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哈萨克族、汉族高血压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调查新疆哈萨克族(哈族)、汉族高血压患病率及高血压相关因素.方法:使用整群抽样方法对946名哈族,941名汉族进行血压、身高、体重测量及高血压家族史的调查.结果:高血压患病率哈族32.8%,汉族20.08%,与1991年相比哈族高血压患病率增加了13.12%,汉族增加了7.14%,哈族高血压患病的相对危险性和血压升高的程度在各年龄组均高于汉族,但心脑卒中患病率却低于汉族(P<0.05).结论:二个民族高血压患病率近年均有增长,尤以哈族明显.二个民族的体重指数与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医院对高危人群的干预和政府对全民教育的参与结合起来方可扼制其增长.  相似文献   

2.
新疆哈萨克族、汉族高血压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调查新疆哈萨克族(哈族)、汉族高血压患病率及高血压相关因素。方法:使用整群抽样方法对946名哈族,941名汉族进行血压、身高、体重测量及高血压家庭史的调查。结果:高血压患病率哈族32.8%,汉族20.08%,与1991年相比哈族高血压患病率增加了13.12%,汉族增加了7.14%,哈族高血压患病的相对危险性和血压升高的程度在各年龄组均高于汉族,但心脑卒中患病率却低于汉族(P〈0.05)。结论:二个民族高血压患病率近年均有增长,尤以哈族明显。二个民族的体重指数与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医院对高危人群的干预和政府对全民教育的参与结合起来方可扼制其增长。  相似文献   

3.
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哈、维、汉三个民族健康人和心脑血管病人血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探讨民族间的差别及同型半胱氨酸与传统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三个民族健康人 10 8例 ,心脑血管病人 15 6例 ,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以及测定患者组传统的危险因素。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三个民族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汉族高于哈族和维族。 2 .患者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高于正常组 ,(除哈族男性、汉族女性患者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外 ,其余组均有显著性差异。) 3 .患者组同型半胱氨酸与传统危险因素相关性比较 ,除哈族的三酰甘油有相关性外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高血糖、高血压、吸烟、饮酒无相关性。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三个民族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15 6例患者中 ,单纯同型半胱氨酸升高者 4.5 % ,合并一种以上危险因素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占患者总数的 42 .10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传统危险因素同时存在更易导致和加重心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哈族)、汉族冠心病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53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资料,冠心病组118例,其中哈族50例,汉族68例;正常对照组135例,其中哈族61例,汉族74例。结果:(1)哈、汉两族冠心病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2)与冠心病组汉族患者比较,冠心病组哈族患者TBIL[(12.88±4.55)μmol/L比(10.71±4.01)μmol/L]、DBIL[(3.17±1.79)μmol/L比(2.10±1.08)μmol/L]、IBIL[(9.23±4.15)μmol/L比(8.36±3.15)μmol/L]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正常对照组哈、汉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3)哈族≥2支病变组TBIL、DBIL、IBIL明显低于单支病变组(P〈0.05);汉族≥2支病变组TBIL、IBIL明显低于单支病变组(P〈0.05);(4)哈族冠状动脉病变积分的自然对数(LNCCS)与TBIL、DBII,呈负相关(r=-0.260、-0.252,P〈0.01);汉族LNCCS与TBIL、IBIL负相关(r=-0.240、-0.178,P〈0.01);(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BIL、DBIL水平降低,高血压,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是哈族冠心病的危险因素(P〈0.05);TBIL、IBIL水平降低,性别,吸烟,高血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是汉族冠心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减低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哈族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减低,汉族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减低可能是预测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族(下称"维族")、哈萨克族(下称"哈族")和汉族IFG人群脉压(PP)水平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新疆地区6928名30~80岁维族、哈族和汉族居民行横断面调查,筛查IFG人群,分析该人群PP水平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027例IFG人群中,PP水平为(44.550±14.212)mmHg,其中,维族(41.020±11.315)mmHg、哈族(53.420±16.979)mmHg、汉族(44.350±14.013)mmHg,(P0.05)。IFG人群中PP异常总发生率为51.9%(1053/2027),且男性多于女性(64.8%vs 35.2%)。维族PP异常发生率为41.9%(257/614),哈族PP异常发生率为71.5%(193/270),汉族PP异常发生率为52.8%(603/1143)。3个民族中,哈族PP异常发生率最高,维族最低(x~2=66.618,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FG人群总体PP异常的危险因素是民族、年龄、2 hPG、LDL-C、TC、TG及BMI。其中,维族PP异常的危险因素是年龄、LDL-C、TC及TG。哈族PP异常的危险因素是年龄、2 hPG、LDL-C、TC及BMI。汉族PP异常的危险因素是年龄、LDL-C、TG及BMI。结论新疆地区维族、哈族及汉族IFG人群PP异常总发生率为51.9%,PP异常的危险因素为年龄、2 hPG、LDL-C、TC、TG及BMI。3个民族PP异常共同的危险因素是年龄和LDL-C。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新疆汉族、维吾尔(维)族、哈萨克(哈)族既往未诊断糖尿病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住院患者的糖代谢异常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住院的、既往未诊断糖尿病的ACS患者共581例,对于空腹血糖不能明确诊断糖尿病的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IT),以分析其糖代谢情况。结果(1)581例既往未诊断糖尿病的住院ACS患者中,汉族337例,维族219例,哈族25例。检测后共发现糖代谢异常428例(73.7%),其中糖尿病患者245例(42.2%),汉族146例(43.3%),维族96例(43.8%),哈族3例(12.0%);(2)糖调节异常共183例(31.5%),其中汉族114例(33.8%),维族65例(29.7%),哈族4例(16.0%);(3)若不进行OGTT试验,仅靠检测空腹血糖,既往未诊断糖尿病的ACS患者,将有38.0%的糖尿病患者被漏诊,43.7%的糖调节受损患者被漏诊,3个月后复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汉族、维族、哈族三民族既往未诊断糖尿病的ACS患者总体糖代谢异常率为73.7%,哈族偏低。仅检测空腹血糖将有很多ACS患者漏诊糖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7.
肥胖在哈汉两族高血压患者中致病特点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肥胖程度及类型在哈、汉两民族高血压患者中致病特点。我们对高血压患者 143例 (哈族57例 ,汉族 86例 ) ,正常对照者 10 3例 (哈族 4 6例 ,汉族 57例 )。测体重指数 (BMI)、腰臀围比值 (WHR)、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空腹血糖 (BG)、胰岛素 (FINS)、口服 75g葡萄糖后 2h血糖 (2hBG)、胰岛素 (2hINS)、血脂 4项、内皮素 (ET)、心钠素 (AN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以BMI、WHR等五项生理指标为自变量 ,其余各项分别为应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1 哈族WHR与DBP ,汉族BMI、WHR与SBP、DBP呈正相关。 2 哈族WHR与FBG、2hBG ,汉族BMI与两次BG、INS呈正相关 ,哈、汉两族BMI、WHR与ISI呈负相关。 3 哈、汉两族WHR与HDL -ch呈负相关、与TG呈正相关。 4 哈族BMI与ET ,汉族WHR与ET、BMI与ANP呈正相关。说明BMI、WHR二指标在哈、汉两族中通过影响血压、BG、INS及敏感性、HDL ch、TG、ET、ANP的水平而起致病作用。哈族WHR显示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蒙、哈、维及汉4民族高血压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调查30岁以上蒙古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及汉族居民.结果蒙古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及汉族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42.0%,40.5%,35.6%,33.2%;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为46.0%,25.7%,6.6%.收缩压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民族、BMI、年龄均为收缩压的危险因素,而只有蒙族男性性别为收缩压的危险因素,但其他民族性别未进入方程.舒张压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民族、BMI、年龄均为舒张压的危险因素,同时男性性别为蒙族、哈族及汉族的危险因素.结论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地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尤其是蒙古族及哈萨克族,而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很低.年龄及BMI是4民族高血压(不论收缩压及舒张压)主要的危险因素.男性性别是舒张压升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新疆汉、维、哈民族血脂水平,了解其血脂水平分布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新疆乌鲁木齐市、呼图壁县、托里县、托克逊县、和田市、喀什市为调查点,收集年龄18~70岁的汉、维、哈居民共2 585人,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结果 (1)所调查人群中共有1 474人符合血脂异常诊断。其中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最多,占61.5%;其次是混合型血脂异常,占27.5%;高TG血症占6.4%;高TC血症最少,仅占2.2%。(2)汉、维、哈民族血脂水平的比较:TC及TG水平,汉族与维吾尔族明显高于哈萨克族(P0.05);HDL-C及LDL-C水平比较,哈萨克族HDL-C水平最高,其次为汉族,维吾尔族HDL-C水平最低,哈萨克族LDL-C水平最低,维吾尔族LDL-C水平最高(P0.05)。(3)汉、维、哈民族不同性别血脂水平比较:汉、维、哈民族TG水平男性均高于女性,HDL-C水平女性均高于男性(P0.05);维吾尔族女性的LDL-C水平高于汉族女性(P0.05)。(4)汉、维、哈民族不同年龄段血脂水平比较:汉、维、哈民族TC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呈递增趋势(P0.05)。结论不同民族血脂水平存在差异。与哈萨克族人群相比,汉族与维吾尔族TC、TG、LDL-C水平较高,而HDL-C水平偏低。差异可能与性别、年龄、生产方式、饮食结构、肥胖、遗传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新疆南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两民族中老年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现患状况及分布特点.方法 2004年7月至2007年6月,采用分层随机多级整群抽样方式随机抽取新疆南疆地区年龄大于50岁的维吾尔、汉族中老年人进行相关心脑血管疾病的现患状况调查.结果 新疆南疆地区共调查了3685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脑血管病、痴呆的发生率分别为28.20%、6.70%,15.39%、12.46%、4.10%,其中除高血压外,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在维吾尔、汉族中老年人群中均有统计学意义,汉族中老年人群糖尿病及血脂紊乱的发生率高于维吾尔族,而维吾尔族中老年人群的脑血管病及痴呆的发生率远高于汉族.结论 新疆南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中老年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患病形势严峻,存在着明显的族别和性别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哈萨克族人群砖茶型氟中毒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哈族、汉族居住地水源氟浓度为0.32mg/L,0.39mg/L,但哈族居民每日通过饮用砖茶熬制的奶茶,其日总摄氟量达到了少儿6.046mg,成人8.948mg,当地汉族居民春、夏、秋季饮用普通花茶日总摄氟量少儿0.962mg,成人1.819mg。大量的茶氟摄入导致哈族8~15岁少年儿童和成人氟斑牙患病率达到84.2%和93.33%,氟斑牙指数分别为3.05和4.25,属氟中毒重度流行人群。哈族奶茶与汉族冬季饮用的砖茶与氟中毒反应呈明显的相关性(r=0.99,r=0.96)。  相似文献   

12.
汉族与哈族维族52例食管癌资料分析阮鹤瑞,杨钟福我院从1984年至1991年采用OlympusGIF-K2、GIF-P3胃镜检查病人5100例次,检出食管癌54例(检出率1.06%),其中汉族、哈萨克族(简称哈族)、维吾尔族(简称维族)占52例,其它...  相似文献   

13.
蛲虫病为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儿童感染率较高,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危害。为查清新疆的汉族、哈萨克族(以下简称哈族)儿童蛲虫感染情况,我们于1990年6月在新疆裕民县对一个哈萨克族乡和两个汉族乡的在校学生,年龄4—12岁的儿童用透明胶纸拭擦法,调查了蛲虫感染情况。 共调查儿童716人,感染者296例,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c-Met基因在新疆哈萨克族(哈族)、汉族食管鳞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且手术切除的100例冰冻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以及配对对癌远端正常组织的标本,其中哈族50例,汉族50例。观察两组c-Met基因转录的m RNA的表达相关情况。结果在本次研究完成后我们发现,c-Met基因转录的m RNA在所有患者的食管鳞癌组织中共50例呈现阳性表达,其中汉族40例,哈族60例,配对癌远端的正常组织中6例呈现出阳性表达的情况,其中汉族2例,哈族4例,对于食管鳞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远端的正常组织相比,c-Met基因的表达呈现出明显增加的情况,并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有较大的相关性。结论对于食管鳞癌患者而言,c-Met基因在部分的食管鳞癌的组织中会呈现出一种高表达的情况,同时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肿瘤的发生部位并无显著的相关性,但与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同时c-Met的表达在哈族以及汉族患者的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 基因C677T多态性与新疆哈族、汉族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用PCR-RFLP方法检测食管癌患者178 例(哈萨克族94例,汉族84例)和同一地区无肿瘤病史的正常对照者155例(哈萨克族98例,汉族57例)的MTHFR基因C677T基因型分布.结果:新疆哈族食管癌组中MTHFR C677T 3种基因型CC,CT,TT,所占比例分别是 56.4%,36.2%,7.4%,与新疆汉族食管癌组中的32.9%,40.0%,27.1%相比,存在显著差异(X2=1 5.37,P<0.05);哈族正常对照组分别为58.2%,29.6%,12.2%与汉族正常对照组 22.8%,52.6%,24.6%相比,有显著差异(X2= 18.26,P<0.05).MTHFR 3种基因型在哈族食管癌组中的分布(CC 56.4%,CT 36.2%and TT 7.4%)与对照组中(CC 22.8%,CT 52.6%and TT 24.6%)相比,无显著差异(X2=1.776,P= 0.412).在汉族食管癌组与对照组间也无显著差异(X2=2.750,P=0.253).结论: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分布在新疆哈族、汉族正常对照组间存在民族差异,在食管癌间也存在差异.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新疆哈萨克族与汉族食管癌的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本院1983年1月—1991年12月间收治的汉、哈族PU 331例的临床资料。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院9年间共收治PU 358例,占同期消化系病的19.9%;剔除其他民族后,汉、哈族PU共331例(92.5%);年龄15—78岁;病史3d—30年不等;其中并发出血62例,穿孔9例,梗阻3例,汉族PU 255例,占同期汉族消化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两个汉族Brugada综合征家系成员相关基因SCN5A外显子的突变情况,探讨相关基因SCN5A外显子在新疆汉、哈、维族健康人群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方法已明确诊断为Brugada综合征的2位汉族患者及其家系成员共27人作为研究对象,同时纳入246例(汉族75人,哈族68人,维吾尔族103人)健康人群作为对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外显子序列扩增,双脱氧末端中止法进行核酸序列检测,测序结果经核酸序列比对软件(DNAMAN)比对、在线基因序列筛查(http://genome.ucsc.edu/及http://blast.ncbi.nlm.nih.gov/)检测相关基因SCN5A外显子的突变情况,运用统计学软件分析目标基因SNP。结果在2个已明确诊断为Brugada综合征患者SCN5A基因的7号外显子上发现了一个突变位点(T909-),在2个Brugada综合征家系其余7名家族成员中同样发现了该突变位点,健康对照人群中共有29人存在T909-突变。通过比对筛查,T909-突变在SNP数据库中尚没有记录,且T909-在2个Brugada综合征家系及健康汉族人群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汉族、哈族、维吾尔族健康人群中基因型频率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909-可能是Brugada综合征患者SCN5A基因一个新的突变位点,该突变位点多态性在汉族、哈族、维吾尔族健康人群中分布可能无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哈、维、汉族SCN5A基因的多态性,分析这些民族的遗传特点。方法随机收集哈、维、汉族先心病患者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分别从哈、维、汉三个民族健康人群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PCR扩增技术和DNA直接测序方法检测SCN5A基因的12号外显子序列;设计SCN5A基因H558R多态位点的引物序列,然后采用PCR扩增技术和直接测序验证结果。结果多态位点H558R的最少等位基因频率在对照组中的分布特征为:哈族23.2%,维族22.5%,汉族22.2%,实验结果与日本、美国及国人先前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多态位点H558R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1673G-H558R在不同种族人群中的分布有明显差异;A1673G-H558R在新疆地区人群先心病发病中存在多态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确定各种生活因子和膳食营养素对新疆不同民族骨密度的影响,以指导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工作,对新疆乌鲁木齐、伊犁、乌苏、吐鲁番地区20~70岁的维吾尔族、汉族和哈萨克族887名健康人进行问卷调查,并用QCT法测定腰椎松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结果表明;(1)各民族相比较,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女性BMD高于汉族女性(P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蒙、哈、维及汉4民族高血压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调查30岁以上蒙古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及汉族居民。结果蒙古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及汉族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42.0%,40.5%,35.6%,33.2%;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为46.0%,25.7%,6.6%。收缩压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民族、BMI、年龄均为收缩压的危险因素,而只有蒙族男性性别为收缩压的危险因素,但其他民族性别未进入方程。舒张压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民族、BMI、年龄均为舒张压的危险因素,同时男性性别为蒙族、哈族及汉族的危险因素。结论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地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尤其是蒙古族及哈萨克族,而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很低。年龄及BMI是4民族高血压(不论收缩压及舒张压)主要的危险因素。男性性别是舒张压升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