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73.9%,明显高于对照组50%(P〈0.025)。结论:平衡针灸配合电针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4.
因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面神经麻痹 ,又称倍耳麻痹。近几年来 ,笔者采用穴位分组交替针刺、中药外搽治疗面瘫 32例 ,疗效显著 ,兹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32例患者中 ,女 14例 ,男 18例 ;年龄最小者 6岁 ,最大者6 8岁 ;病程在 3d~ 12d者 2 9例 ,1个月、2个月、7个月者各 1例 ,均为首次发病。2 治疗方法2 1 针刺疗法 患侧取穴 ,分为四白、风池、太阳配合谷和地仓、颊车、下关配足三里两组 ,按隔天交替法选穴一组 ,给予患部穴位中等刺激量 ,健侧合谷、足三里穴中偏强刺激量 ,每次 2 0min。2 2 中药外搽法 将中药白附子、白僵蚕、白芥…  相似文献   

5.
针灸配合微波治疗周围性面瘫5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围性面瘫为临床常见病 ,其主症为一侧面部板滞麻木 ,不能作皱眉、露齿等动作 ,口角偏向健侧 ,患侧额纹及鼻唇沟消失或变浅 ,眼睑闭合不全。近年来 ,笔者采用针灸配合微波治疗周围性面瘫 5 6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5 6例 ,男 34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大 6 2岁 ,最小 9岁 ;病程最长 9个月 ,最短 3d。全部病例均经CT检查排除颅脑病变。2 治疗方法2 1 针灸治疗 取患侧阳白、地仓、颧、颊车、下关、太阳、迎香、风池及健侧的合谷、足三里等穴。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 ,局部常规消毒 ,持 1~ 1 5寸毫针针刺上述穴…  相似文献   

6.
目前,临床报道治疗面瘫的取穴方法,多以患侧局部取穴为主。1992年以来,笔者采用巨刺为主,并配合梅花针加灸治疗面瘫4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42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72岁,以26岁~45岁者多见,左侧面瘫24例,右侧面瘫18例;有32例伴有患侧乳突部疼痛和压痛;病程均在3个月以内。其中4例就诊前经患侧针刺和服药治疗无效,余38例未经  相似文献   

7.
笔者以针刺为主加中药内服治疗周围性面瘫1 6 5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6 5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 96例 ,女 6 9例 ;年龄最小 1 .5岁 ,最大 6 2岁 ,平均 3 8岁 ;病程最短3 h,最长 6个月 ,<3 d 88例 ,3~ 7d 42例 ,8~ 1 5 d2 0例 ,>1 5 d 1 5例。所有病例均以单侧口眼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 ,并排除中枢性面瘫。2 治疗方法2 .1 针刺疗法 取穴 :牵正、四白、阳白、下关、地仓、风池、合谷。鼻中沟歪斜配人中 ,颏唇沟歪斜配承浆 ,偏头痛加医风、率谷。除合谷穴取对侧外 ,余穴均取患侧。操作 :风池、合谷穴用捻转泻法 ,余穴平…  相似文献   

8.
面部透刺治疗周围性面瘫167例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的常见病 ,笔者经过 10多年的临床探索 ,总结出采用面部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独特方法。现收集临床资料比较完整的患者 2 32例 ,分为2组 ,比较两组疗效 ,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将 2 32例患者分为 2组。透刺组 16 7例 ,男 91例 ,女 76例 ;年龄 3~ 6 7岁 ,以 2 0~ 6 0岁多见 ;左侧面瘫6 9例 ,右侧 97例 ,双侧面瘫 1例 ;病程 1d~ 11个月。对照组 4 5例 ,男 2 6例 ,女 39例 ;年龄 7~ 6 8岁 ,左侧面瘫 2 9例 ,右侧面瘫 36例 ;病程最短 1d~ 9个月。2 治疗方法2 1 透刺组。取穴 :取患侧丝竹空、四白、迎香、地…  相似文献   

9.
电针加灸治疗面瘫50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面瘫 ,即面神经麻痹 ,是一种常见病。其主要表现为 :一侧面部表情肌运动障碍。 3年来我们采用电针加灸法治疗面瘫 5 0例 ,获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5 0例病人 ,男性 2 6例 ,女性 2 4例 ,年龄最小1 2岁 ,最大 74岁 ,而以 1 9~ 43岁为多。病程最短 3天 ,最长 1年半。而以发病 1周者占多数。2 治疗方法  取穴 :主穴 :阳白透鱼腰、颊车透地仓、四白透迎香、合谷。  配穴 :偏头痛配头维 ,太阳 ;流泪者配睛明 ;乳突痛配翳风 ;鼻唇沟歪者配人中 ,颏唇沟歪者配承浆。  针法 :合谷取健侧 ,余穴取患侧 ,中等强度刺激 ,进…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40例患者中男 2 4例 ,女 1 6例 ;病程在 3个月以内者 36例 ,1年以上者 4例。 40例中有发病原因可查者 1 9例 ,其中感冒发热头痛或偏头痛 1~ 6天者 1 5例 ,龋齿者 2例 ,头痛兼齿痛者 1例 ,复发者 2例。曾经针灸治疗 7~ 30次以上未效者有 7例。2 治疗方法取穴 :水沟、地仓、瞳子、合谷为主穴。配穴有颊车、迎香、承浆、下关、攒竹、四白、风池等穴。手法 :水沟、地仓、瞳子三穴用捻转补泻或平补平泻法 ,合谷穴取健侧或两侧用捻转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对面形已恢复正常 ,但尚感觉面部发麻或板滞不舒感者可用七星针先叩刺患侧面…  相似文献   

11.
痛经是指妇人在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难忍,或伴有手足厥冷、面色苍白、身冷汗出等证.在临床上笔者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本病3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针药并用治疗痛风2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因为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是尿酸,若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泄减少,导致血液中尿酸浓度增加,引起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过多的尿酸沉积可形成痛风石,并引起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发展成为足母趾、跖趾关节僵肿畸形。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准不断提高,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多,笔者采用针药并用治疗痛风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发病率高,易于反复。临床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近年来笔者依据裘昌林主任医师的临床经验采用针刺与中药结合治疗偏头痛6l例,取得颇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找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方法:将240例颈椎病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2组,即针牵组采用针刺加牵引治疗;针刺组采用单纯的针刺治疗。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77.6%,经统计学处理,针牵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P〈0.01)。结论:针刺配合牵引治疗颈椎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药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5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冠心病心绞痛是心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多以心前区闷痛为主。笔者采用针药并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9例患者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33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61岁。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药物组35例,其中男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贫血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单纯中药组,张针刺中药并用组各45例,进行疗效分析.结果:针药并用组临床显效率37.8%,总有效率93.4%,单用中药组显效率22.2%,总有效率68.9%,针药并用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组(P<0.05).结论:针刺中药并用治疗贫血,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咳嗽是少儿肺部疾患中的一种常见证候,好发于春秋两季,由于少儿年龄小、体质弱,抵抗力比较低,易患外感咳嗽。笔者采用针刺火罐综合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穴位联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本院78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穴位联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穴位治疗,10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清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有效率为82.05%,两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6.215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F-MPQ评分、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乳癖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癖是指妇女乳房部常见的慢性良性肿块,以乳房肿块和胀痛为主症,常见于青壮年妇女,相当于现代医学"乳腺小叶增生".在临床上笔者采用针刺配合推拿疗法治疗本病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脑神经生长素穴位注射治疗小儿智力低下4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于 1 994年开始采用脑神经生长素穴位注射治疗小儿智力低下 46例 ,取得了一定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患儿均符合郭迪主编的《儿科基础与临床》中智力低下的诊断标准。 46例中男性2 7例 ,女性 1 9例 ,年龄最小 1岁 ,最大 1 3岁 ,其中 3岁以下者 1 0例 ,3~ 7岁 2 3例 ,7岁以上 1 3例。   1 0例检查脑电图 ,其中正常 4例 ,异常 6例 ,2例合并有痫性放电 ;5例检查CY ,正常 2例 ,异常 3例 ,均表现为脑容量不足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 2 0例 ,正常 2例 ,可疑异常 3例 ,异常 1 5例。2 治疗方法  主穴取哑门、风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