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人与中青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不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内科系统2005年1月~2009年11月老年组CAP220例和中青年人24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组以咳嗽咳痰、胸闷气促、意识障碍改变及肠道症状为入院时最常见的症状,而中青年组以发热、咳嗽咳痰、胸痛多见(P0.01)。老年组有基础疾病者162例(73.6%),老年组中WBC升高者低于中青年人组(P0.01),合并电解质紊乱、Ⅱ型呼吸衰竭者等明显高于中青年人组(P0.01)。痰培养:老年组G-杆菌感染者88例(40%)明显高于中青年组38例(15.4%),(P0.01)。胸部X检查:老年组多以肺纹理粗、紊乱、边缘模糊及间杂的斑点、斑片状阴影,以多叶和双肺病变为主,以肺下叶多见。结论老年人CAP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多,临床表现不典型,应及早发现及积极治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曾祥丽 《临床医学》2011,31(4):42-44
目的探讨老年人及中青年人肺结核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78例老年人(60-92岁)及415例中青年人(18-59岁)涂阳肺结核患者资料,综合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结果老年组与中青年组相比,发热、咯血、胸痛、胸闷、厌食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累及双侧肺老年组168例(60.43%),中青年组170例(40.96%);累及右肺下野老年组161例(57.91%),中青年组141例(33.98%);其中以纤维化病灶为主要表现者老年组169例(60.79%),中青年组170例(40.9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肺结核在临床特点及X线表现上不同于青壮年,了解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征有利于肺结核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内镜特征。【方法】508例下消化道出血的病例,根据发病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和中青年组(〈60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及内镜特征进行比较。【结果】508例下消化道出血中老年组占220例(43.31%),中青年组288例(56.69%),老年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64%(41例),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大肠癌74例(33.63%),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o.01);大肠息肉40例(18.18%);痔34例(15.45%);老年组出血部位以直肠及乙状结肠多见,与中青年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发生率高,大肠癌是老年人便血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急腹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急腹症216例(老年组)和中青年156例(中青年组)的临床资料,对其病情、症状、伴随疾病、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诊断与治疗、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组以腹胀、肛门停止排气和排便、腹腔积液居多(P〈0.01),中青年组则以体温升高、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多见(P〈0.01);老年组伴随疾病发生率为92.1%,中青年组为2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手术治疗161例,非手术治疗55例,治愈或好转209例,死亡7例;中青年组手术治疗149例,非手术治疗7例,均治愈出院。老年组平均住院时间(25.5±2.5)d,中青年组(16.5±1.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组急腹症临床表现不典型、伴随疾病多、病情变化快,应重视各种辅助检查,及时早期诊断,合理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是提高老年急腹症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幽门螺杆菌(Up)感染及食管运动功能特点,为老年RE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近3年来经内镜诊断并行食管测压及食管24hpH值监测的老年RE患者56例与同期检出的中青年RE患者58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Hp感染及食管运动功能特点。结果老年组反酸、胃灼热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轻中度食管炎发生率低于中青年组,重度食管炎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食管裂孔疝(HH)合并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伴发Barrett食管(BE)7例(12.5%),中青年组3例(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Hp阳性率29.6%;中青年组Hp阳性率2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食管体部压力明显低于中青年组(P〈O.05)。反流〉5min次数老年组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结论老年RE患者的典型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中青年人,非典型症状高于中青年人。RE食管黏膜破损程度随年龄增加而加重。老年RE患者HH的发生率增加,BE发生率较中青年人有增高趋势,Hp感染率与中青年RE患者相近。老年人RE患者抗反流能力减弱、食管酸廓清能力下降明显,可出现更严重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老年及中青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280例老年及中青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60岁的分为老年组(149例),<60岁的分为中青年组(131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溃疡类型、内镜特点。结果老年组临床表现为节律性上腹痛、非特异性症状、无明显症状、伴随其他疾病的比例(10.1%、24.2%、16.8%、49.0%)与中青年组(51.9%、13.7%、5.3%、29.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24.2%vs55.7%、65.7%vs33.6%)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溃疡直径>2cm的比例(12.8%)高于中青年组(4.6%),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多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伴随其他疾病,溃疡直径较大,中青年多表现为节律性腹痛,直径较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中青年急性心肌梗(acute myocaldial infaration AMI)的心电图(electrocardlogram ECG)和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以利于临床防治?方法:收集AMI病人76例?老年组43例(年龄〉60岁)?中青年组33例(年龄〈45岁)?比较两组间ECG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部位。结果:中青年组AMI病人以单支病变为主,其中以左前降支多见。梗死部位以前(间)壁为主。老年组AMI以冠脉多支病变多见,梗死部位以广泛前壁多见。结论:中青年组和老年组AMI病人在冠脉病变和心肌梗死部位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青年人冠心痛(coronary heart chsease,CHD)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将我院2007年2-9月150例CHD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年龄〈60岁)和老年组(年龄≥60岁),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血生化指标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均以男性为主,且男性患者较女性冠状动咏病变程度为重,中青年组较老年组高血压患病率低.中青年组以单支病变为主,而老年组以多支病变较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青年组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病变构成比明显低于老年组(P〈0.05)。结论:中青年冠心痛患者,以男性为主,对其早期防治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谭彬 《临床医学》2012,32(4):39-40
目的分析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32例患者,均经电子胃镜诊断为消化性溃疡,并分为两组。其中老年组(≥60岁)126例,中青年组(<60岁)106例。比较两组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溃疡的部位及并发症。结果①应用非甾体消炎药及饮酒老年人多于中青年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中青年组比较,老年组临床症状多表现不典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老年人以胃溃疡多见且高位溃疡较多,而中青年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较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老年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较中青年组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有其自身的特点如发病因素多、临床症状不典型、胃溃疡多见和并发症相对较重等特点,故在临床工作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中青年冠心病的特点及其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玮  杨向军  赵欣  许海峰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2):1260-1262
目的探讨中青年冠心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并且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方法对126例中青年组(≤50岁)和120例老年组(〉50岁)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中青年组以突然发病者居多,高血压、酗酒、家族史、高胆固醇、高LDL及低HDL者均高于老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糖尿病和高尿酸者高于中青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青年组抽烟、高甘油三酯多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青年人与老年人在冠心病发病特点、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大致相似,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吸烟、高甘油三酯血症是青年冠心病患者突出的危险因素,可促使其提早发生冠心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胃镜特点。【方法】将428例内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比较其临床特征。【结果】与中青年组相比较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以胃溃疡多见,其所占比例分别为40.57%、12.19%。老年消化性溃疡组临床症状常不典型,与中青年组对比癌变的并发症发生率高(分别为6.60%和1.88%),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出血、穿孔并发症的出现与中青年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1),幽门梗阻并发症的出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及早进行内镜检查,有助于提高老年消化性溃疡的检出率,及早发现癌前病变,减少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f)病因诊断价值,以协助临床工作。方法:收集2004年—2009年330例Af患者,分为中青年组(≤55岁,A组)和老年组(〉55岁,B组)。结果:中青年组中,风湿性心脏病(以下简称风心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性心脏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组,且女性明显多于男性(P〈0.01),其波形以粗f波为主;老年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高血压及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老年退行性变的发生率则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冠心病、高血压及高血压性心脏病男女患病几率相近(P〉0.05),肺源性心脏病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P〈0.05),冠心病的心电图波形以细f波为主,高血压及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的波形以粗f波为主。特发性Af以中青年男性居多,其余Af的病因由于例数过少,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Af病因的分析,有助于临床的诊疗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老年人自发性气胸6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和同期住院的青壮年气胸50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病因:老年组中慢性阻塞性肺病42例(70.0%)、肺结核11例(18.3%)、特发性气胸7例(11.7%),而对照组分别为13例(26.0%)、14例(28.0%)、21例(42.0%),老年组继发性气胸占88.3%(53/6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②临床表现:老年组表现为胸闷气促56例(93.3%)、胸痛31例(51.6%),而对照组分别为34例(68.0%)、43例(86.0%),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③气胸类型及治疗:老年组交通性、张力性气胸多见,治疗常需胸腔闭式引流,而对照组以闭合性气胸多见,老年组平均肺复张时间为17.5d,远高于对照组的9.3d,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老年人以继发性气胸多见,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高,须认真检查,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符晓华  于才红  张娜  张勇  孙明 《临床荟萃》2004,19(5):262-263
目的探讨中青年人和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的差异,以提高防治效果.方法将187例AMI患者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42例(≤45岁)和老年组145例(≥60岁),比较分析两组间发病的危险因素及性别、梗死部位、并发症的特点.结果临床特点:中青年组女性仅2.4%,老年组女性占46.9%.梗死部位中青年组以前壁、前间壁最多,老年组以广泛前壁为多.并发症老年组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危险因素:冠心病家族史和吸烟者中青年组分别为52.4%、83.3%,老年组分别为6.2%、4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高血压、糖尿病者中青年组分别为33.3%、2.4%,老年组分别为67.6%、1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55%.结论冠心病家族史、吸烟、男性是中青年人AMI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青年大肠癌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世轰 《临床医学》2009,29(7):22-24
目的探讨青年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确诊的青年大肠癌112例和老年大肠癌542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的发病因素、临床特征、病理特点、预后及误诊原因。结果①青年组中有家族史者占18.8%,明显高于老年组4.4%(P〈0.01);青年组中有不良生活方式(吸烟、饮酒、饮食不规律)占58.0%,明显高于老年组25.3%(P〈0.01);②两组患者均以便血和排便习惯为主要临床表现,青年组便血、腹痛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两组患者病变部位均以直肠为主,青年组右半结肠癌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③青年组低分化、未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占70.5%,明显高于老年组33.9%(P(0.01);青年组Dukes分期C、D期占76.8%,明显高于老年组49.1%(P〈0.01)。④青年组误诊率65.2%明显高于老年组24.4%(P〈0.01);青年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7%、20.2%和10.6%,明显低于老年组的90.2%、55.3%和34.9%(P均〈0.01)。⑤误诊原因:客观上青年人耐受力强,早期症状不典型,易与其他良性疾病相混淆;主观上医师对青年大肠癌重视不够,未做直肠指诊、大便常规及隐血等常规检查。结论青年大肠癌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转移早、发展快,易贻误诊断,预后不良,故加深对青年大肠癌的认识,提高早期诊疗水平,对社会和家庭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老年肺部感染1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以便指导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89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并与同期216例青壮年患者进行对照。结果老年肺部感染发热者占59.79%,青壮年占93.98%(P<0.01),早期无呼吸道症状者老年组占41.26%,对照组为30.09%(P<0.05);老年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的发生率为38.10%,对照组为0.29%(P<0.01);老年组同时患有其他疾病者占肺部感染总人数的91.53%,青壮年组为56.48%(P<0.01);老年组肺部感染中院内感染占19.57%,对照组为3.70%(P<0.01);两次以上感染老年组为14.28%,对照组为1.39%(P<0.01);病死率老年组为29.10%,青壮年组为1.39%(P<0.01)。结论老年人肺部感染症状不典型多,易发生呼吸衰竭,伴随疾病及并发症多,院内感染及两次以上感染者多,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人、中青年人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征,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321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分成老年组和中青年组,从发病季节、气胸部位和类型、基础疾病、症状、治疗方法与病程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组患者自发性气胸在发病季节、基础疾病、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选择、病程等方面与中青年组有显著差异。结论老年人自发性气胸在冬、春季多发,多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基础疾病,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病情重,一般采取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病程长;中青年组自发性气胸以夏季多发,基础疾病较少,胸痛明显,治疗多采用胸腔抽气或闭式引流,病程相对较短。  相似文献   

18.
老年肺炎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晶  尹丽霞 《临床医学》2006,26(3):23-23
目的 探讨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分析2004年6月~2005年6月在本科住院的40例老年肺炎患者临床样本。结果 既往有心、肺及神经系统等基础疾病及高龄者发病多,发病以冬春寒冷季节为多。临床症状:发热(22例),咳嗽(30例),咳痰(25例),呼吸困难(20例),出现神经系统症状(12例)、消化系统症状(28例)。双肺CT及X线胸片检查以支气管肺炎改变多见(26例)。结论 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及肺部呼吸音的改变是老年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高热不明显,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非特异的临床表现多见。  相似文献   

19.
马芸  王俊平  王静 《临床医学》2002,22(11):15-16
目的:探讨老年人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特点,以便早诊断,早治疗,方法:回顾分析48例老年人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症状,体征,胸部X线,气道反应性测定,治疗及疗效。并以46例青年人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对照。结果:老年组院外误诊为支气管-肺感染,老年组咳嗽(41.7%),肺部罗音(29.2%)。胸片炎性改变(20.8%),均组显多于青年组的6.5%,2.5%,及0,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两组所有病人均有气道反应性。老年组咳嗽消失时间为6-20天(平均14.2天),明显长于青年组的4-11天(平均7.3天),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老年人咳嗽变异型哮喘极易误诊为支气管-肺感染,老年人出现慢性咳嗽,抗感染治疗无效,应尽早作气道反应性测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临床特点。方法对53例住院的老年(年龄≥60岁)和34例中青年(年龄〈45岁)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老年组中高血压危险因素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但中青年组吸烟、家庭史因素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老年组病变血管的支数以双支和多支病变为主(77.36%),分别占49.06%、28.30%,中青年组以单支病变为主(73.53%),双支和多支病变分别占17.64%、8.83%。老年组病变血管狭窄程度以中、重度为主,占总病变支数的91.96%(103/112),而中青年组占63.27%(31/4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显示多支病变明显高于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明显重于中青年男性患者,说明老年冠心患者病情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