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子舌分析山楂炮制过程中“味”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黎量  杨诗龙  汪云伟  钟恋  刘玉杰  艾莉 《中成药》2015,37(1):153-156
目的采用电子舌技术区分山楂及其不同炮制品,并对山楂炮制过程"味"的变化进行研究。方法取净山楂炮制成不同样品,利用电子舌获取山楂炮制过程样品的味觉传感器响应值,并采用主成分(PCA)、判别因子(DFA)及统计质量控制法(SQC)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建立的PCA与DFA模型能够根据生山楂炮制后"味"的不同分成炒山楂,焦山楂和山楂炭3个数据类;建立的PCA与SQC模型能够较好地显示山楂炮制过程"味"变化规律。结论电子舌可以将"味"作为新的工艺参数对山楂炮制进行客观描述,有利于提高炮制加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2015,(9)
目的采用电子舌技术鉴别生黄连、酒黄连、姜黄连及萸黄连。方法从四川、重庆、湖北和云南收集10批黄连,炮制并提取后得到40批水提液,然后采用软独立建模分析(SIMCA)、主成分分析(PCA)、判别因子分析(DFA)、线性判别分析(LDA)及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模型(BP-ANN)对该技术进行评价。结果黄连饮片电子舌的响应味觉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其中SIMCA模型能区分黄连炮制品与生品;PCA模型显示黄连及其不同炮制品有明显区别;DFA模型对黄连及其不同炮制品区分识别的正确率达100%;LDA模型的初始判别率以及交叉验证识别率也均为100%;BP-ANN模型对测试集未知样品的判别率为91.7%;所有样本的综合判别率为99.4%。结论电子舌技术能实现黄连及其炮制品的味觉特征客观化,从而对它们进行鉴别区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电子鼻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建立快速、有效鉴别南北五味子的方法。方法通过电子鼻技术分别获取20批不同来源的南北五味子样品气味指纹图谱,利用主成分分析(PCA)、统计质量控制分析(SQC)、软独立建模聚类分析(SIMCA)及判别因子分析(DFA)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特征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与其他三种化学计量方法相比较,DFA法可完全区分南北五味子样品,其识别正确率为100%。结论电子鼻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实现对南北五味子品种的快速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乌头附子类HPCE-DAD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对乌头、附子及炮制品的指纹谱进行比较。方法以40mmol/L乙酸钠-60mmol/L乙酸铵-80 mmol/L tris试剂-25%甲醇(p H 8.3)为运行缓冲液,分离电压为16 k V,检测波长为235nm,以苯甲酰次乌头原碱为参照物(IS),测定其指纹图谱,并作模糊聚类法分析和相似度评价。结果初步建立了以7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乌头附子类HPCE-DAD指纹图谱;发现生品与炮制品的HPCE-DAD指纹谱有显著差异。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乌头附子类药材内在质量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气味客观化的黄连及其炮制品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味是鉴别黄连炮制品的重要评价指标,其不同炮制品具有各自独特的气味。该研究以气味客观化为切入点,采用电子鼻技术,建立适合黄连的电子鼻检测方法,分别对生黄连、酒黄连、姜黄连及萸黄连的气味进行检测,依据获得的客观化气味信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黄连及其不同炮制品进行区分判别。结果表明,黄连及其不同炮制品在气味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统计质量控制分析(SQC)与软独立建模分析(SIMCA)模型能够实现黄连炮制品与生品的区分,主成分分析(PCA)分析可明显区分黄连及其不同炮制品;另外,对黄连及不同炮制品的区分识别,判别因子分析(DFA)模型正确判别率为100%,线性判别分析(LDA)模型的初始判别率以及交叉验证识别率分别为100%,94.4%。该研究采用电子鼻技术实现了黄连及其炮制品的气味特征差异表征,与化学计量学方法结合实现了黄连及其不同炮制品的鉴别区分;该研究为中药气味客观化鉴别研究提供了思路与方法,有利于传统气味鉴别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附子3种主要炮制品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为建立附子的行业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色谱条件为:Alltimate C18分析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5℃;流动相40 mmol.L-1醋酸铵(氨水调pH=10.00)-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40 nm。对附子3种炮制品进行指纹图谱研究,采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软件和聚类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附子3种炮制品之间的指纹图谱差异较大。结论该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可为附子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综合运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CA)及主成分分析(PCA)对款冬花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进行研究。方法:采用HPLC-DAD建立10个产地款冬花不同炮制品的指纹图谱,流动相乙腈-0.03%三氟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0 nm;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软件,CA及PCA综合探索款冬花不同炮制品的质量及成分变化规律。结果:建立了不同炮制品的HPLC共有模式,款冬花生品、蜜炙品、甘草炙品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0.867~0.991,0.785~0.979,0.785~0.980。CA将不同炮制品均分为4类,与相似度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表明不同产地间款冬花炮制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稳定性。PCA筛选出方差累计值达74.230%的2个主成分,并得到与之相关的成分群,不同产地炮制品的综合得分情况表明该成分群在生品、蜜炙品及甘草炙品中稳定存在。结论:指纹图谱技术结合相似度评价,CA,PCA能对款冬花炮制品的质量进行系统评价,可为其他中药炮制品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炉甘石生品及炮制品的X射线衍射(XRD)指纹图谱;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药材主要成分的影响;测定炮制品中ZnO含量。方法采用XRD法对10批炉甘石生品及炮制品进行分析,分别建立了生品及炮制品的指纹图谱;对6种不同炮制方法进行比较;运用K值法测定了炮制品中ZnO的含量。结果分别建立了炉甘石生品和炮制品的XRD指纹图谱,其中生品XRD指纹图谱有23个共有峰,炮制品XRD指纹图谱有10个共有峰,经煅烧炮制之后生品的ZnCO_3特征峰转变为ZnO的特征峰;煅烧炮制品中ZnO的含量均超过56%。结论 XRD指纹图谱可用于炉甘石生品及炮制品的鉴定与分析,为炉甘石生品及炮制品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建昌帮不同附子炮制品中所含化学成分的差异,为其临床应用有别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建立建昌帮煨附子、淡附子、阴附子及阳附子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运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与样品聚类方法分析其差异性。结果:建昌帮煨附子、淡附子、阴附子及阳附子的HPLC图谱有明显差异;经样品聚类可分为4类。结论:建昌帮不同附子炮制品中所含化学成分的差异明显,临床应区别使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电子鼻、电子舌技术的山楂气、味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电子鼻、电子舌技术客观化表达山楂气、味,并基于此进行不同产区、不同基源山楂的鉴别区分研究。方法:采集不同产区、不同基源的山楂样品,运用电子鼻、电子舌技术对不同山楂样品进行检测,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判别因子分析(DFA)以及统计质量控制分析(SQC)对获取的特征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电子鼻技术能有效区分不同产区及不同基源的山楂样品,电子舌技术能有效区分不同基源的山楂样品。结论:电子鼻、电子舌技术可用于不同产地及不同基源山楂的鉴别区分,其二者结合化学计量学可作为气、味鉴别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炮制-配伍前后理中丸方水煎液指纹图谱的差异。方法:用生制饮片和炮制品饮片分别制备各10批理中丸,以水煎煮法制备其水煎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对炮制-配伍前后理中丸方水煎液指纹图谱差异进行研究。色谱条件:色谱柱Acquity BEH C18(100 mm×2. 1 mm,1. 7μm);流动相:乙腈-0. 1%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0. 2 m 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37 nm。利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软件分别对10批生品和10批炮制品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又利用SIMCA 13. 0. 3软件对生品、炮制品各10批理中丸方水煎液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分别建立了10批生品和10批炮制品理中丸方水煎液指纹图谱,并计算其相似度,10批生品的相似度大于0. 98,10批炮制品的相似度大于0. 99。指纹图谱各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基本一致,差异较小,但炮制前后相对峰面积变化较大。聚类和主成分可以清楚地将生品与炮制品聚为两大类。结论:实验所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稳定、准确,可用于比较生品与炮制品理中丸方的质量差异,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豨莶草炮制前后滋味的变化,建立生、制品豨莶草滋味判别模型。方法通过电子舌测量12批生品豨莶草与12批炮制品豨莶草的酸、苦、涩、咸、甜味值,利用配对t检验、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因子分析(LDA)等方法研究豨莶草炮制前后各味道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配对t检验发现豨莶草炮制后,苦、咸味下降,酸、涩、甜没有明显变化;通过PCA可以区分生品与制品豨莶草;通过LDA可以建立生品、制品味道判别模型,并进行交叉验证,正确率达到100%;通过雷达图建立了豨莶草生品与制品的滋味指纹图谱。结论电子舌能够对中药豨莶草的酸、苦、涩、咸、甜味值进行准确的辨识,结合统计方法,可以从数值上体现豨莶草炮制前后滋味的改变,并以此推测豨莶草炮制前后滋味的改变与功效的改变之间的关系。另外,建立的生、制品判别函数模型及雷达图指纹图谱可以用于生、制品豨莶草的判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建立金樱子饮片的HPCE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分析比较金樱子及金樱子炮制品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以三萜类作为参照物,测定金樱子及金樱子炮制品的指纹图谱,并进行模糊聚类法分析并评价其相似度。结果:初步建立了以9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金樱子饮片HPCE指纹图谱;少数金樱子饮片的指纹图谱有一定差异,生品与炮制品指纹图谱中的共有峰相对峰面积差异显著。结论: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金樱子指纹图谱准确性高,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可作为金樱子饮片质量的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中药金樱子气味指纹变化。方法:通过电子鼻检测不同采收期金樱子样品气味在传感器上的响应值,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判别因子分析(DFA)进行分析,并进行统计质量控制分析(SQC)。结果:不同采收期金樱子样品经PCA和DFA分析后聚为两类,即1-6号样品聚为一类,7-10号样品聚为一类。结论:电子鼻结合PCA和DFA分析技术,气味可作为中药质量控制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赭石炮制品X射线衍射分析及指纹图谱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春来  李俊松  刘丹  雷雨  蔡宝昌 《中草药》2011,42(4):701-703
目的建立赭石炮制品的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并对不同产地赭石炮制品进行相似性考察。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法对10批赭石炮制品进行定性分析,并用Origin 8.0软件比较其共有峰的夹角余弦相似度。结果建立了赭石炮制品的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不同来源的赭石样品X衍射图共有峰相似度均达到95%以上。结论赭石炮制品的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可行,指纹图谱可用于其与氧化铁类矿物药及其他矿物药的鉴别;能全面、客观地反映赭石炮制品的内在质量特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电子鼻、机器视觉技术对山楂不同炮制品的性状进行数值化描述,并实现山楂不同炮制品的区分。方法制备山楂各炮制样品,采用电子鼻测量其气味特征参数值;组建适用于山楂图像获取的机器视觉系统,获取样品图像,并提取、量化其颜色特征;依据获取的气味与颜色特征值建立判别模型,通过建立的模型区分不同山楂炮制品。结果不同山楂炮制品气味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传感器LY2/LG、LY2/G、LY2/AA、LY2/GH、LY2/gCTL、PA/2、P40/2对山楂气味变化尤为敏感,依据气味信息建立的PCA与DFA模型能够实现良好区分。不同山楂炮制品颜色值H、S、V的变化规律与人眼所观察的颜色特征变化规律相同;依据颜色信息建立的PCA、DFA和Fisher-LDA模型均可区分山楂不同炮制品,其中3批山楂炮制品Fisher LDA识别率分别为86.4%,81.1%和89.9%。结论采用电子鼻、机器视觉技术能够对山楂炮制品的颜色和气味进行数值化描述,可以实现不同山楂炮制品的判别区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杜仲不同炮制品(生品、盐品与炭品)的水提液指纹图谱,从整体水平表征杜仲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为杜仲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Kromasil 100-5-C18色谱柱,0. 3%磷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 L/min,检测波长为238 nm。建立10批杜仲不同炮制品水提液的指纹图谱,利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计算相似度,同时运用聚类分析(HCA)和主成分分析(PCA)对杜仲炮制前后进行模式识别分析。结果:建立了杜仲不同炮制品的水提液指纹图谱,生品标定了7个共有峰,盐品标定了7个共有峰,炭品标定了8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其中5个共有峰。HCA和PCA模式识别能够明显区分杜仲不同炮制品。结论: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能够有效地区分杜仲不同炮制品,为其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大黄饮片MEKC-DAD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对大黄及其炮制品的指纹谱进行比较.方法:选择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分离模式,以25 mmol·L~(-1)硼砂~25 mmol·L~(-1) SDS-10%乙腈(pH 10.90)为运行缓冲液,分离电压12 kV,以大黄酸为参照物(IS),测定其指纹图谱,并作模糊聚类法分析和相似度评价.结果:初步建立了以11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10批大黄地产药材MEKC-DAD指纹图谱;发现少数产地大黄药材的指纹图谱有一定差异,生品与其炮制品的指纹谱中共有峰相对峰面积差异显著.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大黄饮片内在质量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附子及其4种炮制品的紫外谱线组法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利用紫外谱线组法测试附子生品及4种炮制品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紫外谱线图谱,根据它们的紫外谱线图语峰位置的差异,对其加以区分鉴别,并比较炮制前后的变化.方法 采用中药紫外谱线组法进行鉴别,对获得的紫外谱线组进行分析.结果 附子生品及炮制品的紫外谱线组图像、最大吸收峰数目及峰位值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可以用于附子及不同炮制品的鉴别.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灵敏,可以鉴别区分附子及其炮制品,且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附子炮制减毒增效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的UPLC指纹图谱,比较栀子及其炮制品之间的差异。方法 收集2个产地10批栀子,使用不同方法炮制,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栀子及其炮制品用甲醇超声提取制备溶液,以乙腈-0.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进样量1μL,柱温30℃,体积流量0.2 mL/min,检测波长为239 nm与440 nm,建立其UPLC指纹图谱。运用总量统计矩相似度、灰色关联度、TOPSIS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栀子的UPLC特征指纹图谱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栀子及其炮制品的UPLC特征指纹图谱的共有标志峰20个,其中4个鉴定为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2产地的栀子经炮制成焦栀子后,栀子苷、西红花苷Ⅰ与西红花苷Ⅱ含量有所减少。湖南湘乡地区栀子经炮制后其京尼平龙单双糖苷含量有一定增加。结论 所建立的栀子不同炮制品特征指纹图谱共有20个标志峰,不同炮制品之间标志峰峰面积和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