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0 毫秒
1.
目的:建立定性定量检测动物组织和血液中氰化钾的方法。方法:用亚硝酸钠处理待测样品后,分别以异烟酸一巴比妥酸比色法和异烟酸-吡唑啉酮比色法,对动物组织和血液中氰化钾进行定量检测;用苦味酸试纸法对氰化钾进行快速定性检验。结果:两种定量检测方法在检测氰化钾最佳反应条件下,所得结果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9和0.9994,检出限分别为0.91μg/L和1.4μg/L;动物组织样品加标回收率的范围分别在92.32%~98.69%和93.75%~97.55%;同时验证了苦味酸试纸法对上述样品中的氰化钾也可以进行快速定性检验。结论:对检测样品采用亚硝酸钠处理后,利于氰化钾的定性定量检测;苦味酸试纸法适于基层和临床快速定性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在不同消化温度下,对中成药中砷含量测定的影响,找出消化的适宜温度,方法:选用HNO3-HClO4消化方法,用较成熟的DDC-Ag方法在527nm处测定砷含量。结果:不同消化温度,砷含量测定 同。结论:测定中成药中砷含量时的适宜消化温度应控制在100℃以下。  相似文献   

3.
采用DDC—Ag法对10多家磁朱丸样品进行砷含量测定,其含量悬殊很大。含量低的样品仅几个ppm,大部分样品为20ppm左右,个别样品高达50 ppm。目前一般认为长期过量服用痕量砷,对人体会造成损害。引起大家重视。为寻找磁朱丸砷含量高低悬殊的原因,达到降低及控制其含量的目的,我们测定了不同地区磁朱丸原料中的含砷量,并就含砷量高的磁石原料进行炮制模拟试验,以观察其砷含量的变化,结果如下。一、原料产地对磁石含砷量的影响磁朱丸由磁石、朱砂、六曲三味药组成。我们选择不同地区的原料用DDC—Ag法进行砷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六曲、朱砂中砷含量未超过20ppm  相似文献   

4.
石膏和煅石膏中砷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石膏和煅石膏中的砷含量。方法:用DDC-Ag方法在527nm处测定砷含量。结果:市售石膏的砷含量超过了《药典》规定限量,煅石膏中未检出砷。结论:砷含量的检测为评估石膏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邢俊波  曹红  王国佳 《当代医学》2011,17(24):32-33
目的建立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砷和汞的方法。方法采用湿法消解,双道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结果砷和汞的检出限:砷(As)0.082ng/mL,汞(Hg)0.0048ng/mL;线性范围砷(As)0~10ng/mL,相关系数r=0.9997;汞(Hg)0~2ng/mL,相关系数r=0.9974;样品加标回收率砷(As)99.74%~100.10%;汞(Hg)99.92%~100.02%。结论方法简便、快捷、准确,灵敏度高,应用该法可测定蛋及蛋制品中砷和汞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了一种顺序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乳制品中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混酸消化法处理样品,并对仪器工作参数及氢化物发生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条件下,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乳制品中痕量砷。结果砷的检出限为0.025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0.64%,加标回收率为96.5%~104.0%。结论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用该法测定乳制品中的砷,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茶水中砷和汞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方法 采用硝酸-高氯酸微机消解仪恒温消解.结果 砷和汞的线性检测范围分别为0~50μg/L和0~2μg/L.方法 检出限分别为0.042μg/L和0.038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2.3%~102.0%、92.5%~98.8%.结论 本法适用批量样品消解,同时测定砷和汞含量的优点,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检出限低,节省试剂,结果可靠,仪器性能稳定,适合茶水中痕量砷、汞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8.
甄志海  边疆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4):171-171
目前,砷的测定方法主要有Ag—DDC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和原子荧光法Ag—DDC比色法操作繁琐,所用试剂需纯化并有毒性;锑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孔雀绿分光光度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前者操作繁琐,条件严格,而且还需要毒性很大的苯进行提取,使该方法难以推广,后者灵敏度较低。氢化物发生一原子荧光法具有灵敏度高、干扰少、操作简便等优点。近年来,在环境、卫生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研究了氢化物发生一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牛奶中砷和锑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可靠。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拟建立一种快速、简单、灵敏的血浆等生物样品中L-蛋氨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用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化法分离并定量C57小鼠血浆中L-蛋氨酸,采用反向色谱柱ODS (4.6 mm×250 mm);pH 7.2 10 mmol/L NaH2PO4-Na2HPO4(PB)含0.2% THF和PB-甲醇-乙腈(50:35:15)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340 nm检测.结果 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化法的最低检出限浓度为0.5 μmol/L,8 min内分离测定了血浆L-蛋氨酸的含量,12 min内血浆所有氨基酸全部洗脱;在0.5-100 μmol/L进样浓度范围内,L-蛋氨酸的峰面积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 8,对于L-蛋氨酸的标准加入回收率在94.63%和97.99%之间.结论 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化法是一种快速简便的紫外检测液体生物样品中L-蛋氨酸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燃煤砷暴露人群肝损害的生物接触限值,筛选监测砷致肝损害的敏感生物学标志。方法:以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118例砷暴露者为砷暴露组,非砷污染区50例居民为对照组。以尿砷、发砷(Ag—DDC法测定)作为接触指标;总胆汁酸(TBA,酶循环法测定)、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  相似文献   

11.
目的查清鄂尔多斯市高砷村庄分布及居民的砷中毒患病情况。方法生活饮用水砷浓度测定采用二乙氨二硫代甲酸银光光度法,居民砷中毒病情调查依据《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WS/T211-2001进行。结果本次共调查22个自然村,采集水样247份,水砷含量大于0.05mg/L的有2份,超标率为0.8%,涉及一个自然村。最高水砷含量为0.07mg/L。未发现砷中毒患者。结论鄂尔多斯市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调查工作需要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查清土默特左旗高砷村庄分布及居民的砷中毒患病情况。方法生活饮用水砷浓度测定采用二乙氨二硫代甲酸银光光度法,居民砷中毒病情调查依据《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WS/T211-2001进行。结果352个自然村生活饮用水砷浓度>0.05mg/L的有66个自然村,超标率为18.75%,涉及人口50995人;居民病情调查人数11507人,砷中毒病例3046人,患病率26.47%,其中以皮肤色素脱失表现为主,其次是皮肤角化,且有随水砷浓度和年龄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结论土默特左旗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流行现状依然很严峻。  相似文献   

13.
四种微量石蜡组织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从微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formalinfixation and paraffin embeddedtissues,FFPET)中提取DNA的简单而高效的方法。方法:采用Chelex-100提取法、酚氯仿抽提法、单纯消化法、水煮法4种方法提取组织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100~500bp长度DNA片段,然后进行电泳分析,1年后重复PCR电泳分析。结果:小于200bp长度DNA片段扩增,Chelex-100提取法、单纯消化法阳性率分别为88.8%、78.8%,明显优于酚氯仿抽提法(15.0%)(P<0.01)及水煮法(21.3%)(P<0.01)。随着扩增长度的增加,PCR扩增效率逐渐降低,Chelex-100提取法PCR反应总阳性率为82.5%,单纯消化法为66.5%,水煮法为13.4%,酚氯仿抽提法为13.4%。1年后重复PCR总阳性率分别为80.1%、31.7%、2.5%、9.2%。结论:Chelex-100提取法方便简单,适用于微量石蜡组织DNA扩增分析;单纯消化法及水煮法在一定条件下适用于微量石蜡组织短片段DNA的扩增。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鼠死亡后不同时间胃和阑尾组织中h-CD含量的变化,探讨不同温度条件下h-CD的降解规律与死亡时间的关系及其组织差异性。方法:选取72只健康成年昆明小鼠,采用机械性窒息致死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置于4℃冰箱和25℃人工气候箱中,并于死后0、24、48、72、96、120 h提取胃及阑尾组织,采用免疫印记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上述组织中h-CD的含量,应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h-CD的含量随死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与死亡时间具有相关性;②不同温度条件下,胃和阑尾组织中h-CD的降解速度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h-CD在25℃组降解速度快于4℃组(P〈0.05);③h-CD的降解速度在胃和阑尾组织中存在组织差异性,在阑尾组织中的降解速度较快(P〈0.05)。结论:h-CD的含量随死亡时间延长而降低,其降解速度受环境温度影响,温度升高,降解速度加快,且胃和阑尾组织中h-CD的降解速度具有组织差异性,其在阑尾组织中的降解速度快于胃组织中的降解速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中药对乙酸致胃溃疡大鼠胃组织中氨基己糖及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探讨健脾益气中药促进胃溃疡愈合的机制。方法:大鼠胃溃疡模型应用实验性乙酸法制备,随机分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健脾益气中药组和雷尼替丁组,连续给药治疗14天,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胃组织中PGE2的含量,用Morgan法原理测定胃组织氨基己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组织PGE2含量明显降低(P〈0.01),雷尼替丁组大鼠PGE2没有明显变化(P〉0.05),健脾益气中药组大鼠PGE2明显升高(P〈0.05);雷尼替丁组大鼠和健脾益气中药组大鼠比模型组大鼠均明显升高(P〈0.01);健脾益气中药组大鼠胃组织PGE2明显高于雷尼替丁组大鼠(P〈0.05)。与空白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和雷尼替丁组大鼠氨基己糖含量明显降低(P〈0.01),健脾益气中药组大鼠没有明显变化(P〉0.05);模型组大鼠与雷尼替丁组大鼠差异无显著性(P〉0.05),健脾益气中药组大鼠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P〈0.05);与雷尼替丁组大鼠相比健脾益气中药组大鼠明显升高(P〈0.05)。结论:健脾益气中药可以促进胃黏膜屏障的修复,使其防御功能接近正常水平,其机理可能是通过增加胃组织中氨基己糖、PGE2含量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ACL TOP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上Von Clauss法与PT衍生法(PT-der法)测定纤维蛋白原(FIB)的精密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Von Clauss法与PT衍生法分别对新鲜混合血浆400例临床样本进行检测。结果:两种方法测定FIB的重复性良好;对临床样本按PT-der法检测结果分阶段做分析,FIB在1.50 g/L~3.50 g/L时,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B〈1.50 g/L或FIB〉3.50 g/L时,PT-der法结果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CL TOP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上,当PT-der法测出的FIB值在1.50 g/L~3.50 g/L时,直接报告结果,当PT-der法测出的FIB〈1.50 g/L或FIB值〉3.50 g/L时,以Von Clauss法复查的结果发出报告,两者结合应用可确保工作质量,提高实际工作效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酰胺代谢酶抑制剂油酰乙醇胺(NOE)和丙咪嗪(Imi)对人源肝星状细胞(HSCs)LX-2中神经酰胺含量的影响,并探讨神经酰胺在肝纤维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给药组(NOE组终浓度为50、75、100 μmol/L;Imi组终浓度为10、20、30 μmol/L),乙醇对照组(乙醇终浓度为1%),DMSO组(DMSO终浓度为1‰)。高效液相法测定HSCs内神经酰胺的含量,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HSCs的增殖情况,比色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酶消化法测定羟脯氨酸(Hyp)的含量。结果:与乙醇组比较,NOE各浓度组可显著提高HSCs内神经酰胺的含量(P<0.05);对HSCs的抑制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各浓度组LDH活性与乙醇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各浓度组均可显著降低HSCs上清液中羟脯氨酸的含量(P<0.05)。30 μmol/L Imi作用24 h后,与DMSO组比较,可降低HSCs内神经酰胺的含量,促进HSCs的增殖,并可升高HSCs上清液中羟脯氨酸的含量,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酰胺代谢酶抑制剂对HSCs内神经酰胺的含量有显著影响,且神经酰胺可通过抑制HSCs细胞的增殖、减少胶原蛋白的合成来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归脾丸抗乙醇致小鼠胃溃疡的机制,为临床使用中药治疗乙醇致胃溃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该实验通过检查胃溃疡指数,检测血清和胃组织中NO含量,测定血浆及胃黏膜中GSH-PX的含量,来观察归脾丸对乙醇致小鼠胃溃疡的影响。结果:归脾丸能明显降低溃疡指数(P〈0.01),提高血清和胃组织中NO含量(P〈0.01),归脾丸能明显提高乙醇致小鼠胃溃疡模型中血浆和胃黏膜中GSH-PX的含量(P〈0.05)。结论:归脾丸可对抗乙醇致胃溃疡。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中药材中铋的方法。方法中药材样品经硝酸-过氧化氢进行微波消解后,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其中铋含量,并对消解条件和分析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结果铋在2.0-4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方法检出限为0.208μg/L,仪器测定铋标准溶液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6%,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茶叶(GBW07605)中铋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含量一致。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7.9%-93.0%,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2%-8.3%。结论该方法测定中药材中的铋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易于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