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研究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侧第二根管口(MB2)形态和解剖位置关系,为根管治疗时寻找根管口提供解剖学依据;评估上颌第一恒磨牙根管治疗的临床技术特点;研究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侧第二根管发生率;测量各离体牙牙根距根尖5 mm处的牙根最小外径的平均值。方法:选取83颗离体经固定液固定好的无龋坏的上颌第一恒磨牙为实验对象,术中采用小号K锉配合15%EDTA溶液探查根管,记录根管数目、形态和类型;采用常规逐步后退法进行根管预备,侧向加压充填技术充填根管,标准牙胶尖侧向加压充填。结果:83颗离体牙中,存在MB2的为35颗(42.17%)。结论:上颌第一恒磨牙颊侧第二根管的发生率高,多数根管细小弯曲,小号K锉配合EDTA疏通根管,机动镍钛器械预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为临床上颌第一恒磨牙根管治疗四根管的发生率提供理论指导;测量各离体牙牙根距根尖5 mm处的牙根最小外径,进行根管治疗时,为临床在该处的根管预备的最终粗度提供解剖依据,为各牙位的根管最终预备椎度提供临床指导及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建培 《中外医疗》2008,27(36):62-62
目的 探讨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second mesiobuccalcanal简称MB2)的临床发现率.方法 在数年来进行根管治疗的135例135颗上颌第一恒磨牙中进行分析.结果 存在MB2的患牙为30颗(22.22%).结论 上颌第一恒磨牙的MB2的临床发现率较高,在临床工作中应对MB2有足够的重视,以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和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柴媛  来洁  肖莉 《吉林医学》2011,(6):1048-1050
目的:探讨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的第二根管(2mb)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100颗牙)需要行根管治疗的上颌第一磨牙2mb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经X线拍片,术中经髓腔制备仔细探查和确诊2mb,预备根管,侧压法根充。术后充填完成后拍X光片确认2mb充填到位。结果:术后12个月复查,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100.0%,其中成功76颗(76.0%);进步24颗(24.0%);所有患者均感觉患牙咀嚼功能良好。结论:术前术后X线片、术中仔细探查以及完善的根管治疗可以提高上颌第一磨牙2mb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机用镍钛器械在塑化根管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Hero642机用镍钛根管预备系统在磨牙塑化根管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门诊患者56例牙髓塑化治疗后需进行根管再治疗的患牙56颗,其中,上颌磨牙26颗,下颌磨牙30颗,共168个根管,采用Hero642机用根管预备系统进行根管预备,牙胶尖侧压充填,记录根管疏通成功的患牙数和根管数。结果:56颗患牙中49颗患牙(上颌磨牙24颗,下颌磨牙25颗,共148个根管)的塑化根管再通成功,成功率为87.5%。根管再通成功率为88.1%,上颌磨牙塑化根管再通成功率高于下颌磨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ro642机用镍钛根管预备系统可用于临床塑化根管的再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检查,结合牙科显微镜(DOM)在上颌第二恒磨牙根管治疗中,近颊第二根管(MB2)的发现率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需行根管治疗上颌第二恒磨牙56颗,对术前X线片怀疑有MB2,但未探查到患牙行CBCT检查,在DOM下寻找MB2并疏通根管。确定根管长度后,Mtwo机用镍钛系统预备根管,连续波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完成根管充填。根据术前、术中、术后X线片评价根管疗效。结果:上颌第二恒磨牙56颗患牙中,35颗近颊根为1个根管,21颗近颊根为2个根管。肉眼下MB2发现6颗(10.71%)。15颗通过CBCT结合DOM操作可疏通至根尖区,MB2发现上升为21颗(3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后复查疗效均无不适症状,X线片显示根尖区正常或根尖区病变消失。结论:CBCT检查结合显微根管技术能显著提高MB2根管的临床诊治率,提高上颌第二恒磨牙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纪悦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4):299-300
目的 探讨根管再治疗的原因及临床治疗的注意事项。方法 对2004年7月至2005年8月就诊的31人次38颗需根管再治疗的患牙进行治疗后的总结和分析。结果 根管再治疗牙原治疗失败原因分别为欠充(18颗)、超充(2颗)、塑化不全(13颗)、干髓不全(4颗)、遗漏上颌磨牙近中第二根管(1颗)。38颗患牙中34颗去除原充填物重新进行根管充填。3颗不能完全去除原充填物,1颗根管侧穿。结论 经临床初步观察根管再治疗是有效的。去除弯曲根管原根管充填物时应格外仔细,以防止根管侧穿。应注意上颌磨牙近中第二根管的发现与治疗。  相似文献   

7.
邢燕   《中国医学工程》2014,(6):34-35
目的探讨热牙胶垂直加压方法充填磨牙弯曲根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恒磨牙弯曲根管牙髓病患者及根尖周病患者70例,患牙80颗,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颗,对照组40颗患牙72个根管采用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观察组40颗恒磨牙64个根管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发生率、根管恰填率以及治疗成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疼痛发生率为17.5%,对照组为20.0%,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根管的恰填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成功率(97.5%)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磨牙弯曲根管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牙隐裂的易发部位及临床疗效。方法 登记门诊就诊的96颗隐裂患牙。结果 上颌第一磨牙发生率最高,为3 5 .42 % ,其次是下颌第一磨牙,为2 8.13 % ,下颌双尖牙发生率最低,为5 .2 1%。根据牙隐裂的不同程度和不同临床表现,采用调牙合、充填、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进行治疗,87例96颗隐裂牙治疗成功率达88.5 4% (85 /96)。结论 牙隐裂易发于上颌第一磨牙。牙隐裂早发现、早治疗及治疗后立即及时行全冠保护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尹灿凤 《四川医学》2007,28(9):1051-1052
目的探讨引起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进一步提高该牙的治疗成功率。方法对164例患者、根管治疗失败后的208颗上颌第一磨牙进行分析和再治疗。结果近颊根根尖最易发生病变。常见的失败原因有:充填缺陷90例(43.3%),遗漏根管47例(22.6%),充填物脱落33例(15.7%),牙周牙髓联合损害25例(12%),牙折13例(6.3%)。结论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的成败与髓腔解剖、充填缺陷有关,与遗漏根管、特别是遗漏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有关,还与充填物脱落、牙周损害与牙折有关。  相似文献   

10.
纪悦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8):299-300
目的探讨根管再治疗的原因及临床治疗的注意事项。方法对2004年7月至2005年8月就诊的31人次38颗需根管再治疗的患牙进行治疗后的总结和分析。结果根管再治疗牙原治疗失败原因分别为欠充(18颗)、超充(2颗)、塑化不全(13颗)、干髓不全(4颗)、遗漏上颌磨牙近中第二根管(1颗)。38颗患牙中34颗去除原充填物重新进行根管充填,3颗不能完全去除原充填物,1颗根管侧穿。结论经临床初步观察根管再治疗是有效的。去除弯曲根管原根管充填物时应格外仔细,以防止根管侧穿。应注意上颌磨牙近中第二根管的发现与治疗。  相似文献   

11.
李健  杨婕  杨莹  代成林  卢鹏 《河北医学》2010,16(10):1172-1174
目的:研究上颌第二磨牙根管形态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提高上颌第二磨牙根管治疗成功率。方法:利用透明牙技术,对213颗上颌第二磨牙离体牙根管系统进行观察,研究上颌第二磨牙各根的根管解剖形态特点。结果:经透明牙观察发现上颌第二磨牙的根管系统以1-1型根管系统为主,以腭侧根和远中颊根最为常见,近中颊根最为复杂,2-1型根管发生率为27.4%。2-2型根管发生率为6.8%。根管侧枝发生率在近中颊根为5.6%,远中颊根为"0",腭侧根为5.6%。根尖分歧在近中颊根出现率为2.8%,在远中颊根为"0",在腭侧根为4.2%。结论:上颌第二磨牙的髓腔形态复杂,特别是近中颊根根管变异较大,临床治疗中应多加注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研究活体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侧第二根管(MB2)的发生率和根管影像,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一定的影像学依据。方法按年龄段分组,各随机选择70张,共420张锥形束CT扫描图像,截取上颌第一磨牙根管口横断面影像,针对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侧根管数目、近中颊侧第二根管根管口的位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锥形束CT能在根管口横断面上清晰显示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侧第二根管的存在和分布。结论锥形束CT可以真实反映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侧第二根管的解剖形态,图像清晰,给临床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有利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虽多为单根,但根管解剖复杂,其双根管发生率高[1-2],但三根管较少见。现报告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三根管并进行根管治疗的1例病例。1病例资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维吾尔族人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解剖特点。方法采集维吾尔族人离体下颌第一恒磨牙105颗,锥形束 CT(cone-beam,CT)法观测牙根变异及根管分类(Weine 分类);挑选出牙体完整的离体牙标本63颗,游标卡尺法测量8项牙体形态参数。结果维吾尔族人下颌第一恒磨牙牙齿总长度均值为18.9 mm,近中根长度均值为13.9 mm,远中根长度均值为12.8 mm;以双根型最多见(94.3%),三根型发生率较少(5.7%),未检出单根型;近中根根管多为2-2型(83.8%),远中根多为1-1型(84.8%)。结论维吾尔族人下颌第一恒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的变异度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 观察分析云南地区人群下颌第一恒磨牙牙根和根管数目及其变异情况, 为牙髓治疗提供解剖学实验依据.方法 随机调取云南省口腔医院影像科300例患者共600颗下颌第一恒磨牙的CBCT影像资料, 统计分析下颌第一恒磨牙牙根和根管数目、远中舌根发生情况及根管形态.根管形态的分类依据Vertucci根管分类法.结果 在获得的600颗下颌第一恒磨牙中, 2根的发生率为71.2% (427/600) , 3根的发生率为28.8% (173/600) .2根管发生率为2.1% (13/600) , 3根管发生率为60.7% (364/600) , 4根管的发生率为36.8% (221/600) .近中根根管形态大多为Vertucci IV型, 远中根根管形态大多为Vertucci I型, 100%的远中舌根为VertucciⅠ型.远中舌根的人群发生率为33.7% (101/300) , 男性与女性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远中舌根的双侧对称发生率为71.3% (72/101) , 右侧发生率明显高于左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云南地区人群下颌第一恒磨牙远舌根发生率较高, 右侧发生率明显高于左侧;CBCT易于根管形态的研究, 可以辅助牙髓治疗, 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技术治疗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4例经X线片发现C形根管的下颌第二磨牙病变病人,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冷牙胶侧压法充填C形根管进行治疗,观察组病人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技术进行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根管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治疗适填率92.86%,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观察组病人在根管治疗的根充时间、患牙填充材料与根尖区的距离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9.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1).结论:对C形根管的下颌第二磨牙病变病人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技术,可改善牙痛、牙龈肿胀等不适症状,同时恢复牙齿正常咀嚼功能,患牙填充材料与根尖区封闭较为良好,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锥形术CT评价磨牙根管充填质量,提出适宜的根管充填质量评价标准。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4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口腔科接受磨牙根管治疗的息牙70颗,所有患牙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经患者知情同意后拍摄锥形术CT,从三维方向从根管长度、密度评价每一个根管的根管充填质量。结果70颗患牙共219个根管,以患牙数计数,70颗患牙根管充填长度合格率为64.3%(45/70),根管充填密度合格率为97.1%(68/70);以219个根管计数,恰填率为84.5%(185/219),欠填率为5.9%(13/219),超填率为7.8%(17/219),根管充填密度合格率为99.0%(217/219)。结论锥形术CT可以从根管长度、密度三维地评价磨牙根管充填质量,评价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上下颌后磨牙根管治疗失败原因。方法对第一、第二后磨牙初次根管治疗失败病例80例进行了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在80例根管治疗失败病例中,根尖渗漏29例,根管欠充填23例,根管遗漏9例,根管超充填7例,其他原因12例。结论后磨牙因其根管存在融合、变异、根管过弯曲以及对牙体解剖不熟悉,根管预备技术掌握不好等因素,导致初次根管治疗失败。掌握好根管预备技术,拍摄正位、偏位X线片,应用根管显微镜及超声技术等,进行根管治疗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扫描法在发现离体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常规开髓肉眼观察、根管显微镜下探查及CBC T扫描寻找上颌第一磨牙M B2,并记录上颌第一磨牙M B2发现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常规开髓肉眼观察及根管显微镜条件下探查上颌第一磨牙M B2的发现率分别为511.1%、666.7%,CBC T 扫描上颌第一磨牙M B2的发现率为844.4%,高于常规肉眼观察及根管显微镜检查,肉眼下常规开髓、应用根管显微镜及CBC T 扫描时上颌第一磨牙 M B2的发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BCT扫描上颌第一磨牙MB2的发现率最高,与常规肉眼观察及根管显微镜的发现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CBC T 技术可以准确定位上颌第一磨牙M B2的位置,可以真实反映上颌第一磨牙M B2的解剖形态,图像清晰,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