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 叙事医学与全科相结合, 在全科教育方面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叙事医学有助于培养全科医师医患沟通能力、疾病管理能力和做出科学医疗决策、提高医学人文素质, 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文章论述了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运用叙事医学方法的探索, 并提出了相关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改善全科医学生叙事医学和精神卫生服务能力,满足社区医疗和康复医疗对合格全科医生的迫切需求,引入反思性写作探讨服务于全科医学生同理心和叙事治疗胜任力培养的实践做法。 方法 研究采取内容分析法和主题分析法定性分析全科医学生叙事医学能力培养。选取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带教医生、住院患者、全科医学专业实习生各60名参与反思性书写。 结果 带教医生、全科医学实习生和住院患者在医患共情、反思、医患沟通三方面达成共识。医生和患者都关注疾病叙事;医生更多关注自身业务能力、职业精神、自我健康和心理弹性管理;患者关注医生言行、家庭支持、医院人文关怀与服务;医学生关注业务能力、职业精神、专业成长和了解患者。研究构建了服务于全科医学生叙事医学能力培养目标下的四方医学叙事视界融合模型。 结论 医学的本质是全人身心照护。全科医学生需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加强患者了解、注重医患沟通、强化医患共情和职业自省意识、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优化职业精神、强化自我健康和心理弹性管理,树立医病医身医心的临床思维,不断研习叙事疗法,践行人文关怀,强健医疗实践。全科医学生依托反思性书写提高了叙事医学能力,对于重构和修复医患关系、强固医患共同体、改善社区居民身心照护和个性化医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叙事医学在2011年正式进入我国以来,得到迅速发展。医学领域兴起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医患共同决策、关系性医学,以及文学领域的疾病叙事、叙事学等共同促成了叙事医学的产生。叙事医学通过倾听患者叙述、关注曾被忽视的情感因素、再现患者所讲,以达到与患者共情、建立关联和归属关系,从而建立医患间的互信,使患者得到良好的就医体验、医生得到职业满足感,实现医学人文关怀的真正落地。医学人文教育中要加入以细读文学作品和写作为手段的叙事医学内容,以便尽早培养医学生的叙事能力。  相似文献   

4.
宫雪  杨颖  于晓松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3):1527-1531
目的 了解国际全科医学的研究热点,为今后我国全科医学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7-06-19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中与全科医学有关的文献,检索时间为2016—2017年。根据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主题词表》选取纳入文献的主要主题词,采用书目信息共现挖掘系统(BICOMB)对主要主题词进行频次统计。以频次≥20次的主要主题词为高频主要主题词,采用Ucinet 6.199软件中的 NetDraw 2.081绘制高频主要主题词共现网络分析图;采用gCLUTO 1.0软件对高频主要主题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共获得国际全科医学相关文献952篇,核心主要主题词为全科/家庭医学(443次)、全科/家庭医师(284次)、初级卫生保健(139次)。聚类分析共获得7个主题,分别为:主题1:全科医师的健康相关知识及态度和行为研究;主题2:紧急入院(急诊入院)与全科医疗服务;主题3:全科医师在肿瘤患者诊断及治疗过程中的角色作用;主题4:全科住院医师的能力培养;主题5:全科医疗中慢性病的筛查以及患者的接受程度;主题6: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育;主题7:全科医师诊疗过程中抗生素处方用药情况及相关培训。结论 目前国际全科医学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全科医疗服务、全科医师的角色作用、教育等。  相似文献   

5.
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的提高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升诊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大学英语等语言类课堂教学中,通过文学阅读渗透医学人文教育,基于疾病叙事的解读和和医患共情的激发,能够有效地帮助医学生认识疾病和病患,增强共情意识和人文关怀意愿,从而为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的培育提供新的视角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学术团队的研究内容及高频关键词的聚类与共现网络结果,总结医学信息素养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医学信息科学研究提供思路。方法:检索2022年3月以前发表的与国内医学信息素养方面密切相关的文献,提取作者信息,筛选核心作者候选人,归纳主要学术团队及核心研究者。同时,对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并利用可视化分析呈现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结果:共纳入680篇有效论文;筛选出49位发文量≥3篇且发文累计被引用量≥8次的核心作者候选人,归纳出7个总发文量≥5篇的学术团队;得到4 组高频关键词的聚类组合,信息素养、学生信息素养、学生信息素质、信息素养教育、信息素质教育、信息素养培养、医学生、医学院校、文献检索、信息道德、信息时代及信息资源等关键词之间呈现出较为密切的共现网络。结论:医学信息素养方面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医护人员与医学生信息素养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信息素养能力培养途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与网络平台设计、信息素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实践效果、信息时代的信息需求,以及信息素养能力对教师教学、医务人员临床实践及医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医务人员基于循证医学规范书写临床病历,与此对应叙事医学鼓励从医人员撰写行医时的体验,平行病历作为叙事医学重要实践载体体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理念。不同专业人员共同组建安宁疗护团队为终末期患者及家属服务,除控制不适躯体症状外,还要对患者本人及家属进行心理调适、社会资源链接和灵性关怀等。撰写平行病历有助于提升安宁疗护人文关怀理念,促进团队成员协作精神并提升专业、人文素养。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平行病历,从而让被服务对象成为叙事医学的直接参与者,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叙事医学与循证医学应有效融合,建议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将平行病历纳入电子病历系统。  相似文献   

8.
叙事医学作为人文医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国内的研究刚刚起步,以主题词"叙事医学"进行专业检索,查阅文献题目、摘要及原文,排除不相关文献,根据国内最早进行相关介绍的文献以及在不同时间段发表的各类相关文献,了解叙事医学与人文医学的发展概况。同时,分析叙事医学文献的内容并进行分类,尤其是重点阐述叙事医学与中医学的相互关系,如重视人文关怀、体现医德观、注重整体性等。展现目前国内叙事医学主要涉及的方面以及对人文关怀、医学教育、医疗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有效的医疗实务需要医生具备叙事和沟通能力。叙事逐步应用于医学实践和研究,促成了叙事研究方法与医学的结合。“叙事医学”推动了医患沟通研究的叙事转向,也为医学人文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医生叙事能力的合理运用,有助于实现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在医学教育中,应通过课堂教学和临床见习带教两种途径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医学叙事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国际全科医学学科的历史演进与前沿热点,并针对我国的全科医学学科发展状况提出相应建议。方法 在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中,以“General Practice”OR“Family Practice”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1945—2015年,最终纳入文献30 102篇。采用Gephi软件对1991—2015年发表文献的热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以了解国际全科医学学科的历史演进;采用CiteSpace软件对2001—2015年发表的文献进行共被引网络分析,以了解国际全科医学学科的前沿与趋势。结果 全科医学学科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及以前为学科形成阶段,20世纪70、80年代为学科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为学科成熟阶段。全科医学学科的6个热点研究方向为:初级卫生保健、常见健康问题全科医学处理、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医学教育、全科医学服务模式、健康评价与健康管理。全科医学学科的前沿与趋势:实现全科医学服务的信息化管理、全科医学数据的挖掘和利用。全科医学学科的演进特点为:研究方法从定量研究逐步发展为重视结合定性研究,临床实践研究从早期的较为重视临床指南应用发展为积极采用循证医学研究。结论 我国的全科医学发展应进一步明确其学科定位,优化全科医学教育方式,加强全科医学临床实践,利用信息技术发展全科医学,同时关注外部环境,把握行业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1.
现代生物医学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人的情感、疾病体验等主观因素被淡化;精确的数据、程序化的诊疗过程等客观因素切断了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加剧了本就紧张的医患矛盾,临床上的各种矛盾愈演愈烈。为了提高临床人文关怀水平,医护工作者展开了反思与探索。叙事医学是医学人文实践的新形式,而平行病历作为其实践的重要方式,记录患者的主观体验和痛苦感受。通过研究平行病历在中国的研究进展以及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将叙事医学中国化,构建和推广中医平行病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叙事医学的核心是对人文精神的推崇,它属于医学与文学相结合的交叉领域,有助于弥合技术与人性的鸿沟,打破医生与患者之间的隔膜, 建立起医患情感共同体,因此叙事医学也可视为人性医学,能够让医学人文精神得以发扬。本研究以叙事医学的产生背景及其医学价值为出发点,探讨通过培养医学生人文关怀观、传承祖国医德,借鉴国外医德及理论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措施来培养医学生叙事医学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弄清大众呼吁人文医学服务的内涵及古今医疗服务差异,找到改善目前医患关系的切入点。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的定性研究。结果:对不同医学模式下医疗法规、服务提供者、医患关系构成、医疗服务特征、诊断方法、治疗技术、治疗药物、诊疗设备、主要疾病进行梳理中,弄清了当今呼吁人文医学服务的9大因素,特别是高估医学功能弊端等及加强医师人文素质,尤其想象力、联想力培养十分必要。结论:不同时代呼吁人文医学服务的内涵不同,而人文医学服务蕴含了知识、技术、服务3大体系,搞好人文医学服务应提升医师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我国全科医学科研的发展沿革及现阶段发展状况,总结我国全科科研发展瓶颈,为中国全科医学科研进一步发展提供启示。 方法 系统回顾我国全科医学科研的发展历史和现阶段全科科研发展状况。以“全科医学”“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全科团队”“社区卫生”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及Web of Science、Pubmed数据库中1990年以来近30年的文献加以荟萃分析,归纳我国全科医学科研的主要领域和方向。 结果 全科科研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1986—1996年为萌芽阶段,1997—2009年为初期成长阶段,2010年至今为加速发展阶段。全科科研的六大主要研究领域为:全科医学教育与全科医师培训、全科医疗服务模式、人群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疾病治疗与临床疗效、社区康复延续性管理、全科医生绩效评价与岗位胜任力。全科科研发展核心瓶颈:研究对象存在局限性,研究方法与研究能力滞后于专科,研究领域存在空白地带。全科科研应为围绕社区人群健康展开的涵盖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公共卫生、人文社会学科及管理等领域的科学研究。 结论 我国全科医学的科研发展应进一步明确其核心内涵,打造以临床实践为导向的全科团队,开辟一条具有全科医学特色的科研道路,以促进全科医学科研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共词分析法对国内近5年儿科护理教学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探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在中国知网、维普以及万方数据库以“儿科”“护理”“教学”为主题词,限定文献年限为2013至2017年,通过检索并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利用Bicomb 2对下载文献进行关键词统计和分析;利用Ucinet 6.0及Netdraw绘制共现分析图,将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可视化。结果 共纳入文献396篇,提取高频关键词29个。目前国内儿科护理教学的研究热点集中在教学方式改革,尤其是PBL、CBL、情景模拟教学、临床路径教学等;其次,有关本科生、高职教学、教学质量的相关文献也相对较多;而有关中职教学、实验教学及人文关怀等方面研究相对较少。结论 现阶段我国儿科护理有关教学方式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本科生教育等已取得一定成果,未来可深入分析各部分知识内容适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并加强中职教学、实验教学及人文关怀教学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6.
《西北医学教育》2017,(3):365-368
回顾了叙事医学在西方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分析中国国内开展叙事医学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生对叙事医学的认知,提出医学院校应将叙事医学教育纳入人文课程之中,丰富医学生对生死、疾苦的理解和认知,进而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7.
周伟  刘晓华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4):4031-4034
目的统计《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的文献资料,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CNKI数据库近10年来收录《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的文献进行分析,为了解中国全科医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提供参考。方法在CNKI数据库中检索2002—2011年收录的《中国全科医学》杂志文献,分析文献的出版时间及文献数量、学科分类、基金资助项目、文献作者、研究机构、下载频次和被引频次。结果 CNKI数据库2002—2011年收录《中国全科医学》杂志文献的数量共12 212篇,文献数量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学科分类的文献数量最多,为1 840篇。共有39个基金资助项目;其中有11个国家级基金项目,28个省级基金项目;546篇文献有1个基金资助项目,46篇文献有2个基金资助项目,3篇文献有3个基金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文献最多,有197篇。从文献关键词可见,《中国全科医学》杂志以发表社区卫生服务、疾病治疗和诊断为主。内容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南的文献被引和下载频次较高,单篇被引最多为126次。结论《中国全科医学》杂志在中国全科医学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可为中国全科医生了解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WOS数据库中医学信息学领域的文献进行多角度分析,以识别该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研究热点,以期望对医学信息学领域提供理论帮助。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15-2019年国际医学信息学主题领域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年度发文量、研究领域、发文国家、重要发文机构研究热点。使用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呈现,对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和结论:基于2015-2019年WOS数据库中医学信息主题领域18 103篇文献,发现文献量持续增长,美国在该领域具有很强的主导地位。研究总结医学信息主题领域十大研究热点和排名前25具有高强度变化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9.
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全科医学的概念引入我国大陆地区。我国全科医学起步较晚,目前关于全科医学论文成果的系统性研究也相对较少。目的 本研究以2013—2017年我国全科医学领域的科研论文作为切入点,对中青年作者发表论文的影响力及高影响力论文的特征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我国全科医学领域的科研论文产出及影响力情况,以期为今后全科医学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研究依照研究数据检索与采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定量评价、定性评价、综合评价等程序进行。于2018年7月,使用Web of Science平台的SC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全科医学领域的论文。检索策略主要依据全科医学领域的常见关键词构建检索式获得该领域主要论文,并将国内外全科医学/家庭医学/初级卫生保健领域及相关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纳入作为补充,同时纳入作者单位为全科医学/疗科、全科医学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社康中心、全科医学教研室/研究所等全科医学机构的论文。检索时间窗口限定为2013—2017年;论文类型限定为学术性论文(article)和综述评论性论文(review)。在查阅参考文献、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构建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设影响力水平、创新水平2项一级指标及附加项;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按照发表年遴选年度被引频次较高的论文(被引频次居前30%的外文论文、被引频次居前2%的中文论文)进行定量、定性及综合评价。结果 2013—2017年,SCI收录国内外全科医学领域论文20 046篇,以发表文献的第一作者第一机构统计,我国作者作为第一作者共发表文献323篇(1.6%);万方数据库收录国内全科医学领域论文15 553篇。根据论文的综合评价得分,共获得2013—2017年全科医学领域中青年作者高影响力论文90篇。90篇高影响力论文中,关键词以“高血压”出现频次最高(16次);其余出现频次≥10次的关键词包括初级卫生保健、糖尿病、老年人等;第一作者的第一机构主要是高校非全科医学系〔34篇(37.8%)〕,其次是综合医院非全科医学/疗科〔16篇(17.8%)〕;大陆地区中,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地域以东部地区为主〔49篇(70.0%)〕;大部分论文有基金项目资助支持〔64篇(71.1%)〕,以市区级基金项目居多〔24篇(26.7%)〕。结论 我国全科医学领域中发表高影响力论文的中青年学者的研究方向契合学科研究热点;高校非全科医学系、综合医院非全科医学/疗科的学者积极参与全科医学的科学研究活动,促进了全科医学学科的发展。目前我国全科医学领域研究规模相对较小,我国香港地区全科医学研究开展较早,应加强我国大陆地区与港澳台地区的学术交流合作。为进一步提升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建议优化学术资源结构,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培训,重点是高校全科医学系、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疗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群体;增加对全科医学研究的基金项目投入;培育学科精品期刊,以提升我国全科医学领域的整体科研水平,深入推动我国全科医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金花  付强强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34):4241-4251
背景 在日益增长的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改革需求下,全科医学及其服务模式被引入中国内地,并在国家政策支持与推进下快速发展。然而在全科医学的中国本土化过程中,其学科发展和服务模式尚不成熟,研究内容、实践路径与方法有待进一步明确。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全科医学中文期刊刊发文献进行分析,梳理学科发展规律,发现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发展需求间的差异,为我国全科医学学科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21年12月,在中国知网系统检索2001—2020年《中国全科医学》《中华全科医师杂志》《中华全科医学》《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刊发的学术论文,提取关键词;同时检索国务院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官方网站,以获取1997—2020年发布的全科医学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政策文件。将2001—2020年按每5年划分为4个时间段,总结各阶段政策文件的主题。对2001—2020年及划分出的4个时间段的期刊文献关键词进行词频分析和共现分析,找出突现词,将其与各时间段的政策文件主题进行匹配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54 726篇,提取出关键词1 398个,检索到相关政策文件62份。2001—2020年词频排在前10位的关键词分别为:"疗效"(2 998次)、"社区卫生服务"(2 235次)、"糖尿病"(2 004次)、"影响因素"(1 586次)、"老年人"(1 368次)、"诊断"(1 359次)、"高血压"(1 313次)、"全科医师"(1 303次)、"儿童"(1 302次)、"护理"(1 107次)。通过对2001—2020年期刊文献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归纳为临床诊疗相关研究、疾病管理相关研究、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研究3大类。其中,临床诊疗相关研究涵盖疗效、护理、多种肿瘤疾病及多种实验室检查方法;疾病管理相关研究包含多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以慢性病研究为主,主要涉及糖尿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抑郁、妊娠期并发症、认知功能障碍等;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研究主要涉及健康教育、社区卫生、农村卫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还包括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社区卫生管理举措。突现词分析提示,2001—2005年的研究热点为疾病的临床分析/临床观察、社区卫生服务、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等;2015年后,疾病的影响因素、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生存质量等成为研究热点,这与国家医疗卫生发展需求基本匹配。 结论 2001—2020年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领域的研究体现了全科医学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的职能,具有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特点,在关注躯体疾病的同时也关注心理健康,研究热点逐渐体现出"生物-社会-心理"的医学模式和"以人为中心"的特点,研究基本围绕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需求开展。今后应进一步关注全科医学教育及医学模式创新,以期促进全科医学学科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