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体外试验五倍子两种提取物对致泻性弧菌的抑制活性。方法:平皿孔穴法。结果:五倍子对所试验的弧菌属的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溶藻弧菌、拟态弧菌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结论:首次证明五倍子对常见引起腹泻的海洋弧菌的抑制活性,为使用五倍子等中药治疗弧菌性腹泻提供了依据。同时弧菌属于常见海洋污损微生物,该发现也为舰船等防污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五倍子提取物对海洋污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体外试验观察五倍子不同极性部分提取物对海洋污损菌的抑制活性。方法:平皿孔穴法。结果:五倍子乙酸乙酯、乙醇、水提取物对海洋中假单孢菌属、气单孢菌属、产碱菌属、黄杆菌属、弧菌属、发光杆菌属、莫拉氏菌属、色杆菌属、肠杆菌属等9个菌属均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五倍子的石油醚与氯伪部分排除误差没有活性。结论:五倍子乙酸乙酯、乙醇、水提取物对上述9个菌属呈较高的体外广谱抗菌活性,为寻找新型的生物环保型防污材料以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开拓了中药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五倍子的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活性,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UPLC-Q-TOF-MS)对其活性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筛选试剂盒检测五倍子乙酸乙酯、乙醇、石油醚及水提取物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抑制作用。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以0.1%甲酸水-甲醇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模式,扫描抗神经氨酸酶活性较强的乙酸乙酯及乙醇部位并采集数据。结果:质量浓度为75 mg·L~(-1)时,五倍子4个提取物均显示了一定的神经氨酸酶抑制活性。五倍子的乙酸乙酯、乙醇提取物活性较强,抑制率分别为69.64%,78.24%。从2个提取物中分析鉴定出18个化合物。其中五没食子酸酰基葡萄糖、鞣花酸、没食子酸显示不同程度的神经氨酸酶抑制活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46.15,143.42,249.51μmol·L~(-1)。结论:该研究表明五倍子具有较强的抑制神经氨酸酶活性,通过UPLC-Q-TOF-MS明确了五倍子提取物中18个主要成分,为五倍子抗病毒活性研究及其作用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具有抑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活性的中草药。方法:体外试验采用反向间接血凝法,动物实验采用本室自己建立的乙型肝炎树鼩感染模型。结果:通过体外试验,从200种常用中草药中筛选出具有较明显抑制 HBsAg 活性的5种药物,即叶下珠、桑椹子、五倍子、丹参和仙茅,这些药物最多可使 HBsAg 滴度从1:32768降至1:16。该5种药物经进一步在树鼩体内进行抗乙肝病毒抑制试验,结果仅有叶下珠和五倍子有清除 HBsAg 作用,各有3只树鼩分别服用叶下株和五倍子,结果每组各有2只动物 HBsAg转阴。结论:叶下珠及五倍子具有较强抗 HBsAg 作用,值得进一步作临床疗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五倍子水提取物对内毒素(LPS)所致人牙周膜细胞(PDLC)活性降低、超微结构损伤、在牙骨质片表面附着减少、以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降低的影响,探讨五倍子水提取物对PDLC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3H-TdR掺入法、细胞计数法、透射与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酶联免疫技术观察五倍子水提取物对PDLC的保护作用.结果:培养液中加入100μg/mL LPS时,PDLC活性和ALP活性受到明显抑制,超微结构损伤,细胞在牙骨质片表面附着减少.加入五倍子水提取物溶液后,对LPS抑制PDLC活性和ALP活性,以及超微结构损伤、牙骨质片表面附着减少有拮抗作用,该作用随五倍子水提取物浓度增加而增加,到10μg/mL时,达到峰值.结论:五倍子水提取物对PDLC具有保护作用,有望成为防治牙周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由五倍子、白芷及白芨三者制成的复方中药制剂对感染根管常见菌种混合形成的生物膜的作用。方法:选择感染根管内常见细菌粪肠球菌、常见真菌白色念球菌在体外形成24h混合生物膜,分别作用于复方中药制剂和氢氧化钙溶液30min后,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生物膜活性的变化。采用SAS6.12软件包中的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使用中药制剂后,生物膜活菌百分比显著下降,强于氢氧化钙溶液,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由五倍子、白芷、白芨组成的复方中药制剂可有效抑制混合生物膜活性,作为根管消毒剂的抗菌成分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五倍子对牙菌斑生物膜细菌生长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红  李继遥  朱  周学东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1):1685-1688
目的:通过恒化器生物膜模型比较五倍子和洗必泰的抗菌效果,为中药替代化学药物预防龋病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恒化器牙菌斑生物膜模型,经五倍子和洗必泰处理后,通过生物膜上细菌计数、连续pH的监测、生物膜超微结构观察,比较二者对口腔常见细菌的生长、产酸和生物膜表面形态的影响。结果:①五倍子和洗必泰对实验菌株的生长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五倍子对生物膜细菌的生态组成无明显影响。②二者都能够抑制实验细菌产酸,使恒流培养室内的终末pH高于临界pH;4 g.L-1五倍子抑制产酸的能力同0.5 g.L-1洗必泰相近。③与对照组相比,五倍子和洗必泰处理后的生物膜表面菌细胞界限清晰、绒团样胞外基质相对减少,二者间未见明显差别。结论:在生物膜模型中,五倍子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生长、产酸、产胞外基质等途径,抑制生物膜细菌的生长代谢,4 g.L-1五倍子的抗菌效果同0.5 g.L-1洗必泰无明显差异。提示五倍子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防龋中药。  相似文献   

8.
王冬梅  林森森  郑司浩  黄林芳  陈士林 《中草药》2013,44(18):2515-2519
目的 应用均相时间分辨荧光(HTRF)技术,筛选发现具有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活性的五倍子提取物,同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技术(UPLC/Q-TOF-MS)对其活性部位进行分析和鉴别。方法 药材经石油醚渗滤、乙醇提取、醋酸乙酯萃取和水煎煮后,得到4个提取部位。采用HTRF法检测五倍子醋酸乙酯提取物对EGFR的抑制作用,并计算抑制率。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200~400 nm扫描,使用ESI离子源,在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 五倍子的醋酸乙酯部位显示较强的EGFR抑制活性,并从其活性部位中分析鉴定出14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鞣质类化合物,其中11个分别为石榴皮鞣素、香草醛、六羟基二苯酰胺葡萄糖、鞣花鞣质、杨梅苷、原儿茶素、五倍子鞣质倍酰葡萄糖、五倍子鞣质、鞣花酸、3, 5-二咖啡酰奎宁酸、monogalloyl-glucose,另外3个为未知成分。结论 本研究首次发现五倍子醋酸乙酯提取部位具有较强的EGFR抑制活性,IC50为5.528 μg/mL,Q-TOF-MS测定的相对分子质量及正离子信息鉴定表明五倍子醋酸乙酯提取物中主要为鞣质类成分,其中五倍子鞣质、鞣花酸、鞣花鞣质为最主要成分。五倍子中含有的鞣质类成分为抑制EGFR活性的主要成分,为其在抗癌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进一步跟踪分离活性成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王静  唐荣银  王志良 《中医药学刊》2005,23(11):2062-2066
目的:观察五倍子水提取物对内毒素(LPS)所致人牙周膜细胞(PDLC)活性降低、超微结构损伤、在牙骨质片表面附着减少、以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降低的影响,探讨五倍子水提取物对PDLC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3H-TdR掺入法、细胞计数法、透射与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酶联免疫技术观察五倍子水提取物对PDLC的保护作用.结果:培养液中加入100μg/mL LPS时,PDLC活性和ALP活性受到明显抑制,超微结构损伤,细胞在牙骨质片表面附着减少.加入五倍子水提取物溶液后,对LPS抑制PDLC活性和ALP活性,以及超微结构损伤、牙骨质片表面附着减少有拮抗作用,该作用随五倍子水提取物浓度增加而增加,到10μg/mL时,达到峰值.结论:五倍子水提取物对PDLC具有保护作用,有望成为防治牙周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五倍子等14种中药对1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五倍子等14种中药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用新的中药抑菌实验方法测定五倍子等14种中药对1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结果五倍子等14种中药对1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其中以五倍子、连翘和儿茶的抗菌活性最好,其MIC90分别为0.102、0.244、1.19mg/mL。结论五倍子等14种中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复方五倍子有效成分的分离鉴定。方法:使用薄层析硅胶GF254制板,利用展开剂和氨熏-三氯化铁显色,观察层析情况。结果:复方五倍子的有效成分为鞣质、没食子酸、槲皮素、黄芩苷、芦荟大黄素,其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最大。另外发现有效成分抑菌活性顺序为没食子酸、蒽醌、黄芩苷、槲皮素、鞣质。结论:不同药液的配对显示出不同作用,为复方五倍子抗菌剂组方的合理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51种常见药材80%乙醇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方法制备51种常见药材的醇提物,用琼脂打孔法对其进行抗菌活性的筛选,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有8种药物醇提物显示出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大肠埃希菌、标准铜绿假单胞菌、标准白色念珠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木蝴蝶对白色念珠菌的MIC为0.09mg·ml-1,五倍子、鹿衔草、虎杖、炒乌梅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为0.39~6.25mg·ml-1,五倍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09mg·ml-1,对大肠埃希菌的MIC为0.39mg·ml-1。结论木蝴蝶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十分显著,五倍子等4种药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效果较好,桂心、夏枯花、金樱根3种药材对以上4种菌及耐药菌均显示出较好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113种中药水煎剂对铜绿假单胞菌(PA)的体外抗菌活性,寻找抗菌力强的药物。方法:采用固体连续稀释法测定各药物对P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筛选出抗菌力强的药物,测定其最小杀菌浓度(MBC),判定抑菌效果。结果:所试药物对PA的抗菌活性有所不同,其中白芍、五倍子、石榴皮、千里光、夏枯草、余甘子、红藤、黄芩等中药的抗菌作用较强,余甘子、五倍子、石榴皮、千里光、红藤、黄芩对PA具有杀菌作用。结论:113种中药水煎剂对PA的抗菌作用强度存在较大差异,经对比筛选,余甘子、五倍子、石榴皮、千里光、红藤、黄芩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为临床抗菌药物的研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夏枯草五倍子抑菌洗液的质量控制方法,并考察其对妇科常见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夏枯草五倍子洗液中主要活性成分没食子酸的含量,色谱柱为Alltima C_(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甲醇溶液-0.1%磷酸溶液(21∶79)等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3 nm,进样量10μl;采用药敏纸片法及抑菌性能测试对洗液抑菌作用进行效果验证。结果没食子酸在0.015 g/L~0.245 g/L范围内线性良好,r值为1,加样回收率为95.46%。体外抑菌试验显示,夏枯草五倍子洗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氏菌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洗液中有效成分没食子酸作为质量控制方法可靠;夏枯草五倍子洗液对妇科常见菌的体外抑菌作用试验表明其为一种有效的阴部抑菌制剂。  相似文献   

15.
五倍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青麸杨等叶上的虫瘿,主要是五倍子蚜寄生而形成。五倍子药用历史悠久,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其活性成分1,2,3,4,6-五-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1,2,3,4,6-penta-O-galloyl-β-D-glucose,PGG)具有抗癌作用。对五倍子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薏苡仁的消化系统药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g薏苡仁75%醇提物抑制水浸应激性小鼠溃疡、盐酸性小鼠溃疡的形成,不抑制吲哚美辛—乙醇性小鼠溃疡形成;抑制番泻叶性小鼠腹泻,不抑制蓖麻油性小鼠腹泻和胃肠推进运动,缓慢促进大鼠胆汁分泌。为薏苡仁的健脾、益肠胃的中医功效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五倍子等8种单味中药颗粒剂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抑菌作用,为临床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途径。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五倍子、五味子、乌梅、黄连、连翘、罗汉果、金钱草、败酱草8种单味中药颗粒剂的抑菌效果和最低抑菌浓度。结果五倍子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抑菌作用最强,其次为五味子,再次是乌梅、黄连和连翘,罗汉果和金钱草及败酱草抑菌活性相对较弱。结论8种单味中药颗粒剂中五倍子的抑菌效果最强。  相似文献   

18.
致病性弧菌是引起夏秋季节肠胃道疾病的病原菌之一,为了解该菌引起肠胃道疾病的情况,笔者对急性腹泻患者的粪便分类进行病原性弧菌的分离鉴定,并进行了药敏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陕西中医》2016,(9):1240-1243
目的:探讨复方五倍子洗液对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抑制实验的最佳剂量组合。方法:运用正交t检验探讨复方五倍子洗液最佳剂量组合。结果:五倍子、白芷、石斛、当归4味药起主要作用,川穹起辅助作用,丁香、珍珠、红参起拮抗作用。结论:复方五倍子洗液的处方最佳剂量组合为A1B2C1D1E1F2G1H2。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建立五倍子药材及其加工制品混伪、掺假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鉴定方法。方法:根据五倍子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筛选出五倍子的稳定引物区间,并在区间内筛选获得五倍子的特异性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根据SNP位点设计五倍子特异性鉴别引物WBZ-F、WBZ-R,分别收集五倍子及其混伪品,建立五倍子配方颗粒特异性PCR鉴别方法并优化PCR体系,对该方法进行耐受性和适用性考察。结果:退火温度为53℃,循环36次,五倍子及其配方颗粒经PCR及凝胶电泳后,可在约138 bp处观察到单一明亮的特异性鉴别条带,伪品倍蛋蚜虫虫瘿无条带。结论:建立的特异性PCR鉴别方法可准确鉴别五倍子药材、标准汤剂冻干粉、配方颗粒中的五倍子蚜虫源性成分,也可为其他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