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柏子仁丸加味治疗卵巢早衰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翔  张聪毅 《光明中医》2011,26(3):505-506
卵巢早衰是一种病因复杂,治疗极困难,给患者造成巨大痛苦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其特点为40岁以前的妇女出现持续闭经、雌激素水平低下和促性腺激素(Gn)水平升高,与绝经后妇女相似。中医属于“闭经”范畴。本文对2003~2008年在我院中医妇科门诊就医,年龄在32~40岁闭经患者,运用柏子仁丸加味治疗的35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2.
王秋红 《中国针灸》2008,28(7):550-550
笔者运用腹针治疗闭经,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笔者自2003年8月-2007年2月共收治闭经患者36例,均为针灸科门诊病例。36例患者均为继发性闭经,年龄最小22岁,最大44岁;病程最短7个月,最长3年3个月;月经量少渐至闭经者16例,月经突然停闭者20例;伴烦躁易怒14例,伴腰膝酸软9例,伴便秘16例,伴肥胖症8例,伴不孕症4例。B超检查,子宫内膜厚0.4~0.9cm22例,  相似文献   

3.
龚丽博 《河南中医》2007,27(8):71-71
闭经是妇女临床常见的多发病,病因很多,病机也极复杂,女性精神病患者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出现的闭经相当多见,它直接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我们用桃红四物汤合逍遥丸治疗精神药物引起的闭经,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精神病患者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出现闭经,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排除如下情况: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引起的闭经合并有肝肾造血系统与严重原发性疾病,过敏体质和对药物过敏者。1.2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来源于2000~2003年在河南省商丘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住院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  相似文献   

4.
笔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所致闭经4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0例均为本院妇科门诊2004年5月~2007年2月就诊患者,既往均有规则的月经周期,人工流产术后闭经3个月经周期以上,符合《妇产科学》中继发性闭经诊断标准。年龄19~40岁,其中19~25岁15例,26~35岁18例,36~40岁7例;闭经史最短3月,最长9月。  相似文献   

5.
中医中药治疗闭经49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79年以来,我们治疗闭经患者100余例,均采用中西医双重诊断和中医中药治疗。现将其中连续治疗满6个月的49例作一初步分析。临床资料一、病例分组:49例中年龄最小19岁,最大36岁,19~20岁5例,21~25岁34例,26~30岁7例,31~35岁2例,36岁1例。未婚47例,已婚2例。1例为原发性闭经(年过18岁月经从未来潮);48例为继发性闭经(连续闭经3个月以上)。后者经黄体酮试验,Ⅰ度闭经(黄体酮试验阳性)46例,Ⅱ度闭经(黄体酮试验阴性)2例。Ⅰ度闭经中27例做了气腹造影,有19例见两侧卵巢阴影大于子宫体阴影1/4以上,并结  相似文献   

6.
40岁以前绝经的妇女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它是以闭经伴有不同程度的更年期症状或以不孕而就诊。现就1993~ 1998年前来就诊的 4 8例患者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凡 4 0岁前因闭经前来就诊的患者进行了内分泌、染色体、骨矿物仪、B超检查 ,有条件者做了腹腔镜检查。年龄最小 19岁 ,最大 37岁 ,平均 32岁。已婚 4 1例 ,未婚 7例 ,已婚并有生育者 2 8例。闭经时间最短 3个月 ,最长 7年 ,平均 4年 2个月 ;原发闭经 6例 ,继发闭经 4 2例。1.2 卵巢大小 :B超显示一侧或两侧有卵巢者 7例 ,其余显示不清 ,腹腔镜检查 2 4例 ,其中 4例卵…  相似文献   

7.
1855年Chiar首先报道了闭经、溢乳的病例,以后不断有学者描述闭经溢乳,1971年首次采用放免测定(PZA)人泌乳激素,认识到此种综合征是由高泌乳素血症引起。这种生育年龄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占继发性闭经患者的75%左右。本文对1996年12月~1997年Ic月间门诊闭经、溢乳的96名患者进行了PRL,E2,FSH,LH的激素测定,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判断疾病的性质,并对疗效进行评价。1临床资料1.1对象:门诊因闭经、溢乳或兼而有之的96例分三组:①单纯闭经63例,年龄17~37岁(未婚17例),均属继发性闭经。挤压乳房无乳汁,无明显诱因,此组…  相似文献   

8.
中医治疗皮肤病的方法很多,现将本人运用活血调经法治疗女性皮肤病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例1 35岁。全身瘙痒,以背部、四肢为甚。伴闭经2月。患者平时常服开胸顺气丸、逍遥丸等,症状可稍有缓解,近日再服上药无效,而于2003年12月22日就诊。背部及四肢皮肤干燥、脱屑、抓痕、结痂,  相似文献   

9.
补肾化瘀调经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临床上多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多毛和肥胖等症状,双侧卵巢呈多囊性增大。多发于围青春期到30岁左右的妇女。2003年9月-2006年1月,笔者以补肾化瘀调经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陈曙光 《国医论坛》2003,18(6):28-28
临床上西医用乙烯雌酚和黄体酮治疗女性月经紊乱 ,俗称“人工周期”,简称周疗。该疗法近期疗效显著 ,因此颇受患者欢迎。但由于病情不同及对激素敏感性的个体差异 ,部分患者周疗期间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反应 ,更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停用周疗后原有月经紊乱现象短期内出现反复 ,甚至出现继发性闭经。笔者于1 998年 4月~ 2 0 0 2年 2月于门诊收治因周疗而引发的闭经 2 3例 ,获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2 3例患者均因月经紊乱使用“人工周期”治疗 ,停药后出现闭经 3个月以上。年龄 2 0岁以下 9例 ,2 0岁~ 30岁 1 1例 ,31岁~ 40岁 3…  相似文献   

11.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疾病"一词在今天是个常用的双音词,其意义人人皆知.但在古代文献中,"疾"和"病"往往单独使用,其意义也稍有区别.……  相似文献   

12.
刘明 《科学养生》2009,(1):56-56
“三鹿奶粉”造就了一堆结石婴儿,这才让很多人知道有个东西叫三聚氰胺。据报载,这种东西早些年曾引起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的关注,起因是一些宠物主人发现宠物进食某种食物后就死亡了,于是将该商家告到法院。经过周密调查与化验,罪魁祸首就是三聚氰胺。出于某种原因,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对外宣布,该物微毒,  相似文献   

13.
14.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源头和精髓,而《内经》则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及中医学的发展方向。针对目前中医学术界认为的"医易同源"结论提出质疑,从《内经》中较为重要的天人相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出发,与《周易》的学术思想一一对比,得出二者间存在较大差异,二者同源或许言过其实。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中药基因组学”与“中药化学组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对众多疾病的独特疗效已为人们广泛认可 ,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 ,其理论基础很难得到现代社会特别是国际社会公认 ,因此中药现代化势在必行。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给传统中药理论以现代科学理论解释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本文基于现代基因组学特别是功能基因组学、现代分析化学及一些生物高技术手段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从一个新的视角提出了开展“中药基因组学 (TCMGenomics)”和“中药化学组学 (TCMChemics)”研究的策略。这一研究体系的核心是将中药的作用机理或功能用能代表其功能的一组基因表达的影响来诠释 ;将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用能代表其功能的一组化学成分来诠释。本文试图从上述观点出发探讨建立现代中药理论体系和现代中药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在络脉理论研究中,"络脉"这个核心概念与"脉络"经常混淆使用,甚至被"脉络"取代使用,导致不能正确对络脉理论进行表述。络脉与经脉、血脉等,都是全称的固有传统概念。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又是血脉的分支,络脉又简称"络"。故有经脉之络与血脉之络的区分。由于后人对概念认识混乱,以致经脉与血脉被经络与脉络取代使用,应予纠正。  相似文献   

17.
王Jie 《中药材》1995,18(6):312-314
对中药赤小豆用药历史的考察,认为《本草纲目》以前以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 Wight为主,自《本草纲目》至今则以赤小豆P.calcaratus Roxb.为佳。相思子混作赤小豆药用始见于明《本草原始》,中药腐婢是泛指豆科多种植物的小豆花,非特指赤小豆花。  相似文献   

18.
精、气都是古代哲学中的重要名词,意义深广。在"气一元论"的影响下两者均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并逐渐形成了"精气学说"。然在中医范畴下,精和气有了相对明确的分流,并且多是针对人体而言。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本原物质,气是功能活动的动力源泉,具有物质和功能双重性质,由此可知,精和气对人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着手于经典医学著作,查找相关论述,分析中医之"阴精"、"阳精"、"阴气"以及"阳气"的涵义,以期明确其所指并对今后中医阴阳相关名词的理解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通过肿节风植物基源、源流考释,为更名草珊瑚提供依据。考查古今有关文献,分析以“草珊瑚”作为本草正名的依据。现代有关中药著作中“肿节风”既未遵照古代本草命名原则,也未依据植物分类命名,以“肿节风”命名欠妥。根据植物分类命名原则,依据《中国中医药主题词表》,并结合临床及生活实际需要、中医药文化发展及时代需求,应将其更名为“草珊瑚”更为妥当。“草珊瑚”应替代“肿节风”作为本草正名。  相似文献   

20.
论述吴鞠通"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博涉知病:辨三焦、辨脏腑、辨病因、辨病机、辨湿热与温热、辨阴伤程度、辨昏迷抽搐。多诊识脉:分表里、辨虚实、审病机、定治法、判预后。屡用达药:创新方剂以羽翼伤寒、研究性味以立方遣药、灵活加减推广应用、和合刚柔以相辅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