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发展与手术技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发展历程 门奇静脉断流术是手术阻断门奇静脉间的反常血流,以达到预防出血和止住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门奇静脉断流术有多种术式[1],早期的断流术多为缝扎和离断胃左静脉、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止血效果较差;有的术式如胃底横断术、食管下端胃底切除术等创伤较大,并发症多,难以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2.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杨镇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11):702-704,T0001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一种有效、安全、合理的手术方式,我们已经对该术式做了初步的介绍[1,2]。“有效”是指断流彻底,本术式主张贴着下端食管壁和胃底贲门区浆膜的外膜,逐一离断所有进入下端食管壁和胃底贲门区胃壁的各支穿支血管,因而可完全彻底地消除形成食管胃底静脉  相似文献   

3.
联合断流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吻合器食管横断联合门奇断流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将有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大出血史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联合断流组实施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吻合器食管下段横断吻合术,对照组仅实施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观察对比手术后的近期并发症,以及长期随访结果。结果:(1)联合断流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31.7%,对照组为30.0%(P>0.05);(2)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联合断流组优于对照组(P﹤0.01);(3)术后再出血率联合断流组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5)联合断流组长期(4~7年)生存率(98.3%)高于对照组(90.0% )(P﹤0.05)。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吻合器食管横断吻合术能更有效地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降低再出血率,进一步提高了断流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断流术联合胃底切除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断流术加食管下端及胃底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采用断流术联合食管下端及胃底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联合组)的临床资料,并以34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为对照组,患者均为肝炎后肝硬化,均患有明显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且有1次以上出血史.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4个月,两组患者术后门静脉压变化及手术近期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术后再出血、腹胀和早期胃潴留等联合组明显优于断流组(P<0.05).结论 断流术联合胃底切除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止血确切,复发出血率低,并发症少,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较理想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20只狗进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同时加用消化道吻(缝)合器行食管下端横断术和胃底断流术。术后.对全部动物的食管胃标本作了肉眼及显微镜检查和经动脉灌注染料检查。研究结果表明断流区无缺血坏死表现.而且表明这种联合断流术看起来是安全的和可行的。由于人体与动物的解剖和生理有所差异,因此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预防和治疗门脉高压症所引起的食道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方面,门奇断流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因而对其并发症的防治电越来越受到重视。断流术方法很多,而联合断流术则包括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胃底横断或食道·下段横断(相当Sugiura法)。本文对上述两种术式所引起的主要并发症作一综述。术后再出血联合断流术后复发出血率为9.8~17%。复发出血的主要原因有食管或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相似文献   

7.
我院1963年6至月1985年12月,共收治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手术后再出血64例,其中非手术治疗21例,止血12例,死亡9例。手术治疗43例,止血36例,死亡7例。其中断流术37例(胃底横断10例,经腹贲门周围血管离断15例,经胸贲门周围血管离断7例,杉甫术式5例),30例随访1~19年,随访率为81.08%,胃底横断术后有3例再出血,2例又行肠腔侧侧分流止血,其中1例死于  相似文献   

8.
经腹吻合器门奇断流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传统的外科手术包括门奇断流术和门腔分流术,门奇断流术中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再出血率高,而Sugiura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中应用吻合器行食管下段横断术,使得断流更为彻底,手术相对简便,术后再出血率低,并发症少,但对术中是否应该保留迷走神经、术后是否会加重门脉高压性胃病等问题尚有争论。本文就有关经腹吻合器门奇断流术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断流范围对自由门静脉压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断流范围对自由门静脉压力 (FPP)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在行经腹食管下段胃近端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不同阶段测量 FPP。结果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模拟食管下段胃近端切除术对 FPP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 ) ,他们之间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以 Sugiura手术及经腹食管下段胃近端切除术为代表的联合断流术断流效果彻底 ,应该成为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首选  相似文献   

10.
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时,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用吻合器行食管下端横断再吻合术,手术比较安全,并发症少,再出血率低[1].江苏省涟水县人民医院1991年1月-2011年1月对食管静脉破裂出血行手术54例,其中20例急诊手术,34例择期手术,皆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用吻合器行食管下端横断再吻合术,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手术方式及其疗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手术方式及其疗效。方法 对l996年1月--2002年1月我科收治的167例门静脉高压症接受断流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其中肝功能Child A级46例、B级115例和C级6例。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和近期再出血。术后发生并发症37例,占22%。其中术后胃出血l9例,9例需手术止血。随访132例,平均随访32个月。术后行钡餐和胃镜检查,断流手术后再发静脉曲张的发生率为20%(26/132)。其中接受单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50例,有22例表现为中重度曲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 食管横断术56例中仅有4例表现为轻度静脉曲张;食管下段 胃近端切除者26例均无再发静脉曲张。结论 断流手术采用单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者效果较差,而接受食管下段 胃近端切除术的患者均未再发静脉曲张,提示该术式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复发破裂出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1年4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TIPS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复发破裂出血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分析手术安全性及疗效。结果 全部患者完成了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行原位脾切除8例、传统法脾切除7例、包膜内脾切除2例;紧贴胃、食管下段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1例、保留自发性胃肾分流的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6例。平均手术时间186 min(145~518 min),手术出血量348 mL(225~2 500 mL),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门静脉血栓3例,肺部感染1例,肝性脑病1例。术后2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6例,轻中度残留10例,重度静脉曲张1例。结论 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TIPS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复发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静脉高压症治疗的效果。方法自2002年6月至2005年11月,采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共治疗门静脉高压症28例,与62例传统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比较分析。测量患者手术前、切脾后、手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力,入院时、手术后2周的门静脉血流量,观察术后肝性脑病、复发出血发生率,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改善程度以及成活情况。结果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患者复发性出血、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率明显减低(P<0.05),腹水、食管胃底曲张程度改善(P<0.05),自由门静脉压和门静脉血流量明显下降(P<0.01),不增加肝性脑病发生率(P>0.05)。结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保留了机体自发性的分流,兼有分流术和断流术的优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静脉高压症治疗的价值。方法 自2002 年1月~2004年3月,我院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共治疗门静脉高压症47例,以104例经典 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作为对照组。测量病人手术前、切脾后、手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力,入院时、手术 后2周的门静脉血流量,观察术后复发出血、肝性脑病、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率,腹水、食管胃底静 脉曲张改善程度以及成活情况。结果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病人复发性出血、门静脉高压 性胃病发生率明显减低(P<0.05),腹水、食管胃底曲张程度改善(P<0.05),自由门静脉压和门静脉 血流量明显下降(P<0.01),但不增加肝性脑病发生率(P>0.05)。结论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 术保留了机体自发性的分流,兼有分流术和断流术的优点,是一种较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版的精准医学计划应该包括精准就医和精准医疗两个部分~([1])。门奇静脉断流术是手术阻断门奇静脉间的反常血流,以达到预防和止住门静脉高压症所引起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治疗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术式。一、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于1966年由埃及学者Hassab提出,包括切除脾脏、经腹离断胃底贲门及腹腔段  相似文献   

16.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贲门周围血管断流及脾切除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脾切除术治疗合并严重肝病、消化道大出血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15例资料。结果15例中急诊手术2例。手术方式包括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及脾切除术12例,单纯脾切除术3例。术前铜离子络合剂驱铜治疗至少3个月。手术指征是食管下段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消化道大出血反复发作和严重的脾功能亢进。术后消化道出血停止,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明显升高。术后继续驱铜治疗,经(4.2±3.0)年随访,未见消化道出血复发,神经系统症状改善,可正常生活。结论在有效驱铜治疗的同时,对合并食管下段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消化道出血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行贲门周围血管断流及脾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是药物驱铜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重要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用缝合器经腹行胃底前后壁缝合治疗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了自1998年9月-2005年9月间行胃底、贲门、食管下段周围血管离断术加用缝合器作胃底前后壁分别缝合30例(缝合组)的疗效,并与随机抽取18例行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胃底横断术或胃底静脉缝扎术(横断组)的疗效进行比较,分别观察食管下段、胃底血管曲张的消除率、再出血率、手术死亡率以及吻合121瘘的发生率。结果 平均随访18个月,缝合组与横断组均无再发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治愈率为100%。都无缝合处瘘的发生。结论 应用缝合器行胃底前后壁缝合,以替代胃底横断术或缝扎术是安全、简便、有效的。同样可以使离断彻底,降低复发,从而进一步提高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研究食管下段和胃底贲门区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对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机制,以及提高外科治疗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并可阐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合理性及有效性。该术式主要离断食管下段和胃底贲门区的反常血流,因而能达到即刻和确切止血,而且不影响门脉的入肝血流。实践表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首选术式[1,2]。1 食管下端和胃底贲门区的解剖和生理特点 研究食管下端和近端胃的静脉解剖,以期阐明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易于破裂出血的原因和机制。虽然食管曲张静脉的范围可分布很广,但令人惊异的  相似文献   

19.
食管吻合器用于门奇断流术的评价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采用常规门奇断流术存在断流不彻底,再发出血率高的弊病。采用食管吻合器行食管下段钉合进行断流通、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作者对于23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行食管下段横断钉合及胃底贲门周围血管断流,全组无手术死亡。  相似文献   

20.
李维邦  郑京 《腹部外科》1993,6(3):132-132
用断流术治疗因门脉高压症所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由于彻底离断了贲门周围血管,使食管胃底局部血流减少,曲张静脉压力降低,而门静脉压则更增高,从而保证了入肝门静脉血流的增加,有利于肝细胞功能的改善。手术操作较简单,损伤小,但术后仍有部分患者再出血。再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未能阻断脾胃区经胃壁粘膜下向奇静脉回流的1/8血流,但在结扎离断贲门的周围血流后胃远端的门静脉压升高,会加重食管下端和胃底粘膜下静脉曲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