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咽异感症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咽异感症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对100例咽异感症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行耳鼻喉科常规检查与鼻咽纤维喉镜检查后,根据诊断结果接受相应的治疗。结果:100例咽异感症患者诊断为慢性咽炎45例,胃食管反流病20例,鼻窦炎10例,更年期综合症9例,颈椎病4例,颈突过长1例,其他疾病11例。所有患者均根据诊断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治疗有效率为85.00%。结论:咽异感症发病原因众多,其中以胃食管炎最为常见,另外鼻窦炎、鼻咽炎的出现率也较高,尤其是胃食管反流病与咽异感症有着直接的联系,根据诊断结果确定相应的诊疗方案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胃食管返流病与咽异感的相关性.方法对240例咽异感症患者询问病史、临床常规性检查,胃食管24hpH测试,并针对病因进行综合治疗.结果240例咽异感症患者食管返流性疾病占90例.结论胃食管返流性疾病与咽异感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楼正才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2):1902-1903
目的分析咽异感症在社区误诊误治的原因。方法对病程3个月以上被社区医生误诊为慢性咽炎的207例咽异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7例中,鼻后滴漏综合征9例、茎突过长综合征4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7例、更年期综合征6例、胃食管反流28例、咽喉反流79例、精神因素68例。结论咽异感症病因复杂,可能是全身多种疾病的症状之一或惟一症状,社区医生必须查明病因,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咽异感症与喉咽反流的联系及喉咽反流形成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的63例喉咽反流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喉咽反流是造成咽异感症的重要原因之一。结论:咽异感症伴咽部PH<5.0时,常提示有病理性喉咽反流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咽异感症268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咽异感症的病因。方法: 对咽异感症患者行常规耳鼻咽喉科检查,并根据病情选择性做消化道钡餐、内镜、鼻内镜或鼻窦CT、颈椎X线片、颈部B超、心电图、茎突X线片、甲状腺功能检查等。针对病因行相应治疗。结果: 268例咽异感症患者中咽部及周围组织疾病133例,全身系统性疾病102例,非器质性疾病33例。全身病因中消化系统疾病91例,包括胃食管反流性疾病57例。颈椎骨质增生10例。咽部及周围组织疾病中甲状腺疾病13例:甲状腺腺瘤9例,甲状腺囊腺瘤4例。随访6个月,总有效率85.65%。结论: 咽异感症的病因较多,应重视胃食管反流病、甲状腺疾病及颈椎病与咽易感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咽异感症23例食管测压分析朱元民,邹磊,赵景涛,赵丽莉(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100044)本文通过对23例咽异感症患者及14例正常人行食管测压检查,了解咽异感症食管上端括约肌压力特点及其与食管运动功能的关系。1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1)咽异感...  相似文献   

7.
咽异感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大量统计学资料显示咽异感症与胃食管返流有关,反流物可以通过胃酸及胃蛋白酶对咽喉的黏膜和神经造成影响,这种影响还可以改变咽喉部的菌群.本文综述了胃食管返流与咽异感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80例咽异感症的食管镜检查分析刘国斌关键词:咽疾病/诊断;食管炎,慢性;食管镜检查咽异感症为耳鼻喉科常见症状之一。为探讨咽异感症与慢性食管炎的关系,我们于1986年10月~1992年12月对80例咽异感患者进行了食管镜检查,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咽异感...  相似文献   

9.
对30例咽异感症患者进行食道、胃的纤维内窥镜检查,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咽异感症与胃肠道疾患相关,酸返流性疾病是咽异感症的主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食管钡餐造影在小儿慢性咽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由胃食管反流病(GERD)引起的伴有咳嗽、咽异感等慢性咽炎症状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间符合慢性咽炎诊断标准的136例患儿进行临床分析并做食管钡餐造影等一些相关检查,对拟诊为GERD相关性咳嗽、咽异感的17例患儿进行抗反流治疗,并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患儿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随访6~12个月,15例病情稳定,未见复发;2例因停药过早导致病情反复,再次用药后症状缓解。治疗期间未发现有何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GERD是引起慢性咳嗽、咽异感的主要病因,因此,对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患儿,应常规做食管钡餐造影的相关检查,对临床疑诊者可给予诊断性治疗,确诊为GERD相关性咳嗽、咽异感的患儿要坚持规范用药,方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零兴勤  何中扬 《广西医学》2010,32(6):691-694
目的探讨难治性咽异感症的病因。方法对221例难治性咽异感症患者进行常规耳鼻咽喉检查,并根据不同病情行鼻内镜、鼻咽纤维喉镜、鼻窦CT、过敏原试验、茎突X线片、咽喉24 h pH值测定、食管钡餐、纤维胃镜、多导睡眠监测、颈部B超、心电图、甲状腺功能、人格障碍评定等检查。结果 221例患者中检出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11例,过敏性鼻炎3例,咽囊炎7例,腺样体炎8例,过敏性咽炎11例,会厌囊肿12例,舌扁桃体肥大13例,茎突综合征6例,颈椎病4例,慢性胃炎32例,胃食管反流39例,甲状腺功能亢进4例,甲状腺肿瘤6例,颈淋巴结转移瘤3例,慢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0例,心肌梗死1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神经官能症11例,抑郁焦虑症9例,更年期综合征22例,妇科疾病2例,Fe元素缺乏2例,食管上段癌3例,环咽癌1例。结论咽异感症病因复杂,需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及综合分析,注意隐匿性病因。  相似文献   

12.
普霞  贾彩霞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9):953-953
咽异感症泛指除疼痛以外的多种咽部异常感觉或幻觉,如球塞感、瘙痒感、紧迫感、痰黏着感、烧心感等,且排除器质性疾病的一组综合征[1]。耳鼻喉科医生在诊治以咽异感症为主诉的患者时,注意力多集中在咽、喉和颈部病变。我科在2004年1月-2007年12月诊治23例以咽异感症为主要表现的反流  相似文献   

13.
柴金汤治疗咽异感症的疗效观察第三医院耳鼻咽喉科刘桂莲,王学仁我科自1988年1月至1992年9月用柴金汤治疗咽异感症265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治疗对象:(1)纯功能性咽异感症[4],其特点大多数有精神因素,往往在生气后突然发病,有反复发病...  相似文献   

14.
李佳 《中医学报》2020,35(4):765-768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咽异感症的病位在食管、咽,与脾、胃、肝、肺四个脏腑相关,与精神情志活动亦有密切联系。胃气上逆是病机关键,脾气不升是发病的基础,肝气郁结、肺气不降是发病的条件与加重的诱因。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咽异感症应以气神同调为法,从脾、胃、肝、肺论治,以调整气机升降及调整精神情志为治疗关键。调气:从肝,则条达肝气;从脾胃,或益脾气,或清胃热,或燥脾湿,或滋胃阴;从肺,则肃肺降气;同时,少佐升散之属,以达升降相宜之效,使浊气得降、清气得升、咽部得养。调神:予药物治疗的同时,畅情达意,以调整病机,使脏腑气血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5.
赵昕 《肇庆医学》2010,(1):12-13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症状特点及抑酸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表现及抑酸治疗效果。结果:胃食管反流病以烧心及反流为主要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和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抑酸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症状尤其是食管外症状要引起重视,及时行胃镜检查减少误诊,及早使用抑酸治疗。  相似文献   

16.
咽异感症300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咽异感症病因。方法 对门诊300例咽异感症患者进行在分析。结果 自耳鼻咽喉疾病引起者占61.3%(184/300);由其它器官疾病引起者占30.7%(92/300),其中最多见胃食管反流病;精神因素及功能失调占4.3%(13/300);原因不清者占3.7%)11/300)。结论 咽异感症与多种因素有关,但仍以耳鼻咽喉科疾病为主。  相似文献   

17.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1):133-135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对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咽异感症的治疗效果。方法:依据咽喉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I)及体征评分量表(RFS)筛选出80例有明显咽异感症的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每日口服雷贝拉唑20 mg,治疗8周;实验组口服雷贝拉唑的同时给予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每日1次,两侧交替,连续10次。8周后评估RSI得分和咽异物感评分,比较两组间评分差别,并根据患者咽异感症状评估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间总有效率。结果:治疗8周后,实验组RSI评分和咽异物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对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咽异感症的疗效好于应用单纯质子泵抑制剂治疗。  相似文献   

18.
590例咽异感症电视纤维喉镜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冰璟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0):1143-1143
目的:探讨咽异感症电视纤维喉镜检查的意义。方法:对590例除外全身疾病及压舌板检查不能发现病变的咽异感症患者行表面麻醉下电视纤维喉镜检查。结果:590例中存在器质性病变者163例,占35.2%。结论:电视纤维喉镜在咽异感症的检查治疗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郑国玺  朱有玲 《陕西医学杂志》1995,24(8):509-510,512
对35例有咽喉部症状而疑为胃食管反流病的病人进行了24h食管pH监测,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22例,且用抗酸及促胃动力疗法近期疗效显著;同时选用12例无胃食管反流症状和经专科检查咽喉无异常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所得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01。认为非住院式Ph监测法对许多与胃食管有关的咽喉部主诉的病人是一相对安全、费用合理、不影响日常生活的诊断方法,对咽异感症和胃食管反流相关性的研究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检查在咽异感症病因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咽异感症又称咽癔球症,按其病因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类。器质性者应探究其病因,予以病因治疗。现其病因研究甚多,有胃食道返流[1],食道蠕动障碍[2]等。这些学说的研究重点都集中于胃、食道功能异常对咽部产生的影响,采用的是内科治疗手段,而对颈部重要器官甲状腺与咽部的关系研究较少。我科门诊从1998年以来对咽异感症患者用高频(7.5MHz)B超探头检查甲状腺,发现58.9%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甲状腺病变。现选其中4例典型病例报告如下。1  病例简介例1女,41岁。持续性咽部异物感1年。服用抗生素和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