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目的探讨绿茶提取物EGCG对人舌癌细胞株Tca8113体外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舌癌Tca8113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EGCG对其进行干预,用AO/EB荧光染色法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其对舌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在EGCG的作用下,舌癌Tca8113细胞的凋亡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 EGCG可能通过增加细胞凋亡达到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博落回提取物中血根碱(Sanguinarine,SAN)对舌癌体外增殖、凋亡和迁移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血根碱处理Tscca和Tca8113细胞24、48、72 h,MTT法检测血根碱对两种舌癌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用药48 h后,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PI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血根碱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浓度血根碱对细胞中NF-κB表达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不同浓度血根碱对舌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经血根碱处理后的舌癌细胞系Tscca和Tca8113有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并呈现一定的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血根碱作用于舌鳞癌Tca8113细胞24 h、48 h、72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53μmol/L、2.38μmol/L、1.96μmol/L。舌鳞癌Tscca细胞24 h、48 h、72h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1.48μmol/L、1.17μmol/L、0.89μmol/L。血根碱可以抑制NF-κB的表达,且有一定的剂量相关性。一定浓度的血根碱还能抑制Tca8113细胞株的迁移。结论:血根碱能显著抑制舌癌细胞Tscca和Tca8113的增殖并且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对NF-κB表达的影响有关,同时血根碱可影响Tca8113细胞株的迁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omeprazole,OME)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0、10、20、40、80、160 mg/L)的OME作用于HepG2细胞后,分别于不同时间(24 h、48 h),采用甲基四唑蓝(MTT)法测定OME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荧光检测法测定DNA合成期(S期)细胞所占比例;Hoechst33342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MTT结果示,10、20 mg/L OME对HepG2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而40、80、160 mg/L OME可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其中80 mg/L OME作用最强;且相同浓度OME作用下,48 h较24 h对HepG2的抑制率增加.Edu荧光检测法表明,不同浓度OME处理细胞24h,Edu孵育2h后处于DNA合成期(S期)HepG2细胞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在20、40、80、160 mg/L组减少(P<0.05).Hoechst33342染色法表明,与对照组相比,40、80、160 mg/L OME处理HepG2细胞24h后,细胞凋亡增加(P<0.05).结论 OME能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并可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益气补肾方对胃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叶萍  刘云霞  姚立 《中医杂志》2012,53(2):148-150,159
目的 探讨益气补肾方对胃癌细胞SGC-7901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胃癌SGC-7901细胞接种于RPMI-1640培养液中,益气补肾方水溶液配制成1、2、4、8、16、32、64mg/ml 7个终浓度,设肿瘤细胞为空白对照组,在96孔板内每个剂量6个平行孔,重复3次,37℃、5%CO2培养箱孵育48h.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益气补肾方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采用RT-PCR法检测其对SGC-7901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酶-2(TIMP-2)的基因表达活性的影响. 结果 不同浓度的益气补肾方对SGC-7901细胞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16mg/ml和32mg/ml浓度抑瘤作用较好,抑制率分别为53.17%和56.47%;MMP-2 mRNA在32mg/ml组同空白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16mg/ml组也能下调MMP-2 mRNA的表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益气补肾方能明显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侵袭转移能力,且以32mg/ml浓度最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槐米中拼皮素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的作用.方法 应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不同浓度槲皮素作用细胞24,48,72 h后的增殖状况;hoechest33342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结果 随着槲皮素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槲皮素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的抑制作用越明显.细胞培养48 h后,荧光染色观察随着药物浓度增加,凋亡细胞增多并且越来越明显,当浓度达到60 μmol/L时,镜下出现了大量不完整的细胞核和细胞碎片.结论 槐米中槲皮素可以有效地抑制人鼻咽癌CNE2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为临床上治疗鼻咽炎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甘草查尔酮B诱导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凋亡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甘草查尔酮B(licochalcone B)诱导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0)凋亡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B16F0细胞按5 000个/孔接种于96孔板中,MTT染色法检测甘草查尔酮B(5,7.5,10,12.5,15 mg·L-1)作用24 h后,对B16F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取对数生长期B16F0细胞按1×105个/孔接种于6孔板中,甘草查尔酮B(7.5,15mg·L-1)作用24 h后,Hoeehst 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取对数生长期B16F0细胞按5×105个/瓶接种于细胞培养瓶中,甘草查尔酮B(5,7.5,10,12.5 mg·L-1)作用24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法检测与凋亡相关基因Bcl-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 mRNA表达;荧光法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蛋白9(Caspase-9)和半胱胺酸蛋白酶蛋白3(Caspase-3)相对活性.结果:甘草查尔酮B能有效抑制B16F0细胞增殖,作用24 h后对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011.3 mg·L-1,在5~15 mg·L-1表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细胞出现明显凋亡特征,随甘草查尔酮B浓度的增加凋亡率逐渐升高;甘草查尔酮B(10,12.5 mg·L-1)能明显下调Bcl-2/Bax,上调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其中7.5 mg·L-1甘草查尔酮B引起Caspase-9,Caspase-3的活化程度较12.5 mg·L-1高.结论:甘草查尔酮B可能通过激活线粒体调控的凋亡通路诱导B16F0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黄芪抗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缺氧性凋亡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研究黄芪对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缺氧性凋亡的保护机理.方法:应用"Neurobasal加B27 Supplement"体外培养大鼠脑皮层神经细胞并在缺氧条件下使用Trypanblue拒染法、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法、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黄芪对原代神经细胞的抗凋亡保护作用.结果:在10mg/ml~100mg/ml的浓度范围内,黄芪注射液能显著降低缺氧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率,增加了缺氧的神经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同时也减少了Bax蛋白的表达,提高Bcl-2/Bax比值.结论:黄芪对缺氧条件下的神经细胞有直接的抗凋亡作用,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上调Bcl-2蛋白和下调Bax蛋白的表达,达到调节缺氧的神经细胞避免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沙苑子总黄酮(FAC)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抑制作用、诱导凋亡作用以及其对NF-кB表达作用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0.5,0.25,0.125,0.062 5 mg/ ml) 处理MCF-7细胞6,12,24,48,72 h后,SRB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FITC-AnnexinⅤ/PI 双染法检测凋亡率变化;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F-кB蛋白表达.结果 SRB法显示, 0.5,0.25 mg/ml浓度沙苑子黄酮作用24,48 72 h以及0.125 mg/ml作用48,72 h后MCF-7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0.062 5 mg/ml作用48,72 h后以及0.125 mg/ml作用24 h后对MCF-7的增殖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也有差异性(P<0.05).FITC-AnnexinⅤ/PI 双染法FCM(flow cytometry)检测显示,不同浓度沙苑子黄酮(0.5,0.25,0.125,0.062 5 mg/ ml)作用72 h后,MCF-7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71.46%,60.34%,51.27%,46.83%, 晚期凋亡率分别为4.12%,3.27%,2.59%,1.26%.与对照组比较0.5,0.25,0.125 mg/ml组早、晚期凋亡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0.062 5 mg/ml组的早、晚期凋亡率也有差异性(P﹤0.05),0.5 mg/ml剂量组的早、晚期凋亡率与5-Fu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Western blot 检测NF-κB表达,再用 Band Leader软件分析.结果 0.125,0.25,0.5mg/ml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NF-кB表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0.062 5 mg/ml组与对照组相比NF-кB表达也有差异性(P<0.05).结论 沙苑子黄酮对MCF-7具有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下调NF-к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橙皮苷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橙皮苷对人舌癌细胞株Tca8113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舌癌Tca8113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橙皮苷对其进行干预,用MTT法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其对舌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橙皮苷可明显抑制舌癌细胞Tca8113的增殖,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明显增强(r=0.825,P<0.05),呈明显浓度依赖性。结论橙皮苷能明显抑制人舌癌Tca8113细胞体外增殖,可能为临床治疗舌癌提供一种新的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10.
大蒜多糖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观察比较大蒜多糖A、B、C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转染的人肝癌细胞系2215细胞分泌 HBsAg、HBeAg的影响及其细胞毒性.方法:在2215细胞接种24h后加入大蒜多糖A、B、C,12天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以ELISA法检测HBeAg与HbsAg,并用MTT染色法观察药物的细胞毒性.结果:大蒜多糖A、B、C对2215细胞半数毒性浓度分别为110.53 mg/ml、108.65 mg/ml、16.00 mg/ml;可剂量依赖性抑制HBsAg的分泌,其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9.31mg/ml、21.30mg/ml和1.31mg/ml,治疗指数分别为11.87、5.10和12.21,对HBeAg的分泌则均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大蒜多糖A、B、C在培养 2215细胞中可抑制HBsAg的分泌.  相似文献   

11.
青蒿琥酯对人结肠癌细胞HCT-8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对人结肠癌HCT-8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10,20,30 μmol·L-1青蒿琥酯处理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透射电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青蒿琥酯对HCT-8细胞的凋亡诱导效果;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青蒿琥酯对HCT-8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印迹法检测青蒿琥酯对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经青蒿琥酯处理后,电镜下可见HCT-8细胞膜皱缩、染色质凝聚、核碎裂、凋亡小体形成.10,20,30 μmol·L-1青蒿琥酯处理组凋亡率分别为17.1%±3.8%,29.5%±5.1%,41.4%±5.8%,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5.1%±1.4%.P<0.05.在20 μmol· L-1青蒿琥酯处理组,HCT-8细胞G0/G1期所占比例随着药物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S期与G2/M期细胞所占比例则下降.10,20,30 μmol·L -1青蒿琥酯处理组Bax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20±0.03,0.40±0.05和0.50±0.08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0.06 ±0.02),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变化,Bcl-2/Bax呈下降趋势.结论:青蒿琥酯可以抑制人结肠癌细胞HCT-8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诱导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阻滞结肠癌细胞周期和上调促癌基因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陈芳  ;沈晓君 《中医药研究》2009,(11):1307-1308
目的 研究淫羊藿苷(icariin.ICA)对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mia,HCY)诱导增殖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kle cell.VSMC)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HCY诱导的兔VSMC增殖模型,与不同浓度的ICA共同培养48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VSMC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周期调控相关蛋白Cyclin D1和CDK4的表达。结果0.2mg/L、0.4mg/L ICA组G0/G1期细胞数明显增多,s期细胞数明显减少,与HCY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CyclinDl和CDK4的表达量均随ICA剂量增加而减少。结论 ICA桔抗HCY诱导的兔VSMC增殖.其主要机制可能与Cyclin D1及CDK4的低表达所致的细胞周期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型的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TCRBCL)的病理形态、预后和免疫组化的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根据WHO淋巴瘤分类(2008版)的标准对4例TCRBCL进行临床、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应用全自动免疫组化仪(DAKO)检测瘤细胞及背景细胞的免疫表型,抗体包括CD20,CD79a, CD3,CD15,CD68,CD30、CD10,BCL-6,CD21。结果:少量肿瘤性大细胞分布于小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背景中,免疫组化肿瘤性大细胞CD20阳性,背景小细胞CD3阳性,组织细胞CD68阳性。结论:TCRBCL是一个独立的组织学类型,是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的形态学变异体,易误诊为霍奇金淋巴瘤、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淋巴瘤样肉芽肿病等,诊断应结合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健脾化瘀方体外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①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健脾化瘀方体外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的抑制作用;②用Annexin V/PI荧光双染法检测健脾化瘀方诱导肿瘤细胞进入凋亡的影响;③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健脾化瘀方对SGC-7901细胞周期的阻滞效应。结果:①健脾化瘀方能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以及作用时间的延长,其对细胞的抑制率也明显增强,呈现剂量及时间依赖性。②当2mg/ml和4mg/ml健脾化瘀方作用于人胃癌SGC-7901细胞48h可显著诱导细胞凋亡的产生。③细胞周期方面,健脾化瘀方作用于人胃癌细胞SGC-7901后G2/M期比例与阴性对照组相较显著上升,G0/G1期稍有上升,而S期比例下降,表明细胞被阻滞于G2/M期。结论:健脾化瘀方可明显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作用并能够诱导该细胞凋亡,改变细胞周期。  相似文献   

15.
"精"学说与干细胞辨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体干细胞功能不足则会导致生长发育障碍或人的早衰现象,中医认为此为先天之精不足,临床以补肾填精法来治疗如五软五迟和早衰等病证.故今后或许可从调控干细胞增殖分化角度来研究中医学中由于先天之精不足所导致的一系列病证.从干细胞角度来阐述中医学"精"学说,讨论了它们的相似之处.认为全能干细胞蕴藏了全部先天之精,这是精的来源.并将全能干细胞及已发现的多种成体干细胞的功能,与"精"的繁衍生殖、生长发育、生髓化血等功能相比较,认为"精"与干细胞的基本属性较相似.试图为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细胞凋亡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过程,是在基因调控下所发生的一系列细胞主动死亡过程。就近几年细胞凋亡信号传递机制、酶学机制以及基因调控机制的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7.
细胞凋亡机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凋亡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过程,是在基因调控下所发生的一系列细胞主动死亡过程。就近几年细胞凋亡信号传递机制、酶学机制以及基因调控机制的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通莲Ⅰ号方及其拆方在不同浓度下对食管癌Eca109细胞形态和生长周期的调节作用;探讨该方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将Eca109细胞以l x106个/皿密度接种于Φ100 mm培养皿中,以10%小牛血清DMEM培养液培养,37℃,5%饱和湿度的CO2培养箱孵育,细胞贴壁24 h,分别加入浓度为25~3 200 mg·L-1倍比梯度的通莲Ⅰ号方(T)、清热解毒拆方(Q)、活血行气拆方(H)、滋阴养血拆方(Z)等4方提取液,孵育48 h后,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光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技术(FCM)测定细胞周期.结果:T,Q,H的1C50值分别为386,771,729 mg·L-1;与空白对照组(C)相比,T,Q,H3方显著影响Eca109细胞周期变化:G1期细胞所占比率分别为69.43%,60.84%,61.90%.同时,T,Q,H组细胞的S期与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方作用最强.而Z方对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弱,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莲Ⅰ号方通过抑质细胞进入S增殖期从而干预食管癌Eca109细胞生长,各拆方具有协同作用,全方作用最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通莲I号方及其拆方在不同浓度下对食管癌Eca109细胞形态和生长周期的调节作用;探讨该方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的机制。 方法: 将Eca109细胞以1×106个/皿密度接种于Φ100 mm培养皿中,以10%小牛血清DMEM培养液培养,37 ℃,5%饱和湿度的CO2培养箱孵育,细胞贴壁24 h,分别加入浓度为25~3 200 mg·L-1倍比梯度的通莲I号方(T)、清热解毒拆方(Q)、活血行气拆方(H)、滋阴养血拆方(Z)等4方提取液,孵育48 h后,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光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技术(FCM)测定细胞周期。 结果: T,Q,H的IC50值分别为386,771,729 mg·L-1;与空白对照组(C)相比,T,Q,H 3方显著影响Eca109细胞周期变化:G1期细胞所占比率分别为69.43%,60.84%,61.90%。同时,T,Q,H组细胞的S期与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方作用最强。而Z方对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弱,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通莲I号方通过抑制细胞进入S增殖期从而干预食管癌Eca109细胞生长,各拆方具有协同作用,全方作用最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吴茱萸碱体外诱导 L929细胞死亡的机制。方法用 MTT 法测定吴茱萸碱对 L929的细胞毒作用。通过倒置显微镜,荧光染色,观察 L929在吴茱萸碱作用下的形态学变化,用 LDH 活力测定法证明凋亡途径,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研究昊茱萸碱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MTT 法测定不同浓度吴茱萸碱明显抑制 L929生长,并具有剂量依赖性。吴茱萸碱可诱导 L929凋亡,呈现凋亡小体,亚二倍体峰出现,但无典型因凋亡引起的 DNA 梯状泳带。低剂量5μmol·L~(-1)吴茱萸碱可将细胞周期阻滞在 G_2/M 期,而高剂量20μmol·L~(-1)吴茱萸碱可将细胞周期阻滞在 G_0/G_1 期。结论在吴茱萸碱诱导 L929凋亡过程中低剂量将细胞周期阻滞在 G_2/M 期,而高剂量则引起 G_0/G_1期阻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