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刘桂发  王晖 《当代医学》2011,17(12):120-120,157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2月~2010年2月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44例,本组患者取仰卧位,局麻成功后,在C臂透视机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方法评定患者手术前后1d的疼痛情况;采用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障碍程度进行评定.结果 本组患者每个椎体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5±10)min;每个椎体注入的骨水泥平均为(3.3±1.8)ml;术中有1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但是没有出现临床症状,患者术后24h能够下床活动占70.4%;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术后1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和术后1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能够显著改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创伤小且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吴寅良  王强  彭俊  李法年  江龙 《广东医学》2016,(11):1669-1671
目的:探讨采用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患者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可行性,并评价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应用高黏度骨水泥后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38例共计45个椎体,其中伴发胸腰椎侧弯畸形10例11个椎体。比较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后凸Cobb角、ODI脊柱评分。并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充盈情况、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等指标来评估手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前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后凸Cobb角、VAS疼痛评分、ODI脊柱评分与术后3 d、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伴脊柱侧弯患者,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充盈情况、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延长,术中透视次数增多。结论采用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伴脊柱侧弯的老年患者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安全、有效的,掌握正确的手术操作步骤和方法,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空军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伤椎椎体高度、Cobb角变化,评价骨水泥注入量与术后2d椎体高度恢复值和疼痛VA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31.5±10.8)min,骨水泥注入量(4.7±0.9)ml。随访6~24个月,无症状复发及椎体高度严重丢失者,未发现相邻椎体再骨折病例。5例患者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术后2d、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患者的VAS评分、Cobb角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椎体高度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骨水泥注入量与术后2d椎体高度恢复值和疼痛VAS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效果明显,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椎体高度恢复良好,后凸畸形矫正满意。  相似文献   

4.
张禹  段荣华  高波 《中原医刊》2011,(4):39-40,42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于2006年10月至2009年6月间共收治35例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均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注射经皮椎体成形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2~24个月随访。术后24hVAS评分为2.4±1.1,VAS评分术后较术前(8.6±1.5)显著下降(P〈0.05),疼痛缓解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例骨水泥渗漏到椎弓根内,未发生骨水泥毒性反应。术后12个月VAS评分为2.2±0.5,疼痛未复发。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有效的微创技术,能迅速缓解疼痛,增强椎体稳定性,保留椎体活动节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磷酸钙骨水泥(CPC)注射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手法复位,磷酸钙骨水泥注射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29例。在术前、术后2天、随访期进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活动能力评分和止痛药使用评分。结果29例36个椎体手术成功,VAS术后2天较术前显著下降(P<0.001);随访6个月时比术后2天又略有下降。活动能力评分,术后2天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随访6个月时行动能力进一步改善。止痛药使用评分,术后2天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随访6个月时与术后比较无显著变化。结论磷酸钙骨水泥注射椎体成形术对于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形臂X线机下单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采用单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06例,在术前、术后2d、随访期行VAS评分。结果术后106例均获随访,随访2个月~36个月,平均22个月。106例患者106个椎体成功完成穿刺及骨水泥注入,注入骨水泥2.0~6mL,平均3mL/椎体。术后第2天VAS为(2.17±1.19)分,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1);对患者进行随访时,VAS评分为(1.92±0.75)分,与术后2d评分进行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给予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涂宏亮  唐旭东  汪卫  张锡光  余涛 《西部医学》2012,24(8):1511-1512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新鲜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个椎体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前及术后3d进行疼痛视觉评分(VAS)和活动能力评分;随访期间观察患者疼痛缓解及生活能力状况,并分析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术后早期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术后3d[(2.2±0.3)分]较术前[(6.2±0.3)分]明显下降(P〈0.05);活动能力评分:术后3d[(1.2±0.5)分]较术前[(3.0±0.6)分]明显改善(P〈0.05)。平均随访12个月,1例患者出院后半年因并发内科疾病死亡,其余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掌握好手术适应证,术中精心操作,经皮椎体成形术是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新鲜压缩性骨折治疗的主要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改良胸腰椎椎体穿刺点及穿刺角度,探讨改良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优势.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因骨质疏松所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32例,共38椎体,应用改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采用VAS评分评价患者术前、术后24 h及术后1年疼痛缓解情...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针灸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骨密度。结果观察组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5.00%(57/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1个月,观察组的VAS评分、ODI低于对照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针灸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显著,可增加骨密度,缓解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在椎体成形术中注入高黏度或低黏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4年8月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40例,根据治疗措施,将其分为低黏度骨水泥组(n=20)和高黏度骨水泥组(n=20).观察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以及骨水泥渗漏率、术后手术椎体或非手术椎体再骨折的情况.结果 低黏度骨水泥组和高黏度骨水泥组的VAS评分、ODI评分和Cobb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黏度骨水泥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低黏度骨水泥组(P<0.05).结论 采用高黏度骨水泥行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能明显降低骨水泥渗漏率,具有更好的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麦荫文 《广西医学》2010,32(8):936-937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2例(29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均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对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进行VAS评分。结果 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每个节段注入骨水泥量(2.97±1.58)ml,单节段手术时间(42.5±12.4)min,术后3 d VAS评分为(1.9±0.5)分,明显低于术前的(7.5±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无椎体压缩性骨折复发。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疗效确切,可作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单通道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抗骨质疏松行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分析临床疗效,探讨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C 臂机定位下局麻经皮单侧椎弓根椎体穿刺,球囊椎体撑开复位,注入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手术前后针对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结果:40例患者术后疼痛即刻缓解,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平均(VAS)8.0分,术后1天评分平均2.2分,椎体高度明显恢复,矢状面指数(SI)由术前的平均56%恢复至术后87%,Cobb 角由术前平均20.3°度恢复至术后平均6.7°,手术前后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单通道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手术微创,操作简单,方法可靠,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患者42例,均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45.3±6.8)min,每个椎体骨水泥灌注量(7.8±1.3)mL,平均住院时间(11.4±3.7)d,并发症发生率4.8%.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常生活功能(ODI)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缘高度、Cobb角均优于术前(P<005);椎管内骨块占位率术前术后无显著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显著低于术前及术后(P<0.05).结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采用单侧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小针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7年7月—2019年3月骨伤二科收治的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共46例,统计患者年龄、性别、病变椎体节段等一般资料,统计术前、术后24 h、针刀治疗后、术后6个月VAS评分,术前、术后、术后6个月Cobb角以及6个月内神经症状及再发压缩骨折情况。结果 46例患者术后疼痛较术前均明显改善,手术前后VAS评分、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3±0.74)分vs.(7.30±0.66)分、(8.78±0.16)°vs.(15.52±0.27)°,均P<0.05]。其中1例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无心肺系统及下肢血栓并发症发生,无死亡患者。结论 单侧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小针刀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疼痛,可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粘度骨水泥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4例,采用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分析术前和术后VAS评分、ODI评分,病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凸角(Cobb角)以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VAS评分术前(7.92±1.31)分、术后5天(2.23±0.58)分;ODI评分术前(40.28±3.32)分,术后5天(18.53±2.74)分;椎体平均高度术前(14.64±3.44) mm,术后5天(19.78±5.37) mm;Cobb角术前(24.52±4.24)°,术后5天(13.76±6.74)°。术后5天患者VAS评分、ODI评分、椎体平均高度、Cobb角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4例中有5例出现骨水泥渗漏情况,渗漏率为7.81%,但患者均未出现神经症状,无不适主诉。结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采用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4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技术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术后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6~20个月随访.术后24 h VAS评分为(2.5±0.8),VAS评分术后较术前(8.4±1.6)显著下降(P<0.05),疼痛缓解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例骨水泥渗漏到椎弓根内,未发生骨水泥毒性反应.术后12个月VAS评分为(2.0±0.6),疼痛未复发.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的治疗上有较好的疗效,能迅速缓解疼痛,增强椎体稳定性,保留椎体活动节段,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陈旧压缩骨折并发裂隙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3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陈旧压缩骨折并发裂隙征患者经PKP治疗,记录术中骨水泥注射量、并发症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3d及末次随访,测量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程度、椎体Cobb角、骨折椎体前缘高度。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Oswestry(ODI)评分测量患者的腰椎、腰腿功能。结果:1所有患者无感染、血肿手术并发症出现。术中见骨水泥渗漏6个椎体(20%),其中有4例渗漏至椎体前侧,2例椎体侧方。单位椎体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4.6±16.3)min,平均骨水泥注射量(3.2±0.8)ml。2术后3d、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评分[(2.48±0.95),(2.26±0.91)vs(7.49±1.12)分]、Cobb角[(23.45±6.18),(24.12±6.64)vs(28.34±9.63)°]显著低于术前,椎体前缘平均高度[(23.83±3.42),(23.69±3.38)vs(21.25±2.27)mm]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3d与末次随访时,VAS评分、Cobb角、椎体前缘平均高度无显著差异(P>0.05)。3术后3d、末次随访时,患者JOA评分高于术前[(26.83±4.85),(27.62±4.87)vs(14.69±2.23)分],ODI评分低于术前[(14.43±3.82),(12.12±2.45)vs(45.36±10.42)分],P<0.05;术后3个月与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OD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陈旧压缩骨折并发裂隙征经PKP治疗能够快速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2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PAP)治疗的效果。方法:在CT、C臂X线机导向下对21例(24个椎体)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椎弓根向椎体内穿刺,并注入骨水泥。结果:平均每个椎体注入骨水泥,X线、CT检查骨水泥充盈满意,疼痛明显缓解,骨折复位较术前改善,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随访7~22个月,疼痛无加重或复发,椎体无压缩现象。结论:CT、C臂X线定位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能迅速缓解疼痛,重建椎体生物强度,恢复椎体稳定性,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12):1095-1097
目的探讨高黏度骨水泥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德国Heraeus Medical Gmb H研发的OsteopaⅣ型高黏度骨水泥,行PVP治疗OVCF 57例(共78个椎体),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疼痛评分,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腰椎功能评分,记录骨水泥注射量、渗漏情况,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 d、1、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VAS疼痛评分、腰椎ODI评分。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 d、1、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显著增加(P<0.05),后凸Cobb角显著减小(P<0.05),VAS疼痛评分及腰椎ODI评分显著降低(P<0.05)。术后1、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VAS疼痛评分、腰椎ODI评分与术后1 d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7例(78个椎体)患者骨水泥注射量为1.5~3.5 m L,平均(2.7±0.4)m L。20个椎体出现骨水泥渗漏,渗漏率为25.6%(20/78);其中椎旁静脉渗漏率为7.7%(6/78),椎间隙渗漏率为8.9%(7/78),椎旁软组织渗漏率为8.9%(7/78)。57例患者均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PVP注射高黏度骨水泥治疗OVCF能快速缓解患者疼痛,有效恢复椎体高度,且骨水泥渗漏率低,无严重并发症,近期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骨水泥微创注射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胸腰背的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骨水泥作为充填材料,在C臂透视监视下,经皮单侧椎弓根穿刺行骨水泥微创注射术,治疗31例,共35个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椎体.比较术前术后的VAS评分及手术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结果 术前术后VA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1例少量骨水泥渗漏入椎旁软组织,未引起严重并发症.结论 骨水泥微创注射可有效安全地缓解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引起的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