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神经导航脑室镜下垂体瘤微创手术配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神经导航脑室镜下垂体瘤微创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 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掌握神经导航仪和脑室镜的操作方法,备齐术中所需器械、物品和药物,熟悉手术配合过程,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提高手术配合质量等。结果 43例病人顺利通过手术治疗,无术后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 神经导航定位、脑室镜下垂体瘤切除术是一种定位准、损伤小、反应轻、效果好、致残低的理想的微创手术,已越来越多地受到病人和医生的欢迎,高质量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在神经外科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科在2005年10月至2007年3月应用美国Stryker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进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操作111例。其中,颅内病灶切除术94例,脑室-腹腔分流术13例,脑脓肿穿刺术4例。结果111例神经导航手术操作均顺利完成,平均注册误差≤2mm。结论神经导航系统在颅脑手术中提供术中动态跟踪、实时导航,准确、直观,不仅可以确定最佳手术入路,而且可精确完成术中定位,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神经导航脑室镜下垂体瘤微创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掌握神经导航仪和脑室镜的操作方法,备齐术中所需器械、物品和药物,熟悉手术配合过程,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提高手术配合质量等.结果43例病人顺利通过手术治疗,无术后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神经导航定位、脑室镜下垂体瘤切除术是一种定位准、损伤小、反应轻、效果好、致残低的理想的微创手术,已越来越多地受到病人和医生的欢迎,高质量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神经导航引导下取出颅内金属异物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CT定位,在神经导航引导下取出颅内金属异物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例颅内金属异物经CT导航定位,在术中神经导航的直接引导下,利用锁孔神经外科技术在微创的条件下直接将异物取出。结果:手术定位非常精确,异物均成功取出,无任何并发症。结论:CT定位神经导航引导下利用锁孔神经外科技术在微创的条件下取出颅内金属异物是此类手术的最佳选择之一,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在经蝶垂体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神经导航技术经蝶切除26例垂体腺瘤。术前行三维重建,确定手术入路,术中实时导航,监测肿瘤切除程度。结果 26例垂体瘤在神经导航引导下均能精确定位,肿瘤全切18例,次全切8例;术后7例出现一过性尿量增多,无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无手术死亡。结论 经蝶垂体瘤手术中,神经导航可提供实时三维定位,有助于提高肿瘤切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下在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垂体腺瘤在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导航的定位、肿瘤切除程度等。结果21例患者中,术中导航精确,神经导航注册误差为0.4~1.9 mm,平均0.9 mm,肿瘤全切16例,次全切除5例,所有视力、视野缺损患者均有改善。8例一过性尿崩症痊愈出院,1例脑脊液鼻漏经过改变体位治愈,1例垂体功能低下需激素替代治疗。结论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下在经鼻蝶垂体腺瘤手术中能够准确、实时定位肿瘤与周围重要解剖结构,可最大范围地切除肿瘤,并能减少术中损伤和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技术。方法应用导航技术经鼻蝶窦切除49例垂体腺瘤。术前行三维重建,确定手术入路,术中实时导航,监测肿瘤切除程度。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掌握神经导航仪的操作方法,备齐术中所需器械、物品和药物,熟悉手术配合过程,术中严格无菌操作。结果49例患者全切38例,次全切11例,术后原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是一种定位准、损伤小、反应轻、疗效好的微创手术,高质量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在神经导航指引下微创手术切除颅内病变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分析66例术中进行实时导航.小皮瓣锁孔微创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结果:66例颅内病变显微镜下全切59例,次全切6例,大部切除1例。经过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64例术后功能有所好转或无变化,2例出现功能障碍。本组未出现术中、术后死亡。结论:神经导航能精确的定位、动态跟踪、实时导航,在神经导航指引的锁孔微创手术,可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手术负损伤,而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治疗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神经导航对脑动静脉畸形病灶目标结构定位指引及显微手术切除的效果。方法 应用Stryker Leibinger神经导航系统指引显微手术切除43例脑动、静脉畸形,总结分析神经导航在脑动、静脉畸形切除术中的应用技术与效果。结果 43例脑动静脉畸形,在满足神经导航注册准确性和术中导航持续准确性的前提下,全部病例均行病灶全切除。出院时所有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41例(95.4%),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失2例(4.6%);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 使用神经导航系统,在术前可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术中可辅助术者按序追踪处理病变血管、准确定位,有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及病灶的全切除,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微创内镜切除垂体腺瘤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垂体腺瘤患者共22例,均在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鼻蝶入路行微创内镜切除,术中对肿瘤组织及周围重要解剖结构进行准确定位,确定病灶切除程度。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完成手术,其中肿瘤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3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尿崩症7例,2例发生短暂性脑脊液漏,无颅内感染及死亡病例。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微创内镜切除垂体腺瘤可准确定位肿瘤组织,实时观察病灶大小及周围重要解剖结构;通过神经导航与微创内镜联合运用可在最大范围内对肿瘤进行安全切除,明显减少术中创伤和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适应神经导航系统下进行颅内脑瘤切除术的术前准备和护理措施,实现先进技术受益下的“护患双赢”。方法常规手术下按常规神经外科术前准备;神经导航系统下的患者按照变动的护理程序来进行术前准备。对2组手术下患者手术前后情况及护士术日晨护理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导航组与常规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和准备是否充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d睡眠情况2组对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伤口愈合时间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导航组与常规组术晨护理量的情况P<0.01,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先进导航系统下,正确变动术前护理程序,能够实现“护患双赢”。  相似文献   

12.
闫雅凤 《现代护理》2007,13(5):1199-1200
目的探讨适应神经导航系统下进行颅内脑瘤切除术的术前准备和护理措施,实现先进技术受益下的“护患双赢”。方法常规手术下按常规神经外科术前准备;神经导航系统下的患者按照变动的护理程序来进行术前准备。对2组手术下患者手术前后情况及护士术日晨护理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导航组与常规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和准备是否充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d睡眠情况2组对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伤口愈合时间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导航组与常规组术晨护理量的情况P〈0.01,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先进导航系统下,正确变动术前护理程序,能够实现“护患双赢”。  相似文献   

13.
CT引导下经皮腰椎间盘射频热凝术20例围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腰椎间盘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于高分辨率十六层螺旋CT引导下,应用射频治疗仪经皮腰椎间盘突出射频热凝治疗,围术期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治疗后3个月随访,临床治愈15例,显效5例,无效0例。结论:CT引导下经皮腰椎间盘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穿刺准确,创伤小,患者痛苦小、康复快,疗效高,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配合及仪器设备的使用和保养。方法总结13例神经外科导航手术中仪器准备、器械护士配合及巡回护理的效果。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物品准备充分,手术护理配合效果满意。结论手术室护士术前了解患者病情,充分做好术前各种准备,每个细节严格操作规程,与手术医生及相关人员密切配合,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腔内多普勒微血管扫描在三脑室底造瘘术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普勒微血管探头超声检查在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脑积水中的意义。方法完成27例梗阻性脑积水三脑室底造瘘术,术中均使用多普勒微血管探头抵达三脑室底部,行超声探测,监测基底动脉的走向、血流速度,进行术中实时定位,造瘘前后记录血管的多普勒超声图像。结果27例造瘘术前后基底动脉的管径、血流速度无变化,无血管损伤并发症。术后18例(66.67%)影像学证实扩大的脑室术后有回缩;半年后症状缓解23例(85.19%),4例无效(14.81%),其中2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无手术死亡或残疾。结论多普勒微血管探头超声检查在三脑室底造瘘术中的应用,可减少血管损伤类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造瘘点准确定位,并能实时监测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确保造瘘过程安全精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五倍子硬化剂治疗子宫肌瘤临床价值。方法 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子宫肌瘤50例,在超声实时监视下瘤内注射五倍子硬化剂,于治疗后6个月超声复查,并再次穿刺活检,观察疗效。结果 50例经1-3次注射治疗,瘤内血流消失,瘤体缩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瘤内组织细胞坏死。结论 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五倍子硬化剂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简便、疗效确切的有效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C形臂后前位 正侧位影象结合皮区刺激电位引导穿刺行半月神经节射频治疗的临床优缺点。方法:按入院顺序选择2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C形臂后前位 正侧位影象指导下前外侧入路穿刺卵圆孔,记录低频电刺激下三叉神经三个分支支配区的皮肤电位,依电位强弱决定穿刺针深度和方向再行射频热凝毁损。随机选择前期15例盲穿半月神经节射频毁损患者和15例单纯C形臂定位半月神经节射频毁损患者为对照,比较穿刺过程顺利程度和近、中期疗效。结果:C形臂结合皮区刺激电位引导穿刺行半月神经节射频治疗穿刺次数少,但总治疗操作时间延长,患者的近中期疗效显著优于其它对照组。结论:C形臂结合皮区刺激电位引导穿刺行半月神经节射频治疗显著提高了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急性脑出血患者心电图的改变及其相关因素,并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 观察150例脑出血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血肿是否破入脑室及患者年龄进行分组比较,并分析异常心电图与脑出血预后的关系.结果 脑出血患者心电图异常率高达84%,以ST-T波改变为主,以中心型病灶组、出血量多组、血肿破入脑室组和老年组心电图异常率均较高;心电图异常者病死率明显高于心电图正常者.结论 急性脑出血患者常伴有心电图的异常,其心电图异常率与出血部位、出血量、血肿是否破入脑室及患者年龄有关;脑出血后心电图异常提示预后不良.根据心电图的异常有助于早期、及时地发现和预防心脏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上颌窦穿刺技巧。方法对225例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患儿采用上颌窦穿刺护理进行总结。结果225例病人顺利完成穿刺治疗,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穿刺前评估患儿,实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是上颌窦穿刺术治疗顺利进行的基础;严格实行上颌窦穿刺术准入制度,是上颌窦穿刺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