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9 毫秒
1.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妊娠期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将早孕合并尖锐湿疣的48例患分为实验组28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口服米非司酮,对照组行激光治疗,观察一周内尖锐湿疣组织的脱落情况,并作X^2检验。结果实验组尖锐湿疣组织脱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米非司酮对妊娠期尖锐湿疣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063例临床诊断为尖锐湿疣活检组织的形态学观察,并应用原位杂交检测方法分析尖锐湿疣组织中低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和组织形态学改变之间的关系,首次对挖空细胞在尖锐湿疣组织病理学诊断上所起的作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邢同国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1):100-101
目的探讨伐昔洛韦联合5-氟脲嘧啶外用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将127例复发性尖锐湿疣的患者分为实验组67例和对照组60例。实验组口服伐昔洛韦并联合5-氟脲嘧啶外用治疗,对照组肌注干扰素治疗。观察两周内复发性尖锐湿疣组织的脱落情况。结果实验组尖锐湿疣组织脱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伐昔洛韦联合5-氟脲嘧啶外用对复发性尖锐湿疣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尖锐湿疣与假性湿疣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的鉴别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65例尖锐湿疣及27例假性湿疣进行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观察。尖锐湿疣的组织病理特征为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肥厚,表皮突延长,表皮内散在或群集的空泡细胞,真皮乳头部毛细血管增生、扩张,其周围有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假性湿疣外型呈乳头瘤样突起,其粘膜上皮与正常粘膜相似,呈分布均匀、大小一致的空泡样,无异形性,粘膜上皮包绕的疏松结缔组织中毛细血管扩张。尖锐湿疣的超微结构特征为表皮各层细胞核增大、肿胀,有些增生的核中可见1~3个核内小体及染色质间颗粒和染色质周围颗粒;假性湿疣未见核内小体,亦未见染色质间颗粒和染色质周围颗粒,结缔组织中毛细血管扩张。以上不同点有助于尖锐湿疣与假性湿疣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应用银染核仁形成区技术及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对阴茎正常包皮、尖锐湿疣和鳞癌组织内的银染量进行测量、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从正常、尖锐湿疣到癌组织,AgNOR_S 数目及核内平均银染面积逐渐增大。提示阴茎尖锐湿疣可能是一种癌前病变。AgNOR_S 技术经济、快速,能适用于常规石蜡切片,可望成为一项新指标应用于肿瘤研究。本文还就 AgNOR_S 数目与细胞增殖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与分析大麻素受体2(CB2)在尖锐湿疣和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集尖锐湿疣、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子宫颈癌患者标本,以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CB2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显示,CB2在尖锐湿疣、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子宫颈癌组织中均有表达;累积光密度值分析显示,CB2在尖锐湿疣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出血组织中表达量最低(25 361.33±15 462.71),在子宫颈癌组织中表达量最高(69 863.66±14 203.88),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则居中,但随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程度不断增高而表达量增加,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低分级为63 571.98±13 417.21,高分级为65 719.27±13 65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2 mRNA在尖锐湿疣组织中表达量最低,与内参β-actin mRNA比值为1.35±0.31,在子宫颈癌组织中表达量最高,与β-actin mRNA比值为7.49±0.98,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表达居中,呈现随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程度增高而增加的趋势,其在低分级组织中为3.54±0.42,高分级组织中为5.56±0.3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2可能参与了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尖锐湿疣的发病与性激素(雌、雄、孕激素)受体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尖锐湿疣患者疣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的性激素受体的表达与分布,观察组为尖锐湿疣标本(40例),对照组为湿疣临近的正常组织(40例)。结果 1)雌、雄激素受体的外阴、肛周皮肤组织及阴道粘膜组织中均可测得,而孕激素受体仅见于阴道粘膜组织,三种激素受体主要分布于靶细胞核中,胞浆中亦有少量分布。2)雌、雄激素受体表达量在观察组与对照组中有显著差异(P〈0.05,P〈0.05),孕激素受体表达量在观察组与对照组中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P〈0.05);3)雌、雄激素受体的高度表达率在观察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而孕激素受体的高度表达率则不存在差异(P〉0.05)。结论 性激素受体特别是雌、雄激素受体对尖锐湿疣的发病可能有促进作用。尖锐湿疣是一种激素依赖性疾病,可以应用性激素拮抗剂对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8.
微波组织凝固与CO_2激光在口腔尖锐湿疣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微波组织凝固与 CO2 激光治疗口腔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寻求治疗口腔尖锐湿疣的理想手段。方法 :分别采用微波组织凝固后 CO2 激光皮损基底部碳化与单一 CO2 激光治疗口腔尖锐湿疣 ,并对术时用时、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方法在术时用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0 .0 5)。结论 :微波组织凝固联合 CO2 激光是治疗口腔尖锐湿疣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朱晓燕 《河北医学》2003,9(10):891-893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与假性湿疣的鉴别诊断。方法:对60例外阴活检组织进行临床与病理的比较观察,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人乳头状瘤病毒抗核抗原进行检测。结果:60例中尖锐湿疣占31.3%,假性湿疣占50%,非特异性女阴炎占36.7%,本文着重对尖锐湿疣和假性湿疣作出鉴别诊断。结论:女阴尖锐湿疣与假性湿疣临床、组织学各有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0.
微波联合乌体林斯治疗尖锐湿疣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对微波仪联合乌体林斯肌注治疗尖锐湿疣进行了临床观察,并与单纯微波治疗尖锐湿疣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把观察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收集我院1082例女阴赘生物活检标本,病理诊断为尖锐湿疣者576例(53.23%),假性湿疣506例(46.77%),对其中752例进行了HPV-Ag检测,阳性383例(50.93%),提示女阴赘生物半数为HPV感染的尖锐湿疣。在尖锐湿疣和假性湿疣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典型的挖空细胞具有重要意义,假性湿疣的本质是非特异性炎症。  相似文献   

12.
采用5%冰醋酸溶液外涂17例尖锐湿疣51个损害,全部受试损害不同程度变为淡白色至苍白色,周围正常组织及85例其它病毒性及非病毒性344个损害全无变色现象。1%甲苯胺蓝溶液涂擦尖锐湿疣等病毒性损害及鳞状细胞癌则不同程度染成蓝色;而其它疾病损害不着色。从而为临床诊断尖锐湿疣提供一种简单可行方法,特别在与女阴假性湿疣鉴别中可取代活组织检查。  相似文献   

13.
应用PCR技术检测尖锐湿疣患者HPV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尖锐湿疣的30例患者外阴湿疣标枉和宫颈分泌物及同期非尖锐湿疣患者宫艰苦泌物,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其中HPV6.11DNA和HPV16.18DNA。结果表明,尖锐湿疣患者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检出率显著高于非尖锐湿疣患者,以HPV6.11为主,HPV16.18在二者之间无差别。提示外阴尖锐湿疣主要由HPV6.11感染引起,应用PCR技术检测湿疣组织中HPV DNA可为痢疾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尖锐湿疣与女阴假性湿疣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339例尖锐湿疣及307例假性湿疣的活检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尖锐湿疣有21%的病变累及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夫妻(性侣)同患者占1.2%,伴轻度非典型增生的3.5%;91.6%的表皮层内见挖空细胞.假性湿疣病变以双侧小阴唇内侧多见;不伴非典型增生;上皮浅层细胞水肿空泡化似蓝球网状结构占30.1%;细胞核呈退行性固缩占26.9%.文章对两者的病因、临床病理及诊断治疗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外阴、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局部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关系,评价组织病理学检查在HPV感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112例外阴、宫颈病变进行了HPV6B/11、16、18型DNA检测,并对HPV DNA阳性的病变进行组织病理诊断。结果 HPV DNA阳性者82例,占73.21%,82例中,组织病理诊断为尖锐湿疣者22例,其余60例组织病理学均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介素-2与激光联合治疗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将98例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白介素-2与激光联合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单纯激光冶疗,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白介素-2与激光联合治疗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具有疗效高、复发率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妊娠妇女尖锐湿疣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讨论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6至2005年确诊的45例妊娠妇女尖锐湿疣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疣体直径3cm以上的患者,先用手术剪自基底部剪除,再用低功率二氧化碳激光烧灼、凝固;对直径为1.5~3cm的,直接用二氧化碳激光烧灼;对于1.5cm以下的,用三氯乙酸外搽,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二氧化碳激光烧灼疗法与三氯乙酸外搽是较好的保守疗法,疗效令人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对137例病理学诊断为尖锐湿疣、疑似尖锐湿疣及假性湿疣的材料作地高辛村记的HPV6B/11DNA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HPV搞原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尖锐湿疣中HPV6B/11DNA阳性率为9908%(108/109),疑似尖锐湿疣中HPV6B/11DNA阳性率为1176%(2/17),11例女阴假性湿疣HPV6B/11DNA均增阴性。提出特征性的挖空细胞是病理学诊断尖锐湿疣的重要依据,而地高辛标记的原位杂交技术为病变的确诊提供一简便,准确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直肠尖锐湿疣发病的成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例直肠尖锐湿疣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7例直肠尖锐湿疣患中,5例有肛交史,2例有生殖器、肛周尖锐湿疣病史,1例既有肛交史,又有生殖器、肛周肛周尖锐湿疣向直肠漫延。直肠尖锐湿疣采用微波去疣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重组人IL 2治疗顽固性外阴、阴道尖锐湿疣。方法 局部病灶药物腐蚀、手术切除 ,在赘生物基底部注射干扰素 10 0万U加用重组人IL 2 10万U。结果 对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 2 0例病人 ,病灶很快被控制并治愈 ;并发的其他性传播疾病均得以控制。结论 IL 2与α 干扰素协同作用可控制HPV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