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捍国 《安庆医学》2000,21(2):53-53
目的分析40例肺底积液的X线表现,探讨其影像特征。方法对所有病例摄取站立后前位及侧位片.5例加摄仰卧后前位片.11例加胃泡充气造影检查,部分病例还作超声检查。结果假膈征、心淹征、胃底—"膈"顶距增大改变及下肺纹理聚拢密集并呈水平走向为肺底积液的特征表现。结论多体位的摄片或透视.必要时加胃泡充气造影及诊断性气腹检查,可避免漏误诊。  相似文献   

2.
X线钡餐检查是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下称球溃疡)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了提高确诊率,在检查中除要做多方位的透视并拍摄加压点片外,用空气-钡剂作双重对比检查往往能得到满意的结果,但常用的充气方法如插胃管注气及服用产气药物等均各有利弊。所用钡剂的配方,也会影响检查的效果。我们对62例球部溃疡(22例经手术证实,40例有典型病史和X线表现)利用胃内生理存在的气体作双重对比,同时也改进了钡剂的配方,从而提高了X线透视和摄片的对比度。  相似文献   

3.
胃柿石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X线钡餐检查是诊断胃柿石的首选辅助检查.但值得注意的是,胃柿石的X线诊断必须结合临床病史.本文总结了自2003-2008年间经X线钡餐透视3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改进食管裂孔疝的X线检查方法 ,提高对其检出率。方法 对 110例拟诊食管裂孔疝的患者分别采用 :①常规X线钡餐检查 ;②改良法 :即服双倍量产气粉 ,大剂量钡剂及配合Valsalva试验等。对两种检查方法进行对比。结果 两种方法对食管裂孔疝的检出率分别为 30 %和 5 4.5 % ,差别显著。结论 改良法是检出食管裂孔疝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比较常见,随着心脏手术的普及,心脏积血的机会也会有所增多,这个现实,要求有一个良好的诊断工具和方法。但是,人们知道:小量心包积液一直缺乏常规检出方法;大量心包积液在X线上表现的心影增大,又与心脏增大往往难于鉴别。超声心动图既可检出小量心包积液,又能相当容易地鉴定使人头痛的“大心脏”;它既没有心包穿刺可能发生的危险,又可反复多次随时随地使用。因此,认为超声心动图是检查心包积液的最可信赖的常规工具,是一个最敏感、最安全和最方便的技术,它比胸部X线,放射性核素血管造  相似文献   

6.
王维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2):3038-3039
目的:探讨钡餐检查、超声胃造影检查、胃镜检查在胃下垂诊断中应用价值的比较。方法:对2008--2012年间在我院影像科确诊检出4380例胃下垂患者的钡餐检查、超声检查、内镜检查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经过X线钡餐检查确诊4380例胃下垂患者,全部做胃超声造影检查,检出胃下垂4200例,与钡餐检查比较检出率95.9%,4380例患者中有1314例做胃镜检查,其中检出胃下垂653例,检出率49.7%。结论:对胃下垂的诊断方法中钡餐检查检出率高于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检出率高于内镜检查。  相似文献   

7.
胃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法(以下简称“双对比”)是把作为阳性造影剂的硫酸钡和用作阴性造影剂的气体同时注入胃腔。利用胃壁上附着的薄层钡剂与胃内气体形成的鲜明对比,对胃进行X线检查的一种方法。通过这种鲜明对比,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胃粘膜面上的微细结构和微小病灶,特别是对早期胃癌的x线诊断价值已被国内外学者所公认。近年来“双对比”检查已在国内较普遍开展。我们通过800余例双对比检查,初步体会到双对比检查优于常规钡餐检查。现将手术、胃镜、病理、X线检查资料完整的胃癌病例做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8.
皮革胃11例回顾性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华 《重庆医学》2009,38(24):3163-3164
目的 探讨皮革胃的内镜下表现和诊断方法.方法 对2003年9月至2008年7月确诊的11例皮革胃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1例均表现为胃腔容积缩小,镜身抵达幽门距离缩短,胃角正常形态消失,胃壁僵硬,蠕动减弱或消失,充气后扩张受限或不张;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X线钡餐检查证实了胃镜下的表现.结论胃镜是诊断皮革胃的重要手段,病理组织学检查是确诊方法.X线钡餐为辅助性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在心脏移植术后的应用价值,分析心脏移植术后胸部并发症的X线特征。方法对15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术患者术后连续行数字化X线胸片检查,了解胸部X线变化。结果心脏移植术后胸部X线征象包括:肺部感染、胸腔积液、气胸、心包积液、心包积气、肺水肿。结论数字化X线胸片检查能早期发现心脏移植术后胸部并发症,有效监测右心功能情况,是心脏移植术后疗效评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自制产气胶囊与产气粉在胃气钡双重造影中的不同效果.方法 选取72例拟行胃X线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胶囊组(服用自制产气胶囊)和产气粉组(服用产气粉),各36例.观察两组胃扩张情况并对比造影图像质量.结果 胶囊组充气满意率(100%)、高质量图像率(63.89%)均高于产气粉组(P<0.01);粘膜皱襞出现率低于产气粉组(P<0.05).结论 服用自制产气胶囊行胃气钡双重造影效果好,图像清晰,有利于胃肠道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王建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9):895-896
目的探讨X线钡餐造影对胃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胃扭转患者采用数字胃肠Χ线机行胸腹透视的情况。结果 31例胃扭转的X线表现:器官轴型24例,经手法整复21例;网膜轴型7例,经手法整复2例。其中混合型2例。结论器官轴型胃扭转多见,手法整复成功率高;网膜轴型及混合型胃扭转较少见。X线钡餐造影检查是确诊胃扭转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改进食管裂孔疝的X线检查方法,提高对其检出率,方法对110例拟诊食管裂孔疝的患者分别采用:①常规X线钡餐检查;②改良法:即服双倍量产气粉,大剂量钡剂及配合Valsalva试验等。结果两种方法对食管裂孔疝的检出率分别为30%和54.5%,差别显著。  相似文献   

13.
<正> 胃贲门部在X线透视下既无蠕动可见又不能触及,其粘膜皱襞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又有种种变异,是X线检查上的一个难点。而贲门部病变又以癌瘤为多,极易漏诊和误诊。因此,研究正常胃贲门部的X线表现作为识别异常的基础实属必要。 对象及方法 我们在1974~1979年从X线钡餐胃肠检查中筛选了四组共106人作为观察对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评价CT对恶性胃肿瘤的诊断作用和价值。方法:分析233例经手术病理、内窥镜活检以及B超、CT等多种检查方法证明实的恶性胃肿瘤的CT表现。结果:233例中,贲门胃底癌82例,胃癌142例,胃平滑肌肉瘤6例,淋巴肉瘤3例。肿瘤的主要CT表现为局限或广泛胃壁增厚、胃腔内形态不规则、大小不等的肿块,其它征象是邻近器官浸润、局部淋巴结转移及器官广泛转移等。结论:CT扫描增加了恶性胃肿瘤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弥补了常规X线钡餐和内窥镜检查的不足,可作为进展期胃恶性肿瘤术前可切除性估计的首选检查方法;CT、内窥镜、X线钡餐造影都可作为胃恶性肿瘤术后随访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5.
常规钡餐检查有助于发现远侧胃病变,而对近侧胃(包括贲门、胃底、胃体上部)及其周围的器官病变则显示困难。作者报告了60例近侧胃及其周围器官的病变用双重造影或/和选择性气腹联合使用进行检查,其效果满意,从而提高了阳性检出率和X线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胃肠超生造影和X线钡餐检查法的优缺点,选出一种更适合诊断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检查方法。方法选取长垣县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收入的14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胃镜和活体组织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根据临床采用检查方法不同,设为胃肠超声造影组和X线钡餐组。记录两组的检查结果,计算出各组的检出率。结果胃超声波组总计检出率为91.22%(135/148),X线钡餐组为90.54%(134/14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X线钡餐检查,胃肠超声造影检查法方便快捷,对人体伤害小,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肺底积液的检查方法与X线诊断报告.方法 肺底积液在常规后前位胸片或常规胸透中,表现为"横膈" 阴影的抬高,对于拟诊肺底积液的患者,为了能与真性横膈抬高相鉴别,一般都需要增摄特殊体位的胸片或透视下改变体位观察. 讨论:肺底积液表现特殊,误诊、漏诊率较高,提高诊断正确率的关键在于熟悉它的各种征象,加深对它的认识.灵活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显示出液体流动征这一特征性的x线表现,一般的肺底积液病例均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双侧胸腔积液(BPE) 患者临床表现、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发病机制。方法 对双侧胸腔积液病人进行胸透或胸片、CT或MRI、B 超及胸水常规检查。结果 结核性胸膜炎为BPE最常见原因。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胸部X 线表现:双侧少量积液35 例;一侧少量,一侧大量积液7 例;双侧中量以上积液16 例。胸水常规:渗出液28 例;漏出液4 例;2 次或2 次以上化验结果不一致3 例。CT或MRI检出率为100 % ,胸部X 线检出率为86 .2 % ,B超检出率为64 .3% 。结论 BPE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胸片表现各异,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单纯用渗出液和漏出液鉴别病因可导致误诊。提倡CT检查以提高BPE 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9.
本回顾分析25例经手术,胃镜证实的胃癌的X线钡餐检查与超声资料。结果发现两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2.0%。对胃底部位癌肿观察和胃溃疡诊断X线钡餐检查优于超声检查;而在胃癌浸润深度和范围方面观察超声优于X线钡餐检查。超声还能直接观察胃壁层次结构,较准确地判断早期癌和进展癌;并能观察其周围脏器改变。如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能提高本病检出率,并能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影像诊断技术属非创伤性检查方法。除 X 线检查外,近年来还应用超声检查、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按磁共振成像(MRI)、~(87)镓扫描等技术,有助于胸腔积液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兹就临床上常用的 X线诊断和超声诊断简述如下:一、X 线诊断1.一般表现胸部 X 线检查是诊断胸腔积液的常用方法之一,不仅能判断有无胸液,估计量的多少和分布部位,还可为胸腔穿刺抽液定位。在胸膜无粘连的情况下,胸腔积液首先积聚于胸腔最低处,即后肋膈角。故对少量胸腔积液的诊断,透视比常规胸部摄片效果更好。透视下可转动病人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