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0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8):1426-1427
探讨选择乌司他丁+东莨菪碱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加以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选择我院2014年05月~2016年02月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安排所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通过抽签展开分组;对照组:机械通气+东莨菪碱;观察组:机械通气+东莨菪碱+乌司他丁;在呼吸频率等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之间凸显差异(P0.05)。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除实施机械通气治疗之外,配合选择乌司他丁+东莨菪碱,可以成功改善患者的p(CO2)指标以及APACHEⅡ评分。  相似文献   

2.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宇  彭宝岗 《临床医学》2003,23(3):13-1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7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应用乌司他丁和其它非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受损器官的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乌司他丁配合常规方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对改善受损器官的功能及预防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发生有肯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严重肺挫伤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直接原因[1].研究发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在肺挫伤致ARDS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2],而乌司他丁(UTI)能有效抑制ARDS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3],目前已在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4.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现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随着机械通气方式的不断改善,使急性损伤(ALI)等并发症进一步减少,而应用血液净化治疗及应用乌司他丁清除炎症介质,改善了ARDS的预后.对白细胞介素-10(IL-10)的研究报道较多,但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许多治疗方法疗效仍评价不一.现将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创伤后急性肺损伤利用乌司他丁联合大黄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2年10月~ 2015年9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创伤后急性肺损伤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与对照2个组,对照组利用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利用乌司他丁联合大黄治疗,比较分析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动脉血气、氧合指数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CRP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创伤后急性肺损伤患者应用乌司他丁联合大黄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5):707-709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联合乌司他丁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2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按照入院的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乌司他丁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山莨菪碱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山莨菪碱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死亡率。结果试验组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莨菪碱联合乌司他丁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有助于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的缩短,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死亡等情况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乌司他丁对大鼠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乌司他丁作为一个具有广泛抑制各种细胞因子产生的药物,在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方面的治疗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拟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肺保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以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病死率有所下降,但仍高达30%~50%[1].本研究拟观察在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ALI/ARDS患者的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的变化,以评价乌司他丁在ALI/ARDS机械通气的肺保护及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降低病死率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ereatitis,SAP)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防治作用.方法 84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分别于治疗后第0、3、7、10、14天分析患者动脉血气,以呼吸频率、血PaO2、氧合指数和肺部X线检查等为观测指标,观察乌司他丁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肺损伤发生率差异以及对肺损伤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SAP肺损伤的发生率为39.6%,对照组为6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司他丁对各阶段ALI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P<0.01).结论 乌司他丁可以显著减少SAP引起的ALI的发生.并能促进SAP的好转,对SAP引起的ALI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血气分析及生化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APACHEⅡ)评分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a O2/Fi O2、Pa O2均高于对照组,PCT、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气指标,降低炎症反应,缩短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急性重症肠源性腹膜炎患者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04年7月至2009年11月间收治成功的急性重症肠源性腹膜炎的患者107例,采用回顾对照分析,分为时照组(n=48)和治疗组(n=59).治疗组自入院当天至术后第7天,静脉应用乌司他丁(UTT),而对照组不用乌司他丁,其余接受相同常规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入院后手术前及术后第1、3、7天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SIRS及MODS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均有较高的SIRS发生率,治疗组在术后第3天、第7天白细胞计数,凝血时间、TB、ALT、AST、Creat、Urea等肝肾功能指标的恢复优于对照组,SIRS的发生率减少.结论:乌司他丁对急性重症肠源性腹膜炎术后SIRS的抑制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联合床旁高流量持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作用,探讨其对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血症(sepsis)、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作用机制.方法 122例重症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15分,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加乌司他丁组(乌司他丁组,35例);常规治疗力加床旁持续高流量血液净化组(净化组,31例);乌司他丁联合床旁高流量持续血液净化组(联合组,30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6例);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7天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同时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四项、动脉血气分析氧合指数、APACHEⅡ分值,比较各组MODS发生率.结果 ①治疗后第1、3、7天,乌司他丁组、净化组的血浆hs-CRP、IL-6水平较对照组叫显降低(P<0.05.P<0.01),联合组下降更显著,治疗前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7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第1、3、7天,乌司他丁组、净化组,氧合指数Pa02/Fi02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P<0.01),联合组改善更显著,同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F)、肌酐(Cr)低于对照组,治疗前无明显差别(P>0.05);③治疗后第1、3、7天,乌司他丁组、净化组的APACHEⅡ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P<0.01),联合组改善更显著,同时器官衰竭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 乌司他丁有抑制hs-CRP、IL-6等炎性细胞因子过度释放的作用持续床旁高流量血滤可以清除炎性介质,两者联合效果更佳;可以有效阻断SIRS、ARDS发展和MODS形成,保护肺、肝、肾、脑等器官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大剂量氨溴索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80例ARDS患者,对照组(40例)采用大剂量氨溴索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大剂量氨溴索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两组的的呼吸频率、PaO2、PaO2/FiO2、PCO2、APACHEII 评分、肺损伤评分、X线胸片变化、VAP发生率及病死率、住院时间以及费用.结果 观察组的APACHEII评分、呼吸频率、PaO2、PaO2/FiO2、PCO2、X线胸片变化以及肺损伤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VAP发生率、病死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氨溴索联合乌司他丁治疗ARDS可以改善肺功能,缓解患者的症状,增加治疗的安全性及可靠性,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ICU常见的危重症,目前病死率仍较高,达32.5%,糖皮质激素(GC)可减轻炎性反应,抑制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延缓纤维化的形成,故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乌司他丁既能抑制多种蛋白酶,又能减少多种炎症因子的释放,所以在大手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和急性胰腺炎等疾病中应用较多。现将本院ICu收治的40例ARDS患者运用乌司他丁和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4):2219-2220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联合杂合式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9年2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8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给予乌司他丁+杂合式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及住ICU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乌司他丁联合杂合式血液净化治疗疗效显著,可明显加快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缩短ICU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机体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是一种存在于人尿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初对其结构、生化特性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于1985年作为药品上市。在临床应用过程中,UTI对胰腺炎、急性循环障碍等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近些年已逐渐将其用于围手术期抗手术侵袭并取得了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乌司他丁配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2月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乌司他丁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和炎症介质水平。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细胞介素-6水平较低,白细胞介素-10水平较高,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较低,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配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有助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炎症介质水平和健康状况,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能否改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呼吸功能。方法 分别设乌司他丁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8例,观察治疗前后呼吸频率、氧合指数、PaCO2、胸片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呼吸频率、PaCO2、胸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改善。结论 乌司他丁有助于改善SARS患者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肺损伤(ALI)患者血气指标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L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给予乌司他丁联合NIPPV治疗)和对照组(乌司他丁联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观察两组血气和药代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和指数(PaO2/FiO2)、pH值、乌司他丁浓度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达到峰值的时间和半衰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乌司他丁联合NIPPV治疗ALI患者能够有效的改善血气指标、保证血药浓度,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4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2例.治疗组采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统计使用呼吸机天数、住ICU 时间及ICU病死率;并记录治疗前后患者呼吸频率、氧合指数、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监测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变化、胸部X线片、三大常规和生化检查.[结果]治疗组其呼吸频率、氧合指数、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治疗组呼吸机使用天数、入住ICU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病死率显著降低( P <0.01).[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以提高呼吸窘迫综合征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