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徐发水 《当代医学》2007,(15):102-104
目的 了解邢台县婴幼儿喂养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儿童保健工作.方法 在全县保健科固定的保健门诊日由儿保医师对保健体检的4-17个月龄婴幼儿母亲或喂养人进行问答式调查.调查结果入机应用SPSS¨.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①四个月内完全母乳喂养、部分母乳喂养及人工喂养率分别为56.7%,31.3%及12%,人工喂养主要原因(占66%)是母乳量少、始于新生儿期的占76.6%,干扰母乳喂养的有些因素是可以避免的:辅食早加率23.9%,早加辅食行为与喂养方式关系密切.②辅食开始添加的时间74%选择4-6个月;开始添加的品种80.4%为蛋黄或米粉;但肉豆类6 8个月添加率不足30%,8月龄后未添加率近20%,且应用频数低,以1 3次/周.结论 母乳喂养工作仍有待加强,母乳喂养指导的同时不可忽视辅食添加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厦门市海沧区婴幼儿母乳喂养及辅食添加情况.方法 对海沧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分别随机抽取辖区内8个村/居委会,每个村/居委会各74例,共592例婴幼儿;均由儿童保健门诊医师对定期体检的婴幼儿家长进行问卷式调查.结果 本次研究中,133例3个月~6个月龄婴儿中,纯母乳喂养率为66.17%、人工喂养率为13.53%、混合喂养率为20.30%,其中纯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率男婴例数所占百分比均高于女婴.婴幼儿添加各种辅食会随着月龄增长比例逐渐增大,本次研究发现≥12个月龄幼儿五谷、肉类、水果、豆类、蛋类、AD补充剂类、蔬菜类等辅食添加率分别达到65.19%,75.95%,88.61%,68.35%,71.52%,75.95%,88.61%,各类辅食添加率均较高.结论 3个月~6个月龄婴儿中纯母乳喂养率较高;且随着月龄不断增长,辅食添加率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分析广益社区6~36个月婴幼儿贫血状况,为今后指导婴幼儿喂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9年10月~2010年9月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接受定期健康检查的婴幼儿,分别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进行血红蛋白检测.结果 1809例婴幼儿贫血率为12.9%.其中6个月婴儿贫血率为23.1%,显著高于其他各年龄组;完全母乳喂养、混合喂养组、人工喂养组贫血率分别为22.6%、23.4%和16.2%;本地和流动婴幼儿贫血发生率分别为10.5%和14.6%,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社区儿保工作要重视6~12个月的婴儿贫血状况;在4~6个月添加辅食的关键期,要指导喂养人注重富铁辅食的添加;对于流动婴幼儿家长更要加强喂养指导,积极纠正一些不正确的喂养观点.  相似文献   

4.
黄志华 《当代医学》2011,17(20):42-43
目的探讨佛山市三水区0~18月龄婴幼儿的喂养现状,为指导婴幼儿的科学喂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874名0~18月龄婴幼儿,对喂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婴幼儿开始母乳喂养时间的中位数为13.5小时;婴幼儿断奶时间的中位数为7.9个月。6月龄内婴幼儿纯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的比例分别为82.27%、4.92%、12.81%。19.68%婴幼儿在4月龄内添加了辅食;4~6月龄间占49.97%;晚于6月龄占30.35%。12月时普通乳类、豆类、AD补充剂添加率分别只有31.4%、37.6%和9.7%。结论婴幼儿的喂养仍存在问题,需继续提高母乳喂养率、改变过早添加辅食的现象、增加乳类、豆类、AD补充剂添加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兰州市婴儿出生、辅食添加及喂养状况,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8月至2012年6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儿保门诊进行定期体检的2096名4~1 2个月婴儿资料,调查其体重、身长等各项指标及喂养情况。结果 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部分母乳喂养及人工喂养率分别为63.9%、28.3%及7.8%;辅食开始添加的时间,68.9%选择在4~6个月;婴幼儿总消瘦率、总超重率、总肥胖率分别为4.4%、3.7%及2.2%,不同月龄婴儿体质指数间的差异无显著性(χ2=9.9 3 0,P>0.05)。结论兰州市婴儿生长发育状况明显改善;提高母乳喂养率、改善辅食添加仍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婴幼儿的喂养及生长发育状况。方法选取一乡镇585名0-3岁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分析他们的喂养和生长发育状况。结果≤6个月的婴儿以混合喂养为主,占53.2%,纯母乳喂养率仅为34.7%。6个月以内的婴儿辅食添加率很低,相对乳类和谷类添加率较高,6个月龄以上的婴幼儿各类辅食添加率明显提高,但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豆类和肉鱼禽类添加率偏低;乳类、谷类、蛋类、水果、蔬菜、豆类和肉鱼禽类的平均添加率分别为62.6%、65.1%、662.6%、54.5%、65.1%、66.2%、39.0%、65.1%和52.3%,婴幼儿低体重、消瘦、发育迟缓和超重率分别为4.1%、2.4%、2.4%和7.9%。结论纯母乳喂养率偏低,辅食添加不及时,需要关注农村婴幼儿的喂养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2岁以下婴幼儿喂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3年5—6月,采用自行编制问卷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保科235位2岁以下体检儿童的家长进行调查。结果 4个月以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46.9%,4~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42.6%。在已断奶的婴幼儿中,60%的婴幼儿断奶时间是6个月之内,断奶时间中位数为6个月。婴儿母亲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平均月收入以及婴幼儿是否早产对4个月以内婴幼儿喂养方式无明显影响。53.1%的婴幼儿在4个月内就添加了辅食,85.1%的婴幼儿已经添加了营养素。结论 乌鲁木齐市6个月以内婴幼儿纯母乳喂养率较低,断奶时间过早。存在辅食添加过早及滥用营养素现象。  相似文献   

8.
刘建丽  张琪  惠敏  吴庆红 《西部医学》2014,26(10):1301-1303
目的 探讨早期喂养指导和适宜的辅食添加对耍幼儿体内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来院保健婴儿15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78例,对照组72例.对干预组婴儿喂养人进行辅食添加知识讲座和一对一喂养行为指导.对照组婴儿按保健常规进行体检和育儿指导.观察两组耍幼儿辅食添加情况、断奶时间以及喂养人的喂养行为等.定期检测全血中锌、铁、钙、镁、铜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组婴儿喂养人能科学合理地添加谷类、蛋白质类、果蔬三大类食物,两组不同观察期辅食适时添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辅食添加过早或过晚现象.干预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后两组婴幼儿血中铁、锌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元素钙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和18个月后干预组锌低下率为38.46%和19.23%、铁低下率19.23和14.11%与对照组锌低下率65.27%和40.28%、铁低下率45.83%和30.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对婴幼儿早期喂养指导及宣教项目能提高喂养人育儿水平,科学地辅食添加对平衡婴幼儿体内微量元素含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笔者所在区儿童喂养状况及家长认知水平,找出存在的问题,以有目的地指导家长合理喂养。方法儿童保健门诊医生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就诊的329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1.2%采用纯母乳喂养或混合喂养,但45.9%的母亲学过正确母乳喂养的姿势并按要求去做,当母乳不足时,83.7%的母亲会选择添加奶粉或辅食;近半数家长在辅食添加及婴幼儿饮食习惯培养上存在误区或不够重视。结论今后婴幼儿喂养健康教育应更加侧重于喂养技术,即母乳喂养实施方法、辅食添加及进食技能培养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喂养行为与婴幼儿营养发育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编的"婴幼儿营养调查表"对346个0~18个月婴幼儿的主要养护人进行入户访谈.结果出生后4个月内母乳喂养率高,婴幼儿营养状况良好.4个月后由于辅食添加的不合理,其营养状况相对较差.营养发育正常的婴幼儿与营养发育稍差(低于均值1个标准差者)婴幼儿相比较,在辅食添加时间上(P<0.01),及添加的种类上(P<0.01)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其中辅食添加时间的分布方面,7~9个月的差异最明显(P<0.01).结论在社区健康教育中,利用各种传媒向孕妇、年轻父母及其家人普及喂养新观念,重点宣传辅食添加知识,转变不良喂养行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南京市婴儿母乳喂养现状及相关情况分析。方法:对6个月内婴儿进行问卷调查,询问其出生后主要喂养方式、改变喂养方式原因、辅食添加时间、辅食添加种类、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分布、母亲本次妊周、分娩方式、婴儿消化道及呼吸道感染情况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南京市6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状况良好;改变喂养方式前五位原因依次为自我感觉奶水不足、添加辅食和水、母亲工作、婴儿生病住院、母亲生病;母亲为农民、足月产、生理产的婴儿母乳喂养率高于其他对照组;母乳喂养儿的消化道、呼吸道感染率明显低于人工喂养儿。结论:此次调查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儿的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均低于人工喂养儿,且有明显差异。证明母乳中的免疫物质是婴儿6个月前抵抗疾病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力提倡4—6个月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对于改善儿童营养,增强抗病能力,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204例婴幼儿的喂养方式及添加辅食时间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结果为4月内母乳喂养率达76.5%,添加辅食时间在4~6月之间者占49.5%,约一半婴幼儿能按时添加辅食。  相似文献   

13.
对326名2岁以下婴幼儿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小儿营养性贫血以6~24个月为高发年龄,母乳喂养儿的患病率明显低于人工喂养儿,提示母乳喂养可降低贫血的患病率,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但12个月以后母乳喂养的贫血患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因此认为要在大力提倡母乳喂养的同时应强调无论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都应及早添加辅食,防止小儿营养性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明确喂食行为对婴幼儿发育状况的影响,有助于给予家长科学的指导,提高婴幼儿的健康水平。本文通过入户访谈的方法调查了346个年龄在18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发现,大部分婴幼儿在出生后的4个月内是母乳喂养,这一时期,婴幼儿的营养状况较好。大部分婴幼儿在4-18个月已经添加辅食,然而因为辅食添加不合理,导致婴幼儿营养状况较差。其与营养状况正常的婴幼儿之间主要在辅食种类以及添加时间方面差异性较大。因此,要加强健康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正确的喂养行为,重点宣传辅食的添加知识,从而促进婴幼儿的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宁波市象山县婴儿肥胖检出率及喂养状况。方法对本地区478名12月龄婴儿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分析肥胖情况和喂养方式。结果肥胖率为9.83%。出生后至12月龄单纯母乳喂养构成比逐渐下降,混合喂养和单纯人工喂养的构成比逐渐上升,9个月后混合喂养构成比下降,人工喂养构成比最高。母乳喂养时间越长婴儿肥胖率越低,而在4~6个月添加辅食的婴儿肥胖率较低。单纯母乳喂养组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均最低。不同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添加辅食时间的婴儿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喂养及母乳喂养时间长对婴儿肥胖有保护作用。结论早期添加配方奶粉及辅食喂养导致婴儿早期肥胖可能性增加,母乳喂养及母乳喂养时间长可降低婴儿的肥胖率。  相似文献   

16.
预防性家庭护理提倡母乳喂养:婴儿出生后最初数月内应以母乳喂养,因母乳中含有婴幼儿所需的多种消化酶和抗体,各种营养成分都非常适合儿童的消化和吸收,比牛乳及母乳代用品优越得多。除患结核、心肾及其他疾病外,均应提倡母乳喂养;做到定时哺乳,避免在夏季及婴幼儿生病时断奶。按时添加辅食: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不论母乳或人工喂养均应按时添加辅食,以满足营养需要。添加辅助食品时,品种不宜过多,变换不宜过频,要在婴儿逐渐适应新的食品后,再增加其他食品,由少至多,逐渐增加。一般在出生后半个月开始添加维生素C及D,2~3个月加菜汤、奶糕或…  相似文献   

17.
探讨三种喂养方式与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种喂养方式与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866例3个月~1岁婴幼儿体检标本,根据母乳喂养情况分为纯母乳喂养组(380例)、混合喂养组(240例)和人工喂养组(246例),比较各组婴幼儿的贫血情况及缺铁情况。结果:纯母乳喂养组贫血率为7.89%,混合喂养组为19.58%,人工喂养组为27.64%,纯母乳喂养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纯母乳喂养组缺铁率为10.00%,混合喂养儿为23.75%,人工喂养组为31.30%,纯母乳喂养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提倡母乳喂养能有效地降低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及时添加辅食,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张丹霞  梁巍  郑南  蓝妍丽 《广东医学》2007,28(5):804-806
目的 探讨社区健康促进模式对社区婴幼儿营养缺乏病干预效果.方法 对项目实施社区(即管理社区)采取一系列健康促进干预措施,对照社区不进行特殊干预.结果 管理社区0~6个月母乳喂养率达96.3%,新生儿初乳喂养率达90.8%,4~6个月辅食添加率达75.3%,母乳喂养好处知晓率达96.2%,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病临床表现知晓率大幅度提高,3岁以下婴幼儿营养不良、营养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病率大幅度下降,而对照社区变化幅度较小.结论 社区健康促进模式能有效降低婴幼儿营养缺乏病,开展喂养与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能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应大力推广并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的相关因素,寻求降低患病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利用散居儿童保健管理系统中体弱儿管理档案进行统计,病因分析。结果:3940名体检儿童中NIDA儿童694例,患病率为17.61%,6个月组占48.13%,6~12个月组占34.58%,12~24个月组占11.24%,24~36个月组占6.05%;病因分析:辅食添加不当占75.94%,先天储铁不足占1.59%,需求量大占21.47%,丢失过多占1.01%。结论:营养性缺铁铁性贫血在0~6个月发病率偏高,辅食添加不当为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应加强对婴幼儿的喂养指导和定期的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20.
我们通过调查大冶市部分婴幼儿喂养现状,发现4个月龄纯母乳喂养率低、辅食添加的时间不合理、各类辅食构成比不合理、辅食添加频率不科学、辅食的制作方法和添加顺序不科学。针对喂养过程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我们对婴儿喂养者实施护理干预,并评价护理干预对促进婴幼儿科学喂养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