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漏诊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防范措施。方法:对漏诊6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实施了空心钉钢板固定;长DHS内固定;股骨重建钉固定。其中1例漏诊3个月患者在固定的同时行植骨治疗。结果:术后随访2 a,6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均在术后12-28周愈合。结论: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相对较少,但漏诊率较高(38.5%),且治疗复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漏诊原因.方法 对2001-03- 2009-03在解放军425医院住院治疗术前未诊断出股骨颈骨折的7例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诊断的时间、治疗方法、随访结果等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 7例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中6例股骨颈骨折经积极治疗愈合,1例行人工全髓关节置换术.结论 对高能损伤造成的股骨干骨折患者应常规拍摄骨盆前后位X线片及CT检查,必要时行三维重建.  相似文献   

3.
髋关节脱位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是一种较少见的严重损伤,在诊断和处理上存在一定问题,造成漏诊的很多,文献报告达50~60%,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苦,甚至终身残疾。现将我院1976~1983年的住院病人中髋关节脱位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9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避免股骨干骨折伴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漏诊,减少医疗纠纷.方法 对1996-2010年间收治的14例股骨干骨折伴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总结分析其延迟诊断及漏诊的原因.结果 本组随访10~48(平均20)个月,随访期内内固定(DHS)断裂1例,失败率7.1%,未见有股骨头坏死迹象,股骨颈骨折均获愈合,未出现感染等并发症.漏诊3例,均产生纠纷,纠纷率100%.结论 延迟诊断及漏诊的主要原因与人院时病情重.股骨干骨折症状典型,医师认识不足,忽略髋部损伤而未行X线检查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合并股骨颈骨折的同侧下肢多发骨折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 对2005-05-2010-10间治疗的10例合并股骨颈骨折的多发性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股骨干骨折均发生于中1/3,股骨颈骨折5例为基底型,3例头下型,2例经颈型.所有病例股骨颈骨折均骨性愈合,1例股骨颈骨折愈合2 a后发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结论 对高能量损伤造成的股骨干骨折,要注意髋部、膝部的损伤,以防漏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中股骨颈骨折漏诊3例,延迟诊断3例,均经合适的内固定治疗后,骨折全部愈合,无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结论:对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术前进行详细、全面体检,摄股骨全长X线片,髋关节内旋位片,骨盆平片或行髋关节CT平扫,可减少股骨颈骨折的漏诊率。早期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同侧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10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同侧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0例同侧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内固定和术后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获1~9(平均4.3)a随访。8例骨折愈合,髋关节功能良好,2例发生股骨头坏死,分别于术后6个月行肌骨瓣植骨术和3a后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论:手术内固定和术后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是提高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治疗成功和恢复肢体功能的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特点、漏诊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骨折愈合率100%,其中1例粗隆间骨折畸形愈合。结论对于高能量损伤患者应常规摄骨盆前后位X线片,治疗上应根据股骨干骨折的部位和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移位程度来确定适当的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隐匿性股骨颈骨折的误漏诊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5年7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曾误漏诊的隐匿性股骨颈骨折12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就诊时8例诉髋部疼痛明显,2例髋部无明显疼痛,2例合并颅脑损伤出现意识障碍导致昏迷。合并颅脑损伤2例,合并同侧股骨干中段骨折3例。骨盆X线检查均无明显骨折征象。首诊皆未考虑股骨颈骨折,合并颅脑损伤致昏迷2例仅诊断颅脑损伤,合并同侧股骨干中段骨折3例仅诊断股骨干中段骨折,余7例均误诊为患肢软组织损伤。本组误漏诊时间2 d~1.5个月。12例均于再次或复诊时问诊和查体发现患髋疼痛加重,经X线和(或)CT、MRI检查确诊股骨颈骨折。11例给予闭合复位并AO空心钉固定手术治疗,1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2例术后均愈合良好出院。结论隐匿性股骨颈骨折极易误漏诊。临床上对高度怀疑隐匿性股骨颈骨折,而X线检查阴性者应进一步行CT或MRI检查,或建议短期内复查X线,以减少或避免隐匿性股骨颈骨折误漏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同侧股骨干、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漏诊原因及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07年9月本院11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3例;平均年龄32(25~57)岁.受伤原因:交通伤7例,高处坠落伤4例.术前诊断5例,术中诊断3例,术后诊断3例,其中2例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钉同时固定股骨干和股骨颈,2例采用动力髋(DHS)固定,1例采用空心钉固定股骨颈骨折,再行闭合复位逆行带锁髓内钉固定股骨干骨折,2例采用顺行带锁髓内钉(UFN)结合空心钉或克氏针固定,1例合并髁上骨折,采用股骨髁解剖板固定股骨干和股骨髁上骨折,空心钉固定股骨颈,3例采用动力加压钢板(LC-DCP)固定3~35 d后发现股骨颈骨折,再行空心钉或克氏针固定.[结果] 同侧股骨干、股骨颈骨折常难以做出正确诊断,股骨颈骨折漏诊率较高,本组病人漏诊率27.3%,股骨干骨折多为粉碎性骨折,股骨颈骨折多为无移位骨折,术后随访2~5年,平均3.3年,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无股骨头坏死,关节功能恢复好,Harris评分平均92分.[结论] 对高能量损伤引起的股骨干骨折,要分析其受伤机制,仔细进行体格检查,常规拍摄髋关节X线平片,必要时行CT或MRI检查,骨折均应早期内固定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股骨干骨折是骨科常见病,占全身骨折的6%,但在诊断时易发生其复合伤的遗漏。股骨干骨折的合并症仍很容易被漏诊,据文献报道股骨干骨折同侧膝关节损伤的漏诊率为28%[1],往往是在股骨干骨折得以治疗后合并症才被发现,延误治疗的同时也给患者增加了额外的经济负担。由于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发生率低,故未引起足够认识。我院1997~2006年漏诊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漏诊3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例,女1例,年龄21~50岁。其中股骨中段骨折2例,下段骨折1例。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者为1例。1.2方法本…  相似文献   

12.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漏诊1例解放军第一六三中心医院(410003)廖寒曾跃林髋关节后脱位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很少见,常因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容易漏诊,我院曾收治1例,报道如下。1病史摘要患者,男,22岁,农民,因车祸致左股骨中段闭合性骨折而入...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同侧胫腓骨骨折、髋关节骨折-后脱位合并膝后交叉韧带损伤的创伤机制及诊断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7例同侧胫腓骨骨折、髋关节骨折-后脱位合并膝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经过和随访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胫腓骨开放性骨折3例(42.9%),闭合性骨折4例(57.1%);髋关节均有后脱位,其中伴有髋部骨折5例(71.4%)。膝后交叉韧带实质部断裂4例(57.1%),胫骨止点撕脱骨折3例(42.9%)。7例患者获平均14.7个月(12~18个月)随访。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6月95.8±3.71,术后12月97.6±2.7。结论:明确同侧胫腓骨骨折、髋关节骨折-后脱位合并膝后交叉韧带损伤的创伤机制,全面、准确、系统的问诊查体和完善的辅助检查是早期确诊、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髋部骨折脱位伴同侧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漏诊7例分析,以减少临床漏诊的发生,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从2005-07-2011-07对髋部骨折脱位伴同侧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漏诊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例患者最终经过仔细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得到了确诊,并进行了相应的治疗.结论 全面的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可以减少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髋关节脱位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为高能量暴力所致的严重损伤,伤情复杂,临床存在漏诊率高、命名不统一、治疗方法不规范等问题。笔者共收治该病患者20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髋关节脱位伴同侧股骨干骨折七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髋关节脱位并同侧股骨干骨折是一种较严重且少见的损伤,多同时合并多发性骨折、肝脾破裂、血气胸、颅脑外伤等,因而失血性休克的发生率很高。在抢救生命、固定骨折时,很容易遗漏髋关节脱位。我院1994~2001年共收治髋关节脱位并同侧骨股干骨折7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例均为男性,1例6岁,余6例25~35岁。砸伤、压伤、撞伤各2例,高处坠落伤1例。1·2骨折及脱位情况本组股骨干骨折部位为右中段、左中段各2例,右中下段粉碎性骨折、左上段、左中下段骨折各1例。合并同侧髋关节脱位、中心性脱位各1例,后脱位5例。1·3其他合并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20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20例患者中,术前诊断为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18例,其中13例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钉同时固定股骨干骨折和股骨颈骨折,5例采用空心螺钉固定股骨颈骨折、钢板固定股骨干骨折;术前诊断为股骨干骨折而漏诊股骨颈骨折的2例,术中均采用髓内钉固定,术后发现合并股骨颈骨折后,其中1例加用空心螺钉治疗,另1例更换为重建髓内钉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7年,平均1.5年。19例于术后16~32周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20周;1例在术后1年时股骨干骨折仍未愈合,经再次植骨后24周愈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股骨头坏死。结论:对于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只要选用合适的内固定材料严格按规范操作,仍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漏诊原因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2月至2006年12月应用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23例,其中股骨干骨折采用顺行髓内钉固定3例,逆行髓内钉固定4例,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9例,该16例患者合并的股骨颈骨折采用空心钉固定;股骨干及股骨颈骨折同时应用重建髓内钉固定4例,动力髋螺钉固定3例.结果: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的时间为1.5~6年,平均约3.18年.远期疗效按马元璋等评定标准为优8例,良11例,可4倒,优良率82.06%.1例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其余22例股骨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4~6个月,平均为4.8个月.1例股骨干骨折不愈合,1例股骨干骨折延迟愈合,其余21例股骨干骨折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4~7个月,平均5.7个月.结论: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相对较少,漏诊率较高,治疗应根据股骨干骨折的部位和股骨颈骨折的位程度来确定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6年1月间采用外科治疗的13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股骨颈骨折漏诊。全部病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其中股骨干骨折采用动力髁钢板固定3例,顺行髓内钉固定5例,逆行髓内钉固定2例,该10例患者合并的股骨颈骨折采用空心钉固定;股骨干及股骨颈骨折同时应用重建髓内钉固定1例,动力髋螺钉固定2例。结果随访时间11~37个月,平均21个月,1例出现股骨头坏死,2例股骨干骨折延迟愈合。股骨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4个月;股骨干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5个月。患肢关节功能优良。结论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有一定的漏诊率,治疗较为复杂。手术治疗能获得较好疗效,可根据股骨干骨折的部位和股骨颈骨折的移位程度来确定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股骨干骨折的漏诊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股骨干骨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骨折,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股骨干骨折诊断和治疗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对于股骨干骨折的合并症仍很容易被漏诊,往往是在股骨干骨折得以治疗后合并症才被发现,延误治疗的同时也给患增加了额外的经济负担,我们通过对108例股骨干骨折病历的回顾性调查发现,股骨干骨折合并骨侧股骨颈骨折、膝关节损伤和髋关节脱位并不少见,因而总结如下,供广大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