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目的 观察单侧及双侧卵巢切除对大鼠脂肪组织及子宫质量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0~11周龄时,按照切除的卵巢数量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 operation, Sham)(n=5),单侧卵巢切除组(unilateral ovariectomy, U-OVX)(n=5),双侧卵巢切除组(bilateral ovariectomy, B-OVX)(n=6)。术后1年处死,比较组间肩胛间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 BAT)、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 SAT)、腹腔内脏脂肪组织(intra-abdominal adipose tissue, IAAT)及子宫质量差异。结果 B-OVX组大鼠SAT和IAAT质量较Sham组增加。Sham组和U-OVX组的SAT、IAAT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BAT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OVX组子宫质量小于Sham组和U-OVX组,U-OVX组子宫质量和Sham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侧卵巢切除后大鼠皮下脂肪和腹腔内脏脂肪增多,单侧卵巢切除不影响大鼠皮下脂肪和腹腔内...  相似文献   

2.
万汶极度血液稀释在大量失血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极度血液稀释(Hct≤10%)在大量失血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节约用血的情况及氧供氧耗失衡状态下病人各项生理指标和多脏器功能的情况。方法23例大量失血病人在大出血前施行急性高容血液稀释,为中度血液稀释(Hct≥25%)。大出血阶段施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达到极度血液稀释(Hct≤10%),持续平均时间为(32±11)min。结果23例病人平均失血量9612ml,术中平均输血量5038ml。术中各时点pH值和乳酸值与T1值比较,P<0.05。结论在心肺肾脏功能正常病人,极度血液稀释在快速大量失血状态下仍然具有可行性,Hct<10%时间在0.5h左右,Hct<15%时间在50min左右不会引起缺氧性脑病,节约用血效果明显。但必须加强监测,维持酸碱平衡,纠正电解质紊乱,调整凝血机制,积极输血,尽量缩短极度血液稀释时间。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0):136-138+169
目的探讨子宫和卵巢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表达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子宫及卵巢切除术的315例患者标本,其中发现有20例子宫和卵巢腺瘤样瘤标本,对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表达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0例腺瘤样瘤为手术标本的6.34%,其中子宫腺瘤样瘤18例、卵巢腺瘤样瘤2例。肿瘤平均直径为(2.52±0.17)cm,分别位于肌壁间、浆膜下或子宫近浆膜下;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CK(AE1/AE3)、MC、calretinin阳性,CD34,ER,PR,Desmin阴性;术后随访无恶性病变和复发情况出现。结论子宫和卵巢腺瘤样瘤相对较罕见,临床特征无特异性,易误诊和漏诊,正确运用免疫组化可提高子宫和卵巢腺瘤样瘤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症的效果。方法选取邓州市人民医院2014年4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症患者93例,依据建档顺序分组,对照组46例患者接受开腹手术,研究组47例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抗生素使用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发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观察两组术后镇痛药使用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抗生素使用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发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症的效果显著,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4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自愿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 2 4 8例 ,在B超监视和引导下将射频治疗刀经阴道宫颈置入病灶进行高频电治疗 ,其中 2 8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 6月同时行盆腔彩超检查子宫、卵巢血液供应 ,放射免疫检测卵巢、垂体激素水平。结果 :①治疗有效率为 97.2 % ,治愈率 6 6 .9% ,其中粘膜下肌瘤治疗效果最佳 ,有效率 10 0 % ,治愈率 88.9%。②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动脉血液供应比健康妇女丰富(P <0 .0 5 ) ,治疗后明显降低 ,但与健康妇女无明显差别 ,卵巢动脉血液供应、卵巢性激素、垂体促性腺激素水平治疗后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与健康妇女亦无明显差别 (P >0 .0 5 )。③全部治疗病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临床应用效果明显 ,治疗后不改变子宫、卵巢的血液供应 ,不影响垂体、卵巢的激素分泌 ,对子宫、卵巢、垂体功能无影响。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创伤小 ,无近、远期副作用 ,安全性高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保留子宫动静脉行子宫切除术两种术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治疗子宫良性病变不影响卵巢血液供应的子宫切除术式。方法 对30例子宫良性病变需子宫切除者行保留子宫动静脉子宫切除术,手术前后分别检测子宫动脉上行支血流情况(治疗组),选同期行传统子宫切除术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病率、肠功能恢复有无差异。结果 治疗组术后子宫动脉上行支保留完好,血流良好,提示此术式对卵巢血液供应无影响。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病率、肠更能恢复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但肠功能恢复明显提早。治疗组术后随访最长2年,末见肌瘤复发。结论 保留子宫动静脉子宫切除术是子宫良性病变的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应用补肾疏肝调经中药后对子宫卵巢血流指数的影响。方法应用补肾疏肝调经中药治疗95例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药物治疗前后测定病人子宫及双侧卵巢动脉血流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结果治疗后子宫动脉血流(PSV)值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左右卵巢血流(PSV)左右卵巢血流RI)及(PI)值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听见调经中药对改善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病人的子宫卵巢血流指数有效。  相似文献   

8.
Turner综合征患儿盆腔超声显像及血清性激素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Turner综合征(TS)患儿的子宫、卵巢的发育及其功能状况。方法:对22例年龄为4.8~16.8岁的TS患儿(染色体核型为45,XO者11例,其他核型11例),超声测量并记录子宫、卵巢的各径,并检测患儿血清促性腺激素(FSH、LH)和雌二醇(E2)。结果:22例患儿中超声检查无子宫者4例,无卵巢者18例,患儿的子宫和卵巢各径及体积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患儿组血清FSH、L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的染色体核型及卵巢的有无对患儿的子宫和/或卵巢的发育及血清FSH、LH和E2的水平有一定的影响。结论:多数TS患儿存在着卵巢、子宫发育不全甚至退化萎缩,并伴有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异常。盆腔超声和血清性激素检测能较好地反映出TS患儿的子宫、卵巢形态及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9.
回收式自体输血对脑膜瘤术后血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回收式自体输血是否影响脑膜瘤术后血肿的发生,拓宽血液回收机在开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90例择期脑膜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M组(实验组,n=60)和C组(对照组,n=30),M组病人采用美国Haemonetics Cell-Caver5血液回收机,行术中血液回输,分别于失血前、失血后、回输后监测血气、Hb和Hct.C组病人根据术中出血情况输注异体血.随访两组病人术后输注异体血的量、术后血肿发生情况及感染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中Hb和Hct可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两组病人术后输注异体血量相似.术后血肿无显著差异.M组术后感染率低.结论:回收式自体输血不会影响脑膜瘤术后血肿的发生,可以安全使用.但应加强围术期的管理,以策安全.  相似文献   

10.
金凤哲  高景龙 《吉林医学》1991,12(3):157-158
地方性克汀病(简称地克病)致女性生殖系统的改变,国外曾有人报道,其主要为卵巢体积减小,卵泡很少发育、子宫发育不良,国内尚无有关报道。本文通过对四例生育年龄的地克病人尸检材料的观察,详细描述了卵巢、子宫、甲状腺、垂体的病理变化,并探讨了甲状腺病变与卯巢、子宫、垂体病变的关系及地克病人的生育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子宫腹壁固定术治疗中老年人子宫脱垂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0~ 1999年本院妇科行子宫腹壁固定术 2 2例临床资料 ,并与同期经阴道子宫切除术 2 0例对照比较 ,对手术方法、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病率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子宫腹壁固定术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为 6 0min ,手术失血量平均为 80ml,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 (TVIH)组平均手术时间为 10 0min ,手术失血量平均 130m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子宫腹壁固定术手术组术后无复发 ,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子宫腹壁固定术对治疗中老年患者子宫脱垂是安全性高、效果良好的手术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17例慢性规律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了唾液和血液中尿素氮(204次)及肌酐(221次)的测定,并作了相关比较。正常人(20名)唾液中尿素氮和肌酐的浓度分别为血液中的41.7%和45.2%。透析患者透析前唾液中尿素氮和肌酐的均值为血液中的59.7%和30.39%,透析后为22.2%和21.58%。病人唾液中尿素氮和肌酐的浓度在透析前后均同血中浓度呈正相关。作者认为唾液中尿素氮和肌酐的测定能反映其在血中的浓度,可使病人减少失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卵巢转移病理特点及保留卵巢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20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依据国际妇产科联盟2009年修订子宫内膜癌的手术分期标准,分析患者的年龄、CA125、病理类型、卵巢转移等情况;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大于45岁的患者有167例,卵巢转移发生率为7.78%(13/167);年龄小于等于45岁的患者有39例,卵巢转移发生率为7.69%(3/39)。属于特殊病理类型24例,卵巢转移发生率为16.67%(4/24);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182例,卵巢转移发生率为6.04%(11/182)。无宫颈受累患者171例,卵巢转移发生率为5.26%(9/171);有宫颈受累患者35例,卵巢转移发生率为17.14%(6/35)。在患者进行手术前临床Ⅳ期的有5例,发生卵巢转移的有3例;临床Ⅲ期的有13例,发生卵巢转移的有6例;临床Ⅱ期的有40例,发生卵巢转移的有3例;临床Ⅰ期的有128例,发生卵巢转移的有3例。其中病理类型、宫颈受累、临床分期与患者发生卵巢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CA125呈阳性及较低分化程度是发生卵巢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患者病型、宫旁转移、肿瘤分级、盆腔淋巴结转移及肌层侵蚀程度是子宫内膜癌症发生卵巢转移主要影响因素,患者术前需严格评估确定是否保留卵巢。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手术前后血细胞比容(HCT)和血红蛋白(Hb)变化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病人围手术期隐性失血情况。方法对47例THA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病人身高、体质量、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接受输血量、术前及术后HCT和Hb值,应用GROSS方程计算红细胞的容量,推算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结果 47例病人平均身高1.63m;平均体质量62.12kg;显性失血量200~600mL,平均400mL;男女两组病人术后HCT及Hb值较术前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01~92.14,P<0.01);THA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平均(550.00±10.32)mL,男女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THA隐性失血量较大,老年病人术后应重视隐性失血的处理。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hen F  Shen K  Lang JH  Huang HF  Wu M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8):1257-126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患者的临床表现、术中发现、术后治疗及预后情况。其中典型的子宫内膜癌和卵巢子宫内膜样癌25例(A组),子宫和/或卵巢的非子宫内膜样癌11例(B组)。结果两组患者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意义,36例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9%(32/36)、83%(30/36)、75%(26/36),与Ⅰ期卵巢癌相似。肿瘤浸润程度、组织学分级、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结果阳性以及子宫深肌层浸润对患者预后有显著影响。结论原发性双癌的预后较好,应将其与Ⅱ期卵巢癌和Ⅲ期子宫内膜癌区分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厚度及卵巢血液改变,探讨其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PCOS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女性5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人群的子宫内膜厚度和卵巢血液动力学变化的4项指标参数,即卵巢内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flow velocity,PSV)、血流指数(flow index,FI)、卵巢动脉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卵巢动脉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再根据PCOS患者中不同停经天数分组,行上述超声检测,收集数据并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PSV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FI和PI值明显较对照组低,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停经90 d组的患者与其他各停经天数组比较,子宫内膜厚度和PSV值较其他停经天数组增高,RI值较其他停经天数组降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卵巢血流参数FI和P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超声技术能直观检测到PCOS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其卵巢动脉血液越丰富,动脉阻力越小,动脉搏动减弱,血流速度越快,为PCOS疾病的诊断和监测病情发展提供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85例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组织行病理活检,探讨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病理变化与不孕症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85例不孕症患者诊断性刮宫病理切片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85例不孕症患者原发性不孕71例,继发性不孕14例4。5例(52.94%)患者子宫内膜腺体分泌性反应,其中,子宫内膜腺体分泌反应良好12例(14.12%1,2/85),分泌反应欠佳、不良及无分泌33例(38.82%,33/85);子宫内膜增生期反应30例(35.29%),增生不足7例(8.24%),单纯性子宫内膜增长过长2例(2.35%),子宫内膜炎1例(1.18%)。结论:不孕症子宫内膜表现为分泌反应欠佳、不良、无分泌及增生性反应多见,不孕症的主要病因为卵巢黄体功能不全、失调和卵巢无排卵。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癌保留卵巢功能的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移位术辅以放疗和激素替代疗法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早期无转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05例,按告知自愿的原则分A组(全切除组)、B组(卵巢保留组)、C组(卵巢保留 放疗组)、D组(卵巢保留 放疗 激素组)。A组30例,采用子宫全切除术治疗;B组25例,采用子宫全切除术 卵巢移位术治疗;C组34例,采用子宫全切除术 卵巢移位术 放射治疗;D组16例,采用子宫全切除术 卵巢移位术 放射 激素替代治疗。比较各组患者术后5年存活率、血清性激素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5年存活率比较,A组和B组无明显差异(P>0.05),C组和D组明显高于A、B组(P<0.01);血清性激素水平和临床表现比较,B、C和D组明显优于A组(P<0.01)。结论:对早期且无卵巢转移的子宫内膜癌的年轻患者采用子宫全切术 保留卵巢术,并辅以体外放疗 腔内放疗,或在术后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Guo XY  Xu ZH  Ren HZ  Luo AL  Huang YG  Ye TH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2):114-117
目的 研究在卵巢癌细胞减灭术中用中分子量羟乙基淀粉溶液替代失血对病人内脏氧合的影响。方法 对筛选的 42例卵巢癌细胞减灭术的病人在术中失血量为估计血容量的 10 %~2 0 %时 ,将病人按随机表顺序分为乳酸林格氏液组 (LRS组 ,2 2例 ) ,或 6 %中分子量羟乙基淀粉组(HES组 ,2 0例 )。LRS组输入 3倍于估计失血量 (EBL)的LRS ,HES组输入与EBL等容量的HES。组织氧合程度是通过测定胃张力计参数间接评估的 ,包括胃粘膜CO2 分压 (PsCO2 )、动脉血CO2 分压(PaCO2 )差值 (Ps aCO2 间隙 )、胃粘膜pH值 (pHi)及动脉血乳酸浓度。Ps aCO2 间隙、胃粘膜pHi和动脉血乳酸浓度测定时间点为全麻诱导后 30min (基础值 ) ,切皮后 1h、2h和术终。结果 手术结束时 ,HES组病人Ps aCO2 间隙为 8 7mmHg± 1 6mmHg ,LRS组为 18 74mmHg± 4 4mmHg,两组比较P <0 0 1;而胃粘膜pHiHES组为 7 30± 0 0 5 ,LRS组为 7 2 1± 0 0 7,两组比较P <0 0 1。两组病人动脉血乳酸浓度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对于失血较多的大手术病人 ,用中分子量羟乙基淀粉行容量复苏可改善内脏血流灌注和组织氧合。  相似文献   

20.
桑琳  赵卫东  杜世华 《安徽医学》2012,33(10):1346-1350
目的通过检测p53、p21、MDM2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53、p21、MDM2基因和细胞凋亡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S-P法)检测29例正常子宫内膜、3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和29例子宫腺肌症组织标本的p53、p21、MDM2表达情况,对p53、p21、MDM2的表达及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p53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中分泌期表达高于增生期(P0.05),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和子宫腺肌症组织中增生期与分泌期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子宫内膜组p53蛋白表达率高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P0.05)和子宫腺肌症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p53蛋白表达率与子宫腺肌症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21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的表达率高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P0.05)和子宫腺肌症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p21蛋白表达率与子宫腺肌症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M2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低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P0.05)和子宫腺肌症组(P0.05)。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与子宫腺肌症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中p53与p21呈正相关(r=0.611,P0.01),p53与MDM2呈负相关(r=-0.541,P0.01),p21与MDM2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中表达无相关性(r=0.404,P0.05)。结论细胞凋亡调控蛋白p53、p21、MDM2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的发生发展相关,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发病机制可能存在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