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分析伤椎椎弓根植入人工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例患者均为爆裂骨折,先行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后经伤椎椎弓根植入人工骨植骨材料。术前术后以及随访期间摄正侧位X线片,测量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后凸Cobb角,前后椎体高度比。结果术后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16个月,平均13.4个月。术后1年椎体前缘平均高度恢复至正常的95.6%,平均Cobb角丢失<3°,无1例出现神经症状恶化,钉棒系统无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经椎弓根伤椎内植入人工骨材料应用于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能增强伤椎前中柱的稳定性,避免脊柱爆裂骨折因复位后椎体再塌陷,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后路椎体锤顶直接复位、AF钉间接复位,同时结合经椎弓根植骨在治疗胸腰段、腰椎骨折的作用及疗效评定。方法回顾性分析新鲜胸腰段、腰椎骨折病例17例。全部病例均采用后路骨折椎锤顶复位、AF钉间接复位、经椎弓根植骨、椎板后外侧植骨。术前、术后摄X片,测量伤椎的高度、Cobb角,并比较术前、术后的变化,末次的测量值与手术后的测量值比较来确定有无矫正的丢失,同时比较伤椎临近节段的椎间隙高度,以明确椎间盘是否有损伤性退变。结果随访8~44个月,平均25个月。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恢复;伤椎高度及邻椎Cobb角即刻矫正率良好,远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以出现椎间隙高度出现变化时为明显。固定椎上下椎间盘总退变率64.71%;伤椎上下椎间盘总退变率23.53%。全部病例在随访末期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断裂、断棒。结论通过锤顶直接复位与AF钉间接复位技术的联合应用,同时进行经椎弓根植骨技术,可以减少椎弓根钉棒系统的失败率,能有效地恢复椎体的高度,术后在早期就能避免后凸畸形的发生。强调MRI扫描在创伤早期及创伤处置后的应用,应重视骨折椎临近的椎间盘损伤在发生胸腰段、腰椎创伤处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置钉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加椎管间接减压并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植骨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13例。结果经7~55个月随访,平均33个月。术后伤椎椎体高度恢复90%以上,椎管狭窄症状明显改善。复查X线片未见复位的椎体高度丢失。复位后的椎体高度无丢失,无明显后凸畸形,Frankel分级获得1~3级以上改善。结论下腰椎爆裂性骨折严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需积极手术治疗,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置钉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可有效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撬拨复位、植骨加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椎弓根撬拨复位植骨GSS内同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52例,术后及随访期间摄X片,测量椎体前后缘高度与正常椎体高度的比值及Cobb角变化情况,了解骨折复位后、随访期间及内固定取出后的高度丢失情况.结果 经椎弓根进行撬拨复位后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与正常椎体前后缘高度的比值以及Cobb角均明显改善,行椎体内植骨后骨折愈合满意,内同定取出后矫正度无丢失.结论 经椎弓根撬拨复位植骨GSS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以更好的使压缩椎体复位,提高椎体复位高度和植骨愈合率,减少术后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及椎体矫正度丢失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路复位内固定结合植骨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植骨手术治疗1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病人。结果随访6个月~3年,平均1年4个月,神经功能除两例Frankel分级A级无恢复,其余均有提高。伤椎形态较术前明显改善,压缩椎体的高度均恢复80%以上。结论后路钉棒系统结合植骨术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中有良好的伤椎复位稳定脊柱的作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方法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经伤椎复位固定和经伤椎椎弓根颗粒植骨和有选择半椎板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结果 3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所有患者椎体高度恢复良好,骨折全部愈合,无钉棒断裂发生。结论应用钉棒系统经伤椎置钉固定和经伤椎植骨椎体复位满意、骨折愈合良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肖涛 《哈尔滨医药》2011,31(3):164-165
目的 探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及横突间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采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及横突间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35裂,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摄X线片及CT检查,观察椎体高度有无丢失,内固定有无断裂、松动,随访无排异反应,骨折愈合良好,未出现椎体高度再丢失,无内...  相似文献   

8.
探讨半椎板切除减压、撬拨复位伤椎体内植骨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对32例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半椎板切除减压、撬拨复位伤椎体内植骨治疗。采用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评价脊髓及马尾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通过手术前后摄X线片测量骨折椎体相对高度、Cobb 角及CT测量椎管内骨折块占位率情况评价骨折愈合及椎管减压情况。手术时间120~190 min, 平均150.4 min;术中出血量200~500 mL,平均340 mL;术后1年伤椎体水平椎管狭窄率明显降低,狭窄程度明显减轻(P<0.01);术后各时间点Cobb 角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恢复(P<0.01);术后各时间点椎体相对高度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1);30例患者的术后1年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有1~3级改善。半椎板切除减压、撬拨复位伤椎体内植骨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临床疗效满意,椎管得到充分减压,椎体内植骨重塑了椎体的形状和高度, 伤椎愈合、植骨融合良好,取出内固定后矫正度无明显丢失,是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方法采用经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18例。术前、术后及不同随访时间行X线和CT检查,测量伤椎椎体高度。结果全部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5月,未出现植骨操作引起的神经、血管并发症,伤椎椎体高度恢复良好,未出现明显后凸畸形。结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在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同时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可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椎体前、中柱的稳定性,预防术后椎体塌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经椎弓根植骨治疗严重腰椎爆裂性骨折椎体高度恢复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研究经椎弓根植骨治疗严重腰椎爆裂性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33例腰椎压缩>2/3骨折钉棒固定撑开复位恢复腰椎椎体高度并经椎弓根植骨;15例行钉棒固定撑开复位横突间植骨作为对照组。术后摄X线片观察椎体恢丢失高度测量,对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组间t检验及秩和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椎弓根植骨组33例随访18-24个月,术后椎体高度丢0-5%,平均2.3%;组间比较P=0.425>0.05,说明经椎弓根植骨组间数据为近似正态分布。对照组15例行钉棒固定撑开复位骨折、横突间植骨术后椎体高度丢10-25%,平均16.7%;组间P=0.953>0.05,说明对照组间数据为近似正态分布。33例予以钉棒固定撑开复位骨折腰椎并经椎弓根植骨椎体高度丢失与15例行钉棒固定撑开复位骨折并经椎板横突间植骨组行秩和检验(P=0.000<0.001)有统计学意义,未出现内固定断裂。结论采用经椎弓根植骨治疗严重腰椎爆裂性骨折防骨折椎体高度丢失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3月~2010年1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病例资料59例,其中,男38例,女2l例;年龄19~65岁,平均37岁。收集的病例均为单节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所有病例采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经伤椎及上下椎椎弓根固定。比较术前术后椎体前缘高度、脊柱后凸角(矢状面Cobb角)、椎管内占位、神经功能ASIA分级等指标。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随访17个月,术后均获得较好恢复,高度及外形基本恢复正常.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脊柱后凸角、椎管内占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ASIA分级亦有改善。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有效建立椎体前中柱稳定性,增强内固定系统的牢固性,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岳晨  李国庆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8):2788-2789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植骨结合AF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AF系统复位内固定后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27例,术后及随访期间摄X线片,测定伤椎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Cobb角,了解术后骨折复位情况以及随访期间内固定有无失败和复位丢失情况。结果:通过手术复位伤椎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Cobb角均明显改善,术后随访测量以上结果与术后相比无明显变化,无一例发生内固定失败。结论:采用AF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不但可在三维空间内使伤椎复位,椎管得到有效的减压,而且可以防止后期脊柱骨折复位丢失、后凸畸形重现、内固定失败等发生.是治疗胸腰椎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曹飞 《现代临床医学》2018,44(5):365-366
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130例,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对照组各65例,均为后路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常规跨伤椎置钉,试验组采用经椎弓根伤椎植骨置钉,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椎体前缘压缩比、后凸Cobb角以及并发症等。实验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而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01);术后1年试验组的椎体前缘压缩比显著高于对照组,Cobb角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01);试验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胸腰段脊柱骨折采取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能控制术中出血量,减少引流量,改善Cobb角,降低并发症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伤椎置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可行性.方法:我院收治符合经伤椎置钉治疗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24例,8例用5钉三椎体固定,16例用6钉三椎体固定.结果:伤椎置钉均顺利完成,螺钉位置及椎体复位均可,脊髓神经无损伤加重,全部病例均无切口感染.所有患者获得6~12个月的随访,平均10.8个月,末次随访未出现内固定的松动断裂,除2例A级无变化外,其他患者较术前都有1~2级的恢复.末次随访中,Cobb角由术前10~45度,矫正至-1~20度;椎体前缘的高度由术前丢失9%~48%恢复至正常高度的82%~100%.结论:经伤椎置椎弓根钉三椎体固定法较传统方法有椎体复位容易,前中柱重建稳定,后柱固定牢固,矫正丢失小,疗效满意,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杜兵 《中国医药指南》2014,(23):193-194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法治疗胸腰椎骨折;对照组采用单纯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方法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出院后随访的椎体高度、脊椎活动能力、Cobb角的矫正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确定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脊椎活动能力、椎体高度变化情况、后突角的矫正情况等较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重建效果好、稳定性高、术后功能恢复性较好,并发症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后入路减压同时经伤椎椎弓根向伤椎椎体内植骨,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后入路经伤椎弓根向伤椎椎体内植骨,同时行椎管环形或次环形减压、短节段或长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83例,其中59例获得随访。术前及随访时行X线和CT检查,测量伤椎椎体中央高度值,比较术后椎体高度的恢复程度,同时观察植骨融合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无植骨操作所致的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无感染。CT检查显示椎体内植骨块融合良好,术后平均随访24.5个月,伤椎椎体中央高度值[T12(3.07±0.34)cm,L1(3.19±0.35)cm]与正常值[T12(3.21±0.35)cm,L1(3.35±0.50)cm]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后路行椎管减压及内固定的同时,经伤椎椎弓根向椎体内植骨,能够达到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损伤阶段的前、中柱的稳定性,也能预防术后远期发生椎体塌陷。局部自体骨取材方便,较异体骨费用低廉,较取髂骨并发症少有一定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陈德龙 《安徽医药》2004,8(6):434-435
目的研究后路减压、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的价值.方法对21例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的病例采用后路AF系统内固定,椎管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并于术后X线检查,20例获得随访.结果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平均恢复到98%,椎体后缘高度平均恢复到95%,Cobb角平均矫正到8.5°.1例术后1月,因早期下床活动出现椎弓根钉切割椎体,Cobb角增大至25°,1例因植骨不充分术后8月出现断钉两枚.20例有神经功能有Frankel 1~3级以上恢复,改善率平均95%.结论后路AF钉复位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有良好的复位伤椎、稳定脊柱、恢复神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单纯跨阶段椎弓根螺钉固定与跨阶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加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采用单纯跨阶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和单纯跨阶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加伤椎椎体内植骨对64例胸腰段爆裂骨折,分析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Cobb角、后凸比率。结果随访6~18个月,术后6、12、15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前和术后2周两组间后凸比率、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跨阶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相比,跨阶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加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以减少后凸畸形以及内固定断裂、术后腰背痛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钻引导徒手椎弓根置钉技术在胸腰椎爆裂骨折临床应用。方法选择65例新鲜胸腰椎爆裂骨折病例,经后路切开,应用电钻引导徒手置钉技术,固定节段内,全椎弓根钉固定。伤椎置钉对伤椎推挤,达到脊柱冠状位及矢状位序列复位目的,同时恢复伤椎椎体高度。结果 65例共置钉407枚,置钉节段T10-L5,非伤椎置钉274枚,伤椎置钉133枚,无神经、血管、硬脊膜损伤,内脏损伤。结论电钻引导徒手椎弓根置钉技术是一种有效椎弓根置钉技术,全椎弓根置钉固定分散应力,增加固定稳定性,有利于固定节段融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经验,推广其临床应用.方法 24例单椎体胸腰椎爆裂骨折病例,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20~75岁.损伤节段:T11 1例,T12 5例,L1 8例,L2 7例,L3 2例,L4 1例.伤后至手术时间3~5 d,均为爆裂骨折.术前椎管占位率25%~65%.脊柱后凸程度(Cobb角):14~35°,椎体压缩至正常的10%~55%.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4例,C级6例,D级5例,E级7例.按置钉→减压→复位→植骨步骤进行.结果 随访12~18个月,未发现继发性后突畸形,椎体高度恢复至正常的85%~100%,椎管占位率5%~15%.脊柱后凸程度(Cobb角):平均3°,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2例,D级4例,E级15例.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在早期稳定的基础上为伤椎椎体的长期稳定提供物质基础,避免因复位后"空壳椎体"的形成,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