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AITL)是最常见的原发于淋巴结的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占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的15%~20%,呈侵袭性进展。有学者报道,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AITL可改善其预后[1]。本文报道1例使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R-CHOP)方案治疗AITL的经  相似文献   

2.
阳文捷  林金盈  许力  黄向英  魏华萍 《内科》2009,4(5):734-735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对老年人C020阳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1例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CD20阳性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每疗程化疗前即第1天给予利妥昔单抗375mg/m^2,第2天开始化疗。采用CHOP方案化疗.每21~28天重复疗程,至少4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8/11,完全缓解4/11,部分缓解4/11,稳定2/11,进展1/11;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等,少数病人出现畏寒、发热、皮肤潮红、血压升高、胸闷等利妥昔单抗输注相关反应,1例患者继发出现口唇疱疹。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老年B细胞性淋巴瘤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不良反应可为老年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适于老年淋巴瘤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周仲昊  王智  赵晓红 《山东医药》2009,49(49):91-92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R—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患者18例应用R—CHOP方案治疗,即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或吡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每3周为1个疗程,均使用6个疗程,观察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8例患者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5例,总缓解率为83.6%。其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患者可耐受,不影响治疗。结论R-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疗效显著,而且全身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4.
李宁  程琦  郑建铭  陈明泉 《肝脏》2014,(12):912-914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 CHOP 方案(R-CHOP)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非活动性 HBsAg 携带者的治疗方法。方法报道1例行 R-CHOP 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非活动性 HBsAg 携带者患者,未行抗病毒治疗的疾病进程,并复习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结果本例患者应用 R-CHOP 方案化疗前未行抗病毒治疗,引起HBV 再激活,致肝功能衰竭。结论应明确抗病毒治疗对防止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过程中 HBV 再激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是一类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而且大部分起源于B淋巴细胞并表达CD20抗原,对常规化疗、放疗较为敏感,但容易复发或耐药。有学者认为,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又名美罗华,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40111)联合化疗治疗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疗效好〔1,2〕。本文比较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CHOP方案与单用CHOP方案治疗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亚型[1],近2/3的患者初诊时已为晚期。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或CHOP样方案化疗是目前CD 20阳性DLBCL的标准一线治疗。虽然利妥昔单抗的问世改善了DLBCL患者的预后,但仍有40%~50%的患者不能依靠传统化疗治愈[2],这些患者应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本研究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应用于DLBCL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采用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CHOP方案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3月到2020年2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40例.采用CHOP方案对甲组予以治疗,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利妥昔单克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利妥昔单抗联合R-MAD方案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9月我院接诊的PCNSL患者60例纳入研究,根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甲氨喋呤(MTX)治疗,观察组予以利妥昔单抗联合R-MAD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CNSL患者予以利妥昔单抗联合R-MAD方案进行治疗的效果确切,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9.
<正>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临床进展较为迅速,属于侵袭性的恶性淋巴瘤,发病年龄偏大,多见于50~60岁的患者,对化疗较为敏感,传统治疗采用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地塞米松(CHOP)方案进行化疗,患者病情容易复发,并且易产生耐药性,长期存活率不高。而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应用于DLBCL的治疗,改善了DLBCL的疗效及预后。本研究对比利妥昔单抗联合CTOP(R-CTOP)方案化疗与单用CTOP方案进  相似文献   

10.
原发于前列腺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列腺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特征。方法:报道1例前列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病理及治疗方案,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前列腺淋巴瘤临床表现常有排尿困难、急性尿潴留、尿频、夜尿增多等梗阻和尿路刺激症状。本例患者行前列腺肿块穿刺活检术,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显示为B细胞淋巴瘤,给予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治疗,症状消失。结论:前列腺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极罕见,大多为B细胞型淋巴瘤。一线治疗为R—CHOP方案。  相似文献   

11.
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进行利妥昔单抗(商品名: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评价。方法:2例B细胞NHL患者均采用美罗华与CHOP方案联用。美罗华375mg/m2,Qw×4次,CHOP方案q4W×4次。结果:2例均达到完全缓解(CR),美罗华未加重化疗副反应,分别随访26和13个月。结论: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对B细胞NHL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安全,患者易耐受。  相似文献   

12.
宋晓燕 《传染病信息》2012,25(6):378-379
目的探讨HIV/AIDS合并淋巴瘤患者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23例HIV/AIDS合并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经1年观察治疗,完成疗程18例,自动放弃治疗2例,死亡3例。结论加强HIV/AIDS合并淋巴瘤患者心理护理、化疗护理,有助于顺利完成化疗,减轻不良反应,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CHOP方案治疗高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入院的76例老年NHL患者随机分为两组;CHOP方案组36例,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CHOP方案组40例。采用回顾分析方法,比较两组患者6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并记录其不良反应。结果 CHOP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为25.00%,总有效率为55.56%;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CHOP方案组分别为45.00%,77.5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33,P<0.05);两组治疗方案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IgA、lgG、IgM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CHOP方案治疗高龄NHL临床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未增加,但还应实时监测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和比较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应用氟达拉滨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特点及规律。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应用氟达拉滨为基础的化疗方案(n=5)、CHOP方案(n=9)及利妥昔单抗加CHOP(R加CHOP)方案(n=7)化疗后的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及健康志愿者(n=51)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结果:应用氟达拉滨化疗患者的淋巴细胞、NK细胞、T淋巴细胞及CD4 T淋巴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应用CHOP方案及应用R加CHOP方案患者。应用氟达拉滨组患者与R加CHOP组患者B淋巴细胞计数未存在显著差异,但2组均显著低于应用CHOP方案组患者B淋巴细胞计数结果。结论:氟达拉滨可引起患者机体显著的免疫抑制。在应用氟达拉滨为基础的化疗过程中有必要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5.
淋巴瘤     
111例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预后分析;DICE方案治疗复发或耐药中高度恶性非霍奇金;ProMACE-CytaBOM方案与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CHOP方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除发热例数多于对照组外(P<0.05),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用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GI-DLBCL)的临床特点、免疫表型及治疗方案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0年4月至2014年6月诊治的91例PGI-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免疫分型以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时间为3~16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9个月。91例PGI-DLBCL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22∶1,中位年龄57(17~79)岁。Ann Arbor分期Ⅰ~Ⅱ期49例(53.8%),Ⅲ~Ⅳ期42例(46.2%);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正常者75例(82.4%),升高者16例(17.6%);国际预后指数(IPI)低/低中危患者73例(80.2%),中/中高危患者18例(19.8%);生发中心B细胞(GCB)患者22例(34.9%),非GCB(non GCB)患者41例(65.1%);采用CHOP(环磷酰胺、长春地辛、表柔比星、甲泼尼龙)方案治疗的55例(60.4%),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化学治疗(化疗)36例(39.6%),5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75.5%、95.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PI、Ann Arbor临床分期、LDH水平、免疫分型以及是否联合利妥昔单抗化疗对生存率有显著影响(均P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探讨其对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和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120例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对照组采用FOLFIRI方案化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及1年、2年、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2,0.01,0.04);2组均使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下降,观察组下降水平较对照组多(P=0.01,0.01,0.02);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不增加不良反应,减轻化疗对免疫功能的抑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美罗华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美罗华单药或联合化疗和单用CHOP方案治疗初治的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同期非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将51例初治B细胞淋巴瘤患者分为美罗华组和CHOP组,前组24例,采用美罗华单药或联合化疗;后组27例,单用CHOP方案化疗。3~6疗程后比较2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美罗华组完全缓解(CR)率83.3%(20/24),总有效率(OR)95.8%(23/24);CHOP组CR率55.6%(15/27),OR率66.7%(18/27),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罗华组2年的总生存率为70.8%,CHOP组为40.7%,美罗华组优于CHOP组(P<0.05)。结论:美罗华治疗初治B细胞淋巴瘤可取得较好疗效,2年生存率高,不良反应能耐受。  相似文献   

20.
<正>淋巴瘤患者中约有50%年龄超过65岁,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逐年增高〔14〕。尽管淋巴瘤对化疗非常敏感,但是其远期生存率在40%4〕。尽管淋巴瘤对化疗非常敏感,但是其远期生存率在40%50%。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美罗华)用于治疗B细胞淋巴瘤,能显著提高美罗华、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R-CHOP)方案的疗效〔550%。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美罗华)用于治疗B细胞淋巴瘤,能显著提高美罗华、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R-CHOP)方案的疗效〔57〕。但是由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干扰正常造血及免疫功能,使患者易受病原微生物侵袭,常因严重感染而导致死亡〔8〕,其中以恶性淋巴瘤最高〔9〕。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使用RCHOP方案与医院肺部感染发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