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Mast Quadrant微创通道与开放式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性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行TLIF手术治疗的65例腰椎椎间盘突出伴节段不稳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行传统TLIF的开放组(44例)及使用Mast Quadrant通道行TLIF手术的微创组(21例).比较微创组与开放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和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结果 微创组围手术期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较开放手术组少(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末次随访时疼痛VAS和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之间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较,应用Mast Quadrant通道不但同样能够完成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等操作,还具有切口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发生下腰痛概率低等优点,是手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不稳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吴寅良  王强  彭俊  李法年  江龙 《广东医学》2016,(11):1669-1671
目的:探讨采用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患者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可行性,并评价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应用高黏度骨水泥后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38例共计45个椎体,其中伴发胸腰椎侧弯畸形10例11个椎体。比较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后凸Cobb角、ODI脊柱评分。并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充盈情况、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等指标来评估手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前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后凸Cobb角、VAS疼痛评分、ODI脊柱评分与术后3 d、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伴脊柱侧弯患者,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充盈情况、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延长,术中透视次数增多。结论采用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伴脊柱侧弯的老年患者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安全、有效的,掌握正确的手术操作步骤和方法,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BACKGROUND: Traditional bone ce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easily induces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leakage, big difference in mechanical strength with the surrounding tissue, which greatly affects treatment effect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This prospective self-controlled open-label clinical trial is designe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a novel high viscosity bone cement for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相似文献   
4.
朱和平  吴寅良  周波  许菁  王强 《江苏医药》2015,41(2):176-178
目的比较纽扣钢板与锁骨钩钢板加喙锁韧带重建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60例均分为两组。A组采用纽扣钢板技术重建喙锁韧带,B组用锁骨钩钢板加喙锁韧带重建。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年VAS评分及肩关节Constant评分;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相仿(P>0.05)。术后1年,A组VAS评分低于B组[(0.2±0.5)分vs.(1.2±0.6)分](P<0.05),肩关节Constant评分高于B组[(94.5±3.7)分vs.(87.9±4.2)分](P<0.05)。两组无切口感染发生。随访12-20个月,两组均未发现肩锁关节脱位。A组术后发现喙突下纽扣钢板向上移位2例。结论纽扣钢板技术重建喙锁韧带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术后疼痛轻,临床疗效更好;但术中需注意在喙突上准确钻孔,避免内固定失败。  相似文献   
5.
1病例资料 患者,女,64岁。2012年5月12日因常规体检胸片发现后纵隔占位性病变2周人院。无畏寒发热、胸闷胸痛、腹痛腹胀,肢体无明显神经系统损害表现。术前CT和MRI见图1、2,考虑为T4-5右侧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不稳定Hangman骨折行C_(2、3)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的矢状面形态。方法对自2011-03—2015-02在本院接受C_(2、3)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且有完整术后随访资料的19例不稳定Hangman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术前、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时的C_(2、3)局部后凸角(LK)、C_2椎体前移距离、上颈椎角(C0~2)、下颈椎角(C_2~7)、颈椎矢状面平衡(C_2~7SVA)。结果 19例术后平均随访10(6~24)个月。术中均未出现脊髓及神经损伤。术后仅1例ASIA C级,脊髓及神经功能改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LK、C_2椎体前移距离、上颈椎角、下颈椎角、C_2~7SVA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_(2、3)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可矫正不稳定Hangman骨折后C_2成角及前移,恢复颈椎局部及整体矢状面平衡,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正常骨盆和选择性切除骶骨后骨盆力学特性变化.方法 应用CT影像资料建立正常骨盆和选择性切除骶骨后骨盆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生理载荷下骶骨及整个骨盆的应力分布和应力传导变化.结果 骶骨应力主要分布在S1.经S3孔上缘、经S2孔下缘、经S2孔上缘切除时骨盆应力分布和传导变化很小.经S1孔下缘切除时骶髂关节局部应力值明显增加为2.1倍,经S1孔上缘时应力值急剧增加达4.3倍.结论 骶骨的主要应力传导结构位于S1,骶骨切除S1孔平面以下对骶骨应力传导影响较小,切除达S1孔平面以上将严重损害骨盆的稳定性,承重能力的降低可能导致骨折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颅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的病因分析和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我院于1998年3月至2001年5月收治的313例颅脑外伤病人,其中5例并发脑梗死.现就其病因和诊断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骶骨不同水平切除对骨盆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正常骶骨的力学特性和选择性骶骨切除后对骨盆力学结构产生的生物力学效应,探讨骶骨部分切除后重建的必要性.方法 采用6具成人防腐骨盆标本,于试验器具内固定双侧坐骨结节模拟坐姿,通过WE-5电子万能试验机分级加载0、200、400、600、800、1000 N,在骨盆上沿着主应力迹线方向布置电阻应变片,分别测量并记录骨盆完整时、经S3、S2、S1神经孔上下缘横行切除骶骨时、切除一侧骶髂关节时骨盆的主要应力传导路径和应力分布、应力应变关系、位移趋势及刚度变化,测量并记录经S1神经孔上缘切除后残余骶骨结构的极限载荷.结果 骶骨主要应力分布于S1上方,经S1神经孔上缘平面切除应力传导方向发生改变,局部应力集中发生突变,其轴向刚度和弯曲刚度严重削弱,旋转和轴向稳定性差,骶骨承重能力下降明显(P<0.05).其极限载荷接近或低于站立前屈下生理载荷,有骨折的危险.结论 S1神经孔以上骶骨是应力传导的最重要结构,切除达S1神经孔上缘平面以上结构损害了骶骨正常生理承载能力,骶骨次全切除或全切除术后应行内固定重建以恢复生理性应力传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