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志生  孙彬  赵润杨 《新中医》2013,45(12):60-63
目的:观察补肺益肾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肺肾两虚证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肺益肾丸进行治疗。疗程为3月,并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评价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记录治疗前后BODE指数,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记录随访1年内急性发作次数,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6.3%,对照组64.7%,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用力呼气量(FVC)、第1秒用于呼气容积(FEV1)、FEV./FVC呈下降趋势,观察组则呈上升趋势,观察组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FEV1/FVC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体重指数(BMI)、6min步行距离(6MWD)、BODE,观察组BMI、FEV1、MMRC、6MWD和BOD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观察组FEV,、MMRC和6MWD、BODE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各项症状体征评分均降低(P〈0.01),观察组各项症状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1年内急性发作次数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肺益肾丸能减轻COPD稳定期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肺功能的康复,增强患者活力,减少患者急性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2.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以穴位埋线加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6个月内COPD急性加重(AECOPD)次数、中度以上AECOPD次数、中医证候积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安全性指标等。结果治疗组治疗开始后6个月期间,AECOPD次数、中度以上AECOPD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开始后6个月期间的AECOPD次数减少(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咳嗽、胸闷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开始后6个月SGRQ的症状、影响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仅SGRQ的影响评分有所改善(P〈0.05);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尤其是FEV,均无明显好转(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能减少COPD稳定期AECOPD次数,改善咳嗽、胸闷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2例,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加服全真一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4周。结果:显效率治疗组72.73%,对照组6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SGIKQ积分均有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SGRQ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FEV1/FVC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刘伟 《新中医》2013,(11):25-27
目的:观察爽肺片治疗湿热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42例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爽肺片口服,14天为1疗程,观察2疗程。每天进行症状、体征改善记录,治疗前后进行肺功能检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1%,对照组为67.5%,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尸〈0.05)。2组咳嗽、咯痰、喘促等主症状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出量(FEV,)、FEV,占预计值百分比(FEV】%)、FEVl/FVC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2组治疗后FVC、FEV,、FEV,%rE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尸〈0.05)。结论:爽肺片结合西药治疗湿热型COPD较之单纯西药治疗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5.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穗坚  方楚权 《新中医》2006,38(10):24-25
目的:观察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7例,以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处方:法半夏、陈皮、紫苏子、茯苓、白芥子、莱菔子、炙甘草、生姜、乌梅)。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呼吸问卷调查表(SGRQ)积分和治疗前后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显效率治疗组为75.00%,对照组为54.0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SGRQ积分均有所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肺功能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其中FEV1/FVC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COPD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吸入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效果。方法:4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噻托溴胺吸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FVC、FEV1明显增加,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吸入噻托溴胺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基于“中医综合肺康复治疗”和“社区干预”的中医综合肺康复社区干预法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肺功能II、III级的稳定期COPD患者各72例,共1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肺康复治疗(包括健康宣教、呼吸锻炼、冬病夏治、膏方调理、穴法埋线和中药内服)。两组疗程均为1年,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6个月的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6min步行距离、肺功能(FEV1/pre、FEV1/FVC)、急性发作情况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咳嗽、咯痰、中医证候总积分及生存质量量表中的日常生活、抑郁心理、焦虑心理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P〈0.05,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的比较,各项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治疗组咳嗽、咯痰、喘息、胸闷、中医证候总积分及生存质量量表中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抑郁心理、焦虑心理、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P〈0.05,P〈0.01),对照组胸闷、中医证候总积分、FEV1/pre、FEV1/FVC、6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组间同期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及生存质量量表各项积分、6min步行距离、FEV1/pre、FEV1/FV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治疗组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亦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肺康复社区干预具有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气道通气功能、减少急性发作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参蛤川贝散结合肺康复治疗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肺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参蛤川贝散,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急性发作次数。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肺功能(FEV1/FVC%、FEV1预计值%)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变化优于对照组,两纽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急性发作次数较对照组减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蛤川贝散结合肺康复治疗能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指标,减少急性发作次数,疗效优于单纯肺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联合肺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缓解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以肺康复训练为主;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中益气汤。观察患者6分钟行走距离、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结果:2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情况、抑郁心理状况、焦虑心理症、生活质量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6分钟距离、FEV1、FEV1/FVC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肺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6分钟行走距离、FEV1、FEV1/FVC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章海燕  姚莉萍  祝敏 《新中医》2021,53(24):176-179
目的:观察振动排痰联合益肺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 例COPD 稳定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 例。对照组遵医嘱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振动排痰联合益肺灸治疗,2 组均治疗10 d。比较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2.61%(P<0.05)。治疗后,2 组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FEV1、FVC、FEV1/FVC 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SGRQ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振动排痰联合益肺灸治疗COPD 稳定期临床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COPD合并DM患者作为研究组,按照DM病程长短分为研究组1(≤10a)16例和研究组2(〉10a)15例,选取同期收治的20例COPD患者作为对照组。对3组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进行检测比较。结果研究组1与研究组2患者VC、FEV1、FEV1/FVC、DLCO、DLCO/VA及P(0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尤以FEV1/FVC、DLCO、P(02)最为显著(P均〈0.01);研究组2患者VC、FEV1、FEV1/FVC、DLCO、DLCO/VA及P(O2)、P(CO2)均明显低于研究组1(P均〈0.05),尤以DLCO、p(O2)最为显著(P均〈0.01)。结论DM对COPD患者肺功能造成一定影响,病程超过10a的DM患者更为明显,肺脏可能成为DM的靶器官,临床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肺肾同调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80例COPD稳定期病例纳入本研究,按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分为单号(对照组)与双号(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肺肾同调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呼吸困难(MMRC)评分、圣乔治呼吸问题量表(SGRQ)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疗程后,观察组各证候积分、血清TNF-α、Hs-CRP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且FEV1、FVC与FEV1/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6MWT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MMRC评分、SGRQ各项内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 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COPD稳定期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实施肺肾同调法,可有效改善机体炎症,促进肺功能恢复,改善中医证候及呼吸困难情况,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参芪扶正液,疗程均为10天。观察治疗前后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其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动脉血气分析。结果:2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VC、FVC、FEV,、FEV,%均有明显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02)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参芪扶正液对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功能及动脉PaCO2、PaO2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维益  刘建博  雷源 《新中医》2013,(11):27-29
目的:观察肺康膏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脾两虚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COPD稳定期肺脾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膏方组和西药组各30例,膏方组予肺康膏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西药组予常规西药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治疗前后测定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估问卷(CAT)评分、肺通气功能及6rain步行距离(6MWD)。结果:总有效率膏方组80.00%,西药组5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膏方组中医证候积分及CAT积分均低于西药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肺功能指标FEV,%、FEV./FVC%~E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6MWD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膏方组6MWD改善更明显。结论:肺康膏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COPD稳定期肺脾两虚证患者较单用常规西药治疗更具临床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肾纳气颗粒治疗肾阳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Ⅲ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补肾纳气颗粒。观察两组体重指数(BMI)、中医证候量表积分、Borg呼吸困难评分、慢阻肺生存质量问卷评分、CAT评分、肺功能、半年急性发作次数、中医证候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后6个月,两组BMI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量表积分、Borg呼吸困难评分、COPD生存质量问卷评分、CAT评分,稳定期患者急性发作次数、中医证候疗效评定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FEV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EV1/FVC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FEV1/FVC与治疗前比较有一定程度下降(P0.05);但两组治疗后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纳气颗粒联合西药治疗能有效改善肾阳虚型COPD稳定期Ⅲ级患者的咳嗽、咳痰、气短等中医证候,改善呼吸困难,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以中医分期论治结合西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抽取符合标准的IPF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36例作为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抗氧化纤软肺灵方分期论治,2组均以3月为1疗程,治疗2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及圣·乔治医院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评分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D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FVC、PaO2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FVC无明显变化(P〉0.05),DL∞、PaO2较治疗前改善(P〈0.05,P〈0.01)。2组治疗后PaO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SGRQ名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呼吸症状分值、活动受限分值、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中医分期论治结合西药治疗IPF,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郑盛杰  戴勇  魏成功 《新中医》2006,38(7):63-64
目的:观察喘可治穴位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采用双侧肺俞穴位注射喘可治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肌肉注射喘可治注射液治疗。4周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情况,并检测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43%,对照组为71.4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肺活量比(FEV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FEV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FVC、FEV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IL-2含量明显升高,IL—10含量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喘可治穴位注射通过促进IL-2的分泌和抑制IL-10水平,进而提高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茶碱缓释片联合噻托溴铵干粉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肺功能和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4月-10月稳定期COPD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口服茶碱缓释片0.1 g/次,每12小时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噻托溴铵,1 粒/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治疗结束后,评估患者治疗前后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FEV1/用力肺活量(FVC),采用呼吸疾病问卷(SGRQ)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应用6 min步行距离(6MWD)观察两组患者运动耐力的变化情况。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痰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白介素-8(IL-8)的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FEV1、FEV1%Pred、FEV1/FVC均高于同组治疗前,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EV1、FEV1%Pred、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6MWD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6MWD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GRQ评分、MMP-9、IL-8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SGRQ评分、MMP-9、IL-8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茶碱缓释片联合噻托溴铵干粉对稳定期COPD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和气道重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对缓解期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治疗组42例用中药内服外敷,对照组42例用常规西药。结果:治疗后两组FEV1、FVC、V75、V50、V25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FEV1、FVC、V50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可改善缓解期哮喘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解痉祛风扶正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予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吸人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解痉祛风扶正法治疗,疗程1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肺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2.76%;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叭);两组ACT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AC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肺功能FEV1、FEV1/FVC均有所提高(P〈0.05,P〈0.01),且治疗组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痉祛风扶正法可提高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疗效,控制哮喘和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