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病历介绍患者,女,23岁,体质量68 kg,诊断为“G1P0孕40+5周”入院。术前检查Hb 112 g/L,HCT 0.382,Plt 123×109L-1,ECG正常,BP 130/86 mmHg(1 mmHg=0.133 kPa),HR 98次/min,Sp(O2)93%,ASAⅠ级。急诊行剖宫产术,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行L1—2间隙穿刺,穿刺过程及置管顺利,当时硬膜外导管置入体内约20 cm,在拔除穿刺针过程中硬膜外导管在针尖处折断,导管留置体内15~16 cm。随即放弃硬膜外麻醉,术者行局麻,面罩吸氧,监测ECG、BP、Sp(O2),开放静脉后间断推注异丙酚80 mg,术中静脉滴注异丙酚维持麻醉(5%葡萄糖液160 mL加异丙酚400 m…  相似文献   

2.
1病历介绍患者,女,70岁,诊断为胆囊炎合并胆结石入院。术前检查:血红蛋白136 g/L,红细胞压积0.422,血小板计数82×109L-1,心电图正常,血压135/90 mmHg(1 mmHg=0.133kPa),脉率98次/min,Sp(O2)92%,ASAⅠ级。术前肌注咪唑安定5 mg,选择硬膜外麻醉,行T7—8间隙穿刺,置管顺利,置管深度为3.5 cm,无出血情况。先给试验量2%利多卡因5mL,测阻滞平面T6—12。手术时间90 min,麻醉时间115 min,共用1.5%利多卡因12 mL。术中镇痛、肌松良好,血压、心率、Sp(O2)均在正常范围,手术顺利,术后拔除硬膜外导管。术后第1天可下床活动;第2天诉双下肢麻木,给…  相似文献   

3.
1 典型病例 某女,45岁,身高155m,体重81.5kg。患子宫肌瘤。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术。入手术室时血压150/95mmHg,呼吸14次/min,脉搏56次/min,开放静脉以林格氏液维持。右侧卧位下常规消毒,选择L2~3间隙穿刺。穿刺针达硬膜外腔,回抽无脑脊液、血液回流,注气试验( ),向硬膜外腔注入2%利多卡因5mL试验量。注药毕置入硬膜外导管顺利,硬膜外腔保留导管4cm。平卧后经硬膜外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10mL。手术牵拉子宫时患者诉痛,经硬膜外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5mL,至10min时疼痛仍未能缓解,遂又经硬膜外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5mL,经输液器小壶滴入杜冷丁50mg,氟哌啶醇5mg,之后病人无自诉,但头部频繁左右摇摆。关腹时术者诉腹肌紧,经硬膜外导管注入碳酸利多因5mL,病人安静似入睡状。继之突然全身抽搐,两眼上翻,凝视,牙关紧闭。脉搏200次/min,血压203/130mmHg,立即面罩加压给氧,随之脉搏33次/min,血压50/30mmHg,抽搐未止,心跳停止。静注司可林100mg,气管插管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给予安定、阿托品、副肾素、多巴胺、间羟胺、阿拉明、碳酸氢钠,...  相似文献   

4.
患者 ,女 ,48岁 ,因转移性右下腹痛 1d入院 ,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术前查体 :发育正常 ,体质中等 ,体质量 60kg ,T 3 8.1℃ ,P96次 /min ,BP 1 6.0 /1 0 .0kPa(1 2 0 /75mmHg) ,心肺、神经系统无异常。血常规 :WBC 1 6.8× 1 0 9L- 1,Hb1 1 6g/L。术前 3 0min肌注鲁米那 0 .1 g ,阿托品 0 .5mg ,入室后取右侧卧位 ,定点T12 —L1间隙 ,皮肤消毒 ,铺无菌巾 ,直入法进针 3 .5cm有突破感 ,负压明显 ,回吸无血液及脑脊液 ,注水、注气无阻力 ,头向置管 3cm回吸无异常。平卧后注…  相似文献   

5.
1 典型病例 某女,45岁,身高155m,体重81.5kg。患子宫肌瘤。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术。入手术室时血压150/95mmHg,呼吸14次/min,脉搏56次/min,开放静脉以林格氏液维持。右侧卧位下常规消毒,选择L2~3间隙穿刺。穿刺针达硬膜外腔,回抽无脑脊液、血液回流,注气试验( ),向硬膜外腔注入2%利多卡因5mL试验量。注药毕置入硬膜外导管顺利,硬膜外腔保留导管4cm。平卧后经硬膜外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10mL。手术牵拉子宫时患者诉痛,经硬膜外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5mL,至10min时疼痛仍未能缓解,遂又经硬膜外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5mL,经输液器小壶滴入杜冷丁50mg,氟哌啶醇5mg,之后病人无自诉,但头部频繁左右摇摆。关腹时术者诉腹肌紧,经硬膜外导管注入碳酸利多因5mL,病人安静似入睡状。继之突然全身抽搐,两眼上翻,凝视,牙关紧闭。脉搏200次/min,血压203/130mmHg,立即面罩加压给氧,随之脉搏33次/min,血压50/30mmHg,抽搐未止,心跳停止。静注司可林100mg,气管插管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给予安定、阿托品、副肾素、多巴胺、间羟胺、阿拉明、碳酸氢钠,...  相似文献   

6.
1 病历介绍患者 ,男 ,36岁。主因HBsAg阳性 18年、腹胀 10d来我院就诊。入院查体 :T 36 .3℃ ,P 76次 /min ,R 2 0次 /min ,BP 14 5 / 95mmHg( 1mmHg =0 .133kPa) ,无贫血貌及肝病面容 ,肝剑下 2 .0cm ,肋下未触及。肝功能 :ALT 2 7.8U/L ,AST 39.6U/L ,TP 5 6 .7g/L ,ALB 33.4g/L ,TBil 12 .1μmol/L ,CHE 2 90 9U/L。乙肝血清标志物 :HBsAg( + ) ,HBeAg( + ) ,HBcAb( + ) ,PreS1( + )。血常规 :RBC 2 .79×10 12 L-1,Hb 87g/L ,Plt 170× 10 9L-1,WBC 5 8.8× 10 9L-1;分类 :中性 75 % ,嗜酸 2 % ,嗜碱 1% ,幼稚…  相似文献   

7.
1 病历介绍例 1:患者 ,女 ,4 5岁 ,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全切除术。入院体格检查及各项辅助检查无异常发现。硬膜外L1— 2 穿刺成功后 ,头向置管 ,给予 2 %利多卡因 4mL ,5min排除腰麻征象后 ,即给 2 %利多卡因 8mL ,2 0min后出现T3 —L4痛觉消失 ,下肢运动觉消失 ,不能按指令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7月采取小骨窗开颅及血肿腔置管引流术式治疗急性、亚急性单纯硬膜外血肿患者 5 2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2例中 ,男 36例 ,女 16例 ;年龄7~ 75岁 ,平均 38.3岁。急性单纯硬膜外血肿患者 32例 ,其中并一侧颞叶钩回疝 1例 ;亚急性单纯硬膜外血肿患者 2 0例。受伤原因 :车祸 30例 ,打击伤 12例 ,坠跌伤 10例。血肿量 :以 CT片最大层面 V=1/ 2长×宽×层数计算 ,2 0~ 39m L 2 2例 ,4 0~ 4 9m L 17例 ,5 0~ 5 9m L 9例 ,6 0~ 6 9m L 3例 ,75 m L 1例。血肿部位 :颞…  相似文献   

9.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上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上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ASAⅠ~Ⅱ级胃癌、胆总管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单纯全麻(G)组20例(胃癌17例,胆总管手术3例)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GE)组20例(胃癌18例,胆总管手术2例)。2组患者术前用药、全麻诱导方法、全麻维持均相同。GE组麻醉诱导前于T8—9作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向头置管5 cm,注入1.5%利多卡因+0.2%地卡因试验剂量3~5 mL,并测定平面。手术切皮前注入首剂量5~6 mL,以后每隔1 h注入追加量4~5 mL。观察2组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手术探查时(T3)和术毕拔管后(T4)各时点的SBP、DBP、HR变化及术毕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SBP:G组逐渐升高,GE组逐渐降低值拔管后回升;T1、T2、T3、T4组间比较,P<0.05;DBP:T1、T2、T3组间比较P<0.05,T4趋近;HR:T1、T2、T3GE组明显低于G组;术毕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GE组(6.50±2)min、(11.0±2.5)min;G组(17.3±3.0)min、(27.5±4.0)min。P<0.05。GE组术毕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短于G组。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更完善,围术期患者更安全。  相似文献   

10.
1病历介绍患者,男,55岁。于1 a前在硬膜外麻醉下行T12压缩骨折AF钢板内固定术,门诊以T12压缩骨折AF钢板内固定存留收入院,择期行内固定取出术。患者常规禁食,术前30 min肌注安定10 mg、阿托品0.5 mg。患者入室后,测BP 120/80mmHg(1 mmHg=0.133 kPa),HR 87次/min,Sp(O2)98%,ECG示窦性心律,ASAⅠ级。患者取右侧卧位,T8—9穿刺成功置管后,取仰卧位,常规给予实验量1.4%的利多卡因5mL,观察5 min后无脊麻现象,又给予1.4%的利多卡因5mL,5 min后再次给予1.4%的利多卡因3 mL,15 min后测麻醉平面位于T4—L2。患者取翻身俯卧位,海绵垫垫胸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地佐辛硬膜外预防性镇痛在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对直肠癌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地佐辛硬膜外预防性镇痛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于手术开始前10 min行硬膜外预防性镇痛,硬膜外间隙注入地佐辛5 mg,于手术结束前10 min硬膜外间隙注入0.125%罗哌卡因5 m L,之后接镇痛泵。B组手术开始前10 min硬膜外预防性镇痛,硬膜外间隙注入舒芬太尼10μg,于手术结束前10 min硬膜外间隙注入0.125%罗哌卡因5 m L,之后接镇痛泵。分别于诱导后手术开始前5 min(t0)、切皮即刻(t1)、切开腹膜后(t2)、关闭腹膜(t3)、缝皮前(t4)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记录苏醒时间、苏醒后镇静评分及患者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情况,同时记录患者术后4 h、8 h、12 h、24 h及48 h的VAS评分。结果 2组患者术中MAP和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的苏醒时间比B组显著缩短(P0.05),A组苏醒后镇静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少于B组。2组患者术后4 h、8 h、12 h 24 h和48 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地佐辛硬膜外预防性镇痛用于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可缩短苏醒时间,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2.
29例硬膜外阻滞失败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在应用持续硬膜外阻滞的临床实践中曾遇到过不少问题 ,现将 3年来 2 9例阻滞失败病例的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9例患者中 ,男 18例 ,女 11例 ;年龄 16~ 72岁。为腹部、盆腔及下肢手术。采用直入法穿刺硬膜外腔 ,困难者改旁入法 ,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 3~ 5cm。局麻药用 1.6 %利多卡因 +0 .2 %丁卡因混合液 (内含 1∶2 0万U 肾上腺素 ) ,个别用 2 %利多卡因。1 2 阻滞失败的分类及标准 置管后注入试验剂量 3~ 5mL ,首次总量 10~ 15mL ,个别 2 0mL ,观察 2 0~ 4 0min。根据阻滞情况可分为 3类 :①阻滞…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地佐辛硬膜外预防性给药对直肠癌手术患者苏醒质量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地佐辛硬膜外预防性镇痛组(A组)和舒芬太尼硬膜外预防性镇痛组(B组)。A组于手术开始前10 min硬膜外预防性镇痛,硬膜外间隙注入地佐辛5 mg(用0.9%氯化钠稀释至5mL),于手术结束前10 min硬膜外间隙注入0.125%罗哌卡因5 mL,之后接术后镇痛泵。B组手术开始前10 min硬膜外预防性镇痛,硬膜外间隙注入舒芬太尼10μg(用0.9%氯化钠稀释至5 mL),于手术结束前10 min硬膜外间隙注入0.125%罗哌卡因5 mL,之后接术后镇痛泵。分别于诱导后手术开始前5 min(t_0)、切皮即刻(t_1)、切开腹膜后(t_2)、关闭腹膜(t_3)、缝皮前(t_4)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记录苏醒时间,苏醒后镇静评分及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情况,同时记录患者术后4 h、8 h、12 h、24 h及48 h的VAS评分。结果 2组患者术前及术中MAP和HR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A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苏醒后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均0.05)。2组患者术后4 h、8 h、12 h、24 h和48 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地佐辛硬膜外预防性镇痛用于直肠癌手术患者,与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比较,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可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4.
1 病历介绍患者 ,女 ,2 6岁 ,因停经 3+ 月 ,下腹部隐痛 2d ,B超示宫内死胎 ,于 2 0 0 1年 3月 18日入院。查体 :T 36 .5℃ ,P 80次 /min ,R 2 0次 /min ,BP 16 / 9.3kPa(12 0 / 70mmHg) ,发育营养一般 ,心肺听诊未见异常 ,腹软 ,无压痛 ,肝脾未触及 ,宫底在耻骨联合上 3cm。妇科检查 :外阴已婚未产式 ,阴道通畅 ,宫颈光滑 ,宫口未开 ,子宫前位 ,如 3+ 月妊娠大小 ,无压痛 ,双侧附件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 8.5× 10 9L-1,红细胞 4 .0 5× 10 12 L-1,血红蛋白 12 7g/L ,血小板 2 2 2×10 9L-1,凝血酶原时间 12 .8s ,纤维蛋白原 …  相似文献   

15.
1病历介绍患者,女,28岁,因足月妊娠臀位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术前神志清,精神正常。WBC7.6×109L-1,RBC3.08×1012L-1,Plt 289×109L-1,Hb 108 g/L,Sp(O2)99%,BP 140/90 mmHg(1 mmHg=0.133 kPa),ECG窦性心律,HR76次/min。肝肾与凝血功能均正常。术前无饱胃,无药物过敏史及精神病史和精神病家族史。入室后静脉持续输入复方氯化钠林格液吸氧(3 L/min)。硬外穿刺成功后,首次量无不适及腰麻症状。麻醉效果确切,手术顺利,至手术进行12min,顺利取出一男婴,Apgar评分为10分。台下误将肾上腺素1 mg当作缩宫素10 I U加入滴壶中…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37岁。左臀部及左下肢外侧疼痛2月余,活动后疼痛加剧,腰椎MRI提示L4-5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其余检查无异常。门诊以腰椎管狭窄收住入院。入院第2天行硬膜外腔阻滞治疗,于L4-5间隙进针,穿刺顺利朝下置管10mL,回抽无脑脊液后推入利多卡因100mg+维生素B12 0.5mg+曲安奈德10mg复合液15mL,边推药边退管。注完药5min,  相似文献   

17.
由于硬膜外阻滞不能阻断迷走神经 ,不能完全消除术中的内脏牵拉痛 ,一般需辅助用药 ,笔者对术中常用的一些辅助用药效果进行比较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持续硬膜外阻滞下行择期胆管系统手术的 12 5例患者中男 5 0例 ,女 75例 ;年龄 2 0~ 5 0岁 ;无明显心血管系统疾患和其他重要器官功能损害。硬膜外阻滞的穿刺间隙为T8—T9,一般试探剂量用 2 %利多卡因 3~ 5mL ,5~ 10min后又注入 1.5 %利多卡因加 0 .75 %布比卡因 4~ 7mL ,使麻醉上平面至T3 或T4但不超过T3 ;下平面抵达或低于T11,麻醉完全。凡不符合上述标准或麻醉后因血压或心率…  相似文献   

18.
鱼腥草致过敏性哮喘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历介绍患者 ,男 ,6岁。因烫伤后发热、咳嗽有痰 3d入院。查体 :体温 3 8.5℃ ,脉搏 110次 /min ,呼吸 2 4次 /min。双肺呼吸音粗 ,未闻及干湿性音。心腹部未见异常。右下肢浅Ⅱ度烫伤 ,面积约 3 %。白细胞 17× 10 9L- 1,N 81% ,L 19%。胸片 :双肺纹理紊乱 ,增重。诊断为 :右下肢浅Ⅱ度烫伤(3 % ) ;肺部感染。给予外涂京万红软膏及鱼腥草 2 0mL加入5%葡萄糖液 10 0mL静滴 ,大约静滴鱼腥草 10min后患者突然出现胸闷 ,气喘 ,呼吸困难 ,口唇指端紫绀 ,双肺散在哮鸣音 ,无湿性音。立即停用鱼腥草 ,给予静推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 ,吸…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将60例单胎头位足月妊娠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未采取任何镇痛方法;观察组产妇宫口开大3cm后,由麻醉医生经L2—3间隙行硬膜外麻醉后,注入0.1%罗哌卡因和芬太尼2 mg/L复合液8~12 mL,使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以下,并连接硬膜外自控镇痛泵,以6 mL/h的速度注入0.1%罗哌卡因和芬太尼2 mg/L混合液,宫口开全时停用镇痛泵。记录2组产妇不同时段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镇痛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剖宫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成功率高,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自拟加味升白散对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化疗的患者135例 ,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 2组 ,A组 6 8例给予自拟加味升白散水煎服 ,1剂 /d ;B组 6 7例给予利血生 2 0mg、鲨肝醇 15 0mg、维生素B42 0mg口服 ,3次 /d ;各组患者均在化疗结束后第 1天即给予升白药物治疗 ,化疗结束后每周化验血常规 1次。结果 经治疗 1周及 2周后白细胞计数A组为 (4 .5± 2 .2 )× 10 9L-1,(4 .8± 2 .3)× 10 9L-1,B组分别为 (2 .8± 1.6 )× 10 9L-1,(3.2± 1.7)× 10 9L-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该疗法是治疗及预防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